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就是一个没有互联网基因的城市。
第三个,人和。我们知道,阿里巴巴是1999年创立的,马云很快就被《福布斯》发现,上了《福布斯》的封面。为什么呢?因为从1998年开始,中央政府允许民营企业进行自由的对外贸易。有个名词叫作“MADE IN A”,就是1999年出现的。当中国这些数以百万计的民营企业开始做外贸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些老板们99%是不懂英语的,而那些要来中国采购商品的国外企业,绝大多数也是不懂中文的。这时就需要一个交易平台。所以1999年阿里巴巴的出现,其实是顺应了这个“MADE IN A” 的大势。因此阿里巴巴的ALEXA(全球网站排名)排名是非常靠前,这也是马云创业半年就被《福布斯》发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他是中国宏观经济改革时期的一个幸运者。
在“MADE IN A”的大势下,这些数以百万计的民营制造业、外贸企业出现在哪里呢?出现在上海吗?不。出现在北京吗?不。主要是出现在浙江、江苏和广东。当时做中国电子商务的企业里面有两家非常有名,一家是杭州的阿里巴巴,一家是北京的慧聪网——慧聪网的老板叫作郭凡生,是人民大学经济系的研究生。但两年之后,阿里巴巴的规模是慧聪网的很多很多倍。这又是什么原因呢?马云要感谢他的爸爸把他生在了杭州。
中国整个“MADE IN A”的基本盘是在江浙和广东地区,所以马云1999年在杭州创办阿里巴巴,比较接地气。而一旦把总部搬到上海以后,就变得“高大上”,变得不接地气了——这就是所谓的人和。迁总部看上去是一件并不太大的事情,杭州到上海的距离也就190公里,但就是这么点距离,会产生一个极大的差异。
天时、地利、人和,造成马云会犯这么一个错误。
草根创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咬定草根”,追求“高大上”,是创业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
第二章 接盘雅虎中国
●杨致远为什么要把雅虎中国送给马云?
2005年8月,中国互联网行业里有一个非常具有爆炸性的新闻:雅虎宣布以10亿美金收购阿里巴巴35%的股份,同时把雅虎中国作为一个嫁妆送给马云。这是当时中国互联网最大的投资额,而且这个记录保持了很长时间,一直到2011年,京东融资融到了15亿美金,才打破了阿里巴巴的这一记录。所以这在当年是一个特别轰动的新闻,也被认为是马云在他创业以来所获得的最大成功。
2005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中国整个互联网的成长,走上了一条和美国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国的新闻门户开始转型,而且中国企业几乎在每一个领域,都战胜了它的国外竞争对手。比如,新浪在门户领域战胜了雅虎,网易在邮箱领域战胜了雅虎和谷歌,百度在搜索领域战胜了谷歌。2003年,阿里巴巴推出了一个面向国内的C2C平台,叫作“淘宝网”,而淘宝网通过一年半的时间战胜了eBay。
所以2005年是一个中国互联网企业完胜全球互联网公司的非常关键的时间点,也正是在这个时间点上,发生了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投资。对马云来说,这是一个踌躇满志的时刻。他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收购雅虎中国真正的原因是阿里巴巴看到今后的电子商务绝对离不开搜索引擎,希望和雅虎的合作能够给电子商务注入新的概念和活力。我们将创造真正在全世界都很伟大的公司。”所以马云认为收购雅虎中国有可能让阿里巴巴走上一条伟大公司的道路,但实际上,这是马云创业历史上犯下的第二个错误。
雅虎以10亿美金收购阿里巴巴35%的股份,这意味着在2005年8月份,阿里的估值已经达到了28亿美金。28亿美金在当时的中国互联网是个什么概念呢?腾讯在2004年6月份上市,当时一共募集资金14。38亿港币,总市值52亿港币,这也是腾讯当时的市值。当时中国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新浪,在当时的市值又是多少呢?2006年1月,新浪的市值是12。7亿美金,也就是说新浪在2006年一季度的时候,它的市值只有阿里巴巴的一半左右。所以,这10亿美金一方面给了阿里一个非常大的现金红包,同时也意味着在这个时间点,阿里其实已经成为当时中国互联网领域估值最高的一个企业。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说,这么大的一个红包——10亿美金的现金,加上雅虎中国那么大的一个嫁妆,是马云创业史上犯下的第二个错误,甚至也是马云犯过的最昂贵的一个错误?
我们首先来看看马云和雅虎之间的关系。雅虎的创办人是一个华裔,叫杨致远。杨致远1968年出生,比马云小4岁,是斯坦福的博士生。1994年,他没读完博士,就创办了一个企业叫作“雅虎”。雅虎很快就在美国崛起,成为美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和美国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
马云于1995年6月份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第一次上了互联网,当时他上的网站就是雅虎网。他在雅虎网上搜中国电器,搜不到任何一家中国企业,他突然发觉:“中国企业为什么在整个雅虎网里面,没有任何足迹呢?”他认为通过电子商务,应该能够让中国企业走出去。这是“阿里巴巴”创业的一个起点——跟雅虎有关。
到1995年年底,杨致远第一次到中国。当时马云在外经贸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推广他的“中国黄页”。因为他是英语系毕业的,英语特别好,所以外经贸部派他去接待杨致远。接待杨致远三天是阿里和杨致远的第一次接触。
2005年年底,马云说服杨致远尽快来中国:“因为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一个国家,电子商务非常薄弱,你可以把雅虎很多经验放到中国来。”所以雅虎在1998年5月就进入中国,开通了中文“雅虎”网站,这是中国的第一个新闻门户网站,当时雅虎提出的理念是“找到任何事、沟通所有人”。“找到任何事”是搜索概念,“沟通所有人”是门户概念,非常明确地点出了雅虎在中国要干的事。当时,雅虎很快就成了排名第一的中文门户网站。
后来中国人开始模仿它,模仿雅虎在中国做互联网。例如张朝阳做了“搜狐”,搜狐现在的英文名叫Sohu,但它早年的英文名叫Sohoo——雅虎的英文名叫Yahoo。一个是老虎,一个是狐狸。可以看到,中国第一个本土新闻门户网站,有着非常浓重的仿冒雅虎的痕迹。但是到1999年以后,随着新浪、网易、搜狐等中国本土新闻门户的崛起,雅虎迅速被排挤出第一阵营。第一,外国公司的成本很高,第二,在中国做新闻门户——新闻在中国是一个被管制的行业——有很多牌照问题解决不了,也有很多话题解决不了。于是雅虎很快没落,慢慢移出去了。
当年许多人使用雅虎的邮箱,但在邮箱领域,雅虎又遭到了丁磊的狙击。丁磊的163电子邮箱做得非常好,于是雅虎在邮箱领域被抢走市场,搜索方面又碰到李彦宏,李彦宏的百度又做得非常好。所以雅虎早年的很多优势,如它的门户优势、搜索优势、邮箱优势,都一一被中国的这些“小老虎”给吃光了,雅虎就剩下个骨架子了。
2003年,雅虎以1。2亿美金收购了当时中国的一个搜索引擎——周鸿祎的“3721”,然后请周鸿祎去当雅虎中国的总裁。周鸿祎是一个非常有创新能力和破坏能力的人,却跑到一个跨国公司,开始穿西装,打领带,天天准时上班,受不了。所以雅虎这种国际公司的文化,和周鸿祎这样的“野孩子”之间,矛盾又变得非常突出。
杨致远对雅虎中国已经束手无策,所以到2005年,他通过孙正义谈了一个协议,就是10亿美金收购阿里35%的股份,然后再把雅虎中国当作嫁妆送给阿里巴巴。于是,雅虎从此以后就占了阿里巴巴35%的股份。
之前我们说到孙正义,他投资了2000万美金给阿里巴巴,也占了其35%的股份——孙正义和雅虎,加在一起占了阿里巴巴70%的股份,成为阿里巴巴真正的投资人。这为阿里巴巴以后的VIE留下了一个重大的伏笔。
●接盘雅虎中国让马云犯下最昂贵之错
但为什么说马云既拿到了10亿美金的投资,同时又拿到了雅虎中国这样一个“嫁妆”,却会成为马云犯下的最昂贵的一个错误呢?
这是因为当他拿下雅虎中国之后的几年里,雅虎中国不但没有变好,反而变得更烂,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变成了阿里巴巴集团的一个鸡肋。
马云当年收购雅虎中国,肯定是想从雅虎获取些什么。那么,雅虎有什么呢?
雅虎有很多东西,第一,雅虎有非常好的门户经验;第二,雅虎靠搜索起家;第三,雅虎的邮箱依然非常好;第四,雅虎当年推出了一个IM产品,就是即时通讯产品,叫“雅虎通”,当时在美国也是排名前列的一个产品。
当时的马云肯定这样想:“我是做电子商务的,电子商务只是一个平台,那么我的流量从哪里来?流量需要从电子商务平台以外的整个社会导入。那么门户、搜索、邮箱、IM,都是导入流量的好办法,所以我收购雅虎中国是一个特别好的生意。而且雅虎中国还有很多国际化运营的经验,我们可以把美国、日本的经验,放到中国来,这可以帮助阿里巴巴的增长,帮助中国电子商务成长。”
为什么马云的这些如意算盘都没有成功呢?马云整合雅虎中国的失败原因有哪些呢?原因大概有三个。
第一,业务整合的失焦。雅虎有门户、搜索、邮箱以及IM,当这些东西一下子全部跑到阿里巴巴面前的时候,“阿里巴巴”就会问:“我先弄哪一个呢?”
雅虎中国的这些业务需要跟阿里巴巴内部进行融合。但是在2005年,阿里巴巴已经有自己的邮箱产品、战略搜索产品,也有自己的IM系统,这些全部都有了。那么阿里巴巴的这些“亲生儿子”和来自雅虎中国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