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硕,希望你能理解我。”韩天翔看着轻轻飘落的纸条,喃喃自语。
蹇硕走了,韩天翔开始了忙碌,首先他把两万多的部队全都散开混编入黄巾军。
这次黄巾军投降人数有十六万,而其中士兵的数量只有区区一万两千,这样算来,韩天翔现在手上的部队一共是三万四千余人。
韩天翔计算了一下,整个青州现有城镇,济南、平原、乐安、北海、东莱、齐国六个郡国,六十五个城镇,由于战乱,人口统计就别想了,连多少户都不知道,哪里会有什么精确的数字。
战乱后的青州可谓千疮百孔,不过比韩天翔预计的要好很多了,毕竟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对这些早有准备,唯一有所遗憾的就是对于李乾,李乾乃李典之父,在此次韩天翔的借刀杀人中意外遭到黄巾军误杀,李典继父业,领着所剩下的曲部投奔韩天翔,韩天翔虽是意外,但也开心,直接扔给了张飞,让他去军营中磨练磨练,毕竟李典还年轻,只有十几岁,若担当大任,恐难以服众。
(对于李典的年龄我很困惑,据史书记载,李典36岁时身亡,当时是215年,由此推算其出生年月应在179年。另有记载,194年其父被杀,李典顶上,有描述“典从父干,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一个15岁的小孩也或许十五岁都不到,因为还有月份没有详细计算,会有雄气?这个我实在难以理解,所以我认为是“年三十六薨”这句话有误,结果导致以讹传讹,所有的史书清一色了。
本书中我定李典170年出生,至于死嘛……我说了算,嘎嘎!)
黄巾军所留下的官员寥寥无几,唯平安郡、济南国较多,于是乎,韩天翔将所有留下的官员打了个照面后尽数迁往两郡,共计八人,各任要职,其余空缺全部交由这八人自行处理,韩天翔只留下了一个便宜行事的命令,至于两郡的太守是谁,韩天翔不愿去头疼,也扔给这八人自行处理,只需每月来报告一下,让韩天翔知道一下两郡的事宜。
自此,韩天翔领青州刺史,张飞拜齐国尹,荀攸拜东莱太守,张燕拜乐安太守,杨凤拜北海太守,张白骑与于毒随着杨凤去了北海,因为他们都是黄巾将领,世人还未能完全接受,让他们独领两郡,韩天翔已经不知遭了荀攸多少冷遇了。
韩天翔现在十分苦恼,这样的安排实在是显得人才短缺,李智还未到独当一面的地步,只能留在身边,李忠虽然稳重,可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训练部队,韩天翔将三万多兵甲全部散开,进入六郡,每郡五千,其余还剩余的四千多兵甲全部交由李忠训练,我要一支强悍的奇兵(我没打错字,就是这个奇),这是韩天翔对李忠的命令,李忠领着部队,在东莱郡曲成一带训练。
不过说起训练士兵一事,也并非全是李忠的事情,各郡太守各自负责自己地方上的兵甲,完全是自行处理,至于许褚、典韦则是整天和张飞泡在一起,三人一起训练兵士,至于齐国内部的政务,张飞自会推脱给文人或者是韩天翔操心。
荀攸虽然对韩天翔重用黄巾将领颇有微词,可在行动上也是帮了韩天翔不少忙,荀攸修书两封,给了荀?、程立(程昱原名程立,是曹操改名)两人,一是要帮助韩天翔,二来是为自己,东莱郡所治颇广,荀攸自己一个人却是忙不过来,要从民间搜刮人才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一时间青州地头上人人都忙得热火朝天。
卷三
第一章 西凉反叛,青州悠然己独安
一个月很快就过了,灵帝那里终于有了反应,三亿钱送进了青州,自此各官僚间流传着灵帝向征西中郎将服软的流言,韩天翔的名声顿时如日中天。
与此同时,胡人北宫伯玉与先零羌联合起兵反汉,以北宫伯玉为将军。虽然有数万人马,但是缺乏能征善战的大将。北宫伯玉正在犯愁时,有人举荐说榆中人边章、韩遂“素有胆略,在西州一带闻名”,如能得到这两人,何愁军中无将?北宫伯玉求将心切,便“先兵后礼”,派人把边章、韩遂劫人军中。恰好,边、韩二人也有举事的心思,他们不谋而合,北宫伯玉当即委以边章、韩遂重任,让其主持羌胡联军的军事。
边章、韩遂率领联军一路攻州克郡,势如破竹,不日来到金城。金城太守陈懿急忙组织守军顽抗,但无济于事,不到两个时辰,守军溃败,混乱中陈懿被联军杀死。随后,东汉护羌校尉伶征率兵围剿联军(为了加强对羌族人的防御,汉朝政府特设立护羌校尉,专门负责管理河湟一带羌事),结果伶征也被联军杀死。
185年,叛军大举进攻,后攻入三辅,朝廷派遣皇甫嵩率军抵御,叛军不敌;回撤。
后朝廷军前换帅,命司空张温代理车骑将军,召中郎将董卓,封为破虏将军,归张温指挥,征讨边章、韩遂。张温调集各州郡兵马,约十多万人,进驻羌阳。
叛军既无后援,也无资助,在消耗战上怎么是朝廷的对手,再度败退,退踞榆中。
186年,韩遂发动兵变,杀死边章和北宫伯玉及其亲信随从数百人,自掌兵权,自此,叛军由盛而衰。
韩遂统领十多万军队进攻陇西。陇西太守李相如自知难以对垒,派人求和,双方达成互不相侵约定。这时,号称合众将军的汉阳黄巾军首领王国,与韩遂取得联系,两支反汉队伍遥相呼应,一时声威远扬。
东汉王朝派凉州刺史耿鄙,统六郡兵马,以陈球为先锋,前来围剿。其实,耿鄙所率的军队是乌合之众,成分复杂,离开汉阳不几天,就有人反叛,先后杀死陈球、耿鄙,东汉军四散。其中,耿鄙的司马马腾纠集部分汉军自立为王。东汉征讨军不战自溃后,王国、韩遂率部包围了汉阳。汉阳城虽兵少粮缺,可汉阳太守傅燮拼死抵抗。他率守军出城鏖战,被起义军层层围住,死在乱刀之下。
汉灵帝再度拜皇甫嵩为左将军,董卓为前将军,二人统兵数万,在陈仓打败王国,反汉军万余人被杀,王国在败退途中战死。自此,韩遂军声势大减,没了声音。
此时,已是188年10月8日,青州已是一片乐土,韩天翔尽己所能,召集工匠,将一切不怎么太过超前的科技尽数造出,例如毕岚所造的“翻车”改良为较为现代的水车;将人所排泄的黄白之物用作肥料,以前的杂草腐烂作为肥料的方法逐渐淘汰,提高农田产量,此外等等不再一一列举。但韩天翔所作大多为改进,汉末时有许多发明出现,韩天翔不过借此时机缘,进一步推动科技发展,鲜有创新发明,韩天翔心底里并不想过多破坏历史的进程。
所有事宜蒸蒸日上,青州各项物资上也算自给自足,总算是度过了“开头难”这个过程。
这天对于韩天翔可以说是不平凡的一天,因为又有一位大贤来投――程立,当年程立回信说是有他事相缠,婉拒了,时隔四年,似乎是程立对韩天翔这位效忠对象的考察够了,所以前来投靠了。
程立由兖州泰山郡而来,入青州齐国,韩天翔早就把荀攸召回,命其领一百军士于齐国边境迎接,也算是让他们两个叙叙旧。
接下来一站由李智前去相迎,最后,韩天翔与张飞两人出临淄三里相迎。
“程立拜见主公。”一把长长的胡子让韩天翔想起了关羽,想来好笑,两人的眼角都透露着一丝傲慢。
程立一揖被韩天翔挡住,他说道:“仲德来投,如虎添翼,不必行此繁文缛节,走吧,宴席早已摆下,为你接风洗尘。”
程立也不矫情,起身便道:“多谢主公。”
一行人在酒席上尽欢而散,张飞这个大老粗似乎也在近几年管理齐国时长了见识,不再似以前那般轻挑,变得稳重起来。
程立韩天翔可是留不住,因为荀攸那里都向韩天翔叫苦叫了四年了,最后程立自然是被他拖到东莱去了。
韩天翔待得众人散去,眉头再次皱紧,最多还有六个月,天下纷乱再起,可李忠那里迟迟没有消息,反倒时不时退回来好几批人,前前后后已经有一千两百余人了,韩天翔看得心焦,已经是好几次想要冲到东莱去了,而制止他这个冲动的原因就在被李忠退回来的人身上。
这一批一批的人,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强,这些人虽说被李忠抛弃了,可在六郡太守眼里仍是香饽饽,一个个全都被他们要去了,尤其是张飞,近水楼台先得月,每次都是他先挑走了一些最好的,这些人据说现在都在几位太守那里做事,个个都让人交口称赞。
不可否认,那些人的身体素质确实不差,最近退回来的只有一人,韩天翔在他身上明显感到了冰冷的气息,估计是李忠快要成功了,想想就心动啊,韩天翔一次又一次的遏制了自己的冲动,顺便再提一句,这个人被许褚、典韦两人讨去了。
月底了,六名太守全部汇集临淄,这是韩天翔定下的规矩,每月月底全都来开个会,也算是增进一下友谊,顺便在指定近期的战略方针。
张飞在会上向来是不坐的,一直是立于韩天翔身侧,说是习惯了,为此还闹出过一个笑话。
韩天翔接管青州第一个月月底时,所有人大约都只打过一个照面,互相之间也只是知道对方的官职,了解甚少。
五郡太守来了四个,荀攸姗姗来迟,一看,纳闷了,那时正值寒冬腊月,四人全都站在门口打哆嗦,于是上前问道:“诸位为何不进去?主公还等着我们呢?”
几人中唯平原太守刘尚德年纪颇大,为人公正廉明,几人隐隐以他为尊,他苦笑道:“齐国尹在里面站着,怕是触怒了主公,我等不敢进去啊。”
荀攸往门缝里一张望,哈哈大笑,伸手推门进去了,几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见荀攸进去也没发生什么事,纷纷跟着进去了。
韩天翔对荀攸的笑也有些莫名其妙,问道:“公达遇上什么事情了?如此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