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一个副市长,又是有来头的,牛三立不能轻易提这个醒。
能不能不提醒呢?那也不行,那是失职了。
对邹副市长,牛三立多少听到了一些有关他的情况,此人是省委组织部下派的挂职干部,据说是京城一位早已退居二线的前国家领导人的“外甥”。
外甥,不算直系亲属。但真要是有一位前国家领导人做舅舅,也算是很牛的人了。如果这个做“外甥”的长袖善舞,那就更不得了了。
回到书记楼,牛三立用香皂“狠狠地”洗了几遍手,还将口袋里的钥匙都拿出来冲洗了。温加林得的是肝病,会不会传染,这个很难说,还是小心点好。
但是,象张灵那样手都不敢与温加林握,那也不对,做得太明显了,伤人。
如果温加林是个心胸狭窄之人,将会记恨张灵一辈子。
张灵这小伙子做事还行,平时还算灵活,但是,今天这事说明此人在关键时刻顶不上去,不可重用。
洗干净了手,牛三立这才从包里拿出自己的手机,拨通了朱敏的手机。
朱敏道:“三立,在干什么呢?”
牛三立道:“刚从外面回来,今天去拜访了传说中的温加林。”
朱敏也是知道温加林的,道:“这个人可惜了。”
牛三立道:“挺可怜的,老头一个人呆在家里,老婆出去打麻将了。哎,你会不会打麻将啊?”
“不会。干吗?”
“不会好。你不许学这个。免得将来扔下你老公我,跑出去跟人打麻将。”
朱敏就笑:“啊?你原来这么霸道啊?”
牛三立道:“那当然,我是牛家村的牛霸天啊。”
“啊,还是牛霸天啊?”
笑了几句,牛三立道:“老婆,有件事要请示你。”
“说。”
“我想在幽州市买套房子,你来了,我们也有个小家。”
“恩……好。”
“还有个事,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办?”
“什么事?”
“幽州市有个副市长,叫邹叶,是省委组织部下来挂职的,据说此人是京城王家的外甥,现在有人认为此人身份可疑。”
“哦,这样啊?”
“这事我还没有跟郭书记汇报,如果邹某真有问题,人可是从你们省委组织部派来的,希望不要跟刘部长有牵连。”
第一百二十三章 只管烟草的副市长(一)
朱敏想了一下,道:“我会跟爸爸说这事。”
“恩。你要早点休息,养精蓄锐,等我回来。”
“……这个星期会回来么?”
“不知道。郭书记不话,我那敢回来?”
“恩,以后,你要实在走不开,我也会去看你。”
“真是好老婆。哎,早点休息,挂了?”
“恩,你也早点休息。”
挂了电话,朱敏来到朱宝国的书房,把邹叶的情况跟父亲说了。
朱宝国听了也是吃惊,想了想,拨通了刘荣昊的电话。
朱宝国道:“老刘啊,幽州市副市长邹叶,是个挂职干部?”
“是,这人是谭部长搞来的,好象是有京城的背景。”
“跟你有没有关系?”
“没有。”
“知道了。”
放下电话,朱宝国道:“谭部长搞来的?”
谭部长就是东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谭劲松,那次有人想把刘荣昊搞走,背后多少有谭劲松的影子。
因为刘荣昊的事。谭部长与朱宝国也是结了怨的。
当然,高层领导不会打口水仗,大家心里有数就行。
牛三立今天提供的情况很重要,假如那个邹副市长是个骗子,情况会怎么样?
谭部长搞来的人?“谭主席”搞来的也不行。
想到这里,朱宝国手一伸,对朱敏道:“拿你的手机给我。”
朱敏老老实实把手机给了父亲。
朱宝国察看了最近通话,除了牛三立,也就是聂云岚、聂唯敏了,可见,女儿的电话号码外人知道的不多。
朱宝国拨通了牛三立的手机。
牛三立一看是朱敏的电话,嘻皮笑脸地道:“老婆,想我想得睡不着啊?”
朱宝国咳嗽了一声。
牛三立一凛:“爸?”
朱宝国“恩”了一声:“关于邹叶的事,你从那得知的消息?”
牛三立不敢隐瞒,把温加林的情况说了。
朱宝国道:“这事,暂时不要跟任何人提起。”
“好。”
“有些事,一定要想好了再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谋定而后动’。”
“知道了。”
“早点休息。”
挂了电话,牛三立有了预感:“邹叶的事,搞不好是个大事。”
……
作为挂职副市长,邹叶只分管烟草。
这个有点奇怪,只有熟知内幕的人才知道:当初,幽州市委对接收邹叶来挂职,就有点为难:市政府班子已经配齐,且刚刚明确分工,现在又来个副市长,不是又要重新调整分工?
省委组织部谭部长说:“这个问题不大。据我所知,邹叶同志在云贵一带有很多关系,能搞到云烟,这可是能给幽州市增加大量财税收入,你们就让他分管烟草吧。”
后来还真让邹叶分管了烟草行业。
严格说起来,邹叶分管的,也就是一局:烟草专卖局;一厂:幽州卷烟厂。
大家印象中,邹副市长很低调,有时候也应邀参加一些工业口的会议,但都不怎么表态,实在推不过,就会很谦虚地表示:“幽州是革命老区,我就是来向老区人民学习的,同时也想为老区的展做些实事。”
邹副市长所说的“实事”,就是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从云贵一带搞来一些高档云烟,再经幽州烟草专卖局转手批到全省甚至邻省一些地方,确实给幽州市带来了可观的财税收入。
但是,也慢慢地有了些传言:邹副市长这人朋友多,路子野,邹副市长常年在粤海省、云贵省有包房。花费的招待费也是惊人,坐的车也是高档进口车,还给市委、市政府某些领导弄来了高档进口车。
与此同时,幽州卷烟厂的展却依然是举步维艰。
这些年,不少地方一哄而起搞烟厂,这其实就是地方与中央的博弈,这些地方小烟厂经常产瞒产、偷税漏税、违法购进原材料、采用不正当手段推销卷烟,与大型骨干企业抢夺市场资源,使得整个烟草行业受到拖累。
幽州卷烟厂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小烟厂。
也别小瞧这个小烟厂,幽州烟厂生产的低档烟在广大农村地区还是有些市场和销路的,幽州烟厂也成了幽州市地方财税的一个支柱。
当然,幽州市也有危机意识:作为地方小烟厂,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大做强,争取国家支持,在烟草行业的大清理、大整顿中赢得一个宝贵的“合法席位”。
幽州市曾经将很大的希望寄托在了邹叶身上,希望能借助他的“舅舅”也就是京城王老的影响力,帮助幽州卷烟厂争取到这个“合法席位。”
王怀志甚至说:“邹市长,你只要做成了这一件事,幽州市43o万人民就永远感谢你!”
但是,邹副市长并没有欣然领命,更没有立“军令状”,想要做大做强幽州烟厂,难度极大。
王怀志跟邹副市长说了几次上京的事,邹副市长都不肯明确接受任务,这让王市长也有些失望,背后难免说二句闲话:“什么王老的外甥,也不过如此嘛。”
这话肯定会传到邹副市长耳朵里,邹副市长却没有动怒。甚至从此有意避开王市长,经常外出,跑云贵一带,还有人说曾经在粤海省的羊城市见到过邹副市长,身边还有几个美女,邹副市长左搂右抱,好不快活。
总的来说,邹副市长通过自己的门道给幽州市搞来了一些云烟,确实给幽州市财政带来了收入,这是不能否定的。
也有人替邹副市长抱不平,认为在幽州卷烟厂的问题上,王市长有点强人所难。邹副市长不愿意上京城为烟厂的事跑关系,也未必就是人家做不到,而是地方小烟厂这事本身就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人家邹副市长为什么要做违犯国家政策的事?
还有,你王市长不是也在京城有关系么?你为什么不去跑?还不是知道此事太难?
这几天,牛三立召集政研室工交财贸科的几个人召开了一个小型研讨会,讨论的课题就是幽州卷烟厂的展问题,大家都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做了些准备,还真谈出了点东西。
关于幽州市卷烟厂未来的展,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争立项、上规模、创品牌。
“争立项”,就是要“跑步(部)进京”。争取中央部委的支持,将幽州卷烟厂列入扶持单位。主攻单位就是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烟草局。当然,这个难度很大。
“上规模”,就是要扩大卷烟生产能力,将目前的年产不到3万箱卷烟增加到年产5万箱,五年之内争取达到年产1o万箱。有规模才有效益啊。
“创品牌”,就是要加快研一批中、高档香烟,创出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九个字,确实归纳得很好。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太难了!
私下里,大家还说了些有关王市长、邹副市长的八卦新闻。
……
几天后,牛三立再次拜访了温加林,依然是晚上去的。
这回见到了温加林的妻子,姓徐,一个矮矮胖胖的女人,嘴却很会说话。
牛三立叫她“徐大姐”,她听了很是高兴。
徐大姐说:“哎呀,牛主任,上次你来,我不在家,听说你来了,我后悔死了,真是不好意思。”
牛三立含笑道:“那天我找几个人来,陪大姐一块打麻将。”
徐大姐听了顿时眼里放光:“那太好了!”
徐大姐泡好茶,牛三立端起就喝了一口,赞道:“好茶!”
茶是不错,不过,是陈茶,味淡了些。
徐大姐笑道:“这茶是我们章贡的名茶‘小布岩茶’,跟大红袍有得一比。”
这徐大姐也是有见识的人,闲聊了几句,就到卧室看电视去了。
牛三立这才小声道:“温主任,你那天说的事,我暂时没有向郭书记汇报,而是向另外一位领导汇报了。”
温加林手向上指了指:“上面?”
牛三立点点头。
温加林想了想,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