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交换友多多推荐收藏
开篇之前,江湖先回答一位朋友的问题,日军俘虏问题,大家可能也有些兴趣。
江湖说快一点。
抗战期间,老蒋的国民政府,那是合法政府,正宗的,先后设立过两个日军俘虏营,一个在西安,规模有五百人左右,关押的主要是台儿庄大捷和长沙会战中抓获的小鬼子,另一个在常德,后来搬到了重庆,关押的人数七百人左右。
虽然两党两军摩擦不断,明的暗的,斗个不停,但是总体上,八年期间,尚没形成大的战事,枪口还是基本对外的,老蒋给的那三十万军饷,按照两万多人的八路军编制,按月核发,从未停止,尽管**用了各种办法,拉队伍,扩阵地,一不小心,把队伍扩大了二十多倍,光是八路军,到42年就有50多万,总共才三个师的正规部队,因此可以说,这每一个师,都是史上最牛的师,师长管十几万人,古今中外的都没有的,老蒋能不恨得牙痒吗?打完抗战打内战,在他心中早已经是铁板钉钉了。
八路军战俘不算多,敌后战场,打的是骚扰战,袭击战,破坏战,平型关大捷干掉一千多鬼子已经是全军振奋了,林biao和115师因此名闻天下,后来,彭老总调集一百零五个团,合计四十万人打了一次百团大战,据我们自己宣传,说是日军死伤人数达到了两万,当然,死的不多,主要是伤的,可是,再看看另一组数据,就知道小鬼子不是那么好打的,百团大战,八路军自己死伤了一万七千多人。基本接近一比一。百团大战基本没活捉到小鬼子,抓住的大部分是假洋鬼子——伪军。
查查八路军的历史档案,就知道,八路军抓获的日本俘虏,除了我们前文说过的,成立了那么两支反战同盟的小分队之外(当然,延安那里的人数要多些,八路军抓了人,没地方送,还要派人看管,给吃给喝,烦着呢,干脆统统送到延安集中管理了),一部分送到了国民政府的日俘看管所,道理很简单啊,朋友,要是你,你也会这样干,好不容易抓到的小日本,放他回去,那是不可能的,顽固分子是很难转化的,那就好啊,上交政府吧,老蒋那里还只能收下,必须的。
当然,45年8、9月份,那些投降的几十万鬼子,说是俘虏,其实也就是说说而已,一没关过,二没管过他们吃饭,仪式一搞好,分批分批,慢慢地,全部火车、轮船拉回去,哪来哪去了。
江湖对这些历史小有研究,大家有啥疑惑的,可以私下和我交流,也可在互动群里讨论,如果江湖觉得是共性问题,大家都有兴趣的,就在这里写上一段。
书接上回。
文静的观点,独辟蹊径,却不无道理,一下子,让开会的大伙儿算是开拓了思维。
人干一个工作时间长了,容易老观念,老套套,这叫思维定势,遇到这时候,就要多学习,多吸收新东西,多与他人交流,多听听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刘胜没话了。
其余几个人也没话了。
顺着文静的话,乔向文也陷入了沉思。
应该说,文静的观点大胆出新,很有挑战性,但是一旦实施,一定会遭到许多官兵的反对。要知道,从红军开始,**的军队就是一穷二白起家,自我发展,不断壮大,前文说过,连那么精密的无线电收发报机,都是李强带着人一个个零件装配起来的,至于没啥大的技术含量的枪炮,那靠自力更生更加没问题了,汉阳造步枪,边区造手榴弹,哪个不是自己玩出来的。
让这支工农武装,去和小鬼子谈判,向他们要武器搞弹药,小鬼子答应,估计自己人这里也不答应。
罗荣桓书记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那就一定要完成。
放人,那是小菜一碟,可是不能白放啊,又不是傻冒,好不容易才抓住一个日军飞行员。
乔向文接过59师团的传单,细细又浏览了一遍。
语气中,看得出,鬼子的心情是非常迫切的,用什么都可以换,只要把华北方面军一把手岗村大将的侄子完好无缺地送回去。
换?
除了枪炮弹药,还能换啥呢?
一个多月,一直在胶东许世友那里搞金矿,斗军统,找专家,忙得不亦乐乎,对整个军区的面上工作,不是那么的了解,交通通讯都很不方便,而且他也实在没精力,金矿的事情够烦的了。
乔向文看着看着,决定再次引导开拓思维,继续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松下的观点,很有见地,也非常符合日本人的心理,文静处长的几点意见,我也完全赞同,我们最后一个问题,大家再来说说,三个臭皮匠,拉下诸葛亮,大家看看,思维跳出来一点,视野开阔一点,立足于整个山东范围,看看最近有啥大事,尤其是和日本军队有关系的,看看我们还能有啥需要日本人为我们能做的地方。”
一个干部脱口而出:
“那还不好办,让59师团退出山东,啥事都没了。”
话音刚落,大家哈哈大笑起来,笑得他自己也不好意思了,跟着笑。
良好的动机,如果无法实现,只能是梦想。
让别人干他完不成的事情,那就叫无厘头。
如果都这样玩,还要战争干嘛,还要航母飞机重炮干嘛,光靠暗杀绑架不就得了。
发动对华战争,绝对不是哪一个人拍拍脑袋,裕仁天皇开始也没想玩那么大啊,活了八十八岁的他,前一半时间,那是日本的大神,一句顶万句,让你今晚死,一定活不过明天。
可是,你要知道,从他生下来70天开始,他就被父亲寄养在一个雄心勃勃的海军中将家里,接受人家军事熏陶,一来就是四年,六岁开始,进入皇家小学学习,知道他的太子太傅是谁吧,乃木希典陆军大将,打过日本内战,打过中日甲午战争,打过日俄战争,战功卓著,老子当司令,两个儿子全部战死在沙场,你说说看,这样的武将悍将,亲自培养的天皇,能不喜欢战争吗?
其实,乃木希典只是日本军阀集团的一个代表而已,军国主义,称霸梦想一直贯穿着那个民族不安分的血脉。
明治维新年以后,小日本就没安顿过,每一代天皇都想扩张领土,安抚自己那些极度不具备安全感的岛国子民,二战期间,战争机器加速运转,越玩越大,裕仁后来控制不住局势了,战时内阁和军部的很多大事都是直接下达,不通过他了,结果,玩的猛了,口味太重了,二战一结束,麦克阿瑟马鞭一挥,把战败的小日本的体制搞得个底朝天,天皇,这回,天皇真的成了神了,供奉在宫里,有吃有喝,但是,国家大事跟你没关系,那是首相和内阁玩的,你就当个象征性的元首吧。
说这些,啥意思,日本当年是举国征战,没有一个人能把战争停下来了,包括天皇。关于这个,当年日本发生过多次兵变,杀了多少首相部长将军啊,为啥,这些人不想玩战争了,少壮派军人不同意,枪杆子在手,大家马上玩政变,光首相就连续被杀了三任,后来,干脆推出了军人内阁,近卫、东条英机,都属于这种对华强硬派、战争狂人。
“乔部长,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可以不可以?”
松下突然举起了手。
乔向文点头,示意他不要有任何顾虑。
“乔部长,我觉得换东西的不行,最好是换人!”
松下说的到底啥意思,山东八路军最终究竟如何解决战俘问题的,下回分解。()
第一百一十六章有情有心人
第一百一十六章有情有心人
“什么,换人?”
松下一言刚出,举座皆惊。
看到大家疑惑的脸色,松下用力点了点头:
“对,换人!”
就在大家的诧异中,一直听着讨论的乔向文,突然受了启发,灵感来了。
从事秘密工作,锄奸拔钉,情报追踪,破案卧底,表面看,经常是单枪匹马,英雄盖世,实际上,离开了组织,离开了一群兄弟,离开了一个坚强有力的团队,你要想有啥大作为,不可能的。
没有特务工作科,哪有顾顺章、陈赓、李克农;
没有潘汉年和他的指导,**第一女谍关露如何潇洒于汪伪特工总部?
没有中社部,中情部,哪有后来大批的**高级卧底、策反专家扬名江湖?
乔向文经常告诫社会部的战友,戒骄戒躁,遇到成绩不自满,碰上困难不害怕,任何时候,不管是谁,不论执行何种任务,你都不是一个人,孤独地战斗,后面有大批的战友,有山东十几万八路军撑腰呢。
摩擦出火花,碰撞生灵感。
很多具有传奇色彩的行动、计划,都是在被大家称为诸葛亮会议的这种场合,你一句,我一句,慢慢酝酿成型的。
此刻,松下这个大胆的想法,同样激发了他的发散性思维。
那里还在热议着,辩论着,乔向文的脑子里,却像放电影一样,快闪着。
一幅幅画面,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是的,他想到了那些慷慨就义的战友,想到了那些正被敌人关在囚牢里的革命同志。
无须讳言,山东八路军的秘密工作十分出色,锄奸,策反,有声有色,但是,这并不是说日本特务机关就毫无作为,实际上,抗战期间,也有不少的八路军中高级军官叛变叛国,115师就出了好几个,如115师687团团长张绍东、参谋长兰国清,686团团长王凤鸣,115师政治部团级干部罗保成,临淄独立营营长王砚田,第3支队10团政委陈兴。
当然,影响最大,最坏的还是邢仁甫。
此人当过115师教导旅旅长、冀鲁边军区司令员,曾经为革命立下战功,但是因为对抗战前途不看好,同时裤带不紧,在那个紧张的战斗间隙,还玩了一个包二奶的小插曲,最终被领导批评,他很快就投降了日本人,不但自己投降了,还带走了很多的部下。
此人实在可恶,有奶便是娘,抗战胜利又干起了军统小头目,后来,终于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