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26之崛起- 第4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阿廖沙的死,尼亚佐夫并没有幸灾乐祸地感到高兴,因为马上就会有人来接任阿廖沙的这个职务,而只要是内务部来的,谁来做这个政治委员对于尼亚佐夫来说都一样。
    现在,尼亚佐夫唯一关心的是如何尽快通过中国人的地雷阵。
    尼亚佐夫表情淡然地命令把阿廖沙的尸体抬下去,同时命令闻讯而来的参谋长向师部报告阿廖沙的死讯。
    然后,尼亚佐夫命令刚刚赶到的团直属工兵连连长,“不惜一切代价,立刻组织排雷。”
    这次排雷很顺利,起出了3颗反步兵地雷和两颗反坦克地雷。只不过,这些地雷都是普通金属地雷,没有发现中国人的那种新式地雷。
    虽然已是中午,可尼亚佐夫还是命令部队取消午饭,继续前进。他的先头团一上午仅仅前进了不足十公里,以这样的速度,赶到库伦就要十月初了。
    更多到,地址
第四百八十三章抗战边境(六)
    仅仅前进了两公里,一辆苏军最新式的t…18坦克就碾中了一颗反坦克地雷。wwW、
    同上次被炸毁的两辆mc…1相比,这次被炸的t…18要凄惨得多,直接就被炸燃了油箱。苏军的坦克都是使用的汽油发动机,随着油箱的爆炸,这辆t…18很快就烧成了一堆废铁。
    Mc…1是苏军最早量产的坦克,但它不是苏联人自行设计的,而是仿法国的雷诺…17。而t…18则不同,它完全是苏联人自己设计制造,并量产的第一款坦克。
    由于t…18的越障能力较差,苏联人只好在已有尾撬板的情况下,在车首又加装了支架,以提高越障能力。因此,t…18也获得了“犀牛”和“推车”两个绰号。
    虽然外观不佳,可是它的速度却远高于mc…1的10公里/小时,达到了20公里/小时,其它各项指标也都优于雷诺。
    由于受生产能力的限制,以及苏军高层对t…18的诸如速度等指标还不是很满意,苏军现在也仅有600辆。这次,一次就交给远东特别集团军300辆t…18,目的就是要在战场上实地检测它的性能。
    配属给先头营的这个坦克连只有一个排的t…18,其它两个排都是mc…1。因此,这辆t…18被炸毁,让坦克连长即沮丧又有些紧张。
    可尼亚佐夫已经没有心情考虑坦克连长的感受了,他现在唯一想的就是如何能快速通过中国人的雷区。
    只不过,中国人的新式地雷让尼亚佐夫很是头痛,工兵连被炸死炸伤了十几名工兵,可还是没有完全排除地雷。说是在排雷,其实倒更像是在用人趟雷。
    这让工兵们产生了很大的恐惧心理,以至于,每次指派前去排雷的工兵,都要工兵连的连长亲自指派。
    当天晚上,被叫到师部的尼亚佐夫让脾气暴躁的师长狠狠地训斥了一通。好在跟随苏军行动的伪蒙军团长白音建议,用牛羊和马匹在前面趟雷。
    当地的蒙古族百姓早已撤到库伦以南,想要在当地找到牛羊已经不可能了。而用战马趟雷,不要说尼亚佐夫有些不舍,骑兵出身的师长更是坚决拒绝。
    于是,苏军连夜派卡车从还在苏联境内的后勤兵站运来大批牛羊。从第二天开始,遇到雷区,就驱赶上百头的牛羊去趟地雷。虽然经过牛羊的踩踏,偶尔还有没引爆的地雷炸伤苏军,可是前进速度却大大加快了。
    苏军现在在前进中十分注意对公路两侧的山地和树林进行搜索和警戒,可是还是有警戒部队经常被埋伏在树林中的中**队袭击,伤亡每天都有数十人。尤其是,中**队经常在距离公路一两公里远的山地上,向公路上正在行进中的苏军先头部队发射迫击炮弹,在苏军进行火力反击前,打上几发就跑。
    这样做,虽然不会对苏军造成太大伤亡,可是让苏军的牛羊损失却不小,除了炸死炸伤的牛羊外,在炮击中受惊吓跑入山林中的有很多,每次遭到炮击后,苏军都要派出大量的人手四处去抓牛羊。平均算下来,每前进一公里,大概就要损失几十头牛羊,以至于苏军要经常从后方补充牛羊。
    中**队对中路苏军采取的战术是骚扰和迟滞,可对东路苏军则是坚决阻击。
    在宋哲武的原定作战计划中,假定东路苏军在越过边境后会直接南下,首先占领北蒙东部的政治经济中心克鲁伦,进而控制北蒙东北部。然后,以克鲁伦为后方依托和后勤保障基地,沿克鲁伦河谷西进。
    为此,北蒙主席卓仁和副主席楚风,在北蒙前线司令李文田的配合下,已经把克鲁伦的军政机关和居民全部南迁,那里现在除了马法五的四十六军外,已经没有一个平民。
    应该说,苏军这样做是比较稳妥的一个方案。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西进库伦的部队的后勤供应,也可以以克鲁伦为基地,逐渐控制整个北蒙东部。可是,因为苏军将领,即便是包括布柳赫尔在内,对中**队多少都有些轻视,哪怕曾经有过的满洲里惨败,也没能彻底改变苏军将领们的这种观点。
    因此,苏军并没有南下抢占克鲁伦,而是在越过边境后,沿狭窄的石勒喀河河谷紧贴边境地区西进,意图在温都尔汗北方南下进入温都尔汗,进入克鲁伦河谷,再西进库伦。
    苏军完全不顾克鲁伦的中**队有可能北上切断石勒喀河谷苏军的后勤供应线的威胁,也不顾石勒喀河谷地势险要,如果被堵在河谷中,苏军十几万人根本就无法展开,只能被动挨打的危险。
    对于苏军的狂妄,梦曦甚至建议,让马法五的四十六军北上切断石勒喀河谷,然后集中兵力,就在石勒喀河谷聚歼东路苏军。
    宋哲武也有些被苏军的轻视所激怒,不过在和陶蓉仔细进行了一番沙盘推演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方案。
    原因是,苏军火力猛烈,石勒喀河谷距离边境又过近,苏军会得到航空兵的有力支持,要一次聚歼三个军十多万人的苏军,以第四路军目前的力量,把握不大。如果强行要歼灭东路苏军,即使达到战役目的,自身伤亡也是会十分巨大的,甚至可能完全是一场消耗战,这对整个保卫北蒙的战役全局会很不利。
    因此,宋哲武只好更改原有作战计划,急调在温都尔汗的周耀明四十八军火速北上,在温都尔汗东北方150多公里远的石勒喀河谷的出口处阻击苏军;同时命令马法五四十六军放弃克鲁伦,西撤温都尔汗,接替四十八军的防务。
    克鲁伦距离温都尔汗有250多公里,虽然一路上都是平坦的河谷,可是宋哲武的大部分卡车都去了东北,马法五要退回温都尔汗,只能靠步行。这么远的距离,至少也需要六天时间,才能赶到温都尔汗。包括此后的休整和接手防务,最快也要十天的时间。因此,宋哲武指示李文田,要求周耀明必须在石勒喀河谷出口到温都尔汗这一段的山地,阻击东路苏军10天以上的时间。
    感谢“70生人”书友的打赏。
    更多到,地址
第四百八十四章抗战东线阻击
    对于苏军有可能沿石勒喀河谷进攻,李文田并不是一点准备没有,在河谷的尽头驻扎有四十八军的一个旅。wWw、
    东路苏军的先头部队是一个配备了大量卡车的步兵师,苏军也充分意识到石勒喀河谷出口的重要战略意义,只有控制住这个出口,苏军大部队才能走出河谷展开,否则就要被堵在河谷中,兵力再多也施展不开。
    而先期的空军侦察报告,河谷尽头有数千中**队把守。
    因此,虽然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现在正在发展恢复阶段,卡车产量不大,苏军远东特别集团军装备的卡车并不多。可他们还是集中了东路部队的几乎所有卡车,运载这个先头师沿着平坦的河谷快速来到河谷出口,目的就是要趁中**队的援军无法及时赶到的情况下,一举攻占这个重要的出口。
    周耀明接到命令后,立刻带部队出发了。
    虽然周耀明没有和苏军交过手,对苏军没有感性认识,可是李文田在作战会议上,反复向他们介绍了苏军的情况,目的就是让他们这些高级将领们对苏军有清晰的认识,避免轻敌思想的出现。
    按照周耀明了解的情况,他知道仅凭这一个旅是挡不住苏军多久的。而苏军既然不顾后方,冒险选择了走石勒喀河谷这条路,河谷出口就是他们必须要得到的战略要点。以军事常识判断,苏军一定会派遣有力部队,以最凶猛的火力猛攻出口,力图在最短的时间为苏军大部队打开通道。
    因此,他的援军能否及时赶到,是决定河谷出口能否继续控制在手中的重要条件。
    从温都尔汗到石勒喀河谷出口这一段都是高山峻岭,这里属于肯特山脉东侧,根本就没有什么公路,只有山区小路。这150公里的距离,如果实在平原或者是道路较好的情况下,平时十分注重长途越野训练的第四路军最多两天就能赶到。可是走这样崎岖的山间小路,行军速度要满许多,周耀明的四十八军全军要在短时间赶到河谷出口处是绝对是不可能的。
    不过,周耀明并没有准备把全军都拉到石勒喀河谷出口,而是一路上在险要地段留下了两个师建立了数道防线。他是做好了援军无法按时赶到,河谷出口提前失守的准备的。周耀明自己则亲率两个旅前去河谷出口支援。
    周耀明的谨慎,对延缓苏军进攻的脚步,保证马法五的四十六军及时回防温都尔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果然,苏军先头师赶到河谷出口后,立刻对守军阵地展开了最为猛烈的进攻。
    虽然苏军先头师为了加快行军速度,也没有携带大口径重炮,可是75mm山野炮的数量还是远超周耀明的这个旅的。而且,进攻的苏军不仅有猛烈炮火支援,还有配属东路苏军的二百多架飞机助阵,一时间炸得周耀明这个旅的阵地硝烟弥漫,山石乱飞,火光冲天。
    虽然周耀明的这个旅占有有利地势,而且还预先修筑了防御阵地,可是伤亡还是很大,仅第一天就伤亡1000来人,近乎全旅的七分之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