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丕廉虽然已经是五十多岁年纪的人了,可是最近却精力充沛,干劲十足。这不仅是因为宋哲武对他信任有佳,让他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更主要的是,宋哲武最近所做的一切,都让他感到宋哲武是在真心为山西、绥远、内、外蒙的发展筹划,而且手笔之大,眼界之宽,思虑之远,在国内掌权者中绝无仅有。
他认为,如果一切果真按照宋哲武的计划发展,那么不仅太行行署和绥远、内、外蒙的民生和经济会得到长足发展,就是整个民国,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因此,做起事来,赵丕廉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赵丕廉一回到他的办公室,马上召集冯司直等一干人员,开会商议宋哲武的人才招聘方案。
并且,赵丕廉在当天晚上,就和冯司直联名向宋哲武建议,“不仅是新招聘的人才,现在太原行署、绥远、内、外蒙的各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的教职员的待遇,也要统一调整到招聘来的人员相同的待遇。也就是说,要统一上调北方建设发展委员会所属人员的工资待遇。
并且,赵丕廉建议,要对各政府机构和高等院校教职员进行考核评定。尤其是高等院校的教职员更要严格考评,不合格的要调整到其它政府部门,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高等院校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大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北方边防长官公署培养真正的高水平人才。
对于这样的建议,宋哲武当然没有不同意的,当即指示赵丕廉和冯司直,由文化教育委员会全权负责此事。
随即在第二天,赵丕廉和冯司直指挥文化教育委员会紧张地行动起来,首先联络在山西的留学人员,不仅鼓动他们加入北方建设发展委员会的工作,还要他们积极联系在国内外的同学朋友到太原行署来工作。
同时,在全国各大报纸上连续十天发布人才招聘广告。当然,广告中仅仅只谈优厚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是远远不够的,建设北方,巩固国防,发展实业,科技兴国的豪言壮语和宏伟蓝图的话是绝不可或缺的。
这样的招聘条件,立刻吸引了很多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很快,抱着一腔爱国热情,留洋归国后而又学非所用的专业人才们,以及人数众多的待业大学生们,纷纷北上太原。这其中也包括许多对现有工作不满意的人们。
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大量的人才们云集太原,一时间操着各种口音的知识分子充斥了太原的大街小巷。
在宋哲武的主持下,巴玉藻、郭文渊、李明华、郑大章、王连章、王明扬、李淑蒙、郑永锡、董登山、周立群、冯锐、韩屛周,以及受伍进委托,代表空军总队的高志航,还有贾景德、贾继英、孙佳惠、王录勋、曲永善等人纷纷放下手中紧张的工作,加入到“抢抓”人才的行列中来。
各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组建的各大公司和北方建设发展委员会的各个部门,都设立了人才选聘办公室,各方都为招揽自己需要的人才们卯足了劲。
经过紧张的选聘,所有前来太原的人才们几乎全都被录用,人数总计12528人,这其中留学归来的博士、硕士数量惊人,竟然有一百多位。
在这些人才的分配上,第四路军的各个科研院所和北方国防科技大学优先选拔,然后是各大学,再后面是各大公司和北方建设发展委员会各部门。
由于有众多学者和大批大学生的到来,不仅第四路军的各个科研院所、各大中学校、各大公司的科研力量都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和发展,就是北方建设发展委员会的各个委员会,以及其下属的各机构所需要的人员也都全部配置到位。
这些人才的到来,让宋哲武实现他心中的梦想的信心更足了,立刻要求所属各部门机构加紧制定各自的五年发展规划,为太原行署、绥远、内、外蒙的长期有序发展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虽然规划行政机构、招聘人才忙得热火朝天,可是宋哲武对于第四路军的组织建设一天也没有放松过……
感谢“qinshiyue‘书友的月票,深蓝鞠躬致谢
第三百八十七章布局原来是这样(一)
第三百八十七章布局原来是这样(一)
虽然规划行政机构、招聘人才忙得热火朝天,可是宋哲武对于第四路军的组织建设一天也没有放松过,他明白,军队才是他实现心中梦想的最直接也是最可靠的保证。WWw。
现在,不仅庞炳勋部和被俘的楚溪春部的官兵在接受教导总队的培训,已经回到包头驻防的井岳秀那里,宋哲武也让韩光弟派去了一个教导队,在包头对井岳秀的部队进行就地培训,只不过,这些人和普通的教导总队的人员不太一样,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各部队抽调上来的基层军官,这些人以后将会留在井岳秀的部队里。
其实,这些现在正在接受培训的原西北军和晋绥军的官兵们,都具有很正规的军事素养,普通的科目训练很快就结束了,对他们重点训练的科目,只是第四路军所擅长的或者是独有的特别的科目,以便他们能尽快融入第四路军。
这些部队的训练早已经完成,之所以现在还没有把这些人编入部队,主要原因就是南京方面迟迟不给宋哲武番号。而没有番号,庞炳勋和他的部队就不好安置。
不过,宋哲武相信,南京方面番号是迟早要给他的,这个时间大概在张学良整编完在山西的晋绥军和西北军之后,因为他认为,蒋介石总不好意思一边给东北军增加番号,一遍又压着第四路军的番号不给的。
李文田、赵凤武、王弼、李耀明,以及从各个部队抽调出的原西北军和晋绥军的军官们,都陆续回到了太原,他们是以访友为名,实际上是去西北军和晋绥军拉拢联系晋绥军和西北军的部队投奔第四路军。可是这些人与离开太原时的意气风发不同,回来时众人都多少有些垂头丧气。
这是因为,晋绥军除了李服膺有些意动外,其他将领都一心等候张学良的整编。而且李服膺也仅仅是意动而已,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因为徐永昌和张学良已经在北平大致达成了整编意向,现在的问题只是在最后保留部队的多寡上还在纠缠。
在这些将领看来,只要晋绥军不被编散,晋绥军就还是晋绥军,阎锡山也就还是他们实际上的首脑,回来重新主持晋绥军只是早晚的事情。特别是这些人几乎都是阎锡山一手提拔起来的,而且基层军官和普通士兵几乎是清一色的山西人,即使他们想要投奔宋哲武,他们还担心部队不会跟他们走呢。因此,他们根本不考虑另投他人。
西北军虽然已经是一盘散沙,可是这些在晋南的西北军将领都不愿意放弃部队,接受宋哲武式的整编。而且,虽然宋哲元和孙良诚都在积极活动,意图抢到西北军残部的领导权,可是这两人谁都不能占有绝对的上风,都在四处拉关系许愿。
因此,这些将领们现在都在观风向,或者在待价而沽,等着谁能给他们最大的利益,当然也就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交出部队投奔宋哲武了。
不过,李文田告诉宋哲武,现在看,宋哲元的机会更大,因为现任西北军总参议的萧振赢已经站到了宋哲元一方。
萧振赢虽然是东北人,可是为人豪爽仗义,在西北军将领中威望很高,有他帮助宋哲元,其余各部大部分最终都会支持宋哲元的。
而且,李文田听西北军旧友说,‘晋南的西北军公推萧振赢为晋南西北军军长,萧振赢以晋南西北军代表身份去南京见到了蒋介石,萧振赢向蒋介石力荐宋哲元做军长,还表达了晋南西北军将领不愿意接受张学良的东北军改编,而愿意接受中央整编的愿望。这让蒋介石很高兴,破天荒地主动给了晋南西北军六十万大洋,不过还是要求西北军要接受张学良的整编。’
李文田看看宋哲武又说:“不过,据说张学良很看重张自忠,已经有意把晋南西北军编成一军,由张自忠出任军长。”
“张自忠出任军长?”
按照宋哲武前世知道的真实历史,晋南西北军最后被编成一军,也就是后来的二十九军,可军长是宋哲元啊?怎么又杀出来一个张自忠,在宋哲武看来,张自忠是在死后才名声大显,生前名声并不怎么样啊?
“你是说,张学良会任命张自忠为二十……这个军的军长?”
二十九军这个番号,是31年6月,中央统一国内各部队番号时,配给这支西北军余部的新番号,这个时候可不会出现什么二十九军。宋哲武把那个九字,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李文田没有注意到宋哲武的尴尬,摇摇头说:“也不尽然,萧振赢是吉林人,曾在奉军孙烈臣部任过团长、吉林省田赋局局长、国会众议院议员,和东北军元老莫德惠、刘哲等关系莫逆。他从南京回来后,已经去了北平替宋哲元活动,估计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不过,张自忠毕竟受张学良青睐,也不是没有希望,我回来时,听说张自忠去天津找他的老长官石敬亭去了,估计是想请石敬亭帮助他拿个主意。”
张自忠最后并没有当上二十九军的军长,这一点宋哲武是很清楚的,难道是历史的进程已经受到了他宋哲武的影响?
张自忠做军长是好是坏现在还不好说,因为张自忠在天津、北平时,和日本人多少有些不清不白,国内舆论闹得沸沸扬扬,都指他张自忠是最大的汉奸,为这事,张自忠差一点就被蒋介石杀掉。
宋哲武吐出一口青烟,思索着说:“张荩忱虽然受张学良青睐,可是西北军这个军长的位置,在我们的蒋委员长心中的分量可是非同小可,对冯玉祥忠心耿耿的人是很难做到这个位置上的,这个军长蒋委员长是绝不会交给张荩忱的。”
“要知道张荩忱入晋时,南京方面给他空投了任他为二十三路军总指挥的委任状,可他没有就任,还是进入了山西。这件事蒋委员长是绝不会忘记的,把西北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