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尔加海战是摧毁拿破伦帝国的前奏,那么今天这场南海海战就直接敲响了中华帝国的丧钟。
在英国水兵兴奋的呐喊声中,已经被大火烧提完全失去战斗力的广远舰仍然在没完没了的开炮,也许船上的水兵伤亡惨重,全舰四十门火炮现在只有靠近船首的两门加农炮仍然在坚持射击,孤零零的炮击声在海面上回荡着,这是另一种勇敢,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捍卫国土的坚强决心!
“要不要去把这些落海的中国人救起来?”副官看着不断落水的中国水兵,心中有些不忍。
“救他们?他会迟滞我们追击的脚步,”邓肯摆了摆手道,“不用管他们,消灭逃跑的中国舰队才是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 ”
一直站在甲板上侧耳倾听的朱永华知道他永远的失去“广远”舰,也失去了舰上的一百多名手足弟兄,刚才那一声沉闷的爆炸声无疑是船只沉入海水中,火药爆炸的声音,这些弟兄都是好样的,他们一直战斗到了最后一刻,这就是帝国海军的精神,永不放弃,战斗到底!
“大人,狗咋种英国人追上来了!”副官擦了擦额上的不断渗出地汗水。 指着远处紧追而来的英国舰队。
“不管他们,传令各舰,进入设伏地后注意海上浮标!”朱永华冷冷的回道。
邓肯端着副官送上的一杯咖啡,轻轻的啜了一口,在他看来现在胜负已定,根据风向、风力判断,用不了多久强大的英国舰队就能追上这些疯狂逃命的中国人。 他真不明白,既然明明知道会有此下场。 为什么这些愚蠢地中国人还要发动一次毫无胜算的进攻呢,这也许就像1840年到过中国地英国将令所说的,“中国人习惯于短兵相接的战斗,他们只会作没有脑子的冲锋”,这都过了二十多年了,看来中国人的这个毛病还是没有改掉啊。
“将军,再有二十分钟我们的巡洋舰就可以追上他们了。 ”副官得意洋洋的对他们将军说道,“将军,您希望如何处置这些愚蠢地中国人呢?”
邓肯哈哈一笑,把咖啡杯轻轻的放在面前的指挥台上,想了想答道:“我个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不过这些中国人的巡洋舰看上去速度还不错,要是弄一条回去改装成游船,献给女王陛下。 想必她会很高兴的。 ”
“哦,我的将军,相信女王陛下收到这份来自东方的礼物一定会非常高兴地。 ”副官马上拍起了马屁。
“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传来,航行在旗舰“韦林顿公爵”号左舷不远处的“印度国王”号的船首顿时被炸得粉碎,汹涌的海水翻滚着冲进下层甲板,瞬间就横扫了整个下层甲板。 不管是正在装弹药的水手,还是到处堆方地弹药箱,甚至连固定的海军加农炮也被海水冲出了炮位,仅仅二十分钟,“印度国王”号就是在所有人的视线中消失了,海面上处到都是侥幸逃生的水手,他们在碎木与尸体中上下沉浮,拼命的呼救,真是惨不忍睹。
“这,这。 这怕是有220MM口径了吧……”目瞪口呆的副官颤抖的说道。 “中国人什么时候有这种口径的海军炮了?没……没听说咱们有卖给他们啊!”
“该死的中国人,他们埋伏了战列舰。 ”邓肯愤怒的把刚刚端着地咖啡杯狠命地扔到海水中,大声叫道,“快,全舰机动走位,了望哨寻找敌战列舰位置,各炮加大装药量,准备炮击!”
在邓肯的命令下所有地英国舰队纷纷转舵,由于敌情不明,他们只能以走位的办法来避开敌人的炮火,就在爬在桅杆上的各舰了望哨睁大了眼睛四处寻找敌人的时候,正在舰队最后走位的“玛丽露丝”号也被击中,巨大的船舵直被炸上了半空,这艘巡洋舰立刻在原地不停的转起圈来,迎头撞上了避让不及的“圣公爵”号补给舰,两条船顿时如同死鱼般漂浮在海面上,再也无法控制。
“将军,这不是战列舰!”副官尖叫起来,“这是水雷!”
用不着他提醒,邓肯已经明白他上了中国人的当,紧跟着那些中国巡洋舰的英国舰队,已经被他们带入了精心布设的水雷阵,这片平静的海面下到底有多少颗水雷恐怕也只有布雷的人才知道了。
相关史实(以下不计入正文字数):
1、水雷:水雷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 1558年明朝人唐顺之编篡的《武编》一中,详细记载了一种 “水底雷”的构造和布设方法,它用于打击当进的侵扰中国沿海的倭寇。 这是最早的人工控制、机械击发的锚雷。 它用木箱作雷壳,油灰粘缝、将黑火药装在里面,其击发装置用一根长绳索不结,由人拉火引爆。 木箱下甩一塞瓦斯托波尔绳索坠有3个铁锚,控制雷体在水中的深度。 1590年,中国又发明了最早的漂雷──以燃香为定时引信的 “水底龙王炮”。 1599年,中国的王鸣鹤发明以绳索为碰线的 “水底鸣雷”,1621年又其改进为触线漂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触发漂雷。 欧美18世纪开始实战使用水雷。 北美独立战争中。 北美人民为攻击停泊在费城特拉瓦河口的英**舰,于1778年1月7日,把火药和机械击引信装在小啤酒桶里制成水雷,顺流漂下。 当时虽然没有碰上军舰,但在被英军水兵捞起时突然爆炸,炸死伤了一些人,史称 “小桶战争”。 19世纪中期,俄国人B※#8226;C※#8226;亚图比发明了电解液触发锚雷。 在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沙皇俄国曾将这种触发锚雷应用于港湾防御战中。 至于小说中帝国海军从何处获得的水雷,请读者关注下一章内容。
第207章:水雷阵
第207章:水雷阵
第207章:水雷阵
正如邓肯所猜的那样,朱永华的确是布下了一个水雷阵来迎接这些千里而来的“英国朋友”,这也正是他上奏朝廷,取消之前麻雀战的依据,在美国作战的时候,北军由于战舰缺乏,因此大量的使用水雷来封锁南军港口,这种武器厉害之处让朱永华大开眼界,在离美回国时,林肯向他表示愿意援助一批军火(见204章),他当场就说其他的不用,这水雷到是希望林肯能多援助一些,因此这次回国的时候,几乎每条战舰上都装着几十枚各型水雷。 王财对朱永华的水雷战也觉得是很有取胜的希望,因为帝国水师的实力英国人非常清楚,唯有这个水雷是刚刚美国人那里弄来的,英国人根本不知道,完全可以借此来打一场出其不意的胜仗。
早在设伏的前一夜,朱永华就带着舰队悄悄赶到设伏海面,把所有的水雷全部设定好,而且为了能够避免诱敌的舰队误中水雷,朱永华不但把水雷的布设位置详细的告诉了各舰指挥官,还特别挑选航速快、机动力好的巡洋舰来作诱敌部队,所以当他们顺利穿过雷区之后,紧随他们而来的英国舰队就头痛了,不知不觉中就陷入了这个陷阱之中。
正在邓肯不断下达命令,指挥各舰机动避让大海中神出鬼没的水雷时,更大的危机出现了,埋伏在不远处的帝国六条主力战列舰出现在英国舰队地视线内。 而且这些战列舰早就调好了炮击角度,二话不说就向在雷区内手忙脚乱的英国舰队倾泄下几十颗重磅炸弹。 这就好比在梅花桩上的比武的高手,不但要提防对手攻击,还要注意脚下不能踏空,稍有不慎就会摔下桩来。
刚才还得意洋洋的英军统帅邓肯这次真正意识到他的对手绝不是此前所想愚蠢,甚至他现在才意识到真正愚蠢的是他自己。 不过虽然处于如此危机地境地,英国毕竟是独步大洋的海军强国。 英国水兵们也都是骑鲸蹈海地百战猛将,越是情况危机。 他们越是能够临危不乱此刻英国舰队摆了出了保护主力战舰的队形,所有的巡洋舰、辅助舰全部机动到主力战列舰的周围,一面躲避敌人的炮火,一面用船上的副炮不断的轰击附近海面上地所有可疑目标,顺着海流靠近英国舰队的很多水雷都被他们用这种办法引爆,而负责海军加农炮的水手则根本不想水雷的威胁,他们专心的装药点炮。 与在远处的帝国水师相互炮击,这种战列舰对射,英军水手的训练水平就体现出来了,不但命中精度比帝国水师要高,连装弹速度也比帝国水师要快很多,往往他们三次齐射,而帝国水师只能齐射两次,几轮齐射把在雷区外机动的来远舰打得起火。
已经换船登上宁远舰地朱永华只瞟了一眼后撤灭火而脱离战线的来远舰。 就下令各舰集中火力打击英国旗舰“韦林顿公爵”号,他认为只要击沉英军旗舰,那英国人的队形就一定会发生混乱,而混乱的英国舰队对于发挥水雷的作用就更有利。
这场激烈的炮击,可以说中国人占了较为有利地位,不但处在上风位置。 更因为脚下无所限制,可以做大范围地迂回机动,而英**舰却总是放不开手脚。 宁远舰上的高高飘扬的黄底龙盾帝国旗让所有的帝国水兵都非常清楚,今天的海战关系到帝国的生死存亡,人人都抱着必死之心,各层甲板的炮手全部赤祼着上身,那黝黑的皮肤在炮火的硝烟中穿梭往来,一门门海军加农炮每发出一声巨响,伴随着炮口的火光,巨大地炮身就会向后猛地一震。 而这些炮手根本顾不上打得发红的炮管。 抄起沾水地羊毛杆迅速熄灭炮膛内残存的火星,然后另一个炮手就会挺起蜗杆卸出火药渣。 等他刚拔除蜗杆,填满了火药的长柄勺就会把大量的火药填入炮膛内,当一切都装备就绪后,绪势待发的加农炮会顺着滑轨再次被推出炮眼,随着一声巨响,仇恨的弹丸会再次扑向目标,掀起一阵腥风血雨,随着宁远舰不断的变换着位置,左、右舷轮流齐射,英舰编队中腾起一团团的火光,海面上硝烟翻腾,喊杀声震天,一边是十二艘战舰组成的帝国水师,一边是近四十艘战舰的大英帝国水师,双方各有优劣,在这海天之间生死相搏,决出最后的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