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柳书记,我还真是没有好好思考过……请柳书记指点!”
柴绍基不愿意假装高深,老老实实地答道。
他对柳俊的称呼,也在不知不觉中起了些变化,一开始的时候,是叫柳书记,透着一种守规矩的客气。后来就变成了书记,那就是表示亲近,想要好好配合柳俊做一番工作。现在又转回为柳书记了,意思是保持距离,都要调走的人了,往后大家不过是普通熟人罢了。搞得太亲热,挺腻歪的。
柳俊微微一笑,说道:“指点谈不上,大家一起探讨吧。我认为,长河区作为城乡结合部,作为副地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眼光不能局限在招商引资上头。我们招商引资的目的是什么?建设工厂!那么建设工厂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可不仅仅是增加财政收入那么简单……”
柳俊说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柴绍基已经被柳俊的话题吸引了,点了点头,说道:“柳书记说得很正确,建设工厂的目的,主要还是搞活经济,增加就业机会,让人民群众逐步富裕起来。”
柳俊笑了,高兴地说道:“绍基同志此言很有道理。其实整个国家,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才是最终的目的,民富则国强!具体到我们长河区,今后的发展思路,我有这么一个想法……总体目标,是用三年左右时间,将长河区与玉兰市区,真正连成一片,形成一个整体,让玉兰市区的面积,大幅度的扩大!”
柴绍基大吃一惊。
这位还真是敢想敢说啊。
长河区去年年底还是一个烂摊子,好不容易这几个月有了些起色,引进了十几亿的外资在搞开发。可是说到要与玉兰市区形成一个整体,换句话说就是要按照省城的标准建设长河区了。
这可能吗?
玉兰市区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可是足足用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
三年!
嘿嘿,柴绍基可是连做梦都没有这么想过。看来不管柳俊面子上装得多么沉稳,骨子里头还是掩饰不住年轻气盛的傲气!
柳俊也知道他不信。
前不久与崔福诚谈了一下,崔福诚表面上大为夸赞,事后就没了声息。估计也是全然不信。将这个当成了年轻人的信口开河。崔福诚那天找柳俊的目的,无非就是拉拢一把,将两人的关系拉得更近一点罢了。
柳俊不在意人家信不信,在这样的大事上,他有自己的规程,很少受别人的影响。
“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也不是毫无可能。”
柴绍基有些乐了,便试探着问道:“那么具体的实施步骤该怎样做呢?请柳书记指点!”
倒要看看你如何吹牛!
虽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可这个却是要见真章的,你不能指着一大片低矮的平房,愣说省城的建筑就是这样子的!
柳俊淡淡道:“第一点,当然还是招商引资。今后三年之内,长河区招商引资的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的总额,都要达到二十亿美元以上!”
柴绍基就是一阵眩晕。
二十亿美元,一百多亿本国货币啊!这个数字,几乎是过去三年,A省招商引资的总和。不过对于这一点,柴绍基倒是将信将疑,毕竟柳俊招商引资的能力摆在了那里,眼下已经到位的资金,已经接近二十亿了,也就是三亿美金。柳俊到任不过半年而已,照这个速度平均发展下去。三年引资二十亿美元,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柳俊原先的计划是利用五十亿外资,后来与小青和巧儿商议了一下,又扩大了许多。
“外资引进来,建设三到五个规模化的工业产业园区,这个是基础!就业问题和财政收入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柳俊继续阐述自己的发展规划。
“第二点,商业也一定发展。目前我们省里,只有一个成规模的建材市场,而且规模偏小,南部和东部的许多城市,都去邻省批发建材。光这一块。我们省里就流失了很大一部分财政收入。因此,区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规划这个建材市场。就在合水镇与市区之间,规划一整块地皮出来,建一个超级建材市场,不但要做到规模全省第一,在东南数省,都要排在第一位!”
柴绍基眼神一亮,说道:“柳书记,这个主意不错……建材今后几年,应该会越来越热……”
整个国家都卯足了劲在搞建设,建材市场前景看好,后续发展潜力可观,绝不会成为一个面子工程,而是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
“可是,建设资金从哪里来呢?”
柴绍基兴奋了一下,随即就愁眉苦脸的了。照柳俊的规划,东南数省规模第一的建材市场,所需资金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不要说区里根本筹集不出这笔资金,就是市里乃至省里,缓急之间,也调整不出来。
“呵呵,资金不是问题。只要这个建材市场立项通过,自然会有有眼光的商人前来投资洽谈,另外,我们区里也可以投一部分资金嘛,这可是赚钱的买卖!”
柳俊笑着说道,调整了一下坐姿,靠在沙发里。
“区里?”
柴绍基苦笑起来。
区里不过是将将解决了干部的裸体工资发放问题而已。
“没事,我们可以打打国家计委的主意,他们搞了一个高新区建设的扶持资金。”
柳俊微微一笑,透露了一点消息。这个自然是白杨透露给他的了。白杨眼下是国家计委高新技术产业司的副司长,正管着这一块呢。
“那敢情好!”
柴绍基在国家部委一点门路都没有,从来就没想过要打上头的主意。
这位年轻一把手,还真是手眼通天啊!
“第三个,就是产业与本地居民的有机结合。”
柴绍基又是一阵愣怔,喃喃道:“产业与本地居民的有机结合?”
这又是一个从未听说过的新鲜事。
“对。我们建起了工厂。建起了市场,都只是一个方面,本地居民受益的程度还是很有限,最多就是赚几个工资和土地转让费。关键是要让这些工厂和市场,带动整个长河区的群众,全都动起来。譬如说,你搞了一个电子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包装吧,那就还要建一个纸箱厂。这个纸箱厂,投资不高,可以由本地居民来搞嘛……另外,生产了产品,就要运出去,本地居民可以买一个车,搞运输!这个计划,不久之后,就要在长风公司实行。全民皆兵,发展起来速度才快!”
“柳书记,这样说来,还真是可行啊……”
柴绍基目光烁烁的说道,心里头不由一阵激情澎湃。不过很快心情又黯淡下来,计划再好,也是别人的事情了。
柳俊望了他一眼,微笑说道:“绍基同志,我正式要求你们管委会,在三天之内,拿出一份完整的计划方案,上报省市政府!”
第八百零四章 教领导做事
“柳书记来了……”
见到柳俊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办公室门口。何延安的秘书小马微笑着起身招呼。其实马秘书三十几岁,年纪比柳俊大,就算在心里叫人家小马也是不合适的。
何延安召见柳俊,也是比较随意,反正离得比较近,想起什么事要和柳俊谈谈了,就叫马秘书通知他来一趟,又是何延安也会自己亲自打电话给柳俊。
在马秘书的印象中,何延安对手下的干部,从来不曾如此信赖过。就算是再亲信的嫡系,何延安也有一定之规,断然不会像对柳俊这样,完全是兴之所至。由此可见,柳俊在何延安心目中的地位绝对是异于常人的。或许,这已经超越了普通的上下级范畴,而更加贴近家里人的感觉了。
马秘书自然不知道,柳俊本就是京城那座幽静四合院的常客,每两三个月,必定要去京师看望何老爷子的。何老爷子晚年,唯独柳俊是他经常会惦记的外姓晚辈,甚至对自己的嫡亲孙子。也不曾如此惦记过。何延安是何老爷子最宠爱的幼女,每每回京探视老父,老爷子都要和她谈起柳俊,不知不觉间,在何延安的心目中,已经将柳俊当成了何家的一员。
比如今天柳俊正在长风公司与赵彦和山田次郎商讨公司发展的大计,马秘书的电话就打了过来。马秘书在电话里就是自称小马的。
“何阿姨……”
柳俊进了庄严的省长办公室,微笑着给何延安打招呼。
“啊,柳俊来了,坐吧坐吧……”
何延安正在仔细阅看桌面上的一份材料,抬眼望了柳俊一下,嘴里招呼一句,又继续去阅看那份文件。柳俊也就老实不客气,在何延安对面的椅子里坐下,马秘书奉上清茶。
柳俊瞥了一眼何延安正在阅看的材料,马上就可以肯定,这是长河高新区管委会上报省市政府的三年规划方案。他要求柴绍基三天之内搞出一份完整方案来,柴绍基果然不辱使命,亲自坐镇,督促秘书班子如期完成了柳俊的命令。
柳俊对柴绍基搞出的这份方案,颇感满意。基本上,柴绍基算是完全领悟了他的中心思想,在具体的细节方面,又做了丰富。从这一点上,也可以判断,柴绍基不但实际工作能力相当出色,经济建设方面的领悟力也很高。对于九六年那会的内地干部。能做到这个程度,要算很不错的了。
柳俊看过方案之后,签了一个“阅”字,便要求柴绍基立即以高新区管委会的名义上报省市政府。柴绍基对柳俊这个指示,比较吃惊。
这么大的事情,居然都不上工委会议讨论一下的么?
柳俊只是淡淡说了一句:“经济建设方面的事情,还是要以管委会为主的!”
这句话,将柳俊对管委会和柴绍基工作的支持,表露无疑。
且不管这个方案最终能不能实施下来,或者能实施到何种程度,至少很有新意,上报之后,引起省市领导的重视是必然的。如此邀功的大好机会,柳俊却拱手让给了柴绍基和管委会。
更别说这个方案,本就是柳俊想出来的。
对此,柴绍基心怀感激。
不过,现时柳俊坐在何延安的对面,心里多少也有些疑惑,这份方案,已经上报有段时间了,何延安不至于今天才看到吧!
何延安看得很认真。柳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