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铁血抗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铁血抗战- 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安平一看硬顶不是办法,就调整了战术,以丁强的200师负责正面防御,派孙淑英的224师抽调有力部队,从山区迂回袭击日军后路。224师对山地迂回作战十分有心得,他们用比预定时间还少一天的速度绕到了40师团的后方,对其辎重部队,野战医院和炮兵部队进行了毁灭性的袭击。从而也大大减轻了正面防御阵地的压力。部队回撤后孙淑英又留下了少数部队,继续对日军后方进行骚扰和破坏,致使日军指挥不畅,攻击力度也大大减弱。 
3月17日,攻城战进行到第4天,北面第7军率先突破合肥的外围防线,开始突入城区,与日军在火车北站一带展开激烈的争夺。当天下午,不甘落后的新7军也突破了城西防线,第5装甲师的坦克和战车开入城中,与日军进行巷战。 
在巷战中,日军随时以城内没有地方可以躲藏的居民作为挡箭牌,挨家挨户的将他们赶出来,集中在他们的防守区域内。这使得新7军的进展十分缓慢,为了不误伤平民,他们自身却遭到了比前面的攻城战还要大的多的损失。 
战区司令长官部三番五次来电询问古地为什么部队进城后在巷战中进展反而如此缓慢,古地很难向司令长官讲明前面的情况,要他下令无视居民的存在进行战斗,他也很难做到。参谋长吴应锋建议古地改变以往不留俘虏的政策,对日军提出投降免死的保证。 
“吴参座,”古地红着眼睛说:“你认为这些满脑子都是要为他们的狗杂碎天皇尽忠的鬼子,有可能在战斗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就向我们投降吗?” 
吴应锋说:“那不一定。仗打到这个份上了,他们就算以平民当挡箭牌,打下去还是一个死字。而且城里的居民也早就逃得差不多了,他们再找,也找不出多少平民来。日本人也是人,他们同样会怕死。而且,这些大多数从预备役征召的士兵,不像战争最初的那些狂热战争分子那么顽固死忠,不管怎么样,我认为可以试一试。” 
“好吧。”古地点了点头,说:“可是我一想到要放过这些人渣、杂碎,我就觉得不舒服。” 
命令传下去,一边战斗的同时,一边用日语向日军喊话,保证只要他们放下武器,就能按照国际公约得到战俘的待遇。 
出乎古地预料的是,由最开始零散的日军投降,到后来竟然有以小队、中队为单位成建制投降的。很快,日军的抵抗意志就下降到了他无法相信的地步。 
“这怎么可能呢?”古地对袁维绪说:“这就是号称以武士道精神武装的日本蟥军?战斗还没有到山穷水尽,他们居然就投降了?” 
袁维绪说:“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想活下去,是一种本能。不管整个战争的大环境怎么样,至少在这个城市,战斗下去,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不知道你算过没有,驻守合肥的日军只有3个旅团,但是大部队的兵力都在城防战中被消灭了。退到城内的有大量的伤兵、病兵。如果一开始就战死倒也算了,好不容易活下来,能有一丝活下去的希望,谁都不会放弃的。而且,你注意到没有,这支部队一开始的战斗意志就不是那么强烈,不是所有的日本军队,都拥有他们至高无上的武士道精神的。” 
古地咬牙切齿的说:“可我还是不想放过他们,要不我们等战斗结束了,再把俘虏全部押到广场上枪决怎么样?就像他们在南京干的那样。” 
袁维绪说:“我个人绝不反对,可是你一定会被送上军事法庭。说到底,我们这个民族的本性还是比较善良的,尽管这善良为自己招来了很多灾难。别的不说,军政部有许多老爷听说有日本军队在战场上投降,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大书特书,你要是把俘虏杀了,我估计这次就不是把你关进别墅型的VIP监狱那么简单了。” 
古地感到非常的郁闷,不过,像这种在战争大势未定,却为了保命的投降的日军,的确是少之又少的。19日,随着城内大量的士兵投降,37集团军的几支部队都已攻到核心区域,第7军和新7军的士兵在日军城防司令部前面会师。 
就在这一天,日军的合肥城防司令官柴田卯一少将向古地递交了他的佩刀,率部向中国军队投降。 
“怎么就投降了?”古地单手接过柴田双手递到他面前来的佩刀,有些不满的说:“仗还没有打完呢。” 
柴田能讲一口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说:“古将军的部队,在我们日本军队心中,素来有‘鬼’部队的尊称,不是一般的部队能战胜的。我们这里几个独立混成旅团本来就是一些装备、兵员、战斗力都属于三流以下的部队,更不可能和古将军的部队抗衡。我们已经尽了力,向古将军的部队投降,并不是耻辱。” 
“我靠。”古地禁不住有点飘飘然起来,回头对袁维绪说:“想不到我竟然有这样的个人魅力啊。” 
袁维绪鄙视了他一眼,听见柴田说:“我本人很仰慕中国文化的,而且我一一开始也以为这场战争是非正义的。当然,现在战争没有结束,我请求让我到重庆进行政治避难,以免……” 
古地摆了摆手,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放心,你是第一个在战场上投降的日本军队少将,我们当然要保障你的人身安全了。”心想,贪生怕死就贪生怕死吧,讲那么多废话干什么。想到几年前第13师团的师团长荻州立兵曾经在战斗还没有分出胜负的时候率部脱逃,似乎柴田的行为也就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了。 
光复合肥。 
古地和袁维绪走出柴田的司令部,听到了整个城市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第三二三章 望故都,意踌躇
       “小凌子的贺电,”袁维绪拿着一封电报,对古地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古地笑了一下,摇着头说:“小凌子,总理遗嘱都出来了。” 
“这是路主任的,”袁维绪拿出另一封电报,说:“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古地仰头大笑,说:“这些家伙,一个个都搞得很有文化似的!丁强那里怎么样?”攻城战一结束,古地立刻命令新7军调头南下,第5装甲师高速运动,准备在40师团退却之前切断敌人的后路。 
不过,丁强的动作虽然快,40师团师团长天谷直次郎撤得更快,早在合肥外围防御被攻破的时候,他就开始收拢部队做后撤的打算了。柴田卯一投降,天谷直次郎也迅速的率部退回了安庆,依托海军做防御姿态。 
40师团退了,古地也没有让100军和新7军追下去,留下一定数量的部队监视之后,新7军和100军均撤回合肥南郊驻扎休整。光复合肥3天后,古地就奉命到郑州参加军事会议。他清楚的感觉到,一场大战就要来临了。 
郑州会议是一次集团军司令以上级别的高级军事会议,除了汉中行辕主任李宗凌一级上将、长沙行辕主任刘晶一级上将和五、六战区的司令长官孙中兴、欧阳定星两位一级上将,兰州行辕主任路晓飞一级上将也奉命出席。而这次会议最重要的人物,无疑是实际上的最高统帅,国防委员副委员长李谦诚元帅。 
这种几乎是最高级别的军事会议在古地看来,其实务虚的成分比务实要大。因为不管领袖的总体战略怎样的高瞻远瞩,说到底都要靠各行辕、各战区具体的来谋划和实施。当然领袖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位元帅和他推翻的前任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具有比较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敢于信任手下的各个重要将领,并且非特殊情况下,不会越级指挥前线作战。这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而领袖在这次会议开始之前,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就在不久前,他刚刚赴伊朗德黑兰参加中美苏首脑会议,那个会议确定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中美苏三国的核心领导地位。可以想象,只要这场战争最终的胜利者是反法西斯同盟的话,以后这个世界的秩序将毫无疑问的由这三个国家来主导。而更为实际的是,美苏两国为了促使中国在对日作战上起到更大的作用,牵制更多的日本军队,也将会增加更过的军事、政治和财政援助。并由美国人提出,在战争的后期,中国派遣军队参加盟军的对太平洋岛屿和日本本土的作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个会议一开始无疑是开得很振奋人心的。进入务实阶段,也就是接下来的中原决战该怎样进行的时候,领袖更多的是听取汉中行辕对于此次战役的策划,以及相邻的长沙、兰州行辕的战略配合。 
理论上,汉中、兰州、长沙三个行辕,五个战区总数不少于150万的部队都将参与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决战,但是落实到具体的参战部队,还是以汉中行辕的第五、第六战区部队为主,长沙行辕的第四、第七战区南面策应,第二战区除了在山西、华北策应外,还将派出一两支有力部队取道陕西,投入到中原战场中来。 
第二战区的这两支有力部队,一个是路系21集团军三大主力新5、新6和新18之中的新18军,他们长期在山西与日军进行游击战,建设发展了大量的敌后根据地。现在这些根据地正在逐步的连成片,占据绝大多数的乡村,将日军挤向几个主要城市和重要交通线沿线。而新18军的番号之下,实际上已经有不少于20万人的正规部队,还有两倍甚至三倍与正规部队的游击队和地方武装。第二战区派出的新18军,是新任军长宗雷中将指挥的一个正规编制的军,辖180、181和182三个精锐步兵师。 
另一支部队,则是番号为新25军的一年前才反正过来的伪军。说起这支部队,也曾经是纵横晋绥察冀一带的一支老牌劲旅,军长王大竹,曾经是旧帝国军的一员悍将。末代皇帝端木中兴退守太原时,该部曾在阳曲让当时的中央军和山东方面军吃尽苦头,最后让古地所在的中原系71军劝降。日本人打到山西时,该部为整编170师,在晋北较早的向日本人投降。后来在晋北多次与路系人马交手,给当时还在山西的新6军和新18军都曾造成较大的损失。但更多的是就地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