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裴先生步履艰难地爬了一阵,坐在了一块大石上休息着。
这时白如云的马,已然走到近前。
裴先生抬起了头,望了白如云一眼,笑道:“啊!你已经赶到这了?还是你们年轻人快!”
白如云点点头,问道:“你也住在山上?”
裴先生含笑点头,用手指着远方,说道:“还远得很呢!”
白如云见他双颊涔汗,喘息不已,断定他是不会武功之人,心中虽然奇怪,但他却不发问。
裴先生又抬头问道,“小兄弟!你上山来作甚?”
白如云略一沉吟,说道:“我来找药,不久就走!”
裴先生点了点头,啊了一声道:“啊!原来这样!”
白如云这时突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仿佛觉得,这个读书人的风度,谈吐,都有一股莫大的吸引力,使人乐于去接近他。
在以往,白如云所接触到的,除了秦狸一类的怪人外,其他的人,在他面前都是战战兢兢。
他从没有感觉过这么亲切和自然的谈吐,以及那和善平静的笑容。
白如云思索了一下,突然说道:“我看你行走不便,我载你一程如何?”
裴先生似乎有些意外,他望了白如云几眼,含笑说道:“这么说我便打扰了!”
白如云由马上翻下,扶着裴先生上了马,然后自己也跃了上去。
裴先生用手指着左方说道:“由左边走!”
白如云立时带转马头,疾驰而去。
那文士似乎很少骑马,双手紧紧地扶着鞍桥,身子尚且不住地摇晃。
他半侧了头,问道:‘小哥!你叫什么名字呀?”
白如云沉吟了一下道:“我姓白!”
裴先生点点头,不再说话,白如云反问道:“你呢?”
裴先生一笑,说道:“我姓裴,叫大希!”
白如云点点头,又问道:“裴先生在山上住了多久了?”
裴大希感触颇多地点着头,说道:“二十年了!”
白如云不禁一惊,说道:“啊!二十年……你住在山上二十年作甚?”
裴大希含笑道:“不为什么,我只是念书!”
白如云听了越发奇怪,付道:“他念书为何住在高山顶上?为何不去求取功名呢?”
白如云虽然诧异,但这些话也不好问出。
二人沉默下来,裴大希不时地指点路径,于是马儿忽东忽西,越上越高了。
白如云间道:“快到了吧?”
裴大希笑道:“还早呢!现在还不到一半!”
白如云惊异不已,问道:“你住这么高,上下不是太不方便了么?”
裴大希一笑道:“我难得下山,每三个月方下山一次!”
白如云啊了一声,又问道:“这山上还有别人住没有?”
裴大希摇头道:“有没有我不知道,不过二十年来,我从未遇过其他人!”
白如云暗暗点头,忖道:“他一定遭了很大的变故,灰心之余才住在这里,就像我住在巫山一样。”
白如云想到这里,不禁对他有一种莫名的同情。
他正在遐思之际,突听裴大希道:“啊!大雪要来了,我们快找个避雪的地方吧!”
白如云说道:“没关系!我们冒雪而行。”
裴大希笑道:“老弟!山顶可不比平地,非避不可。”
白如云闻言忖道:“对了,他是个不会武功的人,怎么能比我?还是避一下好了。”
白如云想着问道:“这附近有什么地方可以避雪?”
裴大希略微打量了一下地势,说道:“左边三十几丈,大概有个石洞!”
白如云闻言,立时带马过去。
这时天上已然飘下了飞雪,絮絮繁星,满空飞舞,甚是凌厉。
二人都感到口鼻难开。转过马头之后,白如云一眼望见,果然有一座山洞,甚是宽大,当下连忙策马入内。
裴大希在白如云扶持下,下了马,笑道:“幸亏遇见了你,不然我受的罪可就大了!”
他说着不停地搓着双手,坐在一块石头上。
白如云由革囊中取出一块干布,拭着马身,回头问道:“这场雪要下多久?”
裴大希摇着头道:“那可说不定,最少是一天,明天早上可能会停一会儿,不过也不敢确定!”
白如云皱眉道:“那我们要在这里过夜了!”
裴大希点头道:“那可不是……我带有干粮!”
白如云接道:“我也有!”
洞外一阵急风,吹进了不少雪花,二人连忙向内移去。
裴大希长嘘了一口气道:“唔——好冷呀!”
白如云望了他一眼,说道:“你只穿这点衣裳,当然要冷!……我的斗篷借给你好了!”
裴大希感激地望了他一眼,问道:“那么你呢?”
白如云解下了斗篷,递了过去,说道:“没关系!我年纪轻。”
裴大希含笑接了过来,披在身上,笑道:“你这个孩子倒是不错。”
他话未讲完,白如云双目如炬,凌厉地注视着他,冷冷道:“你不要说这些话,我不爱听!”
自从白如云离家之后,他对这一类的话憎恶透了!
以往,当他在继父膝前寄生之时,他用尽各种的方法,去乞求他继父的欢心,希望能换得一两句亲切的话。
可是他所得到的,只是一连串的:“滚开!小畜生!”
“小杂种!拖油瓶!滚你妈的!”
这一类残酷恶毒的话,他不知听了多少,使他纯白幼小的心灵,染上了一块块永远无法褪去的侮辱。
所以每当他听到这一类夸奖他的话时,便使他痛恨莫名!
白如云狠毒的态度,使得裴大希一怔,他觉得这个年轻人太不友善了,可是,他却有一种浩然的正气,和一颗善良的心。
白如云说过这几句话之后,他把身子坐得远远的,痴望着满天的飞雪,脸上一丝表情也没有。
裴大希望着他的侧影,心头突然涌起了一个念头,他忖道:“看他样子,分明是一代奇侠,怎生成这种孤僻的个性,我如,果能够把他感化过来……”
裴大希想到这里,他微微含笑,把白如云的斗篷丢在一旁,独坐不语。
他的举动果然使白如云感到奇怪,他回了身,冷冷地问道:“你为什么不披了?”
裴大希双手抱着膝,悠然地说:“读书人气节最高,我不吃嗟来之食,你拿回去吧!”
他说着把斗篷丢了过来,然后转过了脸,一眼也不看白如云。
白如云把斗篷接在手中,心中暗暗好笑,上下望了裴大希一眼,忖道:“想不到这穷儒,居然有这副硬骨头;读书人气节最高……”
白如云想到这里,心中突然一凛,“读书人”这三个字,像是一阵急风,吹入了他的心中。
他记起下山的前夕,秦狸在酒宴之前,所说的话:“……人不读书不能明理,我最惭愧的是,我学问太差,所以你也变得这么怪,以后有机会,你还是要多读书……”
秦狸的声音犹在耳侧,白如云已然遇见一个出奇的读书人了。
白如云回过了头,缓缓地问道:“读书人气节最高,难道你是读书人?”
裴大希慢吞吞地转过了头,说道:“我自幼读书,数十年不辍,比起你练武的年头,可多了好几倍!”
白如云不禁增加了兴趣,他虽然武功出奇,可是一向对于读书极有兴趣。
在他所居的“碧月楼”中,他也曾读书习字,可是理论深奥的各种典籍,却不是他所能够了解的。
白如云望了裴大希一阵,心中不禁想道:“他既是读书人,我何不问他几个问题?”
白如云想着便开口问道:“你既是读书人,我要问你一问,读书到底有什么好处?”
裴大希微微一笑,用手摸了摸唇上的短须,又抖了一下袖子,向他拱了一下手,那姿态显得无比的文雅和悦人。
白如云被他的风采所吸引,那是一种独特的气质,不同于昂然的英雄气概,而是一种柔和的,真情的表露。
他侵吞吞地咳嗽一声,说道:“读书的好处无穷,第一个长处,就是使人能明理!”
白如云听到这里,心中不禁一动,付道:“他怎么和师父说的一样?”
裴大希接着说道:“天地之间,万物皆有理性;人不明理,就不能处世,不能为人,而铸成大错!”
白如云有些不懂,问道:“我虽没读书,可是不见得不明理,我们学武之人,是锄强扶弱,扶持天地间的正义!”
裴大希连连地点着头,说道:“一个人不明理,所做的事情便不合理;但做事合理的人,却不见得明理。我现在请问你,你所除下的恶人,难道都是罪有应得?没有一个是冤杠的么?”
白如云思索了一下,说道:“没有!我都审查得详详细细!”
裴大希点头道:“好!你可曾去研究:他们为什么会做下恶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裴大希这一句话,使得自如云为之语塞,沉吟不语。
裴大希—笑,接着道:“如果你去研究他们为恶的原因,这里面就大有道理了,他们有的是环境所迫,有的性情不好,有的陷于困境,身不由己,有的是一时糊涂……等等。
“所以他们都有可原之处,如果要我相信天下有真正不可赦的恶人,那是办不到的!”
裴大希的话,引起了白如云莫大的兴趣,他从来没有研究过这些问题,当那些“恶人”犯到了他的手中,他只是由他们表面所犯的罪,去审判他们,却从没有研究过他们的内心和犯罪时的情况、裴大希见到白如云渐渐发生了兴趣,知道时机已到,他又干咳了两声,停了下来。
白如云等了一阵,见他没接下去,不禁有些焦急道:‘你怎么不说了?”
裴大希笑笑,接道:“我要说……有些人,生性非常正直;可是过于偏激,他们本身或许有过很悲惨的遭遇,或许受过很大的打击,于是他们的感情就起了很大的变化了!
“他们恨所有的人。永远孤独地活下去!”
这几句话,犹如当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