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由洛阳下水,逆河而上,西进首阳山。
安邑城外,夏侯威、夏侯霸两兄终于追上了司马懿,此时正于安邑城附近周旋。虽有两千将士同往,除了武艺外,在各方面,两兄弟都弱上不少。
被司马懿牵着鼻子东游西荡,而司马懿到底是在军中混迹多年,居然还有几位追随者,虽然没有兵力,不过,此几人也是不简单。
其子司马师,司马炎的伯父,乃是曹操手下大臣,司马懿长子,沉着坚强,且有雄才大略。司马懿次子司马昭随父南征北战多年,多有军识。司马懿此次败逃,其子跟随潜逃自是不希奇,而最值得一提的是,曹魏名将——郭淮!以擅于谋划且行事精密著称,能将此人从曹营手中招降过来,可见司马懿无时不刻都在行动着。
被司马懿牵着鼻子在安邑城外绕了一天,夏侯霸两兄弟终于决定兵分两路,左右包抄司马懿等人。
次日,天未亮,司马懿则叫醒两子及跟随其逃窜的郭淮开始逃亡之路,其料想夏侯霸兄弟必然会兵分两路包抄自己。若是真被他们追上,那自己就完了。
不愧是乱世奸雄,几人跟随司马懿向首阳山等地逃窜,河北已无立足之地,唯今之计只有逃亡江南,先避开此大祸,也好暗中观察,以图东山再起。
岂料夏侯威、夏侯霸两兄弟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就在司马懿等人准备逃离时,便被两兄弟追上。
“司马老贼休走,吃你夏侯霸爷爷一枪。”年少轻狂,口出狂言。
司马懿却并不放在心上,且不说论武艺他不是夏侯霸的对手,而现在他面对的不止是夏侯霸而已,还有其身后未知多少的大军。若是被缠上,必死无疑。
奋力杀出重围,好在大军没有完全合围,否则司马懿等人是只有等死的份了,虽然司马懿料敌先机的想法是正确的,可对于夏侯兄弟这两个从未上过战场的小将还是有些轻敌了。若是换作他人追击而来的话,估计司马懿等人早已撤离。
冲出重围之后,司马懿等人也被大军冲散,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奔逃,对此,司马懿亦是早有预料,若是出现这样的状况,无论如何都不能回头,脱险后于陈留相见。
司马懿的连个儿子冲到了一路,两兄弟一路团结杀敌,终于摆脱曹军的追击,向蒲州方向逃窜而去,而司马懿则是做了最明智的选择,河北一带皆是平原,现在追上来的或许只有夏侯兄弟的步兵,若是曹操后面的骑兵追了上来,那便是骑兵的活靶子。郭淮亦是跟随司马懿向首阳山逃去。
两日后,曹操大军西进至蒲州方向时,司马兄弟为了避开曹军的追击,已逃亡解良方向,曹操得知此消息后,立即派骑兵千人部队前往支援夏侯兄弟。终于在解良逃亡闻喜的路上追上逃亡中的司马兄弟。
“司马昭、司马师,你们还是投降吧,此时乃你们父亲所犯下罪过。想必主公不会牵连到二位身上。若是你们投降,我兄弟二人回去之后必定向主公禀明情况求其网开一面。如何?”
第三十七章 穷途末路(四)
司马兄弟笑夏侯兄弟天真,心道:“谋反!那是什么样的罪名?诛灭九族之罪,即使自己没有参与相比也逃脱不了干系。”可两兄弟不仅参与了,而且在此事上表现的相当活跃。曹操又岂能留下如此祸害?
司马兄弟在武艺上比夏侯兄弟差上不止半分,在骑兵的围困下,四人大战不到二十回合夏侯霸便将司马昭拿下。而司马师倒是有些实力,不过,也是被打的份,处处被夏侯威压着打。此时,见司马朝被擒,更是心中一慌神,便被夏侯威一枪刺于马下。
夏侯兄弟将两人捆绑后,由一百名骑兵押送赶往蒲州与曹操回合,将二人江于曹操处置。夏侯威、夏侯霸两人则率领剩下的几千名将士兵分两路,向首阳山搜索过去。因为在失去了司马懿两人的踪迹。夏侯兄弟只得一路跟随蛛丝马迹寻找,只知道司马懿是往这个方向逃走的,具体位置却也是不知。
蒲州曹操在接收到司马师、司马昭两人时,倒是对两人进行了一番仔细的观察,司马师有大将之风。而司马昭却让曹操感到危险。
曹操吩咐将两人打入死牢,容后发落,事后当贾诩问起曹操准备如何处置两人时,却是和他猜想的结果一样。只是原本打算为两人求情的,一听见曹操的回答后,便立即打消了这个念头。
“斩草除根!”曹操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非常冷静,显然不是为一时之气,而其眼神无比坚定。更说没有劝说改意之像。贾诩也就没有再开口。
次日传来消息,司马兄弟诚心忏悔,自知犯下大逆不道之罪。已于狱中上吊自杀。
司马懿两人于首阳山内转出来之后,确定了没人跟踪,才决定冒险前往潼关打探消息。两人化装成樵夫刚进入潼关后,便见一群人围挤在城楼脚下观看告示。
司马懿上前一看,才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已经被曹操所杀,身旁的郭淮本想安慰司马懿节哀,可见其冷静的态度,平和的气息,似乎根本不为此心疼。
当夜回到两人的落脚之地,当郭淮问起司马懿丧子之痛时,司马懿居然回答了一句,让郭淮极度吃惊的话:“当初他们跟我行军打仗时,便早应该料到会有此下场。迟早是要还的。只是他们来的比较早。”司马懿虽然没有将哀伤表露于外,可从其话语中,依然可以感受到那浓浓的哀伤气息。只是司马懿很清楚现在的局势,自己现在是又不能为他们报仇,还在被夏侯兄弟追杀,此刻又能做什么?唯一能做的便是保存自己的性命以图他日东山再起之时为其两子报仇雪恨。
郭淮看出司马懿的心思,暗自心道:“果然没有看错人,司马懿绝不简单。具备了成就千秋霸业的各项条件。忍人所不能忍!”虽然现在处于被追杀的局面,想到此郭淮还是没有后悔过跟随司马懿。反而是相信其必定能东山再起。
司马懿仰头将酒壶中剩余的酒全部倒进嘴里,一间破庙,两个男人。郭淮看着司马懿的背影,总是给人一种猜不透的感觉。
而此时却能明显从其动作中看出司马懿那掩饰不了的哀伤淡淡散发出来。
两日后,曹操等人已经到达冯翊等地,而周瑜大军则突破了曹阳,大军直逼弘农,想要赶在曹操之前是不可能了。好在曹操之前之计败露,黄河南的曹兵并不多。这才让周瑜等人有机可趁,可以如此快速的行军。
此时的司马懿正考虑如何度过黄河,忽闻潼关最近热闹起来了,打听之下才得知原来是夏侯兄弟的人马已经追到了潼关。
潼关太首令狐熊擅长内在政,闻夏侯兄弟追击叛贼司马懿至此,自是上前巴结,夏侯兄弟年轻气盛,上阵杀敌或许是勇猛万分,但遇上这样的政坛高手,也只有听着那马屁拍劈啪响。
令狐熊的马屁可谓拍的是一绝,两个楞头青,硬是被他拍的答应了他的几个请求,为其在曹操面前美言等。
而一直潜藏在潼关的司马懿两人在得知此消息后,司马懿却显得格外的冷静,按照郭淮的了解,至少应该会听到夏侯兄弟的名字会有所愤怒吧。但司马懿完全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愤怒。而一直在与郭淮谈论最多的便是如何在夏侯兄弟没发现的情况下逃往陈留。
夏侯兄弟一路追杀至此时,可谓是做了地毯式搜索,确定了司马懿的方向,已在黄河沿线布下重兵。此时的司马懿便如同丧家之犬。即使成功逃到了陈留,也要躲着张浪。不过,面对曹操他更愿意去面对张浪,一是因为曹操的底盘在不断缩小,而张浪则在不断扩张,以张浪目前的势力来看和天下大势的倾向吞并魏、蜀也是迟早的事。所以,自己何不预先到张浪内部,待其与其余两家打得不可开交之时,自己再趁势而起。
郭淮听完司马懿的计划后,是越发的敬佩此人。
当夜,两人便准备离开潼关向虎牢关方向逃去,企图从虎牢关一带撤至陈留。离开时,司马懿回头望了望藏身数日的破庙。这里留下了他伤心的回忆,对未来的策划。
因为达到陈留后,肯定不能再用自己的名字,也就是说需要更名换姓,或许对于现代的人来说这算不了什么,但对于思想封建的古代人来说,易名换姓那可是人生大事,视为对父母的大不孝之罪。
司马懿于庙门前遥跪父母道:“爹、娘,请恕仲达不孝。”话不多就几句,但郭淮却能深知其中含义。能做到这一步绝非易事。
跪拜完毕,司马懿这才带领郭淮准备向陈留方向移动,却不料,走到潼关城门处时:“站住,你是哪来的?这么晚了要去哪?”
潼关城门已经关闭,对此司马懿是早有准备,拿粗包袱里的银两塞给那几名守城的士兵微笑道:“我家住在城外十里处的小村庄,因家中老母病重。我这是前来请郎中回家看她的。”说罢手一指身旁的郭淮。
第三十八章 穷途末路(五)
不是偶不想更新快些,大家都知道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老命。转载自3Z中文网我能保持每天清醒的码出一章。已经很不错了,请各位兄弟不要着急,待我稍微休息一下,容后爆发!
请各位谅解。
------------------------------------------------------------------------------------------------------------------------------------------------------------------------------------
郭淮倒也聪明,接道:“官爷,我刚才听他说过其母亲的情况,好象还挺严重,我们得赶快过去才是。若是晚了,只怕……”
郭淮的话一出口,司马懿心道:“糟糕。”郭淮要是不说话还好,可能这会儿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