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杂谈- 第7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初,林彪选择了一条似乎能使两派斗争趋于缓和的方针。他急于想继续建设一支技术力量强,而又突出政治的海军部队。这是一条危险的方针。为了讨诸实施,林彪需要海军领导的通力合作。为了保证这种合作,他把自己的人安插进海军。例如,从1960年到1964年,一批军官被提升为海军将级军官。在30名已知身份的军官中至少有9名是他的原第四野战军的部属。其中3名被委以南海舰队的最高政治和军事领导职务,4名在东海舰队担任最高军政领导职务,至少有2名调进北京的海军司令部。其中一位就是长期受到林彪信任的李作鹏将军,李作鹏任海军副司令兼第一政委。肖劲光将军仍保留着海军司令的职位,这也许是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曾在林彪部下工作了很多年的缘故,林彪的另一位老战友海军中将方强被任命为第六机械工业部部长(该部成立于1963年,负责商船和海军战斗舰艇的设计和建造)。方强的历史背景还不太清楚,三十年代他曾担任军事要职,1942年在莫斯科红军大学学习,可能是攻读工程专业。1952年至1953年任南海舰队司令,后来又任东海舰队副司令。 
在“专”的阶段海军发展情况  
方强的任命和六机部的产生,显然是林彪想要大胆执行海军研究和发展规划的具体表现。尽管政治上遭到反对,海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开始进步。 
在这一时期进行的一项最宏伟的计划是研究核动力和发展水滴形核潜艇外壳。这项任务由上海交通大学承担,它涉及到一些高深的理论研究。1965年4月的《中国造船》杂志刊登了关于此项研究的报告。无论是从报刊发表的文章,或是从附加的评论上看,中国人对于西方和苏联专家们当时正在进行的各种试验都非常内行。 
这一时期发表的另一些理论研究文章也说明了中国人对于西方和苏联的复杂的研究发展项目也深有了解。例如,1963年上海造船学会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都附有一些关于先进专题的有价值的文献目录,如二维线性化理论,全涡空水翼艇,喷气推进船的机动性,涡轮增压双冲程柴油机可变工作状态的工作曲线和工作点的预测方法,垂直叶螺旋桨性能的原理和分析,慨略计算外壳平滑船的粘滞阻力的新方法以及物体在液体中摇摆的粘滞阻力。 
中国人把工程力量集中于研究英国的“纳皮尔”和西德的“容克”四轴发动机,这些大功率发动机重量很轻,可以安装在鱼雷艇和水冀艇上。很明显,林彪赞成把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的对这些发动机的研究继续”下去。到六十年代初,上海许多船舶设计机构在发动机的振动和动力性能以及水翼艇的静态特性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进展。 
鉴于海防的需要,中国很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从尔后几年的建设情况看,毛泽东和林彪两人似乎都打算继续实施经过修改的苏式海军建设计划。显然,中国人凭借五十年代留下来的苏联设计方案,艰难地生产出数量有限的潜艇和小型水面舰艇。例如1960年至1964年间,有9艘W级潜艇下水,到1964年年底,W级改进型的原型艇——苏联R级的复制品也在建造之中。 
无论是R级还是W级潜艇,都有力地加强了中国海军的进攻能力。例如,R级潜艇的航程大约7000海里,燃油容量35—45天,较老的W级潜艇大概也有同样的航程和燃油容量。两种艇级每隔一定时期都需要使用通气管。当水下使用蓄电池航行时,它们远距离航行的速度就大大减小。可是,对于水浅的中国近岸海区进行防御作战而言,R级和W级潜艇完全适于遂行局部封锁任务,因为潜艇的持久力和速度都不是主要因素。从常规武器的角度来看,两种潜艇都具有较大的威力。每艘潜艇可携带18—20条533毫米鱼雷。在攻击阶段,这些潜艇的水下航速在短距离内可以达到15节。 
苏联还留下了制造G级常规动力导弹潜艇的图纸。中国人只花了很短时间就建成了一艘原型艇,该艇于1954年在大连下水。在设计上,G级潜艇可携带3枚SS-N-4舰-地导弹。每枚导弹的射程大约600公里。发射导弹时潜艇必须浮出水面。但中国人却没能解决G级潜艇的武器系统。苏联没有将这种导弹的图纸留下,中国人一直在努力为他们这种唯一的导弹潜艇试制理想的导弹。 
中国人研制小型近海战斗舰艇确有成效。五十年代后期出现了第一艘“湖川”级水翼艇。在平静的海面上它的航速可达55节,携带2个鱼雷发射管,4挺12。7毫米机枪,航程大约500海里。六十年代初,“上海”级护卫艇的批量生产也大大增加了。这些小艇中现存的还有4种型号,它的长度平均为128英尺,装有各种小口径炮,并携带深水****,有些艇还装有鱼雷发射管,其中多数能迅速改装而携带水雷。 
中国的舰艇设计人员没有努力去设计或建造任何新型的两栖战斗舰艇,而是竭力使他们较陈旧的坦克登陆舰、中型登陆舰和大型步兵登陆舰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但正如后来所看到的,这些两栖舰只所执行的任务有—半是辅助性或非军事性的。 
海军的作战训练 
中国海军还实行一种高度紧张的月训练计划。正如1961年的报纸所说的,“岸上多练,海上精练”,海军开始了月训练计划。按计划舰艇上的官兵分成若干训练小组。每星期利用几天时间通过“黑板报”的形式向每个训练小组详细地布置介绍拟定的海上训练活动,其余的几天时间都在海上度过。舰艇每天很早出航,夜晚返回港口。在海上,每个训练小组轮流担任舰上各主要的日常勤务,以便每个组都有机会熟悉舱面、机电、航海和武器等部门的勤务。这样,每个人都能合格地履行各个部门的基本职责。
最后、舰员们再执行专门的月海上拉练计划,这种计划延长了出海的时间。舰艇根据上级指示在公海进行远航训练和定期的跨舰队拉练。在锚地时,舰艇还要近行集体训练。显然,这同老一套的做法几乎没有差别。按照月训练制度,舰员们总是进行着重复训练。为了保证训练的连续性,军官和士兵都要在舰艇上服役多年。
中国海军的扩张主义?
尽管中国似乎不愿使台湾海峡的形势恶化,但中国的海军在世界其他地区进行了一些试探。在这一阶段,西方的报刊暗示了中国海军可能采取扩张政策。
西方报道特别指出的一个海区就是地中海。在地中海地区,站在中国一边反对苏联修正主义的阿尔巴尼亚开始引起中国海军顾问的注意。1961年苏联海军的一支由12艘W级艇组成的艇队驻泊在阿尔巴尼亚的发罗拉港。莫斯科同地拉那断交的那—年,作为苏联对阿尔巴尔亚“政治异端分子”军事援助的一部分的舰队奉命撤回苏联。阿尔巴尼亚当局反对撤走这些潜艇。当苏联潜艇试图离开港口时还发生了冲突,8艘潜艇强行通过了阿海军的封锁,但有4艘被阿尔巴尼亚人俘获。可是,苏联水兵拆卸下发动机的几个关键部件,破坏了其他关捷性的控制设备。后来,阿尔巴尼亚请求中国派潜艇专家到发罗拉去修理潜艇,使它们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中国技术人员于1962年至1963年到达这里。不久,军官和水兵们也相继到来。据意大利的报道,潜艇于1965年整修完毕。但潜艇的活动完全由中国艇员操纵,他们在南亚得里亚海进行训练。
中国人替阿尔巴尼亚操纵这些潜艇持续了多久虽不清楚,可是在那以后中阿密切合作的10年内,中国人可能充分利用了这些潜艇对他们自己的艇员进行深水海区的作战训练。
在“红”的阶段的海军情况
如上所述,林彪试图加强对整个军队的政治控制,于1960年11月开始了一场对包括担任要职的军人在内的审干和清洗运动。
在海军内部,他告诫各舰队政委要“向陆军学习”,要提高技术能力以赢得海军士兵的信任。他要求各级政委加强对舰员的思想教育,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
在1961年,政治委员对海军的影响是很值得注意的,他们在舰艇上有相当大的权力。政委对舰艇上所有人员的日常工作实行全面的领导,这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和从航海到安全等所有专业的监督工作。这一切从西方获得的许多秘密文件中得到了证明。有一篇文章介绍了“703”战舰(可能是一般坦克登陆舰)从1955年到1960年安全航行3。5万海里的事迹。这艘舰完成了1700多名舰员的训练任务,并与其他舰艇一起进行了100多次海上演习。这艘舰所以能够安全地完成各项任务,应归功于舰上实行了中国的领导。 
这篇文章继续报导了舰上党支部如何遂行在西方舰艇上通常由航海部门来完成的一些操作任务。
每当准备执行一项任务时,党支部总是事先研究任务,采取各种必要的安全措施。1959年,他们奉命到浙江舟山海区执行任务,但他们没有在这一海区航行的经验。鉴于舟山海区多狭窄航道,海流复杂,党支部手头又没有关于这一地区的资料,党支部便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将采取的安全措施。当他们到达舟山后,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的航行情况,并得到基地的一些指导和帮助,从而保证了他们航行的安全。
有关轮机专业的文章也反映出海军舰艇部队的政委像陆军政委精通军事战术和战略那样精通舰上的业务。政委给轮机部门规定了四条注意事项;1.测试轴承的温度,2.倾听轮机运转时各部件的声音,3.仔细观察仪表上的读数,4.注意机器的气味。
这篇文章的实质是,党对日常勤务中新舰员的训练实施全面的领导。舰长和其他部门长基本上是袖手旁观。在上述的舟山航行中,舰长和航海长在整个航行期间留在舰桥上,始终把握着舰钟。舰上生活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仍由政委负责。
因此,中国海军舰上的日常工作带有政治性质,政委们以经常开展检查和批评而感到自豪。典型的一项日常活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