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逍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路逍遥- 第3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万少泉去调研?”潘宝山眉头一皱,“估计是去排兵布阵的吧。”

“正是。”蒋春雨不自觉地压低了声音,“有些情况你可能还不了解,局党组班子算上你一共七个,其中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辛安雪和省纪委驻局纪检组长、党组成员向明两人,是铁了心跟万少泉他们的。辛安雪尤其强势,在党组成员中排名第三,她跟省长段高航的关系十分密切,至于向明,他是万少泉的贴心人。”

“其他几人风向如何?”潘宝山问。

“排名第二的副局长、党组副书记韦国生,和辛安雪绝对不是一路,他们暗地里互掐顶牛。和韦国生一路的,是党组成员、局办公室主任盖茂。”

“另外两人如何?”

“副局长仲有合与党组成员彭春栋两人总体属于中立派,但会随着牵动左右摇摆。”蒋春雨道,“不过都是有眼色的人,会权衡,做事一般都拿捏得比较好,倒也无大碍。”

“那也还行。”潘宝山道,“只要不是拧成一股绳,怎么着都好调停。”

“可现在情形有点不一般,万少泉不是专门来了一趟嘛,意图很明显。”蒋春雨道,“但也还好,他们都知道你是郁书记点将过来的,否则有段高航和万少泉在背后撮着,那你的日子就真不好过了。”

“好过不好过,只要出成绩就行,这方面我信心十足。”潘宝山道,“现在就等着去你们那儿耍耍拳脚。”

“应该没几天了,老局长早已经收拾利落,办公室一直正忙着帮你更新办公室,桌具都是新的,新人要有新气象嘛。”蒋春雨道,“现在已经结束,正在尾声收拾。”

潘宝山暗自一笑,看来真的是扳着指头可数了。

~

第三百八十五章 稳住

三天后,潘宝山动身前往广电局任职,省委组织部长方岩亲送。

去广电局的路上,方岩告诉潘宝山配车和配房问题,房子由宣传部协调,车子由广电局安排。这点其实不用说,潘宝山早就清楚了,但作为惯例,方岩还是要明言。

另外需要当面说一下的,就是工作的侧重问题,因为潘宝山的身份是双跨,应该点出来。在表达的时候,方岩说得比较含蓄,也没法不含蓄,侧重的度并不好界定。

潘宝山主动表示,会按照省委的意思,把工作重心放在广电事业上。方岩点头笑了,表情十分轻松。

这种轻松的表情,方岩一直带到新老交接仪式会上。

仪式会放在小会议室举行,广电局中层以上干部都到场,几十人的规模不算大,但在不是太大的房间里也显得有场派。

一时间,会议室里还挺热闹,这正是方岩所需要的。按照程序,还有个前任工作评价的环节,人少了没氛围,场面不好看。

在发言的时候,方岩显得随意了许多,尤其是在评价前任局长工作成绩的时候,并不像送地方党政一把手就任时那么谨小慎微。对地方政府前任舵手进行评价的时候,措词十分严格,像“较好”和“比较好”两个词,并不能随便替用,哪个地方该用哪个,都是省委班子开会研究敲定下来的,一个字都不能改。

但是对于广电局,一个系统性的行业,就没那么较真了,所以方岩非常轻松,“较好”和“比较好”随便用,甚至“好”和“不错”都替用起来。

其实这些没人听,台下的人都把心思放在了潘宝山的身上。

对绝大部分广电局的人来说,潘宝山来任职一事吊足了他们的胃口。三十五岁的年青人主掌一省广电事业,是个非常有谈资的事情。围绕着潘宝山,大家对他的过去想尽办法深挖,对他的背景也进行了种种解读,总结出了几种可能。

最让人信服的说法是潘宝山上面有人,一路有人关照提携当然能飞黄腾达,原因有三:

首先,当初从大学毕业,能成为省选调生就说明底子够硬。

其次,一头扎进瑞北地区松阳市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竟然能很快脱颖而出,从副乡长到副局长,而且还从副科破格越级提拔成副县长,接下来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成为市长助理后,又成为副市长、常务副市长,现在又是省广电局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正厅级。平均算下来,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不到两年便升一个台阶。

再次,工作期间似乎也遇到过危机,遭人举报,但都从容化解,波澜不惊,俨然一个“不倒翁”。

所有的人议论纷纷,倒也有滋有味。尤其是说到潘宝山上面的人是谁时,都指向郁长丰。

可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郁长丰为何如此青睐潘宝山?

这一点,自然又让众人不由地高度聚焦起来。很快,就有人探出了潘宝山和郁小荷是同学这层关系。不过这个说服力似乎不够足,仅仅是同学关系,就能让郁长丰施如此重的恩惠之手?

如果是,那么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潘宝山和郁小荷的同学关系,绝非一般;第二,潘宝山确是真才实学,能力超凡,真的是深得郁长丰喜欢。

混日子看热闹的人宁愿相信是第一种可能,脚踏实地干工作的人宁愿相信是第二种可能。还有一部分人脑筋的弯多一点,更愿意相信两种可能都可能。

最清楚情况的人莫过于蒋春雨了,但她从不谈论半点关于潘宝山的事。局里除了罗祥通,没有人知道她和潘宝山有关系,自然也不会问她。罗祥通当然也不会多嘴,他知道那是高压线,绝对不能碰。

只是在今天的仪式会上,和蒋春雨坐在一起的罗祥通才小声问了她一句,和潘宝山以前就认识?

蒋春雨微微点了点头,并没有言语答话。罗祥通随之一笑,一直到仪式会结束,没有再问半个字,只是暗中观察她和潘宝山有没有眼神交流。

罗祥通没有任何发现。

这一点,潘宝山是有所准备的,在到广电局初期,他绝对不会表现出与蒋春雨有什么关系。他也相信,罗祥通绝对不会有任何透露,作为一个做事玲珑的人,完全能做到。

当然,仅就这件事来说,潘宝山也觉得无所谓,就算他和蒋春雨关系不错的消息传出去也没什么,只是他担心消息会传得严重走形,肯定会有点负面影响。

现在潘宝山不想有任何负面影响,他所想的,是如何迅速有力地开展工作。

开展工作,到各个部门、直属机构调研了解情况是必须的,而且也是急需的,几乎每个新上任的领导都会这么做。可潘宝山觉得或许可以该改变一下,先稳一段时间,一来把准备工作做在暗处,二来也能为自己造点势。

因此,在接下来的近半个月里,潘宝山大部分时间就坐在办公室。

广电局的办公室,比起宣传部那边的来说,好了不止一个层次。一百平方的面积,分成办公、休息、卫浴、待客四个区域,除了饮食功能外,跟居家差不多,很舒服。

但潘宝山现实没有去享受,他要把局通讯录读透,熟悉每个部门的人头名字,然后就是打电话给蒋春雨,问各个人的性格脾气和行事方式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亲疏。此外,就是让办公室把前三年的局年终工作总结报告拿过来,他要了解广电局各项的渐进情况。

潘宝山这么稳得住,其他人却有点坐不住,尤其是局党组班子成员。

按照常规,领导新上任,即使不轰轰烈烈地展开工作思路烧上几把火,但起码应该开个领导班子会议,一起吃个饭聊聊,关系怎样、心思如何先不讲,怎么也熟个脸,大面上的事也好安排。可是,潘宝山没有。

这一点,就连看上去最淡定的韦国生也有点犯疑乎,潘宝山到底是个什么来头,怎么能如此沉得住气?

韦国生叫来了盖茂,“潘局长跟办公室有没有交待什么?”

“没有。”盖茂也是一脸疑惑,“他只是要了前三年局年总工作总结材料。”

“哦,有一手。”韦国生点点头,“如果只是了解现状,看去年的也就差不多了,但他要了三年的,说明他知道分析趋势,也能进一步掌握各方面工作的可调和度。”

“是的。”盖茂跟着点头,“潘局长看来是抱着大干一番事业的准备来的。”

“那是个好事。”韦国生道,“否则不干业务只干人事,那局摊子就散了。”

“我倒觉得也不是个好事。”盖茂道,“不搞人事,岂不让辛安雪得了便宜,那她可折腾开了。”

“没有你说得那么严重,潘局长是要干事业,但也不会不搞人事。”韦国生道,“他现在这么稳得住,其实就是在搞心理战,说明在人事斗争上更有一手。”

“哦。”盖茂眼睛一愣,“这方面的眼光,我比你真是差远了。韦局,我就不明白,凭你这番能耐,怎么不跟辛安雪好好斗一斗,杀杀她的威风!”

“我是搞技术业务出身的,不该表现的方面就得收敛着点。”韦国生笑笑。

“对。”盖茂头一点,笑道:“有些工夫要做在背后的,而且,眼前情况还很有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你看问题也很准啊。”韦国生笑道。

“韦局,我能有今天,还不是你教导出来的嘛。”盖茂颇为得意,“辛安雪不知不觉就被推到了局长的对立面,难道我们还不得利?”

“那也要边走边看。”韦国生道,“辛安雪不是省油的灯,没准也会搞两面派。”

“也许。”盖茂道,“不过以我的了解,她是否搞两面派,完全取决于潘局长的能力。如果他好欺,辛安雪就会变本加厉,如果他强势,那辛安雪可能就不得不软和下来周旋了。”

“根据我的判断,班子里的事不用太担心,不管怎样,现今情况下,辛安雪成不了气候。”韦国生道,“如此一来,倒是各个部门的正副职队伍更值得关注,他们的站队,将影响到大局。”

“辛安雪会不会也想到这一点?”盖茂眉头一皱。

“应该会想到,前阵子万少泉来调研的时候,会给她点拨的。”韦国生道,“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也要加强下那方面的工作。”

“有几个处室我还是挺有把握的。”盖茂道,“办公室接触比较多,即使争取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