布帝国的文化方针是“尊师重道”,“讲信修睦,敦奖名教”。
杨素和高颎素来不睦,高颎是太子党,杨素便投靠了杨广。但杨广登基之后,虽然对杨素大加封赏,却对高颎极为优待。杨广既然这样做,高颎也投桃报李,效忠于他。这一点是明夕玦强烈要求的,高颎才干不逊于商鞅和管仲,若是杀了他,不仅是隋朝的损失,也容易破坏杨广好不容易树立的正面形象,所以高颎不但不能杀, 还必须重用。
杨广这一系列举动,让他得到天下百姓和文人的拥护,举国上下无不称赞他贤明仁厚,明夕玦心中欣慰,却还是给杨广下了一些小暗示,让杨广更加重视百姓,不在乎享受。
在政治上有所施为,杨广在军事上也不肯落后,他委派石之轩和长孙晟继续对付突厥,并且将明夕玦调去军队,决意向突厥开刀。
石之轩吞并补天阁,两种功法兼修,却弄得精神出了问题,他素来心高气傲,遇上这种事情也不肯求助,而是隐姓埋名去偷学佛法。祝玉妍为他气死师尊,失去清白, 武功再无寸进,又因为助他吞并补天阁,而面对整个魔门的压力,若非师叔血手厉工支持,她根本无法继承阴癸派,但阴癸派众人也有条件:你既然无法修炼天魔大法十八重,那你就生一个继承人出来。
祝玉妍没等到石之轩,便认为石之轩在利用她,于是破罐子破摔和“霸刀”岳山生了个女儿,取名为单美仙。当石之轩好不容易逃脱四大圣僧的追捕,并创出不死印法,认为他已有足够的实力保护心爱的女人之时,却发现爱人已经和别人有了孩子……
虽然明夕玦治好了石之轩的精神分裂,但石之轩还是满心抑郁,便将怒气发泄到了突厥身上。他和长孙晟仅仅运用计谋,不费一兵一卒,就让突厥分裂为两个汗国,在内耗中消耗实力。杨广看出石之轩需要用工作来自我麻痹,又委派他去开拓西域。
大业元年,杨广拜周国公宇文拓为帅,统领三十万大军,对突厥宣战。
他这道旨意一下,所有人都认为他疯了,大家承认宇文拓个人武力很强,但个人英雄主义在战场上通用吗?宇文拓不到十三岁,之前又没有真正指挥过任何一场战役,你现在把这幺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你是嫌自己当皇帝当得太舒服了吗?
明夕玦用辉煌的战绩,狠狠地扇了所有等着看笑话的人一耳光。
他投军才半年,不可能训练三十万大军,所以他挑出军中精英集训,命令他们都要在短时间内学会读书写字,然后教导他们兵法,并设定一系列奖励机制,至于惩罚……不打军棍,你们只要抄写我拟定的军规就好,否则都去关小黑屋。
仅仅这样还不够,明夕玦结合西汉儒家公羊学派和法家学说,创立了一套言论,第一条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然后他反复给这些精英洗脑,比如国家大义,比如民族气节,比如有国才有家,比如将士的职责是保家卫国,然后明夕玦将这些精英全部委派为军官。于是明夕玦这套言论在军中流传开来,这种略带军国主义色彩的言论 向来最有感染力,加上军人自有血性,很快被成功洗脑。连很多在军中世家子弟都觉得振聋发聩,虽然这些言论和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截然相反,想法一时扭转不过 来,但他们觉得明夕玦说得很对,思想的天平已经朝这方倾斜。
明夕玦知道的很清楚,要想让那些异族安分,大隋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军队,所以一开始打仗的时候,他带着一丝练兵和试探的意味,隋军和突厥战斗,各有输赢,但总体上隋军还是占了上风。
大业二年初,明夕玦终于展露峥嵘,他率领大军,以伤亡两万余人的代价击溃东突厥都蓝可汗二十五万精锐,都蓝可汗被俘,明夕玦将东突厥十七万俘虏和东突厥大量财宝送往大兴。
黄河水患越来越严重,大兴城也出现过断粮危机,杨广决意迁都。明夕玦的意思很明显,你不是要修建东都洛阳吗?劳动力在这儿,钱也给你,你不许征调百姓,更不许乱用国库。
鉴于要让异族狗咬狗,明夕玦并没有灭亡东突厥,杨广册封新任东突厥首领为启民可汗,命他们纳贡称臣,每年至少为大隋提供三千匹战马。
大业二年末,明夕玦攻破西突厥王庭,俘虏十二万精壮劳动力,将之与西突厥所有财富运往大兴,老弱妇孺则并入东突厥,突厥帝国虽然再度统一,却不复当年辉煌。
明夕玦立下不世之功,杨广封他为上柱国大将军,为大隋十二柱国之首,这一年,明夕玦十四岁。
与此同时,石之轩游走西域各国之间,记录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绘制《西域图记》,献给杨广。杨广晋石之轩为闻喜郡公,官拜黄门侍郎,将经营西域之事全权交由石之轩处理,石之轩在大兴城外站了一夜,遥望南方,直到露水沾满了他的面庞,他才转身西去。
大业三年末,辽国和金国吞并突厥土地,杨广以“帮助属国”为借口,对两国开战。明夕玦重新挂帅,用了三年时间,先后击溃辽国和金国大军,却没有灭亡两国,毕竟还要留着他们牵制蒙古。然后明夕玦照例将俘虏和物资财宝运往大隋,毕竟兴建东都洛阳和修建京杭大运河都需要大量金钱和劳力。
得此大胜,杨广封明夕玦为三公之首的太师,赏赐无数,乐平长公主府门庭若市,连杨丽华之女宇文娥英的夫家亦是人人讨好,明夕玦接到杨广书信,付之一笑。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何须被人羞辱就要立刻讨回来?你只要努力上进,等你飞黄腾达后,人人都想法设法和你攀关系,以前对你不好的人便会恐惧,若是他们算计不了你,就只能卑躬屈漆求你原谅……没意思,真没意思。
石之轩在西域也没闲着,他巧用各种计谋,合纵连横,导致西域诸国孤立吐谷浑,而后杨广亲征吐谷浑,一举得胜,开疆拓土几千里,大军凯旋而归后,石之轩官拜民部尚书,受封为晋国公,杨广用自己的封号来封赏石之轩,可见他对石之轩的无上荣宠和信任。
确定时机成熟,杨广开科取士,勒令全国推行均田制,杨素提出反对意见,不料杨广直接罢了他的官,让石之轩当尚书右仆射。这些世家大族没想过杨广会对他们动手,所以他们活的很惬意,现在杨广亮出屠刀,他们终于坐不住了。
改朝换代太过麻烦,也很容易背上骂名,所以他们只要改立新君就好,但如果要造反,必须调开明夕玦,且不说他统领的北府军太强,单说明夕玦轩辕剑一出,就没人受得了,“天下无敌,宇文太师。”可没有半点谦虚的成分,世家要造反,而不是找死。
大业八年初,高句丽挑衅大隋,明夕玦再度出征,却不料因为他们和世家的争斗,江湖终于风起云涌。
第十四章
平壤城外,元帅军帐。
杨广为了拉拢汉人,特意将明夕玦统领的军队命名为北府军。北府军共有三十二万人,除去明夕玦直系的七万人,又分前后左右中五军,每军五万人,各设一名指挥使和两名副指挥使,大概是主世界剧情威力强大,明夕玦麾下最得用的将领和剧情一样,分别是韩腾、斛律安、上官镇远和杨硕,中军指挥使则是裴仁基。
裴仁基是石之轩的族人,属于裴氏宗族的边缘人物。他父母早亡,孤苦无依,全赖石之轩之父的接济才活下来,所以他从军前就服石之轩一人,从军后变成明夕玦的狂热崇拜者外加死忠保皇党,否则明夕玦也不敢将中军交给他。
“凌云,你说,这平壤城还能坚持多久?”明夕玦望着面前的沙盘,微微侧过头,考验身边的少年。
因为杨俊死的太憋屈,杨广反倒忆起幼时兄弟相处的温馨,便收养了杨俊最小的儿子,取名为凌云。杨广对这个侄儿很不错,此番明夕玦远征高丽,杨广还特意让明夕玦带上凌云,不仅是请明夕玦帮忙教导凌云,还要给他洗脑。
北方沃土千里,战略地位重要,必须派人镇守。杨广想鼓励百姓移民北方,开拓这片土地,却又不相信世家大族,所以他选中杨凌云。凌云性格沉稳,足智多谋又知进退,他被杨广当做儿子养大,知道感恩,对杨广极为忠诚。再说了,就算凌云造反又如何?不是还有明夕玦在吗?
正因为如此,明夕玦此番远征高句丽,不单是用大军碾压过去,还运用各种计谋。高句丽现在的当权者叫做渊子游,极为了不起,自他掌权以来,原本衰弱的高句丽北凌契丹,南侵百济、新罗,成为东海霸主。但人有权利就会骄横,渊子游完全不把高句丽皇帝高元看在眼里,若非皇族还有个荣留王高建武撑着,渊子游怕是会直接改朝换代,高句丽皇室怎幺坐得住?
明夕玦正是利用这一点,一边暗地派人联系高元,声称他们只是惩戒挑衅大隋的渊子游,一边却大军压境。果然如明夕玦所料,渊子游将荣留王调来主持战事,明夕玦打败他们后,故意放他们跑掉,又命令小股部队扮作高句丽人追上,杀了荣留王,做出渊子游为排除异己而不顾国家的样子。高元失去最后的支柱,索性破罐子破摔,出卖渊子游,否则明夕玦怎能如此顺利地打到高句丽首都平壤?
“平壤城已断粮三日,士气低落至极,想来今日便能攻破。”凌云容貌俊秀却没什幺表情,连声音也清冷至极,“高句丽完了。”
明夕玦微微一笑,没有说话,手上握着杨广的来信。
杨广最小的弟弟——汉王杨谅,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公然造反。
那些世家大族和渊子游约定。只要高句丽牵制住明夕玦,便支持渊子游改朝换代,所以渊子游明知明夕玦战绩辉煌,却还是要赌一赌。只不过众人一没想到明夕玦和北府军强悍至此,短时间内摧枯拉朽般攻克高丽;二没想到杨广手上还有隐藏力量;三没想到杨广声望极高,造反没有多少人应和。
看见杨广在信中以自豪的语气说,汉王杨谅的封地有五十二州,但响应杨谅造反的只有十九州,更不要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