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鸦片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鸦片战争-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部宪法经过近一年的反复讨论,又召集了民间的爱国人士多次商讨,终于于1842年10月1日,把宪法确立了下来,这部宪法参照了英法两国的宪法,在保障了皇权的基础上适当的给予中国国民一些基本的权利。  议会制度最终还是被否决调了,其政治架构仍然是皇帝集权制度。  在国家的最高元首皇帝之下,内阁、大理院(法院)、军机处、督察院平行架构。  各自管理行政、司法、立法、监察。
    军机处的立法权利是刘寄在处理公务中慢慢形成地,近年来军机处已经大肆扩编。  除了常务军机大臣、军机章京外,其他人只是挂名,平时并不在军机处办公。  这些挂名的军机处荣誉官员涵盖了许多行业、来自全国各地,各省份包括西藏蒙古都分配有名额,这些人都是各行各业,各省各地的佼佼者,他们每年都会被召集到一块举行一次军机处年会。  会议中上百名荣誉军机大臣都要上缴一份报告,要求他们中肯的提出一些对朝廷的意见。  事后由常务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对意见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奏报刘寄。  除了军机处年会,刘寄遇上一些难题也会求助于这些荣誉军机官员。  到了后来,凡是需要立法的事情,刘寄都会召集军机处大会商讨,慢慢的也就将军机处变成了立法机构。
    这次地立宪同样也经过了军机处大会的协商,为了安抚宗室人氏。  刘寄让宗室中一些德高望重地长辈都成为了名誉军机大臣。
    最终中国的国名被定名为中华国简称中国,凡是中华国境内的人都是中华族人简称华人。  国旗是蓝底金龙,国徽是一只飞舞在云间的神龙图案。
    这一年清朝改元,皇历中从第二年1843年开始称呼为中华元年,所有文书中都改称中华国。
    1842年的年底,兰芳国的问题也基本确定了下来,原兰芳国的头领都到了京城,封了官爵。  胡林冀出任兰芳总督。  在兰芳岛上驻扎了两镇军队。  大量地移民也随着来到了岛上,万那土王在被扫荡了几次后彻底向胡林冀表示顺服。
    到了1843年中华元年初,兰芳岛(加里曼丹岛)北部的华人国家戴燕王国看到了兰芳国的情况后,主动向朝廷表示顺服。  紧接着岛上几个华人建立的国家或者准国家纷纷向中华国投诚,到了元年夏季,兰芳岛被中国和英国两大势力瓜分。  此后中国移民。  一批接着一批漂洋过海来到这里,中国巨大的人口优势极大的发挥了作用,数年后这座面积相当于青海的世界第三大岛屿有华人数百万。
    ************************
    经过了数年的发展至1845年中华三年,中国地军队开始形成战斗力。  刘寄的目光专注到大泽,由于不断移民的结果,大泽的中国人已经越来越多,一些由中国人组成的村庄也开始在大泽附近出现。  这些人虽然经常受到当地土匪的袭击,可中国人顽强而富有弹性地生命力仍然使得他们在当地扎了下来。  俄国人起先为自己领地上人口的增加而高兴,可很快他们开始驱逐这些说着华语的中国人,因为他们发现中国人多过了当地俄国人。  刘寄对这些事情保持着克制。  他在等着机会。  等着尼古拉一世生命的最后时刻的到来,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时间。  可刘寄知道尼古拉将遭遇一场巨大的失败,最终导致他的死亡。  似乎那是一场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法国、英国之间的战争,那场战争的名字叫克里米亚战争。  战争将极大地重创俄罗斯人,这将是进攻俄国人地最好时机。
    就在刘寄耐心等待的时候,上海爆发了排洋起义。
    上海地十月天气已经开始转凉,这座融合着东西方文化的城市在1823年还只是一个小渔村,22年的时间将这里变成了东方明珠。  在这座城市的东面有一处被称为十里洋场的地方。
    十里洋场居住着很多的外国商人,这里是中国政府专门划给洋人居住的地方。  不过十里洋场绝不是仅仅居住着外国人,许多和外商打交道的华人,以及喜欢西洋文化的中国人也居住在这里。  到了这里你会以为生在国外,教堂,有轨马车,马路边的风灯,剪掉了辫子穿着燕尾服的年轻人,白人家里奢靡的舞会,带着红头巾的印度人。  十里洋场是中国一座对外的窗口,也是刘寄决心对外开放的缩影,中国洋务派的先锋试验田。
    然而1845年中华三年的十月,这里发生了一场灾难。  数万的华人从上海周围集中到这里,他们在一些野心家的煽动下,准备彻底的焚毁这里的一切,彻底的铲除这块长满“文化毒草”的土地。
    上海知府张道奎在得知情况后采取了比较坚决的态度,他立刻调集了上海附近各地的警察与巡捕营阻隔人群。
    最终警察与激昂的人群冲突起来。  演变成了一场动乱,火焰在洋场里燃烧起来,四周淌满了鲜血,人们愤怒的吼声和枪声交织在一起。
    9岁的刘翰目睹了这场激烈的动荡,这让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刚刚离开京城的他,趴在一座洋楼的玻璃窗口看着乱糟糟的一切。  这时天色已经暗了,远处红彤彤的火光映红了天边。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零五新纪年2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零五新纪年2
    眼前的景象让刘翰感到害怕,人们就像疯了一样,拼命的冲过守候在前方的警察和巡捕,杜公馆的门外有大量的巡捕守卫,可仍然有人吆喝着冲了过来。  燃烧的火把从守卫头顶飞过,被乱民扔向馆内,一队队警察散布在周围配合着巡捕营的火枪手推进了过去,枪声在街道上响起,随着伤亡者倒在地上,人群一哄而散。  可是人群太多了,不久他们又聚集了起来,而且变得更加难以应付。  他们埋伏在暗处袭击追捕的官兵,突然涌出的起义者在肉搏中凭着人数的优势占据了上风,在缴获了官兵的武器后他们变得更加胆大,用缴获的枪和官兵相互射击着。  街道变成了战场,长街上不时可以见到卷曲的尸体,呻吟着的伤者凄惨的躺在地上蠕动着残破的身体。
    杜受田有些焦急的徘徊在二楼,局势变得难以控制起来,他有些恼怒得诅咒着上海的地方官,这个该死的家伙起先就应该阻拦聚集起来的人群,等到人群已经聚集起来,这个蠢人却要去强行驱散人群。
    杜受田不担心自己的安全,他担心的是刘翰的安全。  没有人知道他是一个皇子,包括刘翰自己。  要是真出了什么问题,杜受田真不知道该如何向刘寄交待。
    杜受田的耳边响起刘翰稚气的声音,九岁的孩子并没有被眼前的景象吓倒,孩子睁着圆圆的大眼睛向杜受田问道:“杜伯伯这些人为何要赶跑洋人。  ”
    杜受田压抑住自己内心地焦虑柔声说道:“这些事情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不过伯伯可以告诉你。  这是两种文化的冲突。”
    “那什么是文化呢?”
    杜受田想了想说道:“这个文化呀,伯伯这样给你解释吧,文化是祖先遗留在我们生活中的习惯。  我们的祖先除了在我们身体上留下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特征外,还留给了我们语言、文字、我们盖房子的样式,我们生活中乐观地精神,我们吃苦耐劳的品质。  等等这些就是我们地文化。  洋人的生活习惯中有很多与我们不一样的地方,这些不同的地方需要双方的交流和理解。  如果不能相互理解便会发生碰撞。  这些地方上的百姓不知道洋人为什么喜欢吃半生不熟的牛肉,以为他们野蛮。  不知道洋人地教堂里为什么会免费的给孩子们看病,以为他们要拐卖孩子。  不知道洋人为什么要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以为他们的国家仍然落后。  这些都是交流和理解不够造成的,小翰想不想了解洋人,为什么他们的皮肤会很白,为什么他们的文字像蝌蚪一样。  为什么他们要驾驶着帆船来往于世界各地。  ”
    刘翰似懂非懂的看着杜受田,眼神里有着好奇和迷惑,半响他点头说道:“我有些想念妹妹了,要是她跟我一起去西洋就好了。  ”
    杜受田抚摸着刘翰的脑袋说道:“你不用担心,你最喜欢地王伯伯和王姨将她带走了。  ”
    “是王伯伯他们吗?”刘翰说着话,眼神有些落寂。
    杜受田感受到孩子的有些失望的情绪,安慰着说道:“王伯伯很忙,不然他一定会来送你的。  ”说着杜受田摸出了一把左轮手枪的模型递给刘翰说道:“这是王伯伯送给你的。  ”
    刘翰接过沉甸甸地模型手枪。  眼神里闪过一丝欣喜,这把用铜做成的玩具手枪握在刘翰的手中刚刚合适。  正在他爱不释手额看着时,一名武官到了二楼,抱拳向杜受田的说道:“大人,车辆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停放在后院。  请大人和公子上车。  ”
    杜受田赶紧向宋迈伦吩咐道:“马上带着孩子上车。  ”
    宋迈伦作为一名武术高手既是刘翰的武术师傅又是刘翰的贴身保镖。  他立刻应到:“遵命。  ”
    一行人从杜公馆的后门钻了出来,这里已经准备好了几辆四轮马车。  马车的周围有一群荷弹实枪的士兵护卫着,与街道上的警察与官兵相比,这些人地武器十分精良,他们腰间地武装带上插着两把很容易拔出的左轮手枪,一个个精干结实,一看便是经久训练地猛士。
    刘翰和杨班候与董光杰座进了同一辆马车,这两人一个是杨露蝉的儿子,一个是董海川的儿子。  他们两人比刘翰的年龄要大上一岁,刘寄五岁时候到城东月牙小学读一年级。  杨班候和董光杰读二年级。  第二年刘翰跳了一级便和两人一起读三年级。  杨班候与董光杰个子高大又是**,算得上月牙小学一霸。
    不过一物降一物。  杨班候与董光杰却被刘翰吃的死死的。  不说刘翰身边成日跟着的大内高手,单是刘翰自己也是打小开始练武。  难得的是刘翰有了这些武力却从不持强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