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杂谈-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杀伤敌军。唯一不足的是,原计划元山地区将修筑的坑道工事有二十八公里长,由于时间不够,当美军发动进攻时只完成了70%,约十八公里,而且折钵山与元山之间也没有坑道连接。
粟林一改日军在战争初期的死拼战术,规定了近距射击、分兵机动防御、诱伏等战术,还严禁自杀冲锋,号召每一个士兵至少要杀死十个美军。粟林的这些苦心经营,确实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使硫黄岛之战成为太平洋上最残酷、艰巨的登陆战役。
美军对硫黄岛的海空轰击早已开始。
从一九四四年八月十日起,驻扎在塞班岛的美军航空兵就开始对小笠原群岛进行空袭,重点是硫黄岛的机场和为硫黄岛进行物资补给的中转地父岛的港口设施。从八月至十月,共进行过四十八次轰炸,投弹约四千吨,但收效甚微。
十一月二十四日,塞班岛的美军首次出动B-29对日本本土实施轰炸,引起了日军极大的恐惧,并随即作出反应,三天后即十一月二十七日,硫黄岛日军出动了两架飞机空袭塞班岛美军B-29航空基地,击毁B-29一架,击伤十一架。随后的日子里,硫黄岛日军又多次组织对塞班岛美军航空基地的空袭,至一九四五年一月二日,已累计击毁B-29六架,严重威胁着美军B-29航空基地的安全。为压制硫黄岛日军飞机的袭扰,美军于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八日组织了一次海空协同突击,出动飞机一百九十二架次,其中B-29重轰炸机六十二架次,B-24中型轰炸机一百零二架次、重巡洋舰三艘、驱逐舰七艘,共投掷****八百一十四吨,发射二○三毫米炮弹一千五百发、一二七毫米炮弹五千三百三十四发,这样猛烈的轰击,却并未彻底摧毁硫黄岛机场,仅仅起了短暂的压制作用。自这次海空协同突击后,美军在十二月间又组织了四次类似的海空联合突击。
十二月九日起,由黑尔少将指挥的第七航空队B-24轰炸机只要天气允许,几乎每天出动对硫黄岛进行轰炸,塞班岛的B-29也不时加入对硫黄岛的轰炸,至一九四五年二月初,美军共出动舰载机一千二百六十九架次,岸基航空兵一千四百七十九架次,军舰六十四艘次,总共投掷****六千八百余吨,发射大口径舰炮两万余发,其中四○六毫米炮弹二百零三发,二○三毫米炮弹六千四百七十二发,一二七毫米炮弹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发。美军如此猛烈密集的火力轰击,由于日军的防御工事异常坚固,效果十分有限,对岛上两个机场也没能予以彻底摧毁,日军总能在空袭后迅速修复,而日军初步领略到了美军的火力,更加倾注全力修筑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工事。
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六日,完成了对吕宋岛登陆作战支援任务的第三舰队返回乌利西基地,进行休整。第三舰队司令哈尔西上将将指挥权移交给斯普鲁恩斯,第三舰队随即改称第五舰队,这是美军自一九四四年秋开始实行的新措施,为太平洋舰队配备了两套司令部指挥参谋人员,在哈尔西指挥下,番号为第三舰队;当由斯普鲁恩斯指挥时则称之为第五舰队,一般一人在前线指挥作战,另一人则在后方筹划酝酿下一次作战,这样既能充分使用兵力,又能迷惑日军。
最初,斯普鲁恩斯和尼米兹都认为攻占这样一个弹丸小岛,不会费多大力气,但看了对硫黄岛的空中侦察所拍摄的航空照片后,才知道在这个岛上极可能存在不同寻常的防御系统,史密斯中将仔细研究了航空照片后,表示这将是最难攻占的岛屿,并预计要付出两万人的伤亡。
一月二十八日当负责组织对日本本土战略轰炸的陆军航空兵第二十一航空队司令柯蒂斯&;#183;李梅少将前来协商航空兵如何支援硫黄岛登陆作战时,斯普鲁恩斯就向他提出硫黄岛对于战争究竟有多少价值?李梅立即肯定地表示没有硫黄岛就无法有效地对日本本土进行战略轰炸。斯普鲁恩斯这才如释重负,决心不惜付出巨大代价攻取硫黄岛。
二月二日,尼米兹来到乌利西,视察硫黄岛作战的准备情况。斯普鲁恩斯提议为阻止日军对硫黄岛可能的增援,必须首先使用舰载航空兵对日本本土的关东地区机场进行压制,尼米兹同意了这一计划。随后,尼米兹又前往塞班岛观看了将在硫黄岛实施登陆作战的第五两栖军的三个海军陆战队师进行的临战演习。
二月十日,斯普鲁恩斯以“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为旗舰,第五十八特混编队司令米切尔以“邦克山”号航母为旗舰,一起率领由十六艘航母、八艘战列舰、十五艘巡洋舰、七十七艘驱逐舰组成的航母编队驶离乌利西,经马里亚纳群岛和小笠原群岛以东,直扑日本本土。这是美军自一九四二年四月杜利特尔空袭东京以来航母编队第一次袭击日本本土。斯普鲁恩斯计划十六日抵达日本外海,以十六日、十七日两天时间对日本本土关东地区的机场进行压制性的空袭,然后再南下参加硫黄岛作战。他特别担心日军的神风特攻队的威胁,所以每艘航母上只有三十架轰炸机和鱼雷机,其余全部搭载战斗机。为了尽量减少被日军发现的可能,出动多艘潜艇在编队航道前方担任侦察搜索,而塞班岛的岸基航空兵则以B-24和B-29对编队经过的海域上空进行巡逻警戒。编队自身还以多艘驱逐舰在编队前方组成搜索幕,同时以舰载机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反潜警戒。正是由于采取了上述严密的防范措施,加上恶劣天气的掩护,美军航母编队于十六日拂晓一直到达距东京东南一百二十五海里海域,此地距最近的日本本土海岸仅六十海里,仍没被日军发现。
二月十六日,美军航母编队出动舰载机一千余架次,分成数个攻击波对东京湾各机场进行攻击,由于天空中阴云低垂,攻击效果并不理想。
二月十七日,美军又出动两个攻击波舰载机五百余架次,对关东地区的机场、飞机制造厂、锚泊船舶等目标进行了轰炸。两天里,美军在空战中击落日机三百三十二架,在地面上击毁日机一百七十七架,给一些机场、飞机制造厂造成了一定破坏,这次空袭的效果不是很大,但却极大吸引了日军注意力。当天下午,美军航母编队离开日本外海南下,参加硫黄岛作战。

二月十四日,威廉&;#183;布兰迪海军少将率领由六艘战列舰、十二艘护航航母、五艘巡洋舰、十六艘驱逐舰组成的火力支援编队离开塞班岛前往硫黄岛。
二月十五日,美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在尼米兹陪同下到达塞班岛,听取有关硫黄岛战役的汇报,并视察战役准备。大病初愈的登陆编队司令特纳,人称“短吻鳄”,汇报原计划对硫黄岛进行十天的炮火准备,因为军舰无法携带十天炮击的弹药,只能进行三天的炮击,但特纳表示对面积仅二十平方公里的小岛进行三天的炮击已经足够,炮火未能摧毁的防御将由登陆部队来完成。
二月十六日清晨,布兰迪的火力支援编队到达硫黄岛海域,开始实施预先火力准备。所有战列舰、巡洋舰都被划分了地段,对已查明的目标逐一摧毁。为确保炮击的准确,有几艘战列舰甚至在距岸边仅三千米处对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射击。但由于天气不佳,岛上又是硝烟弥漫,预定的七百五十个目标只摧毁了十七个,炮击效果很不尽人意。日军只以部分中小口径火炮进行反击,击伤战列舰、巡洋舰各一艘,大口径火炮出于隐蔽考虑,一炮未发。
二月十七日,美军水下队在十二艘登陆炮艇的掩护下探测海滩礁脉的航道,并清除水下的水雷和障碍物,粟林以为美军登陆在即,下令大口径火炮开火,将十二艘登陆炮艇击沉九艘,击伤三艘,艇员阵亡、失踪四十四人,伤一百五十二人。美军大为震惊,岛上的日军竟然还有如此猛烈的火力,立即对这些刚暴露出的目标进行轰击。
从十六日至十八日三天里,美军除了舰炮火力外,护航航母的舰载机也全力出击,有的进行空中掩护;有的进行反潜警戒;有的观测校正弹着;有的向日军阵地投掷燃烧弹,烧掉日军阵地的伪装,使之暴露出来,以便于舰炮将其消灭。而塞班岛的轰炸机也频频前来助战,对硫黄岛进行轰炸。这三天中,硫黄岛几乎完全被美军火力轰击的硝烟所淹没,日军只得龟缩在坑道里无法活动。据统计,美军在登陆前共消耗炮弹、****二万四千余吨,硫黄岛上平均每平方公里承受了一千二百吨,但日军凭借坚固的地下工事,损失轻微。
一九四五年二月一九日六时,特纳率领的登陆编队到达硫黄岛海域,斯普鲁恩斯和米切尔指挥的航母编队也到达硫黄岛西北海域,此时,硫黄岛出现了少有的晴朗天气,天高云薄,微风轻拂。
六时四十分,美军舰炮支援编队的七艘战列舰、四艘重巡洋舰和十三艘驱逐舰开始直接火力准备,航母编队一边担负空中掩护,一边出动舰载机参加对硫黄岛的航空火力准备。这次火力准备,时间虽短,但因为天气晴朗,目标清晰可见,效果比较理想。
登陆部队海军陆战队三个师,以陆战第四、第五师为一梯队,陆战三师为预备队,在直接火力准备的同时,第一批登陆部队八个营完成了换乘。
登陆滩头在硫黄岛的东海滩,从折钵山山脚下沿海岸向东北延伸,总长三千一百五十米,从南到北依次每四百五十米划分为一个登陆滩头,代号分别是绿一、红一、红二、黄一、黄二、蓝一、蓝二。陆战五师在南端的三个滩头登陆,穿越岛的最狭窄部,孤立或攻占岛南的折钵山,陆战四师则在北面的四个滩头登陆,攻击一号机场。
八时三十分,第一波六十八辆履带登陆车离开出发点,向滩头冲击。
八时五十九分,舰炮火力开始延伸射击。
九时正,部队准时开始登陆,一开始非常顺利,日军的抵抗十分微弱,只有迫击炮和轻武器的零星射击,美军遇到的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