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闪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魂(闪烁)- 第8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将军,那我就不耽搁你的时间了,我先赶回去。”
    谈仁皓点了点头。也没有留潘泽康。
    走了几步,潘泽康又倒转了回来。”谈将军,很感谢你的支持与帮助,其实……”
    “其实你什么也不用说了,要报答的话,那就去做好自己的工作。”谈仁皓伸出了手,与潘泽康地手握在了一起,“好好干,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潘泽康用力的点了点头,然后就大步的离开了。
    “怎么。他有什么麻烦吗?”聂人凤也看出潘泽康有点紧张。
    “没有什么大问题,大概以前没有参加过这么重要的工作,所以很紧张吧。”谈仁皓跟着校长朝花园外走去。”问题都解决了?”
    “差不多算是解决了吧,严定宇对我们参加核武器开发工程很是不满,不过,首相没有给他辩解的机会。”聂人凤先上了车。”我们晚,上就回舟山,在这边呆久了的话,会引起怀疑的。”
    “那现在陆军还想干什么?”
    “严定宇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聂人凤叹了口气,“我也没有想要与他争高低的意思,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开发核武器的最终获益者是帝国,而我们的目的都是要最大限度的捍卫帝国地利益。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我们这样的想法。”
    谈仁皓也暗叹了口气,海陆两军的矛盾已经减少了很多,如果换在几年前的话,恐怕早就在这个问题上闹翻脸了。
    “我们也没有什么担心的,首相的命令很明确,而且首相的意思我们都很清楚。”聂人凤地神色平静了下来,“严定宇也很清楚首相的态度,他承担不起责任,那就得全力合作。”
    “希望如此,如果我们首先制造出核武器的话,那对我们谁都有好处,如果被别人抢了先,那对我们都没有好处。”
    “对,所以陆军不会制造麻烦。”聂人凤摸了下额头,他也很疲惫。”对了,我已经跟严定宇讨论过进攻澳洲大陆的行动了。陆军会在明年三月份之前为我们提供50个师的兵力的,而且严定宇已经确定样古迅雷担任陆军的总指挥。”
    “那么战区指挥权呢?”
    “严定宇没有提出这方面的要求,现在暂时仍然由颜国忠负责。”
    聂人凤笑了起来,“不过嘛,按照我们之前商量的办法,我已经向严定宇透露了一点陆战队扩编的消息,而且还暗示了我们将同时攻打夏威夷群岛。”
    谈仁皓一愣,接着就笑了起来。”那严定宇元帅的态度怎么样?”
    “他没有表现出来,不过嘛,他肯定很动心了。”聂人凤显得有点得意了,“恐怕他现在正在跟自己的副官商讨增加投入的问题呢。如果你的办法收到效果的话,那么在我们回到舟山后,严定宇就会给我来电话的。”
    “只要陆军不愿意让我们独自占了便宜,那么就肯定能够收到不错的效果。”
    “希望如此吧。”聂人凤靠在了座椅上,“好了,我们现在直接去机场,我已经让副官坐下一班飞机了。这次到京城的事情,海军司令部只有我们几个人知道,所以我们得赶紧回去,还得继续与德国人谈判呢。”
    “首相在德国问题上做出决定了吗?”
    聂人凤没有回答谈仁皓这个问题,而是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谈仁皓也没有再追问下去,校长已经快两天没有休息过了。
    回到舟山后,谈仁皓才知道,首相已经与德国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当时,双方在德黑兰的谈判首先取得了进展,德国人做出了明确的承诺,并且向帝国提交了德军在26年的作战计划,这其中就以进攻俄国为重点,计划中明确的提到了投入的兵力,以及与唐帝国陆军的配合行动。也就是说,德国人首先做出了让步。
    在德国做出了让步之后,帝国政府也立即做出了回应。在谈仁皓回到舟山的当天下午,甘永兴就接到了首相的直接指示,表示可以考虑为德国提供主力舰,并且责成海军全权负责与德国商讨建造主力舰的工作。
    这个工作自然也就落到了谈仁皓的身上,甘永兴是在第二天早上找到谈仁皓的。
    “首相的意思很明确,我们可以做出部分让步,不过,原则性的问题还是不能让步的。”甘永兴的神色很疲惫,“相关的问题,你应该很清楚了,所以这件事情还是由你负责。”
    谈仁皓笑着摇了摇头。”好吧,那么我什么时候与德国人会晤?”
    “具体的谈判时间安排在了后天,到时候由你全权负责。”甘永兴拿出了香烟,“从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我们会接受德国人在上次谈判后期提出的办法,即由他们的工程师来负责战舰的设计与建造管理工作,而我们只提供工人,基础设施,以及原材料。”
    “那我们要达到什么目的?”谈仁皓也很清楚,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尽量多占点便宜,就算由德国提供设计图纸,安排工程师,我们都得争取让德国出更高的价格来购买这些战舰。”
    “好吧,我会仔细考虑下的。”
    甘永兴拍了拍额头,“好了,相关的工作你去处理吧,有什么问题,再来找我。”
    “那我就先告辞了。”谈仁皓站了起来,他的目光在甘永兴身上停留了一阵,“参谋长,你也要注意休息,今天就早点回去吧。”
    “我知道,放心吧,我没事。”
    谈仁皓迟疑了一下,他本来想再劝一下甘永兴的,可最后没有说出来,毕竟甘永兴的压力也很大,现在根本就不可能放下手上的工作去休息。
    回到办公室后,谈仁皓也安静了下来。这是他在海军司令部感到最为疲惫的一次,也是压力最大的一次,同时他也感受到,别说做海军司令,就算是海军总参谋长,也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胜任的!
第二十九节 利益同盟
    与德国的谈判进行得并不顺利,表面上,双方的问题焦点是建造标准上的差别,而实质上则是战舰采购价格的问题,更深入一点的话,就是唐帝国与德国的国家利益上的冲突。从德国的角度来讲,用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战舰,这是最为有利的。从唐帝国的角度来讲,能够提供给德国的只是一般的战舰,而且价格上肯定要狠赚一笔了。
    首先是由聂人凤与德国海军司令雷德尔元帅达成了初步意向协议,而该协议的主要内容只有一点,即唐帝国将尽最大的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德国提供一支强大的舰队,加强德国海军的战斗力。因为这只是个意向协议,所以在协议中没有涉及到任何的细节问题。比如,唐帝国所谓的最大努力到底有多大,最短的时间到底是多短,还有舰队的规模,主力战舰的具体性能,这些都由双方的代表进行具体的协商。
    代表唐帝国海军的就是谈仁皓,以及由他负责安排的那些司令部的参谋军官。另外,还有几名政府代表负责与德国方面协商海军之外的问题,而谈仁皓他们的工作就是完成新战舰的具体性能要求,以及舰队的规模,即德国海军采购战舰数量的多少。这两个谈判并不在同一个地点举行,可却息息相关。
    最初,德国方面提出的要求是,按照德国海军的标准,由德国派遣工程师来负责总体建造的安排,而唐帝国的造船厂只需要提供基础设备,以及相关地工人。而德国则会为此支付相关的费用,建造一种完全属于德国海军的战列舰。谈仁皓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这个提议中的众多问题,而且很多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第一。如果完全按照德国海军地建造标准来建造新的战列舰的话,就算德国方面有相关的设计图纸。那么唐帝国的造船厂肯定会对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这个改造费用并不低,甚至可以说是相当高昂地。
    问题就在这里,就算德国海军愿意支付改造费用,那么在建造完成之后,船台不可能一直空着。也不可能等着德国人的第二批订单,那么船台就得继续为帝国海军建造战舰,而那些改造了的基础设施就得全部改回来,这笔费用由谁来承担?德国海军肯定不愿意支付,可唐帝国海军没有任何理由来支付这笔费用。
    第二,德国海军的很多技术标准是唐帝国海军所无法达到的。这并不是说德国海军的技术标准更先进,德国造船厂的工艺更好,而是双方在对战舰性能要求上的具体差别所产生的。比如,当时唐帝国海军的战列舰对水下部位地防御能力是相当看重的,第三批“新省会”级战列舰就提高了水线以下部位的装甲厚度。可德国海军在这方面地要求并不高。
    这涉及到了大量细节的问题,也就是说,唐帝国的造船厂不一定能够按照德国海军的标准来建造新地战舰。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第三,双方在一些重要部件上的差别带来的影响几乎无法解决。这主要就体现在了战列舰的主炮口径上。当时,德国海军的“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主炮口径是382毫米,而且采用的是双联装炮塔。该技术在德国海军已经很成熟了。可问题是,唐帝国没有建造382毫米主炮,以及相关设备的生产线,而要改造火炮生产线的话,这个问题就更大。如果由德国的工厂来负责火炮的生产,然后再将这些火炮运送到唐帝国来的话,运送问题怎么解决?而且,火炮是连带着炮塔在一起的,战列舰的主炮炮塔的重量在1000吨以上,而德国的工厂都在本土,用陆上运输方法根本就无法送到东地中海的港口,只能在波罗的海装船,而这条航线已经被英国海军封锁了。
    仅仅这三个问题,就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解决。而且,除了这三个问题之外,还有众多其他的问题,比如后勤保障中可能出现的麻烦。所有的问题中,只要有一个无法解决,那么就算唐帝国的造船厂将战列舰造了出来,也不过就是一个漂亮的摆设而已,根本就没有多少战斗力。
    问题是明摆着的,而且这已经不是在讨价还价了,德国人也不是笨蛋,谈仁皓提出的问题都是很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