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军冲上去的时候,没有人回头看一看,淮西军的后军已经掉头后撤了。接着,董重质下令道:
“步兵结阵,你们务必在此坚守半个时辰,本将军率骑兵去汇合赵孙二位将军,从背后突袭,一定会一举破敌!”
董重质的镇定自若迅速使许多淮西军官士兵的心安定下来。是的,这是我们淮西擅长的战术,董将军曾经带领我们完成过许多次,这一次也一定会的!许多士兵都看到,董重质在离去的时候,脸上还挂着微笑,这是多么少见的啊!
董重质的心却在滴血,弟兄们,你们总说我对你们太狠,就让我对你们笑一次吧!回过头去,董重质一抽马鞭,骡蹄敲击冰冻的大地,消失在阴沉沉地天色里。
见到董重质,一名副将跃跃欲试地请求道:
“将军,末将知道孙将军去哪里埋伏了,让末将去寻孙将军突袭陌刀军吧!”
董重质低沉地说道:
“你去寻孙将军,让他率部立刻前往小溵水战场,从后面突进去,务必救出少帅。你,去找赵将军,让他立刻回援大营!”
几名副将一愣:
“那咱们的前军和左右翼的步兵怎么办?”
“快去!执行军令!”
董重质的面目立时狰狞了。
即使这一战他力挽狂澜,自己的内心也将永远无法安宁。他董重质一次性地抛弃了近四千名士兵,让他们为自己争取时间。董重质的双目血红,似要喷出火来。
正文 第十八章 怎么还不来呢?
更新时间:2008…10…13 16:32:12 本章字数:2406
阴沉的天气里天总是看似黑的很早,不过今天例外,今天的天空很明亮,明亮的天空一般会让人感到心情愉悦,不过今天也有人例外,看到自己大营被烧的淮西军心情能明亮的起来吗?
董重质分派去回援大营的人马很快又回到了他的面前。心情本来就很抑郁的董重质暴怒道:
“你们不是回援大营去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领头的将领沮丧地指着大营方向说道:
“董将军,您还是自己看吧!”
董重质一看,冲天的火光在大营的上空升腾起来。所有的士兵都被惊呆了。不详的预感在每一个人心头浮现。董重质厉声道:
“看什么看,回到战场找到少帅,我们还有翻盘的机会!抓紧时间,快走!”
等到宋朝的五千骑兵赶到大营时,陌刀手们已经在擦拭自己的兵器了。坚信董重质会回来率领他们击败官军夺取胜利的淮西四千步骑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除了前赴后继拼命抵挡陌刀阵之外,他们居然还惊世骇俗地派出手持长刀大斧的士兵去阻击试图追赶董重质的近卫军骑兵。结果虽然是被近卫军骑兵踏成了肉泥,但是还是给近卫军心高气傲的骑兵们造成了不小的损伤,尤其是对近卫军骑兵们心爱的战马。气得一名摸着战马屁股的近卫骑兵大骂道:
“这么能耐,去杀土蕃人多好哩!”
不过四千对一万,步兵为主对骑兵、陌刀军,用一个成语形容就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首先冲上去的淮西骡骑兵直接就被陌刀手们从骡子上砍了下来,一千骑兵一盏茶的时间就所剩无几,到后来后面的战骡死活不肯前进,撅着屁股往后退,最后恼羞成怒把骡背上的骑兵给撅了下来,让素来自大的骡骑军在步兵面前丢尽了脸。
步兵们却也无心嘲笑骑兵的不济,大家都是淮西军,你支持不住我离倒霉也就不远了,这一点淮西军认识地远比许多官军清楚。虽然是冬天,虽然是刚刚经过行军,可是许多淮西士兵额头上还是冒出了冷汗。淮西军将没有办法,大喊道:
“第一排上,谢大帅赏钱!”
第一排士兵果然如同吃了春药一样,亢奋地高喊着“谢大帅赏钱”冲了上去。物质刺激果然是少不得啊,可惜他们的兵刃狠狠砍下去,砍下去之后连兵器带胳膊都直直地竖了起来,接着就是肢体横飞的惨象。第一排如此下场,第二排还是不管不顾,接着是第三排,第四排,一排一排的淮西士卒都把浑身的热血喷涌在了冰冷的土地上,可是每个活着的人依然狂热地相信,董将军会回来带他们干掉这些可恶的官军的。
等杀到第十四排的时候,淮西军士兵突然觉得眼前一花,一直势如破竹的陌刀军刀墙突然停止了前进,反而缓缓向后退去,并且向两边散开。剩余的淮西军士兵们愣了一会,突然一名士兵高喊道:
“肯定是董将军,是董将军!”
士兵们顿时欢呼起来,欢呼声让王大海直摇头,接着出现在淮西军面前的是三千五百支锋利的箭头。还有本来给骡骑军准备的火药罐,为了快速结束战斗,恼怒的王大海也下令放了四五个,震得淮西军头晕目眩。近卫军还好些,河南军全都吓了一跳。
不肯投降的剩余淮西士兵顿时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除了利箭刺入自己身体的声音。当最后一名淮西士兵倒下的时候,他灵台最后一丝残留的清明还在念叨:
董将军怎么还不来呢?
王大海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士兵死心塌地,不过这个时候他却很佩服董重质,王大海对宋朝说:
“能让近四千士兵甘心做死士掩护他突围,这个董重质真是个不一般的人物啊!”
不过王大海话锋一转,道:
“所以我一定要捉住他,看看这是个怎样的豪杰!”
最终的结果当然是让王大海失望的,当会战结束以后,王大海向被俘的淮西士卒打听董重质的情况时,从被俘的骡骑军那里得知所谓“甘心做死士掩护他突围”的真相,王大海气得七窍生烟,为自己浪费的感情而深感后悔道:
“居然能骗得把人卖了还帮他数钱,真是空前绝后的小人,下次要让某遇上,一定不放过他!”
后来的事情暂且不说,且说宋朝本来按照计划率领五千骑兵来到大营,和王大海合兵夹击董重质,不料董重质感觉到危险来临,竟然以四千兵为代价金蝉脱壳,让官军原本的战术计划落空。宋朝来到以后,王大海当即下令,两军共一万名骑兵,分左右两路向小溵水战场疾驰,争取在到达战场之前追上董重质。免得在太子面前丢人。
王大海想的只是不要在太子面前丢人,可是却不知道王沛在他到达战场之前正在跳脚骂他。王沛并不知道是董重质没有按照给他的脚本走,而是以为王大海作战不力,放走了董重质,致使现在压力全部落到了他一个人身上。
董重质是从官军的大营方向撤过来的,他的正面就是官军的后军,而现在的后军是王沛率领的陈许军,在陈许军中间的,是太子李纯。
董重质后来曾经说过:
“如果知道太子殿下就在陈许军中,那么董重质拼死也不会撤退的,一定要请太子车驾移往蔡州,逼朝廷退兵。”
当董重质率领近万名(他分出了三千人去小溵河堡)未受损伤但是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淮西精锐重新回到小溵水战场时,吴元庆已经近乎绝望了,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官军大营那边始终不见动静,而己方的大营却是烈火熊熊,用膝盖想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士气高涨的官军轮番上阵,昭义军,宣武军,武宁军,近卫军,以及休息后调上来的部分陈许军――就是这个决定让阿迭光颜险些后悔终身――对聚集在土坡周围的淮西军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猛攻,那个赏格一次又一次被提起:
“杀吴元庆者??????”
吴元庆近乎绝望地望着已经暮色沉沉地天空,等待着奇迹或者死神的降临。
正文 第十九章 功亏一篑
更新时间:2008…10…13 16:32:12 本章字数:2337
“敌袭,敌袭!”
对于不能亲临一线杀敌立功,王沛和其他留在后方护卫太子的陈许官兵心里难免有些懊恼。虽然护卫太子的光荣感消褪了一半,但是依然一丝不苟地执行自己的任务。
晚风冰冷,乌重胤已经从塔楼上下来,命人扶着自己坐在马上往前去了,一个马上的将军,在战场上无论如何也要坐在马上,哪怕刚刚受过重刑。窦义紧跟在乌重胤身后,这样,站在望楼上的就是另外几个青年参军了。
当天色日渐暗淡,前方的战场看得不再清楚时,一名参军在塔楼上有些百无聊赖地将头转向了一边。青年人的注意力都容易被激动的事情吸引,战场看不到,自然就会打量下周边的情况,这一看可非同小可,青年参军立刻精神大振,高喊道:
“王将军和宋将军的铁骑来了!”
叫声里带着明显的愉悦,可不是吗?骑兵一到就意味着胜利将近了。持续了一天的鏖战,官军和淮西军都很疲累,官军还能轮换,吃干粮喝热水,而淮西军从外到内都是拔凉拔凉的,这个时候,上万名精锐骑兵只要轻轻一冲,那感觉,可不是一般的爽,快刀切牛油也就是这么着吧?
所以青年参军这么一声喊让大家的精神都振奋了起来,没有人注意到这支迅速接近的骑兵人数偏少,只道从大营方向来的必定是官军,刚刚传来的雷声不是预兆着官军的得手吗?陈许军士兵们迅速地跺了跺快要冻麻的双脚,来迎接这个好消息,所有的人包括前哨看不清楚对面来人服色的士兵精神都松弛了,直到对面人马不但不绕过,反而直行,不到那不减速反而加速,才有人反应过来,刚有人大声问:
“来得是何方人马?”
还没有问完,一阵箭雨就飞了过来,当然马上有士兵高呼“敌袭”,只是“敌”字刚出口就已经被射倒。当下官军后军阵中一片哗然,陈许军白天刚刚打出的强军风范在突袭之下露底,本来以为来的是友军的士兵们惊慌失措,不知该怎么办。而失魂落魄了许久的淮西军却精神大振,这么着一看,淮西军还是淮西军,官军还是官军啊!
左臂负伤,正在指挥部队突进的董重质迅速发现了后军阵中塔楼之下居然有一顶大大的帐篷,董重质当即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