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幻之盛唐-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这里,太子小白无奈的摇摇头。
    这些被称为特效药的事物,却只有成都将做二所和仁济院的制药场有产,也并非无限提供的。
    (制售符录、丹药,向来是青城门下的一大收入来源。青城山下,就有广生、宝源几家青城背景的药局,已经小有规模,也有现成的人手和经验,有我当初和青微子说的便是“我有几个方子,有兴趣一起发财吗”,一拍即合,调拨了过来听用。
    蜀地向来盛产药材,以种类丰富著称的,《唐本草》上的记载基本都可以找到,因此我主打的三大品牌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云南白药”“万金油”“行军散”,属于基本针对大多数突发症状的万应药,当年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就是得力甚多。
    而且更关键的是,这三门的配料都在说明书上写的清清楚楚,能让人朗朗上口,有了成分后,剩下的就交给仁济院,主要研究其比例和搭配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东西做出来绝对是不愁销路,我的军队,就是一大客户。
    不过我还是给了他们一些,比如要求产品尽量的低廉化要求,比如调整配方,在主药之外做些手脚,再按照官士农工商分做三五等来卖,最上等的,辅以麝香、樟脑、冰片等入药,效果最好最快,自然价钱最贵,最便宜的搭配用最廉价的药材,虽然效用差些起效也慢,但也可以忍受。而军队用的,就用中成药加工的手段,做成更轻巧的膏丸片剂等便携模式)。
    太子小白心中虽然无奈,还是嘉勉了几句,并许下将调集河北民间医士补充军前,并发动各州县,收集药材供应军前的承诺。
    那位老大临走前,很有先见之明的,把这位已经声名著著的总医官和他的得力属下,特意从长安调集到军前来听用,除了行医做事只认轻重缓急,不认身份高低的作风,让某些人很有些非议,也算是很勤勉上心了。
    对于李想鹤提出的这些问题,却也无法避免的,所谓医者父母心那是他的立场,但是身位太子和总帅,他要考虑的是另一些层面的东西。
    朝廷的催促一道比一道严厉,若不是情非得已,那些将帅谁愿意让自己亲信部下和子弟兵,整天混在污水里挣扎着打生争死,但是……
    围城日久,大军的用度,已经开始出现吃紧,为此,行营已经不得不勒令遣散了一些外围的义军和好几路地方守捉军,悉令还镇就食,以减少大军损耗,又在军中实行进一步配给,只有参加日间作战的,才有全额口粮,但还是捉襟见肘。
    操虑多了这些劳心竭神的事情,他才有些明白,当年被太上誉为“吾家去病孤”,在皇家与父王一同长大世叔王忠嗣,当年抗旨不尊的心态。
    还好,自从龙武军南下清理粮道也不是毫无成果,协助新上任的河南节度使张镐,整理地方,清查旧弊,从那些河南州郡中,楞给清出大约三十七万石的米面麦豆,稍稍缓解了大军迫在眉睫的所需。
    “殿下”左右的呼唤让他顿时收回思虑,
    “孤……还是四下看看把
    虽然走在医护营地中,常常要忍受着各种腥恶难闻的味道,耳边时常充斥呻吟和惨呼,但他仍然在面上如春风沐雨一般,对受伤将士一一看问巡慰,虽然仅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也足够让整个的伤兵营地流下深刻的铭记,和谈论上一整天的话题了。
    那些兵将多数哪见过这阵仗,许多人一辈子也未必有机会见得这位尊贵的一面,哪怕是被远远的看上一眼,也觉得莫大的荣幸焉哉。
    说实话,太子小白也很享受这感激涕淋、热泪盈眶之类的心情,相比那些习惯把真实想法和心情,藏在诸如谦卑、谨慎、尊敬、服从、畏惧等面具下的那些臣子和将帅们,从这些普通士兵的身上,更容易让人感受到一种叫真心诚意、赤子之心的东西。
    因此,虽然身边的人,多以千金之子做不垂堂等理由,屡屡劝谏过;虽然那些将帅也建议过说,只要派一个代表,同样也可以宣喻太子的恩德;但他还是把每天亲自巡视伤兵的行为,坚持了下来。
    光看着他们不顾伤势轻重,争先恐后想站起来行礼膜拜,誓诚效忠,但既受宠若惊,又手足无措,惟恐脏污了贵人,种种复杂心情和表现,实在让人很有一些成就和感慨的心情。
    就似一名重伤的老兵,心情激动之下扑上前来,脱口所说的一句话“老子见过太子殿下了,死了也愿意了”这句话虽然被斥为粗鄙无礼,却给他触动颇大。
    就如那位老大所说过的,作为这世间大多数的斗升小民,他们的要求其实很低的,而在他这个位置的人,已经没有什么是得不到的,但只要肯对别人适当给予的一点点,自己看起来无足轻重的付出,就可以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河南鸽书急报”
    突然一个司阶郎将,小跑的奔到面前,半跪行礼后,从内甲奉上一张用密文写成的纸卷。引入静室,随行参军掏出一本《千字文》对照抄录起来。
    “登州有变,海上敌袭……”他惊讶的念出来……
    我正在响应张镐之邀,南下的道途中,顺便与一干幕僚讨论局势,只是多了位号称不学有术,勇决任气的蒱京兆尹的崔光远。
    京兆在汉时被形容为辇毂,意思是在天子的车轮之下。离天太近,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人际关系盘根错节。杜牧在其《阿房宫赋》中写到:“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虽说是在描写建筑物,但用在人事方面,也是惟妙惟肖。治理这一块地方相当不易,没有相当的手腕,只能成为权门侵扎间的牺牲品。他的经历和眼界,至少能成为我参考的一个方面
    “据北边的塘报,史思明已经接受了朝廷的招降条件,放弃了封王的要求,改以归义公、范阳节度使,所领河北3归复朝廷”
    “这是好消息啊。”岑参开口道
    “只是他,正在请求朝廷置给钱粮,遣散多余部曲,安排解甲归田的事宜,”
    我放下一贴行文,冷冷笑了起来,
    “朝廷肯定没有多余的钱粮,因此,给的只能是时间”
    “史思肆虐河北,纵横数十州,搜刮最是有方,所过之处,比那些暴虐的胡人都要干净,据说在范阳的财帛粮布是堆积如山,哪会缺什么钱粮”
    “这乱世中,有兵才是本钱,失去这依仗,凭什么和朝廷讨价还价,这点道理,朝中的那些大人是怎么想的”
    “其实据报,西北那里,其实有人打点过,”
    “那些人胃口虽然大,但是在这大节问题上,怎么敢轻易放水”崔光远轻轻打了个酒嗝,“一个降臣,那些人都是老狐狸,撇清还不及,怎么会出首为之张目”
    作为我新开府的次席僚臣,他虽然到了我的幕中效力,好酒嗜赌的习性已经没改,最喜欢把手中的配额,赢过来喝的醉醺醺的。
    “那还是时间啊”岑参轻轻舒了口气。
    我转头过来,对习惯站在阴影里,将面目处与晦暗不明中的密探和死士头子老猫。
    “范阳那里近来有什么消息”
    “范阳的史思明,遭到刺杀未遂,退而修养,与朝廷的交涉,改由最心腹的养子史朝义”
    崔光远眉色一挑,顿时将眼光描向我
    “不要看我,肯定不是我们的人干的,河北有的是许多恨他咬牙切齿的义士,说不定……”我顿然否认道
    “不太可能,颜令公虽然有灭家之仇,但是素以大局为重,当年为了抗贼,连族人妻女流落在外都无法顾及,怎么会这时候拆朝廷的台,河北三柱臣一向气同连理,共同进退的……”
    “这说不定是他以进为退的手段”
    “等等,这个史朝义,就是令狐军中胡将总领,阿史那玉的主子”
    “这意味这什么”
    “他为什么需要时间”
    他们一时面面相觊,顿想到一个方面,要么是史朝义想夺权,不过想夺权,把亲信和部下,大老远派到的登州,显然不是那么回事,要么是,河北怕真的要有事了。
第二百四十七章 向南向北2
    半个月后,仍然在彭城,仍然是烟雨蒙蒙。
    看这手上的姗姗来迟的回书,
    “见鬼了”我心情就和这发霉的天气一样糟糕,忍不住骂出来。“真是……
    朝廷那些人怎么想,明明许多迹象和证据已经多方面指向范阳了,但为什么还是有人心存侥幸理……或者说朝廷对这次收编,冀望很大……
    但我也不得不承认,史思明这一手受伤交权的以退为进,做的很是高明,朝廷甚至产生了一些所谓的同情者。为了表达姿态,史部不但退让出一些三郡以外的州县,他甚至还象模象样的劝说和号召散布在其他地方的叛军,考虑向朝廷投诚的事宜,虽然我很怀疑这种狼外婆式的声明能有什么作用。
    在这种一片大好的形势下,突然跳出个人来说,“狼来了”。就不免被冠上一些诸如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破坏祖国统一,影响安定团结的猜想。
    毕竟,我一贯以来的坚持,只是一个推测和猜想而已,所有的依据也只是我方类似一面之词的产物,在某些别有想法的人看来,实在不足为据。仅仅有一个御使大夫张镐,有限的支持也没用,还被某些人告戒龙武军不得轻起衅端。见鬼,我象好战的人么。
    这就是最光明正大地让你有些无可奈何的阳谋。
    于是我得到的命令。丝毫没有让龙武军北还的意思,却叫我去协助张镐处理地方事务。甚至连那位颜老尚书,也来书隐晦的劝过,显然也不看好我的猜测。
    淮上大户集体抗税事件,州州兵闹饷事件,宋州流贼为乱,一桩接一桩,几乎让龙武军城管
    一时忘情。正想骂人。却听左司马岑参端起茶盏,轻轻咳嗽了声。
    我才想起眼前一位信使还在等着,于是什么素质、风度之类的东西又回到我身上。
    “实在失礼了”
    转向眼前这位不动声色,垂手恭立的中年宦官,
    “这位公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