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26之崛起- 第4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际酰哺辉敢鈎uā钱购买化féi。”
    宋哲武无内地摊摊手说:“政fǔ又不能强制农民购买化féi,我只好先在示范农场做示范了,希望通过示范农场的有说服力的产量,让农民们知道采用新式农业技术种地的好处,然后自觉自愿地来做,这也是我没有把这些新开垦的土地卖出去的原因。”
    杨虎城点点头说:“化féi我在日本见过,据说可以使亩产大幅提高。”
    旁边的李义址又奇地问:“宋司令所说的新式农业技术是指那些?”
    宋哲武笑着说:“比如辐shè育种、深耕、地膜覆盖、测土施féi、使用新式农yào等等,不过,这些你得问我们的冯主任、赵主任,还有我们的曹总工程师,他们要比我清楚得多,也能说得更明白。一会,你们多聊聊。”
    “对对,宜之,一会和两位主任还有曹总工程师多多请教,回去后,我们在陕西也大干一场。”杨虎城忙不迭地叮嘱李仪祉。
    杨虎城忽然又问道:“冯主任,在山西一路我可是各处的庄稼都看了,虽然临汾盆地的庄稼长势也很好,可是还是比不了太原行署的,而太原行署农民们的庄稼又属你这示范农场长得好,如果你这些新式农业技术都实施了,你说这亩产能有多少斤?”
    冯锐的皮肤现在晒得黝黑,如果不是脸上那一副金丝边眼镜,几乎没有人会相信他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农学博士。
    冯锐思索了一下说:“现在国内每亩地的产量,一般的只能有200多斤,太原行署今年这样风调雨顺,农民们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干劲也都很高,太原行署农民们的粮食是一定会大丰收的。”
    “可是即便这样,经我们估算,最多也就能达到亩产300多斤。可是我们农委会在太原行署和绥西河套地区的八个示范农场共200万公顷的土地,亩产最少的也会达到600斤,最高的应该就是这里的晋西示范农场,按我和承夏测算,亩产不会低于700斤。这还是因为这些土地都是今年新开垦的,如果是明年,应该能达到平均亩产800斤”
    “700斤”
    冯锐报出的这个数字,不仅是杨虎城和杜斌丞、李仪祉、孙蔚如等人大吃一惊,就是贾景德和箫国栋也都十分吃惊。
    自从今年宋哲武开始大规模招募接受各地水灾受灾灾民以来,贾景德这些天来可是愁得不得了。宋哲武说今年水灾的受灾灾民全国各地大约有一亿人,仅北方就有五六千万之多,要他准备好灾民们的过冬粮食和住房。
    虽然不知道宋哲武从那里得到的这个数字,这些灾民也不可能都到太原行署来,可贾景德认为,有两三千万灾民是跑不掉的。这些人的住房倒是好办,先期迁移到北méng的几十万灾民已经提前建设了大量的简易房,如果再赶赶工,这两三千万灾民挤一挤,今年过冬是没问题的。
    可是粮食却不是赶赶工就能办到的,那可是需要真金白银去买的,这些粮食大部分都是需要现在从外面买。好在现在国外粮价低,不过这两三千万人一年的粮食huā费,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即便现在贾景德经常过手上千万,这个数字也让他头痛。
    可是如果示范农场这些新开垦的土地的粮食产量今年能达到600斤的亩产,那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贾景德现在真是怀疑,宋哲武是不是早就想到了解决灾民的粮食问题了。
    不过,因为宋哲武的本事贾景德见得多了,已经有些习惯了宋哲武的惊人之举,对这件事也就仅仅是吃惊而已。
    而杨虎城等人的吃惊,确切地说则应该是震惊了
    亩产600斤,那可就是国内平均亩产的三倍,更不要说700斤了。仅仅山西的耕地如果都达到这个产量,那就相当于增加了700万顷的土地啊
    虽然还有些不相信,可是想一想看到的这些庄稼,又不能不相信,冯锐的这个数字还是很有可能实现的。
    不过,农民出身的杨虎城很快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杨虎城有些担心地问:“文戈,山西人口不到1000多万吧?你现在开垦荒地卓有成效确实好事,加上今年年景好,大丰收是一定的。可是,按冯主任所说,亩产会大幅提高,今年的粮食产量足够养活4000万以上的人口,你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粮食,山西的粮价一定会大幅度下落,农民们虽然丰收了,可是粮价降低,农民们的收入还是要下降,这可是谷贱伤农啊”
    贾景德笑着说:“杨主席,那是老黄历了,山西去年有人口1200万左右,这一年来接收灾民,山西全境大概要有1500万左右。六月以来,各地陆续受到水灾,文戈又派人到各地收容灾民,送到北méng实边。”
    “按我们的估计,今年大概能有3000万以上的灾民陆续到达北méng。这样算起来,仅北méng和太原行署的人口就会有3500万以上,加上绥远和南méng,四千万出头,我们的这些粮食正好够用。”
    宋哲武点点头说:“煜如说的没错,北方建设发展委员会已经派出大量人手到江淮、河南、湖北等地,帮助愿意到北méng实边的灾民们经山西到北méng。这件事委员长很支持,已经指示受灾省份协助我们运送灾民。”
    “现在已经有300多万的灾民在陆续经山西到北méng,估计10月以前还会有更多的灾民到来。这几千万人的口粮可是个大数字。”
    宋哲武想了想对贾景德说:“不过,虎城兄这个提醒很重要,随着明年北méng大量开垦土地,明年的粮食还会大幅度增加,谷贱伤农的情况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为了不损伤农民们种植粮食的积极xìng,建委会那做出一个计划,在粮食大量上市,粮价下跌时,由建委会出面,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稳定粮价。多余的粮食可以卖出一部分,大部分要储备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文戈想得周到啊不过,这样你大概又要破费一些了。”杨虎城感叹道。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宋哲武脱口说出了在他前世很著名的这一句话。
    感谢“醉饮斜阳品孤独”书友的月票
第四百六十二章抗战借鸡生蛋
    第四百六十二章抗战借jī生蛋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wWW;”
    杨虎城低声自语,思索着这句话的含义。
    “说得好说得好啊文戈。”杨虎城发出由衷的称赞。
    “文戈,我在西安时,就听说太原行署境内的禽、蛋、鱼、ròu很便宜,不仅陕西,就是河北、河南的商人也来太原行署贩运。我这次在太原去集市上转了转,果真如此,禽、蛋、鱼、ròu不仅价格低,数量大,品质好,品种还十分齐全。尤其是那黄河鲤鱼,都是赤尾金鳞ròu质féi厚的一尺多长的大鲤,现在可是不多见。据说,这些东西很大一部分是你的示范农场产出的,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
    见宋哲武点头,杨虎城有些惋惜地说:“这要耗费不少粮食吧?”
    杨虎城随即又摇摇头,感慨地说:“还是文戈老弟你财大气粗啊不过,你是有这个实力的。”
    宋哲武知道杨虎城误会了,笑了笑看着冯锐说:“冯主任,还是你来跟虎城兄介绍一下吧。”
    冯锐点点头说:“杨主席,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农副产品都是出自我们的这八个示范农场,可是并没有耗费太多的粮食,对粮食,我们司令可是看得很紧的,用大量粮食喂jī喂猪,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哦?”冯锐的话让杨虎城很疑huò。
    不用粮食,那用什么?如果是普通农家养些jī,那还可以散养,可是这么大的供应量,那可不是一般农民家里散养的几只jī就可以的。
    冯锐指着远处山脚下的两处大片红砖瓦房和目光所及的几片亮晶晶的和水渠相连的大池塘说:“那是我们示范农场的jī场和养猪场还有鱼塘。”
    “先说养jī,山西养jī很有历史,阎锡山时就从国外引进过优良种jī,甚至也建有一处养jī场。”
    “只不过,阎锡山的养jī场主要是繁殖后推广给农民饲养,而且并不成功。我们饲养的jī,是引进的加拿大星克罗种jī,产蛋量高,体质好,而且是我们在自己的jī场中大规模集中饲养,只有少量推广给农民家庭散养。”
    “我们jī场养殖的jī,主要饲料是蚯蚓,当然也要喂食少量添加了骨粉的饲料粮。繁殖过蚯蚓的营养土,又是上好的天然农家féi,可以féi田改良土壤,jī粪还可以用来养鱼。jīmáo鸭máo也有用处,可以做羽绒衣,不禁轻便,还十分保暖,这可是我们司令的又一个发明呢。”
    “喂猪主要是用发酵的秸秆和谷糠、苜蓿、酒糟,再配以极少量的yù米面的hún合饲料,猪粪也是上好的农家féi。”
    “还有鱼塘,我们的鱼塘除了养鱼,其实还有个二次沉沙的作用,可以使灌溉的水含沙更少。冬季北方天寒,不适合鱼塘养鱼,因此,在入冬前,我们会把鱼捞出来,放干水后清理塘底於土,再把这些鱼塘底部的於土运到山上的梯田中改善土质。”
    “羊ròu我们主要靠在南méng大量定期收购,以后太库铁路建好后,还可以从北méng收购,价格会更低。牛ròu的来源一部分是来自南méng,还有一部分是我们饲养耕牛和nǎi牛淘汰的。”
    “用来养牛的,主要是我们种植的紫huā苜蓿。这紫huā苜蓿可是好东西,紫huā苜蓿茎叶柔嫩鲜美,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hún合饲料,各类畜禽都最喜食,也是养猪及养禽业首选青饲料。紫huā苜蓿寿命可达30年之久,田间栽培利用年限多达7~10年左右。在晋西北,每亩一次收割可达600到800公斤,一年可收割五六次。”
    “当然了,牛粪也是农家féi。不仅猪、牛会提供大量皮革,它们的骨头又可以送到饲料厂磨制骨粉……”
    最后冯锐说:“杨主席,我们鱼塘的黄河鲤鱼,可是个大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