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坏朝廷公文本身就是反法之事,带罪之身本该隐姓埋名,但是大人对我一片赤诚,小人又如何还能隐瞒?”太史慈拜道。
寇邵摆摆手,“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子义随我上车~~”说罢寇邵拉起太史慈的手,亲自引他上车。
“这些皮货~~”太史慈有些舍不得指着那些皮草。
华歆与太史慈同是青州人,笑着劝说道:“如今天下纷乱,正是大丈夫择明主事之,凭自己的一身本领建立功业的时机。子义有勇有谋,一对铁戟更是横行青州无人能敌,如此本领不管是窝在辽东边鄙之地还是屈身市井,都是大材小用、明珠暗投。如今我家主公赏识子义,只要子义愿意效命,荣华富贵、封妻荫子,前途是无可限量,何必计较那几堆臭烘烘的皮子?”
太史慈有些心动,不过他还是有些许犹豫,“古语有云:家有老母子不远行,某避祸辽东多年,久未尽孝道,如今又要客居冀州~~~”太史慈带着恳求的语气,看样子他既不想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又放心不下家里的老娘。“请大人准某十日,让太史慈回东莱老家,取老母一起来冀州为大人效力~”
寇邵很爽快地应允道:“子义只管自去,莫说十日,只要子义愿意来冀州为本侯效力,就是一个月本侯也等得~”说罢寇邵从腰袋里掏出两块金饼,递给太史慈道:“这些给子义带在路上当盘缠,另外~”寇邵温情地说道:“老人家经不起颠沛劳顿,在路上为令堂雇一辆马车~”
“大人~多谢大人对家母的体恤~”太史慈神色感激,眼眶通红。‘事不宜迟~太史慈这就动身回东莱~“太史慈再拜道,随即又向华歆和戏志才拜了拜,然后下了马车,径直向邺城南门而去。
“大人~这好么?”戏志才有些顾虑的闻道,“主公为何如此相信一个初见面的无名之辈呢?”
华歆微微一笑,“虽然太史慈的名声只在青州一带,但是我听说他是确是个孝子。大孝的人必定不会背信弃义的奸邪之徒~”
寇邵也自信的点点头,“不错~本侯听说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但是并非朝秦暮楚之人。其心有士谟,志经道义,贵重然诺,一旦以意许知己,至死不负,志才不需要担忧。”于是戏志才不再说话。
回到府邸,寇邵只见华佗身背药箱,手拿木杖,头戴斗笠,一副要远行的样子。果然,华佗说道:“小人是来向大人辞行的~~”
“辞行?”寇邵说道:“莫非是下人此后的不周到?”
“非也~”华佗笑着摇摇头。
“那~~一定是了,最近本侯忙于军务,一直没有来拜望华大夫~”寇邵一脸抱歉的说道:“实在是抱歉,只要本侯稍一有空就一定来登门拜访~”
“都不是~大人多虑了~”华佗笑道:“华佗是一个山野村夫,一生的理想就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如今郭嘉大人和戏志才大人的都无大碍了,所以,小人想继续去各州各郡游医~去医治那些需要医治的百姓!”
寇邵此事正象以华佗为基础,先行建立一直战地医疗队,然后推而广之,进一步兴办医学院,培养大批医生,从而提高大汉子民的医疗条件,防止出现一次传染病就死亡枕集的惨状。所以寇邵此刻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华佗离开。
“华佗大夫,你的医术高明至此,但是怎么会犯下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样治标不治本的错误呢?”寇邵说道。
说一个医生医术低劣是对他最大的侮辱,尤其是华佗这样对自己医术相当自信的大夫来说。果然,华佗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雾色,脸色变得非常难看。“小人并不明白大人的话~”
寇邵颔首道:“请华佗大夫你想想看,以你一人之力,能游走几个州郡?从东面走到西面,才南面走到北面,关西爆发疫病你就去关西,关东爆发疫病你就去到关东,你在的时候疫病还能得到控制,等你一走,疫病又再次爆发~,况且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就算你不免不休,日夜不停,又能医治多少人?如此的笨办法,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笨办法么?”
华佗脸色稍稍缓和,“确实以华佗一人之力难以拯救天下苍生~但是华佗既然选择了悬壶济世的营生,就不会辜负了所学的歧黄之术~”
寇邵又笑了,“那到未必,本侯有意在邺城为华大夫开设医官,华大夫可以在馆中教习弟子,这些弟子学得华佗大夫精湛的医术之后,再出去游医天下,就能就更多的人,难道不比你一个人游医更能救济天下么?”
此话合情合理,华佗也不希望自己的高明医术失传,不免有些心动。接着寇邵又抛出了一个个更大的诱饵,“华大夫可能也知道,本侯重视有一技之长的人,不论身份贵贱,只要有所长,能造福百姓国家的人,就会在史书上大大的记上一笔。华大夫如此高明的医术,才智平庸的人可能都学不到一二成,万一将来失传岂不可惜?华大夫留在医馆中,一来可以教习弟子、造福百姓,二来也可以著书立说、流芳后世,将来在春秋史书上留下华元化的大名,岂不美哉~?”
行医在当时是属于身份低微的人才会做的行当,社会地位不高。当医生的也希望自己能开设医馆,不用终日在乡间游医。至于名流青史和著书立说更是对他们有很大的诱惑,华佗微微心动,“大人能以造福百姓为心,实在是百姓的福气。而且大人说的话也对,以华佗一人之力,救得了几个人?开设医馆,教习子弟,才能让更多的百姓获救~”
(本书正在参加““穿越历史游戏三国”——三国主题原创网络小说创作大赛”
希望大家支持我,QQ几乎人人都有吧,记得点击上面的“推荐本书”,谢谢各位支持我的大大们)
第九章 邺城商议大计 冀州也赖
不出三天,邺城就开办了一间规模很大的医馆,这个医馆不但为当地百姓治病,还广收学徒,赠医施药,一时间士民大悦,寇邵在冀州的名声也有口皆碑,声望和威信扶摇直上。不过,这家医馆首先培养的是一批善于治疗外伤的外科医生,这批人在跟随华佗学医一段时间后就成为了随军出征的军医,也成为后来新帝国的第一批职业军医,此乃后话。
华佗一走,寇邵就立刻招来了郭嘉、戏志才、沮授和田丰。郭嘉、戏志才、沮授和田丰是寇邵此刻的主要政治顾问和谋士,同时他们也为寇邵打理冀州的主要政事。
“你们四位是本侯可以信任和依赖的足智之士,所以本侯今天召集你们来,也是为本侯规划将来~”寇邵一脸严肃的说道。
沮授上前一步,首先说道:“不知道主公自己有何志向?是累官州郡?朝廷外藩?亦或者是~乾纲独断?”
“这个么~”寇邵顿了顿,“本侯虽年轻识浅,但却有心要干一番事业。如今残暴的董卓进京,而皇帝又年幼,势必使得董卓权倾朝野。本侯想据冀州之地,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进则南向以争天下,退则自守为朝廷外藩,至少也能振兴我寇氏家族,诸位以为如何?”寇邵试探性的问道。
沮授略带失望,又有些激动的说道:“:“当年西周王道陵迟,齐桓公、晋文公才能应运而起;王室一旦安宁,诸侯就只能贡奉周朝,尽臣子的职分了。您继承父辈威烈,骁勇善战,假如真能以冀州为根据地,奋发威德,扫除群雄,匡辅汉室,所建的功业,绝不会下于齐桓、晋文,定会流芳千古,岂止作一个外藩、振兴您的家族这么简单呢?”
郭嘉微微一笑,上前劝道,“沮兄不要动气,主公不是说进就争天下的吗?如果你觉得觉得主公要争夺天下,那又当如何呢?”
沮授慷慨陈词道:“将军以弱冠之年登朝,屡战屡胜,则播名海内;值权臣弄权废立之际,则正好彰显主公的忠义奋发;济河而北,则冀州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也被主公消灭,挥师东进,则青州可定;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如果如此施政,大人要成就大功业,不是难事。”
寇邵心里暗喜不已,终于让沮授自己把自己的心里话给说出来了,从中也试探出沮授是愿意跟着自己走的。接下来就是田丰了,“元皓,不知道你对沮授的话,可有异议?”寇邵问道。
田丰略作沉思,说道:“异议倒是没有,但是沮别驾说道了青、幽二州,可是却似乎忘记了对河北很重要的并州。”
沮授略显歉意的说道:“不错,元皓说的是。”
田丰接过沮授的话茬说道:“冀州山河形势,足为英雄凭资。天下纷乱之际,极易卷入争雄逐鹿的行列。另外,冀州又是塞外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一个主要方向。古来,冀州的战事要么是与中原争夺天下,要么是抵御塞外戎狄。”说罢田丰走到地图前,手指幽州说道:“幽州关山险峻,川泽流通,据天下之脊,控之防。巨势强形,号称天府。沿桑干河正东方向有居庸关,南侧则有飞狐口、紫荆关、常山关。居庸关一带山势较险,且地近蓟县,历代经营有素,防卫较重,不易突破;而紫荆关、常山关一带山势较缓,且隘口较多,易于突破,塞外胡人从这里入侵造成的威胁更显得严峻。但是,与蓟县隔大形山相望的便是平城(山西大同)。平城北部山地低口为塞北胡人的进入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通道。胡人一旦进入这个区域,只要沿桑干河及其支流河谷低地向东,即进入冀北、幽州,抵达上谷、渔阳一带,主公一旦得到了幽州,这是不可不防的一件大事。”
北魏拓跋珪伐后燕,自塞外入大同,然后,除自率主力由井陉东下太行外,另遣一部由东道出军都(居庸关),袭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