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有三十七城,五十万户,人口总计超过二百四十万,乃东汉第一大郡,不仅农业和手工业十分发达,而且还是大汉王朝生铁产量最大的一个郡。丹水百姓自古尚武成风,青壮之中练习武艺的比比皆是,所以天然就是一处上等的兵源募集之地。
有稠密的人口,有制造武器铠甲的充足生铁,有数量众多的工匠,还有敢于起来抗争的农民,所有这些因素累加起来,最终促成了申息军在丹水一带的迅速壮大。
随着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田畴无可替代的作用便显现出来,他隐身在陈贵和邓海背后,帮助他们制定各项管理和训练的制度,挑选可用的大小头目,处理各种复杂的内部事务,拟制作战的计划和方案,协调申息军与丰乡城势力、屈家坞堡甚至是官府的关系。
可以说,申息军能够如此平稳高速的扩张却没有像吹气球一样“嘭”的一声爆掉,田畴功不可没。
除了田畴,屈蒙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位曾经与刘和相处过一段时间的少年,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天天念叨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口头禅,就像一头精神抖擞的小老虎,不时的巡视军营和训练场、巡视坞堡和田庄、巡视粮仓和库房,一旦发现不对劲的地方,要么逼着邓海和陈贵立即改正,要么就去田畴那里告状……
邓海和陈贵背地里都喊屈蒙“小祖宗”,他们实在是被压榨的狠了,感觉屈家小公子比刘和大公子还要较真几分。
为了不引来袁术的全面围攻,田畴在控制了丹水和商密两座紧邻的城池之后,便刻意放缓了扩张的速度,专心于申息军的训练和“根据地”建设,不再鼓动更多的百姓参与到民变中来。
张勋被打退之后,袁术也想过要再派大军前来丹水镇压,可他忽然收到兖州传来的消息,得知与袁绍交好的曹操出任了兖州牧,开始在陈留和东郡大量征募军队,袁术于是急忙将主力调到鲁阳一带,委任破虏将军孙坚为主将,严密防备曹操的军队。
按照历史原来的轨迹,孙坚到了这年底的时候,受袁术之命攻打襄阳刘表,结果被刘表部将黄祖在岘山之中设伏,乱箭射死。如今,因为刘和扇动了“翅膀”,结果局势改变,孙坚受命屯兵于鲁阳,终于躲过一场劫数。
刘和在丹水留下一步暗棋,因此白捡了一万申息军,结果却无意中救下孙坚一条命,给自己的将来留下了一个强劲对手,也不知算是赚了还是赔了?
丹水民兵爆发之后,影响还不止于此。远在长安的董卓老贼,不知听了谁的谗言,认为南阳民变可能是有人故意制造的,意图就是要通过武关传播到关中地区,影响自己的统治根基。董卓于是将武关守将段煨调往潼关以西十里处的华阴县驻守,另派部将张济率领一万五千人进驻武关。
董胖子更换了武关守将之后,还是觉得长安不够安全,于是在年底驱使民夫二十五万人,在距离长安城西两百里的郿县境内一条东西走向的黄土岭上修筑坞堡,此坞高厚皆达七丈,与长安城的规制完全相同,董卓自称“万岁坞”,百姓则称其为“郿坞”。
郿坞之内屯积了可供食用二十年的粮食,董卓又从民间挑选了少年美女八百人充实其中,金玉、彩帛、珍珠更是堆积不知其数。董卓对下属们说:“郿坞建成之后,事成则可以雄据天下;不成则守此坞足以毕老。”董卓这话,将他暴发户的嘴脸显露无疑。
除夕这天夜里,田畴将邓海、陈贵、丰乡城二当家朱标,三当家邵峒和屈蒙等人全都召集起来,在坞堡内共同庆祝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同时商议来年的发展计划。
邓海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我邓大就是个土包子,没念过一天书,不懂那些大道理,但我记住了一条,那就是‘凡是公子说过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凡是公子交待的事,必须坚决执行!’公子虽然远在幽州,可他留下的队伍还在,我们必须替公子守住,守好!”
陈贵不同意邓海的话,吵吵着说:“邓大你说的不对!我们不仅要把公子留下的队伍守住、守好,我们还要把申息军扩大,把地盘扩大,把整个南阳都给公子从袁术手中抢过来!”
田畴说:“你们两个家伙,说的都不对!前段时间公子派人送来密信,指示我们不可急躁冒进,必须立足于山区丘陵的有利地形,坚决执行他临走时定下的‘游击方针’,一方面继续扩大百姓基础,另一方面锻炼申息军的战力,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才可以在南阳树起‘劉’字大旗!”
朱标和邵峒纷纷表示一定按照大公子的意思办事,屈蒙也表态会做好屈家内部的工作,让他祖父屈林和父亲屈永继续在暗中支持申息军。
刘和无心之间留下的这枚暗棋,已经势不可挡地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正文 第一二八章 公子当兵
初平三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刘和做了一件令人惊愕的事情。
大公子一大早便换上了一套普通士卒所穿的服装,然后来到了马城的北门,命令正要换岗的士兵将手中的武器交出来,接着他亲自站在了城门口,开始了小兵生活!
刘和出门,史阿和丁况自然要陪同,所以这哥俩也换上了军中士卒的衣服,跟着大公子一起站在城门楼下吹冷风。至于阎老四、陶宽这帮子侍卫,也被分成了三组,每天轮流出动一组陪着刘和当兵锻炼,其余两组则是分别负责守卫府邸和保护赵爱儿。
刘和还任命阎老四为什长、陶宽为伍长,每天带头管理自己和史阿、丁况等人。像阎老四这些侍卫,原本就是老行伍出身,对于刘和的任命倒是能够胜任,只是史阿和丁况两个就有些难过了,以前都是作为侍卫们的头子出现,如今却要跟着刘和一起当下属。
守卫北门的军司马听说公子大年初一跑到城门楼下站岗,当时就懵了,急忙跑来一探究竟,结果被刘和一顿忽悠,撵回了城门楼上。
这个军司马便是昨天中午一起陪着刘和吃饭的伙计,他在劝说刘和的时候,差点就给跪下了,可刘和就是软硬不吃,非要坚持自己“下基层当兵锻炼”的初衷。军司马无奈,赶紧跑去找魏攸,希望东曹掾大人可以将大公子劝说回去。
只是,令这位军司马没有想到的是,魏曹掾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表现的并不如何吃惊,而是摇头苦笑,告诉军司马:“公子如今手握幽州三万兵马大权,他想要坚持做到的事情,我也无法阻扰。既然他说要在最底层体验军伍生活,那你就好生管束着部队,按着公子的要求办事,千万不要成天围在他的身边。我估计公子也就一时心血来潮,过不了几天自然回离开你们营的。”
军司马无奈,只得返回营内,将麾下两个军侯、四个屯长、八个队率统统召集起来,严令众人在公子前来“当兵锻炼”期间,约束和管理好手下士卒,不能出现任何违反军纪的问题,谁若是砸了兄弟们的饭碗,那就自己滚蛋!
为了避免引起百姓的围观,刘和严令所在营内的士卒不得向外人透露自己身份,所以接下来的几天倒也相安无事,偶尔有几个曾经见过刘和的商贩从城门下经过,因为不敢相信大公子会从普通一兵做起,还以为城门楼下站着一个跟大公子相似的士兵,一番称奇之后,便各忙各的去了。
刘和每天早上准时到营内与士兵们一起巡逻执勤、一起参与各种训练和操课,一起吃午饭和晚饭,夜里有时还与士兵们睡在长长的大通铺上面,听他们讲述一些关于训练和管理方面的意见和牢骚。
在训练的时候,刘和的动作并不规范,但他每天都要亲手接触和了解一种兵器,并且跟着什长、伍长的示范认真操作许多遍,即使是累的汗如雨下,依然咬牙坚持。
士兵们虽然不能够理解堂堂大公子为何喜欢“自虐”,但是看到刘和这种认真的态度之后,心里还是十分的佩服,训练的热情也被点燃,一个个变得刻苦认真起来。
夜里不住在营内的时候,刘和自然是要返回府宅接受赵爱儿的调理治疗,除了做这件事,刘和还会认真地将自己白天在营内的所看所思记录下来。
为了节省时间,刘和书写时用的是后世的简体字,而且字体也是楷体,这让赵爱儿看了之后觉得不可思议。
此时人们惯用的字体是隶书,小篆已经渐渐成了阳春白雪,仅在朝廷颁发的公文和命令中出现。隶书与楷体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而繁体字与简体字之间的差别就更大,赵爱儿虽然看不太懂,但还是敏感地看出了刘和不仅书写自成一体,而且还在造字!
传说仓颉当初造出文字来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如今公子悄无声息地便造出一种简单漂亮的新字,这是怎样的妖孽呢?
到了正月初十这天傍晚,刘和与士兵们一起吃过饭后,宣布在北门营内的“新兵锻炼”生活结束。当时陪在刘和身边的一个队率、一个屯长听了这话之后,激动的泪水都流了下来。
刘和赶紧安慰两人:“哎呀,就算你们舍不得我走,也不用哭哭啼啼这么激动嘛!”
屯长心中大叫:“王八蛋才舍不得你走!”
队率默默自语:“小祖宗,你是赶紧走吧!”
刘和在士兵们“不舍”的眼光中,终于离开了北门军营,可是转天又跑到了南门军营内,这次他不当小兵了,直接任命自己为屯长,管理一百名士兵。
大公子要当屯长,谁也不敢拦着,于是原本那位屯长只好临时降为队率,跟在刘和身边忙前忙后,生怕怠慢了这位自己生平见过的“最牛屯长”。
刘和在南门上呆的时间稍短一些,七天之后便自动“卸任”离开,这让南门军司马长吁一口气,觉得运气比北门的兄弟好了一大截。
正当东门和西门上的两位军司马开始纠结忐忑的时候,大公子又出现在了西门军营,这次他给自己升了官,直接干上了军司马,结果西门司马也犯不着担心了,直接让位给刘和,本人成了超编的军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