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鹰”主要部署北京军区和成都军区,1985年后进入****和新疆的高原地区服役。军方非常欣赏其高原性能,实际上S…70也是陆航唯一能在高原区顺利运作的直升机。S…70先后参加过多次抢救****灾区和返回式卫星回收的任务,使用强度大,在1989年以前总飞行时间就超过了11000小时。高的出勤率自然会使事故次数增多。“黑鹰”的使用环境主要是青藏高原,气候条件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恶劣的了,已发生过多起机毁人亡的事故。但多数是由于气候原因或人为操作失误造成,只有少数是机械故障导。最严重的事故是,1991年6月16日,一架“黑鹰”在****坠毁,机上包括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在内的12名解放军人员全部遇难。
陆航和西科斯基公司原本都对“黑鹰”寄予了很大希望,西科斯基公司曾经期望出售100架“黑鹰”给中国。但1989年之后这些想法都落空了。中国曾试图对“黑鹰”测绘仿制,迫于工业基础过于薄弱,未能实现。实际上1989年之后,中国一直能够从西科斯基购买必须的零部件,占据美国对中国大陆的军事贸易的相当部分。据称由于中国的“黑鹰”常用于****和新疆地区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因此美国各界并未反对出售上述零部件。
中国与西科斯基的合作并非一帆风顺。双方曾就一些S…70坠毁的原因产生激烈争执,西科斯基认为是中方使用不当。后经过中方自行研究S…70的零部件,证明了机械故障的成因,西科斯基方面才让步,重新运送了一架全新的S…70到中国作为赔偿。
由于无法得到更多的S…70“黑鹰”,陆航很快转向购买俄罗斯的米…17直升机。大量的米…17,尤其是最新的米…17V5高原型号的到来,缓解了陆航紧迫的需求问题。但总的来看,只有自行研制出象S…70这种水平的直升机,才能说我国直升机已达到了世界级水平,不再受制于人了。
但S…70的先进性是无容置疑的,是全面领先的。例如,在S…70上的T700发动机只有两个保险丝,改进型甚至取消了保险丝。而米…8的发动机有很多处需要用到保险丝,调整点20多处,随机工具甚至多达45件。因此在我军中S…70的维护要大大易于米…8与米…17。在高原性能和防腐蚀方面,S…70更是占有压倒性的优势。遗憾的是我国尚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仿制或研制相应的型号。也许与俄罗斯方面联合研制新型通用直升机,引进俄罗斯相应型号的生产专利,是一条捷径。
第95章小羚羊”轻型直升机
SA341/342“小羚羊”轻型直升机由原法国宇航公司(现欧洲直升机公司法国分公司)和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共同研制。为对付强大的苏联装甲集群的威胁,中国在70年代末开始寻求由外国进口先进反坦克直升机的可能。很快解放军选定了当时已不算最先进的“小羚羊”直升机。法国宇航公司当时以为遇上了大客户了,非常投入,并预计中国首批将订购24架“小羚羊”。不想解放军由于军费所限,只在80年代初订购了一批8架SA342L1型“小羚羊”,88年交付,让西方大跌眼镜。此后解放军再也没有增购过“小羚羊”。86年陆军航空兵组建后,“小羚羊”全部归入陆航部队。
“小羚羊”研制计划最初由法国提出,用于取代“云雀”II直升机。1964年开始研制。采用“云雀”II传动系统,透博梅卡公司的“阿斯泰阻”III发动机,以及与德国伯科夫公司联合开发的旋翼。1967年法英两国开始共同研制。第一架原型机称为SA340,1967年4月7日首飞。第二架原型机称为SA341,1968年4月首飞,第一架预生产型在1971年8月6日首飞。
“小羚羊”飞行性能非常优秀。1971年5月13日和14日,SA341…01号在伊斯特尔创造了三项E1C级世界记录:在3千米直线航段上飞行速度达310千米/小时;在15/25千米直线航段上飞行速度达312千米/小时;在100千米闭合航线上飞行速度达296千米/小时。因此很快大量各国军民客户订购了“小羚羊”直升机,用于从反坦克到交通监视的广泛领域。
“小羚羊”采用三片半铰接式NACA0012翼形旋翼,可人工折叠。采用法国直升机常见的涵道式尾桨,带有桨叶刹车。座舱框架为轻合金焊接结构,安装在普通半硬壳底部机构上。底部结构主要由轻合金蜂窝夹心板和纵向盒等构成。机体大量使用了夹心板结构。采用钢管滑橇式起落架,可加装机轮、浮筒和雪橇等。SA342的动力为一台“阿斯泰阻”XIVM涡轮轴发动机,640千瓦。我军的L1型同样采用“阿斯泰阻”XIVM发动机。 机上有两个油箱,总容量545升,另有一个位于座舱后方的200升转场油箱。机上装有发动机驱动的4千瓦直流发电机和40安小时电池,向28伏直流电系统供电。也可选用26伏直流电系统。
“小羚羊”采用并列双座驾驶机制,座舱共有两排五个座位。只有一套操纵系统,但可选装双重驾驶系统。后排座椅可折叠到地板上,并配有固定环等设施,以便在后舱装载货物。座舱后方还有一个行李舱。机上通信设备可选装超高频电台、甚高频电台、高频电台、机内通话系统、归航台。导航设备包括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高度表、甚高频全向信标、盲目飞行设备和自动驾驶仪。可选用承载力700千克的吊挂系统、承载135千克的绞车、一到两副担架或照相观瞄设备。80年代末英法的“小羚羊”普遍进行了电子设备的升级,包括增加全向告警装置等。
除了英国和法国外,埃及和南斯拉夫根据专利许可也生产了一定数量的“小羚羊”直升机。到1991年6月30日,有41个国家客户在使用共1254架“小羚羊”直升机,包括英国、法国、中国、伊拉克、爱尔兰、摩洛哥、安哥拉、南斯拉夫、埃及等。其中英国装备了282架,法国装备了357架以上,埃及装备了190架,伊拉克装备了81架。“小羚羊”有丰富的实战经历,英国“小羚羊”参加了马岛战争,法国型参加了海湾战争,伊拉克的参加了两伊战争等。
外国的“小羚羊”的主要武器包括1门20毫米机炮或2挺7。62毫米机枪,可带4枚欧洲导弹公司(由法国马特拉公司和德国戴姆勒&;#183;克莱斯勒航空航天公司联合组建)研制的“霍特”(HOT)反坦克导弹,或2个70毫米或68毫米火箭吊仓。为制导反坦克导弹,机舱顶部通常装有APXM397陀螺稳定观瞄装置,或其全天候改进型号,或AF532先进观瞄装置。我国的“小羚羊”通常外挂四枚“霍特”导弹,目前尚未有改用国产“红箭”导弹的消息。陆军常用“小羚羊”模拟敌军武装直升机,既扮演过西方直升机的角色,也扮演过苏联直升机。
“小羚羊”有多种型号,包括:
SA341B 英国陆军型号,装“阿斯泰阻”III N发动机,编号为“小羚羊”AH。Mk1
SA341C 英国皇家海军型,编号“小羚羊”HT。Mk2
SA341D 英国皇家空军教练型,编号为“小羚羊”HT。Mk3
SA341E 英国皇家空军联络型,编号为“小羚羊”HCC。Mk4
SA341F 法国陆军型,装“阿斯泰阻”III C发动机,生产了166架
SA341G 民用型,装“阿斯泰阻”III A发动机
SA341H 装“阿斯泰阻”III B发动机的军用型
SA342J 1977年开始交付的民用型
SA342K 装“阿斯泰阻”XIVH发动机的军用型
SA342L 类似SA342J的军用型
SA342L1 装“阿斯泰阻”XIVM发动机的基本军用型
SA342M SA342F的先进型,安装先进雷达、导航和夜视系统,法国陆军装备了188架
机长 11。97米
机高 3。19米
旋翼直径 10。5米
空重 991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190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 260千米/小时
最大航程 710千米
实用升限 4100米
最大吊挂载荷 700千克
第96章强…5攻击机
A…5超音速强击机由歼…6飞机发展而来,是中国南昌飞机公司研制的单座双发超音速攻击机。主要用于超低空突防,攻击兵力集结点、坦克群、机场、通讯中心、导弹基地以及海面舰只等各种战区和浅纵深目标。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可进行自卫空战。
1958年8月开始研制,1965年6月首飞,1968年11月开始批量生产。80 年代曾进行了一些改进。
型别有:强…5基本型;强……5 I,加大航程型;强…5II,强…5I的改进型;强…5III,出口型;强……5C,新的改进型强…5M,与意大利航空公司合作改进型。
强…5型机已经落后,但现在也没有可供替换的机种,估计将会服役到“苏…27”对地攻击型或“歼…10 ”大量装备之后。
………………………………………………………………………………………………………尺寸数据: 翼展9。68米,机长15。65米,机高4&;#183;33米。
机翼面积27&;#183;95平方米;机翼后掠角(前缘)55度;机翼展弦比3&;#183;37,主轮距4&;#183;4米,前主轮距4&;#183;10米。
空重:695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9130千克(最大11300千克)
机内燃油:3720升(外挂2x760升)
最大使用过载:8G
最大平飞速度:Ml。12(1190公里/小时)(高度11000米)
M0。99/12l0公里/小时(海平面高度)
巡航速度:807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16500米
起飞速度:300公里/小时(无外挂);330公里/小时(最大外挂),起飞滑跑距离700一750米(无外挂),着陆速度278一307公里/小时,着陆滑跑距离1060米(不用减速伞)
最大航程:大于2000公里(带2x760升副油箱),作战半径600公里(最大外挂;&;#183;高低高作战剖面)、400公里(最大外挂,低…低…低作战剖面)
动力装置: 2台WP…6涡喷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2600公斤;加力推力3250公斤
武器:2门23毫米机炮,每门备弹100发;机身下可以挂载****或子母弹箱;机翼下挂架可挂各种****、火箭、副油箱或空空导弹
主要机载设备: 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通信电台,无线电高度表,信标接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