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 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倒酒!”见沈珍珠坐下,安庆绪斜眼招招手,一名宫女便将沈珍珠坐前酒盅满满斟上。
    沈珍珠皱眉看着安庆绪,此时歌乐正盛,舞姬中不乏媚态百出,趋前向安庆绪这位“大燕皇帝”示好者。
    “珍珠,朕……”安庆绪摇摇晃晃的站起,迎着沈珍珠举起酒杯,说话中停顿一会儿,又自笑起来:“他娘的,都什么时候了,我还自称什么朕!……来,珍珠,且为我们同病相怜,干一杯!……”
    沈珍珠不动,冷冰冰的说道:“谁和你同病相怜!”
    安庆绪“噫”了声,道:“你嗓音怎么变这样了?是哪个敢薄待你,谁,谁!……”带着醉意转身指着一名宫女道:“是不是你?没有侍奉好我的故交……你好大的胆子!”那宫女吓得连连后退,身子如筛糠般连连说“没有”,安庆绪哪管分说,随手将案上长剑一拔,朝那宫女刺去,顿时血溅当场。那群舞姬吓得尖声乱叫,一时退的退躲的躲,不见个干干净净。
    沈珍珠跳起来大喊:“安庆绪,你疯了!”
    安庆绪仰天狂笑:“是,我是疯子!你看你看,我是皇帝,这皇宫、这天下,都是我的!哈哈哈……当然谁都知道,我快完了,什么都没有了,一无所有,一无所有!”忽然止住笑,指着沈珍珠,道:“你呢?你不是一样?你可知道,你的殿下已从邺城走了,回长安了,他不管你死活,你还指望着和他一辈子呢,怎么样?哈哈哈……想不到,想不到,你和我,竟然殊途同归……”
    沈珍珠看他一眼,复坐回原位:“你恐怕不知道,我与李俶早已和离,他何必理我生死。”
    安庆绪有些惊讶,他摇晃着走至沈珍珠面前,弓下身躯,双手支撑着几案,面庞已距沈珍珠面颊极近。沈珍珠深觉此时的安庆绪既是可恶,又是可怜,原先的畏惧之心反倒去了,乃仰首与安庆绪对视。
    “好!”安庆绪忽的一拍几案,身躯摇晃着朝后退几步,自笑自语道:“过了这么些年,你的容貌怎的还和当年一样,毫无变化?这样也好,这样也好……”他退至上首几案前,随手拿起一盅酒,咕咕咕的又灌下肚去,抹去嘴角酒渍,指着沈珍珠道:“你就留在邺城罢,陪着我,呵呵……我们与这鬼地方同归于尽……”
    酒盅被他扔掷于地,发出“啪哒”脆响。他左右狂呼:“快拿酒来,拿酒来!今天是好日子,朕要痛饮三百杯,不醉不休!”见沈珍珠坐在原处不动,挥手道:“你去罢!邺城内你想去哪里逛就去哪里,反正……呵呵……唐军进不了城,你就算长了翅膀也出不了城,哈哈……去吧,去吧……”
第129章:兵残楚帐夜闻歌(下
    安庆绪从此以后果真不再限制沈珍珠的自由,虽然总有一两人跟随身后,但沈珍珠在邺城内四处闲逛从未被阻拦。
    天气渐渐转冷,史思明已派出一万兵丁驻扎在滏阳,与邺城相呼应,唐军无统帅以致久攻邺城不下,十分疲累。看似形势对安庆绪开始有利,然而安庆绪心知肚明——史思明“救驾”心存不良,表面是“救驾”,其实正是瞄准“大燕皇帝”之位而来,无论是败于唐军,还是史思明打败唐军入邺城,他安庆绪都是死路一条,因而日日笙歌买醉,偶尔唤沈珍珠去他的“宫殿”一趟,他清醒时少酒醉时多,多数时候说不上几句话便不知不觉睡着。
    沈珍珠暗地里着急,就算是轻生死,她也不愿意这样稀里糊涂的为安庆绪殉葬。
    度过正月,邺城内粮食渐渐开始短缺。尤其百姓家中存粮本来不多,再被安庆绪属下搜刮,部分百姓家中已然断粮,军中的粥饭一日比一日稀薄,沈珍珠虽不至于挨饿,然所供饭食明显不如以前。
    这日午后沈珍珠照旧在邺城中闲逛。城中大街小巷乞丐明显增多,个个蓬头垢面,面黄肌瘦。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人都没有吃的,就算乞讨又有何用?
    转过一条小巷,纳头与一人对面相撞,想是那人久饿无食力气微弱,竟然被沈珍珠撞倒在地,低着头“哎呀哎”的叫唤起来。沈珍珠心中过意不去,不顾此人衣着污秽,连忙上前去扶,问道:“老人家,有没有——”那个“事”字还没吐出来,此人忽的抬头又急忙垂首。
    “你——!”沈珍珠惊得目瞪口呆,虽然面前之人稍作乔装,她仍旧可一眼认出——竟然是陈周!与此同时,她掌下被塞入一物。她瞬即反应过来,将掌下之物抵入衣袖中,语气仍是殷切的:“老人家,可有被摔伤?”此时,跟随她的两人已经上来,不耐烦喝道:“没事快滚,休在大爷前装蒜。”陈周作唯唯喏喏状,抖瑟着身躯,一步几晃的,好半天才走远。
    当晚,沈珍珠乘夜半无人取出袖中之物,原来是一只碧玉小瓶,另有一食指宽大小字条。就着夜光,可见字条上以小楷写道:“善加珍重,臣等誓死救娘娘脱险。瓶中系剧毒鹤顶红,娘娘可乘隙下毒,先除安贼,再破邺城。”
    陈周怎么会出现在邺城中呢?以他的武艺,不可能凌越城墙入城,莫非他竟一直潜隐于邺城?他在字条中称“臣等”,那么在邺城中的唐军细作应当不只他一人。他们究竟是受谁的差遣?李豫或是郭子仪,还是另有其人?她已与李豫和离,陈周等人竟仍称她为“娘娘”,也算是滑稽之事。
    沈珍珠正在胡思乱想之际,房门被轻轻扣响几下。
    “夫人,陛下有请。”宫女在室外轻声莺语道。自她被掳入邺城后,这些宫女内侍们一概都称她为夫人,应是安庆绪授意。
    沈珍珠不能不吃惊。安庆绪从未这样晚见她,可是以安庆绪现时的状况,她深知除非万不得已,决不能激怒他,只要能维持如前的宁静,或还有一线生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想了想,她立即点燃烛火烧毁字条,穿戴整齐,再三踌躇,终于还是将那碧玉小瓶扣入腰间束带里。
    宫女提灯带路。沈珍珠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会被带到哪里。行了半个多时辰,穿行过层层叠叠的“殿宇”,眼前豁然一爽,面前居然现出个庭院。
    宫女悄无声息的退下。
    庭院四面植以草木,稀疏挺拔,有初春嫩芽暗香浮动,别见清幽,庭院正中石几上只置着一盅酒,两枚酒杯。
    安庆绪原本背向而立,听见身后声响,缓缓回过身。
    他面容清朗,神色微显冷峻,没有半分醉酒颠狂之貌,与这庭院的静朗,十分合契。
    沈珍珠与他四目相对,一时竟有些恍惚,仿佛瞬间时光逆转,眼前的安庆绪,回复成数年前她所熟悉的安庆绪。
    “过来,你看这一轮明月——”安庆绪向她招手,嘴角仿佛带着一点笑,从前的他,就算笑也是隐讳不张扬的,实在高兴了,就在嘴角挂一丝笑意,就象现在。
    沈珍珠走过去。
    安庆绪指的是院中一口井。一轮月华正映入井中,不偏不倚,光华催动心弦,有如琉璃万顷堆砌其中,炫人耀目,叫人欲窥又不敢窥,想舍却不敢舍,镜花水月,人间万象,似幻如真,莫不如此。
    安庆绪道:“这可象吴兴你闺房外那口井?(注)我从未见过那么美的月华,那年你次指给我看,就好象今天这样,月光璀璨,好似在仙境。”叹一口气,“只可惜,这样的明月夜,自我离开吴兴就再没有见到。没想到今天居然重临此境……”
    他神情萧索,好似那年他得知慕容林致要嫁给李倓,在长安郊外,那一份不甘与失落。
    谁知事易时移,每个人都沿着自己命运之轮翻涌起伏,谁能拥这份勇气,在风起浪涌时,嘎然止步?
    明知不可能,沈珍珠依然还是轻轻开口说道:“安二哥,你止步收手吧!这明月其实在何处看都是相似,这么多年你只是从来没有仔细看过而已。你身负绝世武艺,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
    “你永远会败人兴头。”安庆绪没有动怒,说话口吻象极了当年在长安郊外。
    那时他因林致之事横冲过街,将沈珍珠带上马奔至长安城远郊。沈珍珠说:“你也疯够了!”
    他说:“你总是这样,败人兴头。”
    “你这叫什么兴头?满大街横冲直撞,不管别人死活,也叫兴头?”沈珍珠这样斥责。
    当年之景,此际同时涌上两人心头,彼此都不禁一惊。
    怎样开始,就怎样结束,人生莫非有一条线冥冥牵引?
    安庆绪摇头道:“我不能收手。珍珠,你说,我现在还有什么?就算我不做安庆绪了,我还能有什么?除了我这把剑,我还有什么?你永远不可能移情于我,那我,也只能在死前纵容自己一回,我要占据这邺城,占据这大燕皇帝之位,有一天是一天,有一时的快乐就是一时的快乐!”他抬头看着沈珍珠,有些凄厉的笑:“我生前身后,必定要背负无尽骂名,无人理解,也无人为我辩说一二!那就这样吧——”
    他边笑边扶着石几坐下,示意沈珍珠也坐,挥指夜空道:“这样的夜晚实属难得,我们就不说那些扫兴的,不如从咱们相识开始说起,好好的谈一晚上的话。”
    正说到这里,忽然有内侍尖着嗓子在庭院外大声禀道:“皇上,不好了,刘妃与鲁妃在宫中打起来了!”刘氏和鲁氏都是安庆绪在“继位”后纳的妃子,两人素来不和争风吃醋。安庆绪皱起眉头,冷冷道:“那就让她们打!”
    “可是,可是,再打下去,奴婢怕会出人命啊!”
    “出人命正好,朕还正嫌她们烦。”安庆绪仍旧无动于衷。
    “她们大打出手,若冲撞太后的神位——”
    这内侍所指的太后,自然是安庆绪生母卢氏,安庆绪继帝位后一直供奉生母灵位于内殿中,一听这话,安庆绪这才起身,对沈珍珠道:“你等我一会儿。”匆匆走出庭院。
    院中只留下沈珍珠一人。
    沈珍珠手轻轻触着腰间的碧玉小瓶。
    她犹豫着。
    面前有一盅酒,现在这偌大庭院中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