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闻言,思索如何有效打击敌军,此时金中道:“彼国壮丁没有营寨,夜晚均在林中歇息,若是发动火攻,彼军士兵心慌意乱,必会夺路而逃。我等放火时留下一面出路,将船上火炮等器械搬运过来,用器械打击逃窜敌军,必然可以建功。”
金图年纪最长,虽然与诸弟职务相差不大,此时隐然为军中首脑,听闻金中所言有理,与诸弟观察附近地势,确定作战方案。入夜后,中国精兵携带易燃物品,借助风势,从三面开始放火。
因扎部下栖身林中,突然见三面大火借助风势,快速漫延而来,不由大为紧张,往没火处逃窜。树林尽头为一处土质盆地,两侧高达数十米,两端有宽百余米的通道。
中国兵马早已经布置妥当,在出口处堆满土堆,阻住去路,待到因扎引领部下狼狈逃到此处,只听一声号炮响起,四周林立起无数中国兵马。此时火炮、巨驽、投石车同时发动,因扎部下损折严重。
四子研究出的方案确实有些残酷,火炮轰炸连连,又带动地下埋设的大量火药,只听地底下轰然作响,震动着大地也颤抖起来。因扎部下近二十万战士,在这场爆炸中损折大半,余下的六万余士兵,看到现场惨不忍睹的场面,惊得魂飞魄散,没命往来路逃窜。林中大火此时漫延而至,火势惊人,土人退到此处,无地可去,眼露恐惧之色,正在不知所措。
金图见土人被困在一方,聚集在一块,下令炮兵密集发射,不到一个时辰,不伤一兵一卒,将六万余土人尽都屠杀于此。
第二百四十八回 远征澳洲(二)
关羽统领大军赶到新岛之时,四子已经占领全岛,关羽细听四子讲述战况,笑道:“陛下得子如此,真乃国家幸事,却是异族人的不幸。”
新岛由此成为攻打澳洲的中转站,中国军队因为水师无敌于天下,大军粮草器械等皆放在此处。关羽命人探听澳洲瘟役情况,听闻役情早已得到控制,吩咐各部兵马准备,除了金中统领十万水师驻守新岛之外,其余兵马悉数赶往澳洲,参与作战。
澳洲如今已经统一,建国号为“澳”,此时国王因病去世,因为无子,其弟扎马继承大位。扎马年纪不到二十,从小习文学武,尤其精通中国历史。阅读中国兵书之时常常拍案而起,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中国通,另外其人明断事理,知人善用,又富有智谋,因此将澳国治理得非常兴旺。
似乎老天在与澳国作对,澳国刚刚兴旺,人口渐渐增多,不料先是一场大旱,弄得百姓叫苦连天,接着又是一场瘟役,死了十余万人口。天灾无情,即便扎马有三头六臂,在大旱和瘟役面前也是无能为力。
天气转寒,役情才得以控制,此时比天灾还要严重的又将临近。扎也听闻中国攻下新岛后,知道中国此次远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刚刚建立的澳国,因此征召各部族男丁,共有百万大军,分别驻扎在两座主要城市澳城和尼城。
澳国兵马经过几年东征西战,颇有作战经验,因为澳国国人与其他国家种群不一,士兵粗悍好斗,又好吃人肉,不知伦理纲常,与野蛮种族无异。
澳国王族在中国人通商后,渐渐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派子弟随中国商船到中国学习,这才慢慢引进中国的文字、教育、医学等,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中国大军兵分两路,金华统兵十万为东路军前部先锋,来到尼城附近海域,派出小舟打探岛上情形。因为安南籍某一族郡士兵与澳洲人种相仿,因此上岸后巧言掩饰,未曾露出破绽。
金华乘坐小舟沿海观看尼城形势,见尼城临港而建,城墙低短,守军均驻守在沿海军营中,并无地利之便。细作此时回报,说澳国百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大军共六十万,在澳城驻守,其余兵力共计四十万,都在此地驻扎。
因为兵力相差较为悬殊,金华派出快艇通知后军,自引大军在离尼城以面百里处登陆,建造水陆连寨,等候大军会集。
中国军队刚刚登岸,消息立刻传到尼城守将处。尼城守将会棉,是扎马族弟,文武双全,与扎马最是要好,因此扎马委其为尼城防守重任。会棉闻报中国军队登陆后,率领亲兵往附近高地查看,见中国驻守兵力不多,下令集合全部大军前来攻击。
四十万大军集合后,浩浩荡荡往中国军营而来,早有伏路小校飞报给金华,金华命令部下将巨舰泊在水寨内,火炮营做好一切准备,准备用先进的火炮阻止澳国军队的进攻。
中国水陆连寨为周瑜所创,布寨时注重水陆两军尽能发挥所长,又能密切配合,面对敌军进攻的陆寨防御严密,陆军根据兵种有层次分布,配备有投石车和巨驽等器械,利用营寨,将器械威力发挥的淋漓尽致。水师因为所向无敌,其作用一是用船上火炮支援陆军,二是在陆军作战不利,营寨陷落后,接应陆军登船,在海上与敌军周旋。
会棉集合大军,排好军阵,下令全力攻打中国军营。金华在军营中已经布置妥当,在澳国兵马进入射程后,火炮率先轰鸣起来,在埃国士兵军阵中炸响。
火炮落下时血肉横飞,大凡种群见状都会胆战心惊,军阵自乱,但是澳国士兵却与常人不同,其种族人群在见到这种惨状时,反而异常亢奋,冲劲反而更足,不要命的蜂拥往前,让金华看得心中发毛。
澳国士兵极为凶残,个个似乎视死如归,火炮的威慑力对他们好像丝毫没有用处。在澳国士兵嗷嗷的突破第一道中国军营防线以后,金华果断下令,命令陆军在火速撤入第二道的防线的同时,命令水军上岸,将营中粮草器械先行搬运上船,准备在澳国军队突破第二道防线时,全面退回水寨。
金华部下陆军大多为安南籍士兵,水师多为东倭籍士兵,只有金华亲兵、各军政委、火炮营士兵为汉族精兵,因此整体战斗力不是很高。在水军做好撤退准备的同时,军营的第二道防线失守,中国陆军被迫撤入水寨,进行最后一道防御。
会棉久闻中国士兵威名,今日一见,发现除了器械威力巨大,整体战斗力也不是想象中那般强大,因此在攻破中国陆寨后,信心十足,指挥部下,准备一足做气,攻克中国水寨。
金华部下五万陆军在澳国士兵的拼命前压下,终于支持不住,按序开始撤回大船,在所有士兵都登上战船后,金华最后上船,其与士兵同甘共苦的作风让部下深深感动。
澳国士兵对付水师办法不多,看到金华乘坐的战船渐渐离岸,会棉命令军中标枪手,集中将标枪投往金华处。澳国士兵平常打猎,最擅长于使用标枪,会棉军令下达以后,无数标枪手一齐往金华处攒射。
标枪远距离投掷威力较大,金华亲兵用盾牌护卫,这无数标枪的威力虽然不能穿破盾牌,却有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金华立在船舷旁边,正面有亲兵用盾牌掩护,因为这股推动力太过猛烈,亲兵立脚不住,都往金华这边挤压过来,竟然将金华挤落下海。
此时旁边水师见状,一齐上前救应打捞,金华身披重甲,早已沉到深处,不知踪影。此战金华部损折近两万余士兵,虽然澳国士兵损折将近五万,但是金华失踪,军营被敌军攻克,成为震惊国内外的一件大事。
关羽统领主力此时赶到,命令大军暂停一切事务,先行打捞金华,在第三天夜里,关羽见数十万士兵均没有寻到金华或是他的尸身,下令大军放弃打捞,登陆上岸驻扎,一面筹谋破敌良策,为金华报仇,一面使人飞报国内,通知金旋。
金华为乌静儿之子,乌静儿闻得噩耗,不由哭倒于地,金旋虽然心痛爱子,毕竟与乌静儿心境不同,在乌静儿宫中待了几日,劝慰她莫要过于悲伤。
第二百四十九回 远征澳洲(三)
金图、金志、金中与金华兄弟连心,闻知噩耗后,纷纷请战,欲为八弟复仇。关羽、周瑜以前因为中国大军所向无敌,将领极少损伤,因此推荐兄弟三人出任前锋,是为了让他们建立军功,以图王位。如今金华此事一出,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万万不敢再让三兄弟上阵,不但不准三兄弟所请,反而将金图、金志兄弟派回新岛,与金中一起驻守此岛。
关羽、周瑜等跟随金旋多年,知道金旋对诸子面冷心热,金华出事后两人均上书自责,但是事已如此,无可挽回,两人整顿兵马,欲要族灭澳国,为金华报仇雪恨。
两人分头进兵,关羽部攻打尼城,周瑜部攻打澳城,接战几次,虽然敌兵比别国兵马凶狠,但是却小胜几次。正在两军相持之时,尼城守将会棉又想出一着怪招,在一天夜晚,突然命令部下征召所有船只,准备出海偷袭新岛。
会棉最初攻陷金华营寨之时,尚不知主将为中国皇子,待到以后此事宣扬开来,才知道那日落海之人,身份竟然如此尊贵,扎马因为此事为会棉加官进爵,表彰其立下大功。
会棉在此事后发现,金旋诸子虽然在军中职位不高,但是各将对待他们比自己性命还要重要,这日入夜后思考破敌良策,忽然触发灵感,金华一人出事,远征军合军将领皆心中不安,若是集中兵力攻克新岛,若是三子再有意外,中国远征军将领如何面对金旋?若是此事成功,恐怕中国军队必然生乱,由此澳国可以不战而退敌兵。
会棉是个想到边做之人,并不与人商议,自己盘算好后,征召合城所有船只,连夜集合大军远赴新岛。关羽征战多年,对于中国水师一向自信得很,澳国又没有建立水师部队,因此并未提防敌人会从海上做文章。
次日清晨细作发现澳国军营已经人影全无,慌忙回报关羽。关羽这次作战有些不顺,听闻澳国大军一夜间不知踪影,不觉有些纳闷,在占领尼城之后,水师回报说海边一条船只也没有,这才感觉有些不妙,连忙与陆逊一起商议。
陆逊足智多谋,盘算一会,认为敌军若是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