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定远斋中的藏品,最著名的书画藏品有堪称国宝级的王献之《舍内帖》、李昭道《海市图》、董源《山水卷》、郭熙《寒林图》、宋徽宗《敕书》、米元晖《云山图卷》、当世独一无二的北宋宫廷御用画家谢元所绘的绢本长卷《桃花》、南宋名画家李唐的真迹《松石图》,以及一整套珍本《明史》;还有明代楷书名家王宠的《昨辱帖》;文征明的画作《潇湘八景册》、《江山揽胜图》、《山居雪霁图》、《惠山茶会图》、《春到寒林图》、《吴山秋霁》、《溪山对弈图》、《绿荫清话图》、《滕王阁序》等书法作品;有陈洪绶的《博古叶子》;徐渭的《菊花图》;清代郑板桥的《梅竹图》;石涛的《惠泉夜泛图》、《山水清音图》、《细雨虬松图》;任伯年的传神之作《沙馥小像》等一大批名家书画珍品绝品。
另外还有赵孟睢⑽庹颉⑼趺伞⑸蛑堋⑻埔⒊鹩ⅰⅰ八耐跷忏ⅰ薄舜笊饺恕⑶宕一獚坏热说氖榛婕!U叛Я嫉牟仄分猩踔粱褂写褥⒐庑鞯氖榛
张学良对于清初四僧之一、号苦瓜和尚的石涛的画尤其喜爱,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据说,又一次买到了八副石涛的作品,张学良爱不释手,逢人就拿出来于人共赏。后经名家鉴别,方知是名声鹊起的青年画家张大千临慕之作。张学良不但没有找张大千的麻烦,还因为对张大千画技的推崇,和张大千结为好友。张学良的藏品中,也因此增添了许多张大千的画作,比如《湖山轻舟》、《秋声图》和《水竹幽居》等。
随着张学良收藏的增加,他的鉴赏水平也大为提高。又一次,张学良微服在天津的一个古玩店里看到了一副古画,便想买下来。可是店主告诉张学良,这幅画已经被人定下,那人回去筹钱去了。张学良认为那人既然没交定金,就不算成交,当即以比那人定下的价格高出三成的价钱和店主成交。后来才知道,定下那副画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一代大师张大千。
至于张学良收藏的玉器、瓷器价值更是惊人,张学良竟然有一套清代御用青花瓷器和很多钧窑瓷器。
对于贾景德所说的张学良的藏品之丰,让宋哲武不由大为惊讶,他记得,在张学良去世前,除了捐赠了几万册的古籍给台北大学,其余的,还剩有不少藏品在九十年代拍卖了,售价仅一亿多,并没有贾景德所说的这么多。
不过,宋哲武想想也就明白了,张学良的这些藏品,在真实的历史上,在九一八事变时都已落入***人手里,比如那副王献之的《舍内帖》,在他前世就被收藏在***的《横滨博物馆》。想来,张学良后来拍卖、捐赠的书画古籍,应该都是他现在带在身边的。
不过,这些藏品里面有许多藏品历史文化价值非常高,那是绝对不能出售的。宋哲武叮嘱贾景德,在书画古籍上,一定要慎重,挑选要仔细,即使再缺钱,国宝级的珍品也不能卖出一件。
对于那些玉器、瓷器除非有特别意义的,否则全都可以换钱,包括那套御用青花瓷和那些钧窑瓷器。不要说现在,就是在前世,他对于一块破瓷片子也能卖上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天价青花瓷和钧窑瓷器也并不感冒。
极富盛名的青花瓷就不说了,就说钧瓷。钧瓷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自唐宋以后的帝王都把钧瓷列为御用珍品,每年只准生产三十六件,诰封为“神钧宝瓷”、“奇珍异宝”、“精妙绝品”、直到清朝才传入民间。钧瓷乃皇室的传世宝,唐玄宗立令“钧不随葬”,所以墓葬出土的文物中也甚为稀少。世界著名的各大博物馆虽有收藏,可为数亦寥寥无几。故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雅堂无钧,不可夸富”之说。
宋哲武还记得,那时有一件高仅40厘米的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天球瓶,就价值三亿人民币。一个钧瓷碗就值数百万美元。张学良的这些瓷器珍品如果留下,再过七八十年,那可真会卖出惊人的天价。只不过,他是没有办法,谁让他现在需要钱呢。可惜的是,即使是御用的一大套青花,现在也卖不上那个价,估计几十万大洋也就顶天了。
宋哲武想了想,又觉得现在就把那套御用青花瓷和许多钧瓷瓷器卖了有些可惜,总觉得这会便宜了别人。宋哲武考虑了一会,脸上有些发烧地对贾景德说:“这样吧,那套青花瓷还有那些钧瓷就不要卖了,你和俊臣核定个价,由我出钱收购,我就留着收藏吧,我夫人很喜欢这些……”
贾景德没有注意到宋哲武表情的变化,反正有人出钱,卖给谁他倒不在乎。何况,这还是宋哲武出钱,几乎可以说是在买他自己的东西呢。甚至,贾景德还因此更加对宋哲武敬重了几分。
贾景德看了看手中的电报,感叹地说:“从帅府中得到的80000根金条就价值两亿五以上,加上现金和珠宝,总价值足有三个亿,如果算上张学良的收藏,仅张学良各人这次就损失了差不多五个亿,加上沈阳这些银行的公私财产,足有十几个亿,这东北可是真的富得流油啊!如果我们不动手,这***人可就发大幅了。”
宋哲武冷笑一声说:“煜如,你说的这些还不是全部,张作霖这些年收刮积攒起来的财富远不止这些,我再告诉你,据我得到的情报,张学良从他老子那里继承来的财产还有:沈阳、北平、天津、上海的房产几十处、土地20万垧(东北地区一垧合15亩,关内大概是合3到五亩)、大小商号数十家、煤矿九座、印刷公司一个、永兴铁工厂一个、镁矿、玉石矿各一个、锰矿五个、金矿两座。另外,还有入股或合资的纱厂、矿山、铁厂、轮胎厂、船务公司等十几家。”
贾景德被惊得合不拢嘴:“这还得值几个亿啊!”
“几个亿?”
宋哲武在心里说,“这要是在后世,上千亿也不止呢。两座金矿就不说了,在张学良名下黑龙江的鸡西煤田煤炭储量就有170亿吨,鹤岗煤田也有20多亿吨,阜新煤田也是大煤田。再说在海城的镁矿,其菱镁矿储量占全球储量的三分之一。张学良在岫岩的玉矿储量有300万吨。这些矿藏虽然有的还没探明,有的还在一地有几家同时开采,并不能全算作是张学良的,可是即使把这些矿藏的千分之一算在张学良的名下,也是个天文数字,如果说值一千亿,那也得是欧元。”
“我说的这还是张家的私产,东北军政损失的公产数额还要大。东北兵工厂和迫击炮厂的投资就有三个多亿,东北境内的铁路虽然都不是东北当局独资修建,可也都是有官股的,这些没有五个亿是下不来的。仅中东路就值三个亿以上。至于各省官办的实业价值也不会少于两个亿。这还是现在出卖或者当初投资的价值,如果再经营几年,那价值会更高。”
“如果再算上各省的官产不动产,以及官员们的股份和不动产,那价值会更高。
贾景德点头同意宋哲武的说法,默默计算了一番后,心情沉重地说:“是啊,这些算在一起,没有三十亿都不一定下来,这样看,我们只是从虎口里抢回来一少部分……“
感谢“燕语呢喃”和“大汉国姓”的一再打赏!
第五百五十二章 抗战 波澜(一)
第五百五十二章抗战波澜(一)
宋哲武接过贾景德递过来的电报,把叶常贵的那封折好揣进上衣口袋里,把其余两封电报交给梁璧。wwW、
贾景德明白,韩光第和高志航的电报是要存档的,而叶常贵的电报那是不能留下的,关于这件事,那是绝对不能留下任何文字记录这个明显的把柄的。
宋哲武对等在一旁的梁璧道:“给韩光和高志航回电,告诉他们,我给他们记大功一次。”
宋哲武点起一支香烟,一边思索着,一边开始下达指示。
“任命王铁汉为东抗第四师师长。要韩光第,在积极扩充队伍的同时,要尽可能地控制住四平街,截断南满铁路,使吉林的日军无法利用南满铁路得到迅速补给和增援,拖延日军占领吉林的战略部署,给张作相整合吉黑两省军事力量争取时间。”
“告诉韩光第,我很理解他现在的处境。虽然他不缺武器弹『药』,甚至也可能不缺兵员,仅在四平街周边地区,就可能招募上万兵员。可是新兵训练需要时间,而关东军是不会给他这个时间的,南满铁路对日军对日军十分重要,日军进攻四平街时,他最大的依靠就是史明、王德的部队,再就是王铁汉等原第七旅的官兵。”
“因此,要韩光第充分利用东抗将领们和东北军吉黑两省将领的关系,尽可能争取他们加入东抗。对于一时不愿加入东抗的东北军部队,只要他们不投降日军做汉『奸』,也要积极帮助支持他们,和他们一起共同抗战。对于东北绿林人员,只要愿意抗日,就欢迎,不可歧视。有他们在,可以帮助东抗更好地在东北长期进行抗日。”
“同时,要和沈阳、吉林、哈尔滨的大***系,鼓动学生、知识分子和商人们,以及不愿意做亡国奴的青壮年,撤到北蒙和山西、绥远来。如果他们对安置的地点不满意,也可以送他们到北平和国内其它地方。”
“我们在太原重建《东北大学》,专门培养东北青年,东北学生就学一律免费,这件事要韩光第在东北广为宣传。农民如果愿意撤到北蒙,在那里可以免费分给他们土地。吉黑两省所有想要离开东北的人,都要到齐齐哈尔集结,我们在那里有车队接运。在沈阳的,则可以通过铁路进关……”
坐在一旁的贾景德明白,这是宋哲武想要尽可能地掏空吉黑两省的人力、财力资源,避免为日伪所用。
“再告诉韩光第,要他密切注意洮辽镇守使张海鹏的动向,此人和关东军有勾结,有投敌的可能,要防止被他从北面偷袭四平街。此外,对东省特别区长官张景惠、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