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陶宽返回幽州时,曾带给徐荣一封刘和的书信,所以徐荣对于刘和的笔迹并不陌生,他仔细看完之后,面露怅然之色,沉吟不语。
刘和在信中直言徐荣现在的处境非常危险,如果兵败逃回长安,则难免当初李肃被杀的那种下场;如果霸陵城破,徐荣被李傕和郭汜抓住,他也是难逃一死,因为徐荣的出身决定了他无法像胡轸那样得到李傕和郭汜的信任。
刘和劝告徐荣不要执迷于一时之输赢,应该将眼光看得长远一些,不如返回幽州为守卫大汉的边疆做出贡献,到时候就算死在抵抗鲜卑人和乌桓人的战斗中,也是名垂青史,总好过死在毫无意义的内讧之中。
应该说,刘和这封书信写得很有诚意,并无刻意拉拢和收买的意思,但却点醒了正在为出路发愁的徐荣。
徐荣也知道以自己如今的身份,既无法得到保皇党的重用,也得不到并州系的信任,更得不到凉州派的原谅,他继续呆在长安的下场只有一个,不是被李傕、郭汜攻打致死,就是被王允和吕布等人算计而死,反正是没什么好结果。
徐荣沉思片刻,起身走下了城楼。
第二日清晨,李傕营中炊烟滚滚,士兵们全都忙碌起来。大军吃过早饭之后,分成两拨,一拨前来攻打霸陵城,另外一拨则来堵截赵云,结果发现城内守军和城外骑兵全部失去踪迹。几百名飞熊军俘虏躺在赵云驻军的临时营地之中,一个个被人用破布塞了口舌,用绳索绑缚了手脚,倒是老实的很。
李傕登上城头之后,对贾诩摇头苦笑说:“真是没想到,刘家小儿派出数千骑兵绕了这么一大圈,居然就是为了救一个徐荣出逃!”
贾诩也是摇头,表示看不懂刘和这个举动。
他们当然不懂刘和的心思,一个徐荣在他们眼里或者也就不过尔尔,但在刘和眼里却是很有价值,至少比王允那个老东西有价值多了。
刘和如果救了王允,只会给自己增添许多麻烦,因为这个老家伙不仅阴险,而且权利欲望极重,迟早还会像算计董卓那样算计自己。但是刘和如果救了徐荣,那就等于是给老爹找了一个非常得力的打手,对于徐荣这种纯粹的职业军人,他只懂奉命打仗,不会想着去玩政治阴谋,实在是难得的干将。
贾诩问李傕:“如今是否派兵前去追击徐荣?他麾下全是步兵,几个时辰之内应该走不远,而且肯定是向北面撤走。”
李傕摇头,说道:“不必追了。徐荣不过一只丧家犬,成不了什么气候。再说赵云也未将事情做绝,并没有杀害被俘的飞熊军士兵,此时若是追击,只怕会遭到他强烈的反扑。我们现在最紧要的任务是兵围长安,诛杀王允和吕布,为太师报仇!”
贾诩心想:你丫的真无耻,明明是想冲进长安将小皇帝掌握在手中做第二个董卓,却还要说得这么冠冕堂皇!
李傕和郭汜解决了拦路的徐荣,立即派人前去逼迫屯兵枳道亭一带的段煨。段煨听说徐荣兵败失踪,急忙率部撤往枳道亭南面三十里外的杜陵,给张济的部队让出了通往长安的道路,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架势。
如此一来,李傕、郭汜、张济联军西进长安的道路上再无阻拦,七万大军于当日夜间便来到了长安城下,将西都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正文 第一八七章 骊山会师
徐荣面无表情的骑在马上,跟随着前方开路的幽州骑兵默默行军,也不出声问一问他们要将自己带往何方。
任谁做了弃城而逃的将领,想必此时的心情都不会有多么愉悦和开心吧?
昨日夜间,徐荣做出艰难的决定,率领剩余的四千多名士兵从霸陵城的西门悄悄离开,然后沿着霸水东岸一路向北行军,在霸水与渭水交汇的地方见到了前来接应的赵云。
徐荣麾下仅存的这些士兵,出自当初的洛阳禁军,被董卓划给胡轸统率,结果胡轸心存投降之意,所以就将他们推给了徐荣,以免坏了自己好事。徐荣属于洛阳系将领,他待这些士兵如手足,因此士兵们愿意陪着他一起死守霸陵城。
赵云知道徐荣的心情不好受,所以简单出语劝慰几句,便护送着他和士兵们迅速渡过渭水,然后沿着渭水北岸向东行进。
长安在西边,赵云向东行,自然是越来越远。
刘和给赵云下达的命令是营救徐荣,不是拯救长安,所以赵云此时选择远离长安,前往华阴与留守潼关的公子汇合。
潼关现在有一万部队,其中五千是自己人,还有五千是投降之后不老实的董卓旧部。刘和本着蚊子腿再细也是肉的理念,坚决不肯放弃已经吃到嘴里的这五千凉州老兵,所以只得留驻潼关城内将他们严密看守起来,免得这些家伙闹腾起来。
实际上,五千凉州老兵怎么也不能称之为“蚊子腿”,而是一条香喷喷的鸡大腿。刘和已经想好了他们的去处,等到长安事毕,就让徐荣亲自带回幽州,让他们去对付祸乱北方的鲜卑人和乌桓人!
这些士兵长期混在军伍当中,将他们遣散回家种地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到时候他们要么便宜了别的势力,要么是为祸地方,总之绝不会老老实实拿起农具当农民。这年头连原本老实本分的农民都起来造反打天下了,还指望一大群兵油子脱下军服当农民?
若是将这些降兵全部秘密处决,姑且不论刘和能否下得去手,一旦刘和真的这么做了,不仅会对他的声望造成极大损害,而且今后也就不容易劝降敌军,更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大汉朝的人口这些年来一直是呈下降趋势,从当初的六千万人降到了不足四千万,五千士兵相比四千万虽然不算多,可将他们放在边塞却是一股可以保境安民的重要力量。刘和在这里获得五千士兵,他就可以替幽州节省五千屯田垦荒的青壮劳力,日积月累之下,也是一笔十分可观的力量。
赵云向东行进到紧邻渭水北岸的下邽县时,遇上了刘和派来的信使张逸,于是拨给张逸五百汉骑,让他护送着徐荣麾下的一千多名步兵前往潼关。
张逸走后,赵云和徐荣分别率领四千多骑兵和三千步兵留驻小城下邽,等待张郃率军从潼关方向赶来与己方汇合。
等到张逸带着人马赶回潼关之后,刘和立即命令张郃率领四千五百名骑兵赶往下邽县与赵云汇合,郭嘉与之同行。
这样一来,潼关城内就剩刘和与张逸两人,还有一千名绝对忠于刘和的幽州汉军骑兵,一千多名徐荣的部下,五千名依然不知道李傕和郭汜兵围长安的凉州降兵。另外,还有一个被软禁起来养伤的李蒙。
虽然身边再无大将可用,但刘和却是不太担心自己的安危。他在马城军营中呆的几个月不是白给的,如今已经掌握了指挥军队的基本要领,就算潼关内外发生什么状况,刘和有把握扛上一段时间。如果实在扛不住,到时候刘和就会果断放弃潼关,只带一千骑兵撤回洛阳,反正他是不会将自己轻易陷入绝境之中。
刘和入驻潼关的这段时间里,除了吃饭睡觉,剩余的时间都与降兵呆在一起,用他那张本该站在讲台上教书讲课的嘴巴,做着瓦解敌军的宣传鼓动工作,虽然效果没有徐邈那个变态厉害,但已经基本上消弭了这群凉州降兵的戒心和隔阂,让他们变得不那么危险。
如今看守这些降兵的部队人数虽然减少了一半,但凉州降兵的反抗意识也降到最低,所以一名幽州骑兵外加一名洛阳禁军士兵看管两名降兵还是容易的。
张郃甩掉了刘和这个“大包袱”,只用一天时间便率军赶至下邽县,与赵云汇合。
已经休整完毕的赵云立即率领一万多兵马南渡渭水,直奔骊山脚下而来。
一心想要返回长安找李傕和郭汜报仇的徐荣,对此十分不解,他问赵云:“长安在西,子龙为何率军向南而行?”
赵云回答:“徐将军莫要着急,等到了骊山脚下,会有一场惊喜等着你!”
李郭联军攻打长安城的第七天,赵云率众抵达骊山脚下,在这里他看见了李严,还有从未谋面的田畴、邓海、陈贵、屈蒙,还有整整一万步兵!
刘和当初离开南阳时无意之间留下的一颗棋子,到了今日竟然成了过河卒,就算是带兵老手徐荣见到申息军后,也是无法轻视。
原来,申息军在田畴和李严的率领之下,先是轻松夺下武关,然后逆着丹水一路而上,途径商县、上雒,穿过蓝田谷,翻越冢岭山,然后悄悄进驻骊山脚下,静静等候赵云率领的骑兵赶来会师。
虽然相对于围攻长安的七万叛军而言,一万申息军的到来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形势,但幽州骑兵有了申息步兵的掩护,可以发挥的作用就难以估量,绝对不会是一家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按照刘和的意思,赵云将一万申息军的指挥权交到徐荣手中,还将李严和田畴配给他充当左右军师,这让徐荣激动的说都不出话来。
随同申息军一起前来的邓海和陈贵二人,被任命为左右都尉,屈家少主屈蒙则被调至郭嘉身旁,向郭嘉学习运筹谋略之术。
当初在屈家坞堡最先加入申息军的三百多名骨干,如今都成为军中的头目,他们有的被升为军侯,有的被升为队率,有的被升为屯长,总之各有提拔擢升,于是皆大欢喜。
徐荣接过指挥权后,将一万三千名步兵编为四营,其中前营三千人以自己带来的老兵为主,头领由军师李严兼领;左营三千人由都尉邓海统领;右营三千人由都尉陈贵统领;中营四千人由军师田畴统领。
徐荣如此安排,等于四营士兵没有一支直接听从他的调遣,足见他并无私心。刘和将一万申息军的指挥权交给了他,他便将三千部下的调度权交给李严,也算是一种无声的表态吧。
李严借鉴刘和当初在马城的做法,从三千洛阳禁军出身的老兵当中紧急挑选了五百名士兵,将他们分配到申息军中去担任最底层的伍长,由他们来协助什长和队率们训练和管理部队,补充这支部队欠缺的大战经验。
赵云、徐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