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先是冷冷地看着外面将此处团团围困住的两黄旗护军们,然后冷峻的目光缓缓转向正在争吵的豪格与多铎之间,并没有发一言一语。直到代善将两人喝止之后,他这才起身上前,拽着多铎的胳膊将他拉回座位上,一面语气严厉地告诫道:“你老老实实地坐着,别有事没事就跳出来,好了伤疤忘了疼……”
旁边的阿济格忿忿道:“他豪格想强行登位已经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了,你还和他客气啥?我就不信,在大行皇帝的灵前,这么多亲贵大臣们在场,就没有个讲理的机会啦?大家都看看,他还把我们这帮兄弟叔叔们当回事儿吗?这要是让他当了皇帝,那将来谁要是一个不顺他意的,还不是说杀就杀的?”阿济格虽然平时为人粗鲁豪放,了无心计,不过在关键时刻也还是脑子清醒的,他一语双关地提醒着周围的众多王公贝勒们要对豪格提高警惕。他这话音一落,顿时周围大部分人都点了点头,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豪格怒了,狠狠地盯了阿济格一眼:“你少血口喷人!你有什么证据说这些兵是我豪格派来的?”
“哼,是不是你派来的,一会儿看索尼鳌拜他们过来时,口口声声地支持哪个登基就可以一清二白了,到时候你再狡辩也没有用!”多铎不甘示弱,针锋相对道。
“好了好了,几位都各自退让一步,少说几句吧,他们这不是来了吗?具体情形,一问便知了。”一直闷不吭声的济尔哈朗终于开口劝解了,由于他的地位在豪格与多尔衮之上,所以他一说话,下面几个王爷们一时间谁也不吭声了,互相气咻咻地对视一眼,忿忿落座。
一阵橐橐靴声,两个身材魁梧,气宇轩昂的将领全副武装,大踏步走入殿内,众人抬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两黄旗的索尼和鳌拜。
按照甲胄在身,非君主无需叩拜的习惯,他们只不过象征性地对着座位前首的几位亲王们拱了供手,“各位王爷,得罪了!”
代善一脸铁青,没好气地“哼”了一声,严厉地问道:“谁叫你们把队伍带到这里来的?知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也是你们这帮子奴才们可以随便放肆的地方吗?”
按照满洲的称呼习惯,除了皇上之外,所有人都是“奴才”,而索尼鳌拜虽然分别出身于两黄旗中尊贵大族赫舍里,瓜尔佳,但是相对于爱新觉罗氏的龙子凤孙们,他们即便再权势显赫,也终归是宗室贵族眼中的“奴才”。
“回王爷的话,奴才等身为先皇最为信任的护卫统领,又兼领侍卫内大臣一职,职守所在,不敢有所懈怠。尤其是先皇驾崩,朝中无主,值此非常时期,奴才等不得不出此非常之举,增加护灵守卫,以防备居心叵测之人灵前忤逆。”索尼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还没等代善说话,索尼就碰上了阿济格咄咄逼人的目光,只见阿济格阴沉着脸地问道:“你给本王说清楚,究竟在座的各位,哪一个是你要防备的‘忤逆’之人?说出来让咱们见识见识,究竟是谁胆敢在大行皇帝灵前图谋不轨?”
“这……”索尼顿住了,没有豪格的发话,他是断断不敢提前把自己的底牌揭露出来的,一旁的鳌拜突然站上前一步,洪亮粗犷的声音在大殿里格外清晰:“我等深受大行皇帝厚恩,自愧无以为报,如果在这个时候仍然畏惧退缩的话,就是最大的不忠,我们两黄旗的人已经发下重誓,必立大行皇帝之子,倘若他人横加阻挠的话,我等手中的刀剑可不是摆设!”
鳌拜的话甫一落地,立即引来了在场几乎所有王公们的怒目而视,顿时一阵群情汹涌,“太过分了,这不是明摆着逼宫吗?这帮子奴才们简直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
“就是,敢情还要把刀子架到我们脖子上来?真是大逆不道!”
……
许久没有说话的多尔衮突然开口了,他刀锋般的目光冷冷地在二人身上扫过,索尼禁不住垂下了眼帘,似乎没有勇气和这位睿亲王的目光对视一样,鳌拜尽管有些心虚,不过表面上依然强硬,但是右手仍然下意识地按了按腰间的刀柄。要按照往常,只要哪个亲王一声令下,也足够给自己安一个大逆不道的罪名喝令侍卫冲进来给他拉下去了,只不过今日实在不同寻常,外面全部都是自己手下的人,所以鳌拜也不害怕这些个已经成为瓮中之鳖的王爷们能把他怎么样。
“本王问你们,你们口口声声地说是要立先皇之子,那么也就是说,你们要拥立肃亲王豪格为新君了?”多尔衮悠悠地问道。
索尼正想悄悄地拉一下鳌拜的袖子,示意他不可轻易回答,否则很有可能中这位城府深沉,算计精明的睿亲王设下的圈套。
然而鳌拜却早已按捺不住,根本没有来得及注意到索尼的暗示,他就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正是!我等誓死拥立肃亲王为嗣!”
索尼暗暗叹息一声,什么叫“祸从口出”,看鳌拜就知道了,前面座位里的豪格听到鳌拜这一句话,顿时脸色一变,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别提多古怪了。
“呵呵呵,”多尔衮忽然笑了起来,他转脸向所有王公贝勒们,“诸位可都听得清清楚楚的了,鳌统领已经承认了,他们两黄旗的人昨晚已经集体盟誓,一心要拥戴肃亲王为新君了!这可是他自己说的,”接着对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豪格说道:“肃亲王,看来这些个两黄旗的大臣们,都是你忠心耿耿的拥戴者,你应该高兴才对啊!干吗要这种脸色?莫非他们不是你事先安排好,一大早就集结好队伍过来逼宫的?”
多铎忙不迭地附和着:“就是嘛,肃亲王你就别死撑了,想当皇帝就干干脆脆地自己说出来嘛,何必支支吾吾,死不承认的?这样一来岂不是让支持你的臣下们寒了心吗?他们可是置朝廷规矩而不顾,宁可大逆不道也要拼死上来拥戴你登基的啊!”
第五卷 九五之争 第三十节 精彩迭出
更新时间:2008…9…17 6:31:50 本章字数:5024
“你,你这是胡搅蛮缠,断章取义!”豪格显然感觉到了苗头不对,于是只得硬着头皮指责着多尔衮,但是在场几乎所有人都对他投以怀疑和不屑的目光,众人都可以大致看得出来这位肃亲王的底气不足,于是各怀心思地冷眼旁观着他如何自圆其说。
“这就怪了,明明鳌统领先前说他们两黄旗的人昨夜已经立下重誓,要誓死拥立先皇之子登基,接着又说他们要誓死捍卫的皇子是你肃亲王,又怎么不对了?是本王误会了,还是鳌统领中了风寒发了高烧,以至于言语昏乱不清?”多尔衮盯着豪格那张逐渐恼羞成怒的脸,不紧不慢地反诘道。
鳌拜自知失口闯祸,顿时傻了眼,急忙梗着脖子辩解道:“奴才可没有……那个……嗯……”虽然他明知道多尔衮是在故意绕话,他一个不小心就晕头转向地被绕了进去,本来想矢口否认,但鳌拜素来不是狡猾机变之人,支吾到一半他自己也想起,昨晚他们八个人也确实聚在一起立誓要拥立豪格来着,这一点多尔衮也并没有冤枉他,想到这里鳌拜的辩解就不由自主地没了下文。
“刚才大家都听我说过这句话,并且都点过头的——‘这两黄旗的队伍究竟是哪个派来的,传索尼鳌拜过来一问便知,只要他们口口声声支持哪个登基,谁是幕后主使就一清二白了’,怎么样?这回各位想必已经对今日指使两黄旗逼宫之人已经心知肚明,不用我再多费唇舌了吧?”多铎不失时机地把他之前的话重复了一遍,兄弟俩联手把豪格一步步逼到了极为尴尬的地步,风向已经开始悄悄扭转。
“好你个豪格,还敢抵赖不成?先皇在天之灵若是看到你在他头七未满,尸骨未寒之际,就阴谋指使两黄旗的护军们包围崇政殿,明刀明枪地威逼胁迫我们这些叔伯兄弟们,以便让你的谋位企图得逞的话,恐怕也会魂魄不宁,降大祸于我大清的,到时候天怒人怨,你豪格就是整个满洲,整个大清的罪人!”阿济格“义愤填膺”地站起身来,直指着豪格怒斥道。
豪格一时间几乎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也不怪,因为阿济格这顶大帽子扣下来的正是时机,让豪格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不承认就会被指责为强辩,况且也没有办法洗刷清楚;承认的话无疑就是授人以柄,任人宰割,顿时额头上沁出冷汗来。
多尔衮将一切细微的变化都看在眼里,但是他并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而是将目标再次转移,盯上了索尼,他一脸和善的微笑,用隐藏刀锋的语调悠悠地问道:
“索统领,你好歹也是先皇在日颇为信任的大臣,就算四年前那一次你疏忽宫禁防卫,严重渎职,间接导致那两个谋害八阿哥的凶手在光天化日之下不知道是仓皇失足还是被人灭口,直到现在都是一笔糊涂帐,先皇念你劳苦功高,效力多年,也没有过深地追究于你。可是想不到啊,你却无视朝廷威严,在这里上演了一出‘停尸不顾,束甲相争’的好戏,你也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对得起先皇的厚遇?”
周围诸人听到多尔衮有意无意间提到数年前八阿哥离奇遭遇谋害的大事,也不禁一悚,说实话,当时那案虽然草草了解,也处死了一大批人,但是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知道这是一场储位之争而提前上演的惨剧。而至于究竟哪个是幕后凶手,大家虽然有所猜测,但是涉及之人都是位高权重,或者蒙获圣眷之人,所以一时间谁也不敢随便说话,这事也就渐渐拖了下来。
眼下此事又被多尔衮重新提起,无疑是给在座各位王公贝勒们亮了一杆新的方向标,众人不禁暗暗嘀咕起来:按照索尼一贯谨慎仔细的性子,当年那个疏忽渎职的失误确实是不小的蹊跷,除非用故意为之来解释;但如果这样说来,他就有可能参与杀人灭口的行动或者是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提供有利条件?对于储位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