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傲视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傲视三国-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天下皆知。古代河北的民风,据班固记载,赵、中山一带“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
    郭嘉继续说道:“河内张燕,以及黑山群贼于毒、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之辈都是乌合之众,但是他们的壁坞里大多广积钱粮。这些贼寇容易攻打,既可以以此为功,又可以积聚钱粮,而且还可以把其中的精锐编入军队,老弱则作编户以补历年来冀州因战事而造成的人口流亡。”
    郭嘉又起身,手指地图中的太行山说道:“第三步,扼守关隘。紫荆关、倒马关、壶关、井陉,这些关隘都是控制冀州要道和咽喉的关键所在。如果不扼守这些关隘,一旦天下有事,冀州就不再是主公的了~最后,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广纳河北的豪杰为主公所用。”
    “冀州豪杰我会一一其用,这点奉孝不必担心,我绝对不会埋没人才~”寇邵说道。
    “郭嘉不是担心主公会埋没人才,只是怕主公不能人尽其才。”郭嘉说道:“就拿典韦来说吧,他膂力过人,臂力千钧,与古之恶来相比也毫不逊色。这样的勇猛壮士当为先登陷阵,而主公却把他做为执戟郎官(侍卫、随从)留在身边,岂不是明珠暗投、大材小用?”
    寇邵一脸的惭愧,“我也知道把典韦留在身边作侍卫是有些大材小用,但是我实在找不出更加合适的人选啊~~”
    郭嘉笑着手指自己身后四个壮汉,“郭嘉这就是为主公送礼来了~四位请一一向主公介绍一下自己吧~”
    “诺~!”四个壮汉应道。
    第一个上前的壮汉长着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宽嘴厚唇,“小人名叫栾虎,清河人。”此人身材壮硕,手脚粗大,说话的时候口中一对虎牙十分惹眼,加上一对炯炯有神的虎目,颇有猛虎之态。
    第二人生的身材匀称,长脸尖下巴,他没有十分强壮的肌肉,“小人渤海瞿豹。”看他微微弓着的身子,确实象一头蓄势待发,随时可以扑杀猎物的锦豹子。
    第三人身高八尺不到,手脚细长,一颗和身材不大相称的小脑袋显得有些滑稽。“小人中山佘浚。”
    第四人也是身高八尺有余,但是体形比另外三人更加高大魁梧,与典韦不相上下,他说话也是粗声粗气的,“小~小人博陵屠熊。”
    寇邵也按照江湖路数向四人抱拳行礼道:“四位壮士有礼了~!”
    郭嘉说道:“此四人都是冀州游侠的首领,各个身怀绝技。现在他们愿意率领冀州群侠为主公的郎官执戟,如果大人答应了,那么典韦就能在更加适合他的地方施展才能。”
    “我寇邵求贤若渴,几位大侠不嫌弃寇邵,愿为郎官执戟,那是寇邵的荣幸。”说罢,寇邵首先就一人赏了他们一块金饼。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新官上任三把火,说的是新官上任的时候总要做些树立威信的事情。不过寇邵却反其道而行之,上任伊始就大施恩,把冀州数的上名字的文官武将统统召来邺城加以封赏。
    这天,邺城的州牧府中汇聚了几乎冀州所有叫的上名字的大小官员。其中著名的有寇邵还没见过的张郃、高览、麴义,以及不太知名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从事赵浮、程奂等。这些冀州的官吏们也有很多没有见过寇邵的,只是听说过寇邵的一些事迹,以及他一到冀州就除掉了刺史王芬和常山国相陈逸。
    “州牧大人到~”随着侍者一声洪亮的唱名,寇邵身穿官服,腰系绶带,一手按刀在冀州四侠的簇拥下,率领一班文臣武将从内室走了出来。
    呜~厅内一声惊叹,既叹寇邵的年轻,又叹他身边的臣属。冀州知名的田丰、崔琰兄弟、颜良、文丑和赵云三个以勇武知名的壮士,以及冀州游侠的首领都成为了这个年轻人的下属,这对冀州的官员们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震撼。
    “卑臣冀州别驾沮授,拜见州牧大人~”第一个向寇邵行礼的是沮授。
    PS:最近部门又被调走一个同事,忙的不可开交,连我这个病号都提前上班了,忙碌的程度可以想象,我保证下个礼拜就恢复速度。
第八章 擢升赏赐结欢心 冀州大
           “原来是广平沮授~!幸会~!”田丰作揖道。广平和巨鹿同属于鉅鹿郡,所以田丰和沮授可以算是同乡。当时知识分子本来人数就不多,同郡稍有名气的儒生多半都互相认识。沮授其实在寇邵刚进来的时候就见到了田丰,这个各方面都不比自己逊色的同乡都成为了年轻的寇邵的手下,自己对这个年轻人自然也是不敢小觑。
    寇邵见到沮授也很高兴,寇邵说道:“广宗之战多亏沮授先生出谋划策,这才大破黄巾,从那时候起,寇邵就一直对沮授先生心存感激啊~!”
    沮授低头答道:“当年在广宗卑职第一次见到大人的时候,就觉得大人样貌出众,见识不凡,将来一定是能成大事的人。果然大人以弱冠之年出任一方州牧,不到三十岁就封侯~”
    “简直堪比当年的冠军侯霍去病~!”这时不知道谁插了一句嘴,引得众人纷纷侧目。把对方比作冠军侯霍去病自然有夸奖对方年少英勇,在少年时就建立功业的意思,可是霍去病年纪轻轻地就英年早逝,所以把一个人比作冠军侯也有诅咒他人短寿、富贵不长久之嫌。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说话的人是一个年纪三十岁上下,留着络腮胡子、高鼻深目的男子。他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说的话有什么不妥的,依旧带着满脸的笑意和敬意向寇邵行礼道:“卑职凉州麴义,见过大人。”
    原来此人便是麴义,那么他说出这样的话也就不奇怪了。凉州是边郡,凉州人一向被中原关东士人认为是粗鄙的边民。中原重礼乐,文明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凉州被当时人们视为“边鄙”。麴义是凉州金城人,就被称为“边鄙之人”,含有轻蔑之意。至于轻蔑的原因是因为凉州人“习于夷风”,长期与羌胡杂居,与内地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关东人认为“凉州寡于学术”,即凉州文化属于低文化层次。由于凉州武将的文化较为浅薄,所以一直被关东士人排斥。
    麴义说出这话来,冀州官吏们纷纷窃笑,等着看寇邵给麴义脸色。谁知道寇邵并不知道其中的关节,反到非常高兴。寇邵大步上前,握住麴义的手说道:“麴将军就在凉州,晓习羌人的战斗方式,手下的湟中义从更是威震羌地。以后本官讨伐贼寇,还要多多仰仗麴将军!”
    寇邵的一番话让一直被同僚排斥歧视的麴义大为感动,只见麴义纳头拜倒,“麴义愿意为大人冲锋陷阵,先登夺旗,肝脑涂地也没有怨言~!”寇邵上前一把扶起麴义,“麴义将军不必多礼。”说罢寇邵一招手,侍者立刻端上一个盘子,木盘子里放着两个漆木碗。寇邵拿过一碗酒递给麴义,然后就拿一碗酒在自己手里。“寇邵举起酒碗说道:“我寇邵也在行伍中多年,最佩服的就是麴将军这样的壮士,来,先敬麴将军一碗。”这一碗酒麴义更是喝的感动,又连连表示了一番忠心。
    接着沮授引三个年轻人来到寇邵面前。当先一人身穿两档铁甲,长脸尖下巴,钢铃大眼,乌珠流星,严肃冷峻的面庞带着军人特有的气质,那是一种在钢铁一般的纪律中锻炼过的人才特有的气质。沮授介绍道:“此乃张郃张俊乂,河间啵耍ㄏǎ熘绞隆!
    张郃向寇邵行了一礼,“卑职张郃拜见州牧大人。”
    第二人身穿鱼鳞铁甲,黑脸带紫,两眉插鬓,狮子大鼻,端居中心。短短须髯,累堆不分。这人年纪比张郃稍大,沮授介绍此人道:“此人姓高名览,出身行伍,指挥兵马若定,老成持重,可堪重任。”高览上前一步,拜道:“卑职高览拜见大人。”
    第三人年纪稍轻,和张郃年纪差不多,没等沮授介绍就主动开口自我介绍,一开口就是浓重的并州口音,他说道:“卑将张辽张文远见过大人。”
    “张辽?”寇邵倍感意外,居然在这里和张辽不期而遇。张辽,并州刺史丁原以张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张辽河北募兵。寇邵立刻握住张辽的手,问道:“文远募兵的事情进行的如何了?”
    张辽答道:“已经得兵五百人了!~”寇邵一边挽着张辽的手引他入席,一边在心理打算如何把张辽留在身边。
    这一夜,冀州州牧府中歌舞升平,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但凡这次出席酒席的官员都得到了好处,能升迁的就官升一级,不能升迁的就得到了大量金钱赏赐。这样一来,冀州的官员们都对寇邵很感激,寇邵迅速在冀州站稳了脚跟。当然,这顿酒席不是可以白吃的,只要是来赴宴的官员都带着送给州牧大人的礼物。寇邵自然是照单全收,一旦你收下了下属的礼物,下属就会觉得你把他当自己人、信任他,将来你差遣他的时候会运用的更加得心应手。
    东汉末年灾害连年,瘟疫、蝗虫加上频繁的战争造成大量土地的荒芜。要取得天下,必须有一个巩固的后方,屯田就被摆上了议事日程。中国先民自古即注重农事,操国柄者皆知战胜或御敌,都离不开军粮供应。故晁错《论贵粟疏》引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
    “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沮授觉得寇邵的“广积粮”的提法很是赞同,“自从魏文侯派西门豹治理漳河之后,魏郡万亩良田得到了灌溉。但是由于黄巾起事、黑山做乱,百姓不死即逃,许多无主的荒田被遗弃,为此冀州已经多年歉收了,主公大可以将这些田地收为官田,同时出安民告示,招募流民屯耕。”
    寇邵表示认可的点点头,随后又补充道:“但是这些百姓惯于自耕自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旦被强迫放置在官田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