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其他比如军饷军粮的集中安置、河北两镇如何办理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不过既然认为这个思路值得肯定,那么其他的问题就是枝节了。李诵道:
    “朕也是受几位相公启发,才想到这么办。这个事情咱们以前也没有搞过,大家既然认为有价值,可行,朕以为可以组织一个机构,专门负责研究这个事情该怎么办。问题既然是太子提出来的,陆相公经过行伍,又管着兵部,朕看就由太子和陆相公去做这个事情吧。”
    其他几人当然没有什么意见。今天的宰相议事也就转换到了其他的话题上。担心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希望,大家都很兴奋,一系列的议题都在讨论中有了决断,或者有了解决的方向。李诵很享受这样的氛围,最后李诵留宰相们陪着用了午膳。
    午膳是李诵的工作餐标准,四菜一汤:宫爆鸡丁、素三鲜、回锅肉、清蒸鱼、鸡汤。这几样是李诵的首创,如果按时间先后顺序的话确实是首创。不过这些在后世都是家常菜,出现在皇宫里,是要被嘲笑的,就像后人讥讽高鹗续写的《红楼梦》,一看高鹗写的早饭,就知道这人没富贵过。但在当时,真是稀罕的菜式。 一级家厨出身的李诵虽然到了唐朝不再下厨,但是依然以灵光一现的形式,从贞元二十一年端午包粽子开始,发明了许多菜式,让内外的皇亲大臣嘴巴都刁了起来。李诵估计将来历史上肯定会记载自己是历史上最会吃的皇帝。现在,在宫内吃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荣耀了,许多五品以上的官员一到大节日就开始惦记着赐宴了。而李诵表彰某个大臣的时候,已经不仅仅像当初赏赐裴度那样给两匹绢了,很多时候官员们看见中使带着两个手提食盒的小黄门出宫门的时候,就会咂咂嘴,羡慕的说道:
    “这是哪位大人受了恩遇呢?”
    或者“什么时候咱家也能迎来提着食盒的中使呢?”全然忘了中使们送来的食盒里有许多时候装的是毒酒。本来内府按照李诵的要求,为了脱去皇家色彩在平康坊低调开了一家酒楼,档次不低,但是生意一直不温不火,李诵一次去过以后,对李忠言吩咐了几句,几天之后,这家酒楼打出了每旬最后一天推出两道特制御菜的横幅,结果不管是官员还是商人,乃至市民,都趋之若鹜,连菜价都不看。各镇的败家子们更是如此。后来李诵暗中评价败家子们说:
    “泰西,就是大秦(指罗马帝国,汉安帝时派使者从海路送来大象作礼物,所以记载在了历史书中,为多数文人所知。)有个先贤叫阿基米德,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地球嘛就是一个很大很重的球,上面也全是人,还有许多美味的鸟兽。对,在球下面的人都是倒立着的,也不掉下来………………朕看,给这些败家子们一双筷子,他们能吃遍地球。地球有多大?这个么,好像比大唐要小那么一点??????”
    这家酒楼迅速成为长安数一数二的大酒楼,营业额暴涨,把李诵开心地不得了。顺便说一下,李诵当时操心两个事情,一个是从哪儿弄私房钱(皇帝也要过日子嘛,还要养自己的秘密势力呢!)的问题,一个是粮秣统计司刺探情报延伸触角的问题。御菜的推出都或多或少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今天的午膳虽然简便,但这几道菜被御厨做得色香味俱全,让宰相们大快朵颐。实际上,宰相们故意讨论这么久,未尝没有乘着皇帝今天高兴蹭饭的意思。不过李诵也理解宰相们,人多菜少,李诵怕宰相们吃不饱,下令加菜,宰相们以为今天可以多蹭些花样了,结果菜一上来还是四菜一汤,只不过是每人一份??????
    宰相们没有怨言,吃得很香,但是李诵却总是觉得滋味不足。宫爆鸡丁里连土豆粒、花生米都没有,是用别的玩意代替的,亏厨子们想得出来,用的是栗子。回锅肉里没有辣椒,素三鲜里没有青菜,而且只能再夏天多吃点,至于汤类,要是有西红柿该多好啊!可是这些东西还有后来遍布全国的玉米红薯,全都在美洲老家呆着呢,一点也不知道在遥远的大唐李诵大帝正在深切地思念着他们。李诵有时候想起《大汉天子》里有一个故事,是江充给汉武帝设美人计,美人在预定场合出现时背后是一片玉米地,这时候李诵就特别想把编导全拽过来揍一顿。李诵终于明白许多穿越者为什么最后都想要无限的扩张了,不属于这个时空的孤独感还有恢复自己本来的生活的**,起码是饮食这一块的**使然。就是李诵,现在也特别期待南面的海上事业能一日千里,造出大海船,到美洲去遛遛,弄点辣椒种子西红柿什么的回来。当然在意淫的时候李诵还想到如果造船技术进步,可以大规模从海上支援横海,甚至从胶东半岛登陆,腹背夹击李师道。
    不过这个登陆作战夹击李师道的作战方案在第二天的军事会议上很干脆的拒绝了。李诵觉得和这些军事思想落后的将领们无法沟通,李吉甫、陆贽、伊慎、韩愈、归登、冯伉、李愬、李光颜、薛平、李文通等人则觉得皇帝的想法太异想天开了。这些人里的武将都是陆地上的猛虎,对利用河道进行的水战还能接受,但是对海战每人都有所畏惧。倒是列席会议的度支副使柳宗元赞成李诵的想法,可临了也提出海战不确定因素很大,往往会人船俱亡的危险性。
    其实将领们的质疑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方面,擒贼先擒王,缁青虽然靠近大海,海岸线漫长,但是其中心在郓州,属于内陆,从西、南两面进兵,有利于兵力的投放,只要拿下郓州,就能平定淮西,何必分兵去搞什么劳什子的登陆呢?要是想动摇李师道的根基,从沭阳和沧州进兵深入缁青腹地都能够做到,安全系数也要高很多。海上投放兵力,除非等陆地上打不开局面的吧。但是看在座各位的样子,像是在陆地上打不开局面的吗?用兵是奇正之道,海上进攻在战术上只属于奇兵,奇兵在陆地上也不是不能用,干嘛要费那么多事往海上跑呢?
    另外一方面,自从高宗时候白村江口一战干掉了倭国水师之后,大唐的水军在这万里大海上就再也没有不怕死想摸老虎屁股的对手了。不像陆上,隔三岔五的就要剋两仗,先是和突厥,接着和吐蕃,和回纥,再加上连绵不绝的内战。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用进废退,独孤求败如果不死,没人和他比武一定变成独孤必败,这么多年水师除了打百济的时候大用过,就没在海上打过像样的仗,这样的军队退化的程度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出来,到海上会不会直接把船开到龙宫去都说不定。所以李愬委婉地安抚皇帝陛下说:
    “陛下,臣想水师还是先操练操练吧,操练个一年两载的臣想就堪大用了。说不定将来打渤海的时候能用得着呢?”
    李愬这么说让陆军将领们很提气,这么说就意味着在水师重新形成战力之前缁青已经被干掉了。不但缁青被干掉,河北都被平定了,不然哪里来打渤海的说法呢?说实话,渤海不过是个郡国,但是地方实在太遥远,在都城在牡丹江那旮旯,如果不是因为和缁青关系密切,李愬还不定能不能生出打它的**呢。但这其实不应该怪人家渤海,这是唐朝皇帝根据押藩制度下的命令,人家渤海顶多是打酱油的,干他x事?渤海郡国是指定和缁青发生关系的,渤海郡国每次遣使朝贡都是从缁青走,只是这种关系在唐中央威信衰落后变了味罢了。
    大臣和皇帝的关系往往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但是很多时候的体现是一条大腿拧不过那么多条胳膊。李诵无可奈何,只得收回了这个天才设想,只是出于对做一盘地道的宫爆鸡丁的强烈渴望,使得李诵大帝坚定了发展海上武装力量的决心。造船事业的发展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超出了海贸发展的需要。李诵大帝亲笔设计了许多战船的图样,幼宁公主又一次还从废纸堆里发现了一艘甲板极其宽大的战船样式,上面标了许多细长两侧带枝尾巴上翘的东西,好奇心不减的幼宁去问李诵这是什么,李诵答道:
    “蚂蚱。”
    百思不得其解的幼宁公主盯着图案看了半天,喃喃道:
    “这个图纸上标着叫做‘航空母舰’的东西,难道是用来装蚂蚱的吗?这船得有多小啊。”
    而李诵大帝的许多设计在匿名拿到工场去后,一向老实巴交的技师大喊一声,捶胸顿足地对来人说道:
    “大人;这么多年了,这么多年了,您能不能不把这些一下水就沉的船的图样拿来给我们?上面压着小的们造出新的大船来,小的们有很多事情要做啊!”
    李诵故去若干年后,一艘船舷上标着“神武”字样的海船,缓缓驶入了以太极宫命名的太极洋,望着东方茫茫的海域,船上的管舰唏嘘道:
    “神文圣武皇帝啊,您要的辣椒,臣终于找到了!”
    因为这一场跨越万里大海洋的战争是出于李诵大帝想要吃一盘真正的宫爆鸡丁的遗愿而引发的,所以在后世的历史上,被称为“宫爆鸡丁战争”。………以上纯属胡说八道,属于附赠,不收钱的。
    正文 第五十一章 耳根子软
     更新时间:2009…3…25 13:46:19 本章字数:4128
    李愬、李光颜、薛平等人是借着各种借口回到长安的,在长安呆半个月,商议一下对淄青用兵的计划,之后便会各还本镇。不久之后,张茂昭会来到长安,跟着到来的是于由页、乌重胤、郗士美等人,这一拨人是来会议如何牵制成德、魏博的,横海节度使程权因为不敢冒险通过魏博没有前来。再后面,范希朝、李愿、李光进、郝玼、段佑、李惟简等人又将先后入朝,商量怎么防备吐蕃回鹘党项铁勒等不友好民族,为大唐东方的战争营造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防止去年冬天吐蕃突然大举入寇振武、丰州等地震动长安的事情再度发生。
    六月二十五日,朝廷下诏准许李师道遣子入朝侍奉皇帝。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