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天来,袁维绪都被叫到了军参谋部。如果在一片和平的海市蜃楼中还有人保持着足够的清醒的话,那些能征善战的将军们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外面“和平”的景象越是逼真,这些将军们也就越紧张。第7军坐镇中原腹地,说起来如果战争爆发的话,第一轮冲击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们去顶。可是,第7军乃至第7方面军仍然做好了准备随时跟进到第一线去。
这天袁维绪和古地都被叫到了军部,就前几天袁维绪和军长李宗凌中将、参谋长池箬客少将谈到的一些问题,再做进一步的探讨。袁维绪现在已经是一个很优秀的参谋军官,不过对曾经发生过的这一段历史,古地毕竟比她要熟悉,他们可以互相补充。
“去他妈的和平!”古地真是高兴啊,他一直深深崇拜的军长在某些特定的场合,通常表现得一点也不比他这个愤青差,一走到军部门口,他和袁维绪就听到军长用那种和平常的冷静深沉完全两样的语气对参谋长池箬客少将和三个师长吴应锋,杨立以及年级最大的林鹤飞说:“相信日本人有和平诚意的人不是白痴就是蠢蛋。28年的教训够深刻了,但这一次我们面对的是武装道牙齿的鬼子,我们本来就处于下风,要是因为这种假相把战备都荒废了,那就等着亡国灭种吧。”
三位少将师长的表现不一,出身中央的杨立少将几乎立刻就说:“军座,祸从口出,还是积点口德比较好。”外界和平的温度那么高,和当局者的心态不可能没有关系,李宗凌在这里扯开嗓子骂娘,传出去了,恐怕真的是很大的问题。别人都不说,他杨立若是在这里一声不吭,回头悄悄地跟自己某个老上级一讲,这些话可就是要惹出大祸了。
吴应锋是李宗凌在新7师的旧部,在第7军中是他当之无愧的心腹,这时他只是嘿嘿一笑说:“杨师长,很多东西大家都知道,只不过咱们军长开了这个口罢了。你读了那么多年军校,难道还看不出日本人表面说要和平,却要求北平调走21集团军,山东调走第9军,上海调走11军的目的吗?狗日的一面要装淑女,一边掀开了裙子,里面裤衩都没穿,明摆着就是要等人日了,这个时候鼓吹和平,嘿嘿,咱们军长说得够含蓄了。”
林鹤飞师长年纪最大,向来也最是老沉,什么话也没说,可是从他的神情看得出来,他对这所谓的“和平共荣”的口号,是相当的不屑一顾的。
听到军长在骂娘,古地和袁维绪站在门口不敢进去,池参谋长看见了他们,就招了招手,不过军长还是顺带着飚了一下:“站在那里看戏啊,他妈的,古地你小子平时不是骂得最凶吗?这下子怎么就没声音了?你狗日的要是在战场上也这么熊,老子一枪毙了你!”
古地郁闷的看了看军长,低着头和袁维绪走过去,在几位师长后面坐了下来,里面都是将军,他两个上校还是少开口为妙。
“我请你来坐的?你以为军部是你家茶馆,食堂?”古地和袁维绪虽然想保持低调,可是看来军长今天很不爽,所以也不让他们消停。
还是帅哥池参座比较和善,他微笑着对袁维绪说:“小袁参谋长这几天提出的一些想法,军长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军长要你来和几位师长也聊聊。另外现在还有一个情况,根据我们刚刚得到的绝密情报,上边为了和日本人达成和平协议,已经口头上答应调换上海的11军和莱阳的第9军。这个消息只能传到这里,如果还有人知道,在座的各位都吃不消,你们俩军衔最低,死得肯定最惨。”
古地看了这个帅哥一眼,悲愤涌上心头,什么叫笑面虎,这就是了。
袁维绪站起来,在军部她反正也不是生面孔了,怯场那也不是她的习惯,不就是多了几个少将吗?再多几个上将她也不怕。地图是早就摆在那里了的,她只需要拿起指挥尺来纸上谈兵一下就可以了。
第一三九章 纸上谈兵
“北平已经是一座孤城,21集团军虽然战斗力不错,要守住那是不实际的。而北平是华北、东北之间的咽喉之地,拿下北平之后,华北一路平川。所以,战争的爆发地有八成会是北平。以21集团军路将军的一贯作风,他不会相信倭寇的和平假戏,所以,北平当不至于猝不及防。问题在于,日军在北平附近已经部署了一个师团又一个独立旅团,还有强大的空军,21集团军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坚持不了多久。然后,他们应该会沿张家口往西进入晋北,而日军会以有力部队跟进,驻山西的第3方面军不是日军对手,即使用心抵抗,也不会撑过两个月,而日军在华北可以展开机械化优势,更加难以抵抗。战事一旦爆发,在极短的时间内,2个月,或者3个月,山西、华北的大片土地即将沦陷。”
“小丫头,”杨立少将看了她一眼,语气颇有不满的说:“你的论调太悲观了吧,山西的第3方面军、河北第2方面军总共不下80万部队,照你的说法竟然只能撑两三个月?你未免太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吧。”
古地袁维绪均出自吴应锋少将的新126团,袁维绪还做过当时的团部参谋,他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半笑不笑的说:“最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不是我们新127团的人,山东莱阳,上海两地一枪不发就调走两个能征善战的主力野战军,好,我不说,你也别瞪我。可你得让我们小袁参谋把话说完。”
袁维绪暗暗松了口气,看了看军长,得到示意之后接着说:“池参座说到山东和上海的问题,调走第9军,山东不保就不用说了,等华北和山东的日军一会合,中原就丢了大半了。为了分散敌军在华北的兵力,转移战场重心,不排除上边会在上海地区大打一场的可能,第11军、第9军,包括我部,都有可能会被填进这场大会战之中。可是……”她说到这里不准备往下说了。关于历史上的淞沪会战历来史家的观点见仁见智,但国军70万精锐部队损失惨重元气大伤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历史改变了,会不会还有这场大会战还很难说,如果有的话,会打成什么样的结局也很难说。历史既然已经改变,她当然就不能信口开河。她看了看古地,又看了看军长,最后耸了耸肩。
几位师长都有些急了,吴师长忍不住问:“可是什么,你倒是说啊。”
“让古地说吧。”这个论题袁维绪在军部已经说了几次,前两次的听众仅限于军长和参谋长,而袁维绪说得也还是很含糊,在她表示这些观点来自古地之后,军长才有了把古地也叫来谈谈的意思。如果古地这小子除了冲锋陷阵,还有足够的战略眼光的话,那这个小子就值得更进一步的重点培养了。7方面军卢司令长官有意提升李军长兼任31集团军副司令,等到扶正之后,可能不再兼任7军军长。在7军的三个师长中,林鹤飞师长资历能力都有,最有可能接任军长,而他的位置目前还没有合适的继任人选,准确的说也不是没有,而是李宗凌不喜欢。古地?这小子才25、6岁,年轻是年轻了一点,但是他带来的惊喜也不算少了。
“反正也是纸上谈兵,我就随便说说。”古地故作谦虚地说:“先说华北,2、3方面军的战斗力各位将军比我心知肚明,战事一开,短期内大幅退败的可能性真的很大,如果让敌人长驱直入,南下武汉,再沿江东进,那么大半个中国也就完了。所以,我们英明伟大的最高当局应该会在上海一带大打一场,一来吸引华北日军兵力,二来上海维系西方诸国之利益所在,他可能会寄希望于西方调停。要打得象样子,就肯定会出动主力精锐。我们7方面军的主力当然算得上这样的部队,还有中央军的那些个主力军,可能4方面军也会调部队去,31年4军在上海就打得不错。这一仗注定会打得很惨烈,一方面可能,也完全可以打出我们中国军人的威风,但是另一方面在日军海陆空三栖立体进攻的态势下,在上海这样有限的地域内集中重兵,我们不但会损失惨重,而且最终也守不住。甚至可能会演变为一场溃败。”
几位师长都没有说话,或许这样的构想在他们看来,太庞大也太疯狂了,一时之间,他们都还接受不了。就是军长,也只是笑笑没有说话。古地看不出那样的笑容究竟是嘉许还是不以为然。对于已经学过历史的他们来说,那场大会战只是一个史实,但是对没有经历过,也没有这种历史知识的人来说,需要多大的气魄河胆识,多深远的战略眼光?而他只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家伙,二十几岁能当上个上校团长已经很臭屁了,但是在将军们面前,他什么也不算。
杨立少将嘿嘿笑了几声,说:“信口胡说,听你那口气,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参谋总长在作纲领性的战略构想呢。军长很器重你,老实说我也觉得你这小子也确实还是很能打仗,可这一次,你扯得太远了。准确地说你们俩小孩扯得都太远了。军座,我承认这两个小孩确实有些与众不同,不过,咱们现在需要的并不是这些宏伟的战略分析。其实我认为,倭寇虽然气焰嚣张,可我中华毕竟有数百万虎狼之师,倭寇即便倾国而来,也未必就有胜算,因此,目前的和谈,未必便如您所猜测的那般只是掩人耳目。作为一个军人,我固然需要战绩来拔高自己,可是作为一个国民,我希望自己永远没有立功的机会。”
“我看,今天的讨论就到这里吧。”参谋长池箬客少将不失时机地接过杨师长的话头来,说:“刚才古地也说了,他那只是纸上谈兵,以咱们这个庙门,谈这种全局性的战略构想那可是犯忌讳的,大家下去就当只是来喝茶闲聊好了。和平如果可能,那当然是一件好事,在这一点上,我相信大家的态度是一致的。”
杨师长点点头,站起来给军长敬可一个极度标准的军礼,然后拉了拉帽沿,起身走了出去。这样的讨论,说真的,很是让人心惊肉跳呢。
20师师长林鹤飞也站了起来,立正敬礼,不过,走到门边的时候,他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