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架空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永乐架空传-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氲菰怂投喑�*就是说,急递铺的网点更多更密,更方便民信局将信件递送到每个收信人的手上。
    综合这些条件来看,将急递铺商业化显然是可行的。
    这么想着,朱棣便对黄大伟说道:“本官身为佥都御史,体察民情上达天听乃是本份。你的这份策论本官已经看过了,虽说多有谬误,但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其中有也值得参考之处。”
    “朝廷的邮政系统分为三大块:其中水马驿承担着紧急军情的传递任务,因此无论如何也不能和商人扯上关系;递运所主要职责是转运军需等物,估计你们也不会有什么兴趣;而急递铺却是可以和民信局合作一下。所以,本官准备为这件给皇上写一份奏折。”
    “本官设想了两种合作方式。”
    “其一,由朝廷下达政令,允许民信局将信件交给急递铺代为转递,转递费用按地理险易、距离长短的不同,制定相应标准收取。”
    “其二,允许民信局以府为单位承包
    的急递铺,之后,朝廷赏给承包人一个民信局大使的7定急递铺上至铺司下至驿卒都归民信局大使管辖。这时,急递铺仍然承担‘公文递送’的任务,不过每年朝廷都会为此专门划拨一笔资金……哪一家民信局需要朝廷划拨的资金最少,该地区的急递铺就交由哪家民信局承包。”
    “不过,具体采取哪种合作方式更好,本官现在还没有想明白。这样吧,”朱棣沉吟片刻,说道:“你留个地址,然后回去和同行们先联系一下,本官到时候会派人与你们商量个章程出来。”
    听到这里,黄大伟那张胖脸笑得连眼睛都快看不见了,忙不迭地跪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喜不自禁地说道:“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无论将来皇上是否恩允,小人一定会重谢大人!”
    朱棣不再理会黄大伟和丘富,转过身自顾自地对马三保吩咐道:“你们先收拾好行李,等会儿吃完了饭就准备出发。”
    ……
    一行人离开了驿站,突然间,朱棣开口问道:“张辅,刚才我还没发令,你怎么就抽刀了?”
    张辅答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臣扪心自问,没有抢着丘富口出狂言前就制住他,真真对不住主上眷隆厚望之恩。”
    朱棣笑骂道:“你好端端一个武将,拽什么文啊?”
    张辅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然后问道:“皇上,刚才您怎么不下令让我把那家伙抓起来?”
    朱棣不以为然地摇摇头。“如果动了刀枪,不论是将他们一伙剁成肉酱还是说将他们抓起来送官处理,朕都可能暴露行迹。朕好不容易出宫一趟,岂能因为这个家伙败了游兴?”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早在燕王时期就已经是朱棣的心腹了,这时凑到朱的身边,低声问道:“皇上,要不,让微臣去给那位丘大公子的发一道‘驾帖’?”
    所谓“驾帖”也就是后世的逮捕证。当锦衣卫持有“驾帖”逮捕人犯时不受任何人阻拦,如有反抗,可格杀勿论。
    在另一个历史时空,锦衣卫这个特务机构不仅拥有侦察权、逮捕权,甚至还拥有拘留权和审讯权。朱棣知道,拥有拘留权和审讯权的锦衣卫破坏力太大,因此便取消了锦衣卫的这两种权力。当然,东厂也同样如此。
    纪纲的声音虽轻,但附近的张辅和杨荣却听到了。这时,他们俩的耳朵不由自主地竖了起来。
    “没这个必要。你派人去告诉驿丞,就说如今皇上颁布了首告无罪制度,而毕大人亲眼见到无功名者住进驿站,若是对这件违法之事缄默不言,恐怕有人出首后反遭牵连。所以毕大人已经写好了奏折,派专人送往京城。”
    “佥都御史大人在这个驿站住得很舒服,不忍见他遭殃,所以特意通知他一声。如果他能出首告发那位丘公子,就不会有责任。反之,就会同样有罪。派去的人可以这样敲打他,就说太祖皇帝为了维护驿站制度,先后杀了两个女婿。驿丞若是被牵连到这个罪名中,更是难逃一死!”
    张辅觉得奇怪,忍不住问道:“皇上,何必弄这么麻烦呢?派锦衣卫把那个邱富直接抓起不来就不得了?”
    朱棣嘿然一笑,没有说话。
    见皇上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但也没有丝毫生气的迹象,张辅忍不住将疑惑的目光投向纪纲。
    纪纲不自然地将视线移开,飞快地驾着马离开,装模作样地吩咐手下去办事。
    张辅又将目光投向杨荣,却见这位文渊阁学士低垂着头紧盯着手上的的缰绳,似乎缰绳上长了朵花似的。
    直到张辅将视线移开,杨荣这才松了一口气。说实话,他还真是怕张辅口无遮拦地提出那个问题。
    刚才那位丘大少爷在皇上面前嚣张的时候,杨荣猜测:那位靖难之役首功之臣丘福怕是要吃挂落了。随后皇上和那位叫黄大伟的商人攀谈时,神情却平静得很。而且谈到最后,还和黄大伟约定让他留个地址,说是到时候还会派人与他们商量个章程出来……那时杨荣还以为自己猜错了,淇国公毕竟是皇上最为信任的旧邸忠臣,所以皇上不打算严厉追究此事。
    再后来,纪纲自告奋勇要给丘大公子发驾贴,皇上说出了那么一番话。
    张辅是武将,所以弄不明白皇上为什么会舍易求难。杨荣天分既高,又在官场上摸爬打滚了好几年,仔细琢磨之下,倒是稍稍窥到了朱万丈深邃的帝王心术边缘。
    那个驿丞被皇上这么一吓唬,以为那位“佥都御史大人”已经告发了这件事。他若是不告发,就会与丘大公子同罪,弄不好就会是死罪!反过来,这时他若跟着去告发丘大公子,便相当于躲在那位“佥都御史大人”的身后。即便淇国公有什么怒火,也会冲着“佥都御史大人”发作。两厢一比较,傻子都知道应该怎么选择。
    可怜的驿丞哪里会想到,“佥都御史大人”所谓的“已经告发”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到时候,驿丞将会发现残酷的真相:世界上根本没有“佥都御史毕夏大人”,他这样一个区区九品的驿丞竟然直接和淇国公PK上了!
    若淇国公老老实实不干涉此事倒还好,说不定不仅不会遭受牵连,反而会更得皇上的欢心。若淇国公想着随便一根小指头都可以按死的区区驿丞竟敢招惹自己,或者激烈地报复,或者隐秘地动点手脚……待皇上回京后,淇国公哪里还会有好果子吃?!
    这简直就是设下一个套子等着淇国公去钻嘛!
    想到这里,杨荣忍不住打了个寒战。皇上的这种帝王心术是永不能开诚布公告之臣子的,臣子们即便猜到了,也只能讳莫加深,说出去就奇祸立至!
    想到这里,杨荣畏惧地偷偷瞟了朱棣一眼,心里只想着八个字:
    天威不测圣心难度。
第六章 替人挨打
    棣这次出来最终的目的地是苏州。因为他想亲眼看商业税被承包之后,对苏州商业气氛的影响到底是好还是坏。
    苏州属于京畿范围之内,离南京的直线距离不到朱选择的路线是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加起来仍旧不过可朱一路上抱着游山玩水的心态,结果直到第五天,一行人才晃晃悠悠进入常州境内。
    江南河道众多,常州境内更是夸张,除了天然河流外,还有数不清的人工河渠,越往前走,水叉河港便越多。时值乍暖还寒时候,柳枝嫩草纷纷发芽,农田里的禾稼也显出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一阵含着春天气息的凉风袭来,朱棣深深嗅了一下那毫无污染的清新空气,正感叹着古代也有比后世好的地方,却突然瞟见远处一个人快步走了过来。
    微服私访必须做到自然。若是远离大道,深入田间地头去问那些老农,人家一看都会起疑——从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上就知道你不是普通人。若问起当地的保甲、狱讼、差役、官司等情况,老农未必敢跟你说实话——他不知道你的身份,还得担心你问完话后就会招来衙役,按“诽谤官员”为由治他的罪。
    在大道上碰上了同行的路人稍稍聊上几句则不同,人家会以为你只是走路走乏了聊天解闷,不会有太大的戒心。
    故意放慢了速度,等了那人走近后,朱棣扭过头,不禁暗中喝彩。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那人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民的装束,却因为生得英俊魁梧,给一种精神气十足的感觉。
    “老乡,这条路是去常州府城的吧?”
    那人中气十足地答道:“顺着这条道一直往前走,就在前面五里。翻过那座土坡就可以看到常州城了。”
    如果一开口就问当地官员的官声如何自然不行,而朱棣一行人都是商人打扮,也不能开口就问当地收成如何,所以朱棣便问问路,和他先套套近乎。
    “还有五里啊……”朱棣象是自言自语地咕哝了一声,然后又以聊家常的语气说道:“你的身体真是精壮啊。我们骑着马,居然都被你步行给赶上来了。”
    那汉子咧嘴一笑。“我地身子骨确实顶呱呱。附近十里八乡谁不知道地我陈小锋地身子骨最结实?不过。人哪有马走得快呐。还不是你们爱惜马力呗。”
    ……
    朱棣和陈小锋边走边聊。问他见过大明宝钞没有。又问常州府大明宝钞和铜钱地兑换比价。永乐制钱流通使用情形。聊得十分融洽。
    这时朱棣又问道:“你去府城干嘛?”
    陈小锋呵呵一笑。“去府城赚点辛苦钱。”
    朱棣不禁心中一喜。
    从陈小锋的谈吐来看,他倒是不象那种从出生到死都窝在一个村子里的木讷农民。但是从衣着打扮看,他的身份是农民却绝对错不了。
    农民进城赚辛苦钱?……难道说眼前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失地农民转变为工人的场景?
    朱棣笑着问道:“你去府城打算做什么营生?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也不是什么正经营生,就是替人挨打,赚不了几个钱。去年的行情是替人挨十板子给一贯钱,估计今年也差不多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