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决的更是只有王小六一人而已。这让暗地里某些想看热闹的人跌碎了一地的眼镜,让他们想趁机兴风作浪的打算憋回了肚子里。
王进的态度十分明确,只要犯了事该抓的抓该杀的杀,没有什么人情好讲。新光复会刮起‘廉正风暴’的这段时间他一直绷紧了神经,正在整合操练中的光复军也被派了出来震慑‘宵小’,还好最后并没有出现想象中最差的情况。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一开始是谁也没能预料到的,特别是在处理王小六的事情上,他竟然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这是他事先没有想到也绝对不敢想象的,心中的恼火和愤怒可想而知。这事也给他敲响了警钟:王家族人的实力是不是太大了?
王扇人老镇长和他的儿子二单,王单东、南、西、北四兄弟,这几人王进是绝对信得过的,自从他穿越过来后大家的关系都非常要好就像自家的亲人一样。而且他们现在个个身居要职,是新光复会内部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也是王进用以掌控新光复会的嫡系人马。
他们的利益是和王进牢牢绑定在一起的,可以说一损俱损一荣俱的关系。现在的新光复会正干着造反的活计,他们几人除了一直待在山谷小镇的王老镇长之外,全部在清廷的通缉榜上挂了号,他们是绝对不会希望新光复会败落下去的,谁要是阻碍了新光复会的发展,他们铁定第一个不会答应……
第七十章 闹事风波
此次的‘王小六事件’,牵扯进来不少王姓族人,他们几个就没有参合进来,这让王进揪紧着的心弦彻底放松了下来……
可是其他王姓族人,王进就不怎么熟悉了。除了当初在安庆时跟着他一起混巡警的,他们现在也大多数都是光复军和新革命军政府中的中层干部,其他的后起之秀就不怎么熟悉了。这也让他动起手来,不会有太多的顾忌!
这次王小六的事情,在下面动手脚的也都是一些王进不怎么熟悉的王姓族人,有了这一点就已经够了。先前隐忍着没有爆发,那是因为顾忌动作太大可能带来的影响,加上清军在外部虎视眈眈,他和新光复会和光复军的同志们私下里很默契的达成了一致意见,革命军政府和革命区绝对不能乱!
所以在‘廉正风暴’开展以来,光复军虽然在境内频繁调动演习,但是革命军政府和旗下的地域没有出现任何乱子,让新光复会安然无恙的度过了内部可能的危机时刻。
接下来,就是秋后算帐的时候了……
在抓捕往小六的行动中,参与拒捕和反矿的人员和其家属,还有当地驻军阻碍此事,暗地里做过不少手脚的王姓军官和吏员,凡是沾染上边的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处置,丢官的丢官看押的看押,王姓族人在底层军政两界的实力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压。
山谷小镇王村人聚集区一片哗然,各种不利于新光复会的传言都出来了,什么‘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等等难听的话甚嚣尘上,王扇人老镇长急忙出面弹压,想要用自己在王姓族人中的超高威望让族人们不要再闹腾了。
可是,早已经见过世面的王姓族人可不吃这一套,而且还是事关家里人的前途,他们自然不肯就此善罢甘休。王老镇长这么一出面,事情反倒闹得更大了。这些王姓族人的家属们还以为王进怕了他们不敢露面,所以闹腾得更凶更厉害。
有几家孩子在这次的‘廉正风暴’中落马,还被关进了号子里的家属为过分,他们甚至纠集着气势汹汹冲到王进在山谷小镇的家里,不顾卫兵们的阻扰叫嚣着王进出来给个说法,不然就别怪他们不客气云云……
王扇人老镇长慌了,急忙赶来严厉的训斥了闹事的族人们一通,让他们不要做得太过分,不然谁也保不住他们。王进是个吃软不吃硬的性子,他这几年通过观察和儿子来信时的只言片语可以判断得很清楚,族人们这么闹腾搞不好会惹怒那厮引来更大的麻烦。
王老镇长的思想很传统,是一个非常爱惜脸面和羽毛的性子。他对于脸面的看重已经到了固执的地步,不然以他和王进的关系,想给大儿子王大喜讨要一个好差事还不是手到擒来?可他生怕大儿子给自己丢脸,不论儿子儿媳如何哭求,他就是不肯松口给儿子说好话!
作为江心洲王姓族人的族长,眼看看族人们在王进的护佑下一个个出人头地,尤其自己的小儿子还是新光复会核心人员之一,只要新光复会不倒以后的前程绝对不可估量,当初的一念之仁获得了如今丰硕的回报,这让他老怀欣慰不已。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几位刚刚得到重用的族中子弟竟然搞起了满清官府里‘贪污**欺上瞒下’这一套,而且还被抓住把柄全军通报批评,简直把他们王家人的脸都给都光了。心中在痛惜之余,满是恨铁不成钢的失望。
王进的责罚,在他看来已经算得上是格外开恩了。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族人们竟然如此不智,也可是说是利令智昏,自己理亏竟然还敢聚众闹腾,难道真的以为进哥儿不敢下狠手吗?
活了这么长时间,什么事情看不明白?王小六家在背后做的那些动作,别以为能瞒得了他那双有些昏花的老眼。之前听到消息的时候,他还特意过去劝慰了一番,他早已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的王小六家里不听劝告,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随他们去。
嘿嘿,只要一想起王老六他们一家可恶的嘴脸,王扇人心中气闷之余不禁冷笑连连。亏得他们有脸指责进哥儿‘忘恩负义’,没有他家的帮助早就活不成云云。对于王老六这样胡乱攀功的恶劣行径他倒没有太过生气,只是为王老六表现出来的无耻感到心寒!
王扇人知道这事闹大了,进哥儿的家人都被影响到了,他还能不怒气冲冲回来?所以对于这些闹事的族人们他也没太多心思管束,只要他们不做出过激的行为来那就随得他们去,正经是山谷小镇的次序绝对不能乱!
王进第一时间得到消息,顿时勃然大怒,这帮家伙真是找死,做错了事情还敢如此嚣张,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吗?他二话没说从合肥出发,带着自己的近卫营杀到山谷小镇。
看到怒气冲冲杀到的王进和他手下精干的近卫营官兵,整个山谷小镇都被震动,最近几天有些骚动得局面立刻平复,那些挑头闹事的王姓族人们吓了一跳,不敢再胡乱挑衅急忙缩了回去。
镇公所镇长办公室内,王扇人老爷子拉住王进的手臂苦苦劝慰,希望王进能看在他的面子上,不要跟那些闹事的王姓族人们一般计较。
王进恼怒万分,但老镇长的面子也不能不给,强压着怒气不悦道:“大叔,不是我不给他们机会,他们的子弟自己做差了事接受惩罚理所应当。我已经尽量的往轻里处罚他们了,真要是按照规矩来,他们其中半数以上都得吃枪子!”
“自从我被大叔和二单救下以来,承蒙大叔和一众兄弟们的大力帮助,这才有了眼下的基业。可是不管是我还是一路上跟着浴血奋战的弟兄们,绝对不会允许在内部出现拖后退的情况,可没想到,嘿嘿……”
第七十一章 ‘主义’很重要!
这一连串的事情,给王进敲响了警钟,发现新光复会和革命军政府在制度和思想的掌控上还有很多缺漏……
他话中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王老镇长的救命之恩还有一干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他认,但是想要他将其他不熟悉的王姓族人当作亲人看待,他做不到!
山谷小镇他的眼线也不少,那些闹事的王姓族人所造的谣早传入耳中。王进隐晦的表示:要是没有他王进的话,江心洲王姓族人有大半肯定还生活在温饱线以下,整天都得担心哪天捕鱼时被外**舰撞上,他们有什么资格说这样的话?
这样不知好歹的货色,他是坚决不能姑息滴……
在镇长王扇人的沉默支持下,王进雷厉风行的处理了后院山谷小镇的王姓族人的无理取闹。当然他也没有做得太过火,凡是参与了闹事的王姓族人被狠狠训斥一通,并且责罚他们做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的义务劳工。
这些人王进可以轻轻放下,但在背后煽风点火的王小六家人被赶出了山谷小镇,搬迁到霍山县城监视居住。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份稳定的工厂工作,同时也失去了族人们的庇佑还有家中其他子弟的快速晋升之路!
回到家里好好的安抚了一番受惊的婆娘和女儿,严厉训斥了一番守卫们的‘心慈手软’,警告他们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他绝对不会轻饶了他们!
在家里好好的‘安慰’‘滋润’了两位婆娘,和女儿们做了做游戏,哄得她们高高兴兴开开心心,王进这才有空暇思考此次的事件……
这次突然发生的‘王小六事件’对他的触动不小,看来他以前所秉承的‘宽已待人’并不适用,至少是爱官场并不好用。结合现今的情况和后世的所见所闻,他这才亲身体验感受到,一套严谨的制度和有力的监察系统是多么的重要和有必要。
还好现在的安徽革命军政府一切都处于草创阶段,而且他本身的威望也压得住场子,亡羊补牢的做法并没有太大的阻力。等以后这样的规矩形成了良好的传统,就再也用不着他劳心劳力胆战心惊了。
不过他也明白这事是急不来的,他在后世时不是政府监察系统的公务人员,对于监察监督的理解全部来自于小说和电视电影,想要立时拿出一套切实可行,又符合此时国情民生的完善监察监督制度来,可不是拍拍脑门想当然的事情。
这需要同志们群策群力,慢慢的在工作当中摸索总结,同时根据现实情况不断调整改进的一项制度。不过有吴楚这样在清廷官场上混迹过的老油条,参照清律先制订一些基本的监督监察条例,王进再根据记忆中的知识不断改进填充,倒也不需要费太多的心思。
这是需要革命军政府以后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