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他安排制作的马车也只有八辆。暂时能缓解运输上的困难,他要把有限的虚拟币购买更多的兵士。
因为有了马车,石料和木头的运输快了一些,虚拟币增长速度有所提高,凌云得以购买到更多的弓箭手。
弓箭手增多,干活的人就相应增多,凌云布置的任务在接下来的四天里相继完成。
在第三天的时候,凌云派出了三十名哨兵,朝北面延伸出三十里的距离打探黄巾军的消息。
第四天,凌云完成了计划内的所有准备工作,余下的事情就是安心发展生产,随时迎接黄巾军的到来。
同上次一样,凌云并不确定黄巾军是否会来报复。他是经过缜密的思考才制定的计划,即便黄巾军不来,这些布置对他来说也算不上浪费人力、物力。
为防止方信等人知道输送平民和买兵的事,就必须把这些建筑与他们隔绝开,所以内营和外营的划分绝对必要。而且多了一层木墙,就多了一层保险,即便外营失守,还有内营的防护。
至于宽壕,是对内外营的防护,凌云是从护城河的设置上想出来的,有了这个壕,敌军不搭桥绝对无法越过。而且,凌云准备把山溪的水引进来,开展另一项产业——养鱼。当然现在的宽壕并没有与山溪打通,而且里面布下了木刺,如果敌军掉了进去,很难不成为刺猬。
四天的时间在平静而忙碌中匆匆而过。
第五天上午,这种平静终于被打破。
凌云接到哨兵的报告,黄巾军到底气势汹汹地来了。
介绍一本好友笑面无常的历史类新书《诛国》。害至亲者,我必杀!
乱家国者,我必诛!
人挡杀人!神挡杀神!
任你是一镇强藩,亦或是是那高高在上的皇帝,照杀不误!
争地盘,夺天下?有何有不可!
第十一章 第一轮(求推荐)
程远刚比凌云预料中来得要晚一些。WWw。
邓盛被砍掉脑袋的当夜,残余军士抬着他的尸身星夜赶回老巢报信。
程远刚听军士说完事情经过,把邓盛骂了个死不瞑目,当然,邓盛绝对听不到了。
骂归骂,程远刚的心里却非常悲恸,与邓盛相处多年,虽然后者有自负的毛病,对他却始终忠心耿耿。而且有一次与幽州军作战时,邓盛还救过他一命。
此次出兵,可谓损兵折将,几近全军覆没。
是可忍,孰不可忍。程远刚一怒之下,当即升帐与部下商议对策。
通过分析交战的情况,程远刚与部下一致判断对方的人数并不多,而且以弓弩手为主。否则的话不会一直躲在大营里,连邓盛溃逃时都没敢出来追击。
再加上那名爬上树观察凌云大营的军士拍着胸脯保证,他看到的大营空空如也,对方的兵力极其有限。这让程远刚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判断。
他生性谨慎,很少打无把握之仗,对方是一块石头还拿脑袋往上碰,那不是勇敢,而是愚蠢。
他之所以骂邓盛,就是因为这一点,明明人家弓弩手厉害,还击鼓冲锋。结果把人都给敲到阎王爷那去了,催军鼓变成了催命鼓。
打仗和挑柿子一样,要先捏一捏,软一点的更容易吃掉,这是他一贯的用兵原则。所以他没过多犹豫,便下了出兵的决心。
至于方信一伙人,他并不相信他们有胆子背叛,一定是邓盛给逼急了,才做出跳墙之举。
但程远刚却拿这件事大做文章,以铲除判军,为邓盛报仇为由,开始了兴兵的准备。当然,此时的程远刚并不知道方信已经投靠了凌云。
偏将庞春请命要率一千人马前去攻打,被程远刚给否了,他要亲自带三千军士前去征讨。对付兵力少的对手,适宜人海战术。如果用添油战术,很容易被对方各个击破,眼下这点人马实在伤不起!
商讨完毕,一道军令下去,紧急制作三百面大木排,有了这玩意,弓箭就是个渣。
因为一系列的出兵准备,再加上筹办邓盛的丧事,程远刚的兵马才稍显来迟了一些。
此次,程远志几乎把所属人马全都带了去,只留三百人看守老巢。
一路上,他不断催促兵士加快速度,奈何带着三百面大木排,行军速度依然缓慢。
他也有过在半路上制作木排的想法,却担心被对方打探到消息一跑了之。
...
这天下午,程远刚率领大队人马,绕过一片树林,出现在凌云大营的北侧。
视线越过百步外的一道长形土岭,可以看到有一些平民在大营外的空地上加工木材。似乎,那些人发现有大军前来,纷纷慌乱地跑进大营。
程远刚又向东侧和西侧张望了一下,与这边一样,都有一道土岭。
“上去看看。”程远刚命令身边的人。
旁边一名军士应声向土岭跑去,不料,他刚一登上土岭顶端,十数枝羽箭从大营中飞射而出。
那名军士躲闪不及,身中数箭栽下土岭。
随即,大营中号角声连续响起,混乱嘈杂的嘶喊声隐隐传了出来。
程远刚冷着一张脸让人立刻去把那名军士给拖回来,可是,已经晚了,拖回来的只是一具尸体。
看着那名军士身上所中的箭,程远刚倒吸一口冷气。军士身中四箭,一箭正中面门,两箭射中前胸,小腹还有一箭。
这么准?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邓盛会败得那样惨。可惜,一时大意,让军士搭上一条性命。
“带着木排上去打探。”程远刚收回心思,再次下令。
四名士兵手握木排后侧的木柄,在木排的掩护下走上土岭。这次也不例外,大营中再次射出十数枝羽箭,只是全都射在了木排之上。
“哈哈哈”
程远刚大笑道,“都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要破弓箭还得木排啊!”
“将军高论。”偏将庞春在一边应和道。
不一会儿,那四名军士退了下来,把看到的情况向程远刚做了禀报。
土岭距离大寨木墙约八、九十步,呈斜度向下倾斜。土岭与木墙之间有很多树皮和加工木柴剩余的边角余料,上面还有一些未加工完的树干。大营木墙的垛口能看到一些弓箭手,数目看不确切。
程远刚点了点头,随着方才那四名军士再次登上土岭,先前他担心对方在土岭上设下什么机关,所以没敢轻易冒险。
大营中的守军似乎知道射箭没用,看到土岭上出现木排,没有人再动手攻击。
程远刚透过木排的缝隙,把周围的地形仔细打量了一番,与方才军士汇报完全相同。但与逃回去的那些军士所说却相差很大,无疑现在的大营比描述中的要大许多。
看着远处那些新盖的住宅,又看看地面上凌乱的树干和满地树皮、碎木,他立刻明白了,这果真是大兴土木。看来他们先前并没什么防范,不然大兵压境,那些干活的人怎么才慌乱跑了回去。
“二百面木排正面进攻,八十面木排侧翼掩护,全线进攻。”回到原地,程远刚下达了进攻命令。另二十面木排,他留在了身边,以防万一。同木排一同留下的还有二百名亲兵。
听到命令,庞春立刻指挥着军士把二百面木排一字排开,其余木排护卫在两翼,其余军士跟在木排后面缓缓向前行进。
与此同时,战鼓声咚咚响起。
木排兵很顺利地越过土岭,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正当程远刚为自己的策略得意不已的时候,前方异变陡生。
大营中的弓箭手射不穿木排,却不惯着那些没有木排的军士。当木排兵走下土岭的时候,刚好把土岭上的军士暴露出来。
一时之间,大营内箭如雨下,射向土岭上的军士。惨叫声接连响起,土岭上的军士纷纷倒下。顷刻间便有近百人中箭,其余人纷纷趴在土岭上躲避箭雨。
“鸣金”
程远刚脸色发绿地下了命令,第一个回合,就这样草草收场。虽然对士气有所影响,但也不能眼看着军士送死。
随着锣声响起,所有士兵都撤了回来。
程远志与庞春略一商量,决定铲平一小段土堆,然后再进攻。
这一下可苦了挖掘土堆的军士,凌云从土壕里挖出来的土堆放到这里是用铁锹等工具,眼下黄巾军可没带这些东西。刀也不好用,只好用手挖。
凌云站在木墙边看着黄巾军的举动暗暗好笑。这道土岭的土都是挖宽壕给挖出来的,一时间没办法处理掉。刚好想了这个办法,废物利用,设置了这道障碍。
他的大部分弓箭手都调到了这侧,专门等着伺候这帮黄巾军。这五天,他的虚拟币收入不多,只购买到三百二十七名弓箭手。但平民却输送过来七百多人。
单按人数论,凌云这边有两千七百多人,与黄巾军相差无几。而且经济发展一直没有停止,运进基地的树木正源源不断地被加工成木材,而后化做虚拟币买进兵士。
胜负已经没有悬念。
不过,他想利用好现有的七百多名弓箭手和一百六十多名弩手,尽量不与黄巾军短兵相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他不求速胜,时间拖得越长,对他越有利。
第十二章 谁尿的?
用手刨土本来是耗子的活儿,现在用人干,确实有点大材小用,但就技术含量来说,人还真没耗子专业。WWw!
好在人的手比耗爪子大上许多,军士竖着木排在前面掩护,后面的人手瞪脚刨地忙活开了。半个多小时后,土岭被刨开了一道五米多长的豁口。
随着豁口的打开,程远刚的脸上云开雾散,胡子拉茬的厚嘴唇开始向上翘了。在他的眼里,此时的大营犹如一座羊圈,里面的肥羊将会任他肆意宰割。
“木排兵队形不变,长排兵随后,弓箭手随行掩护,击鼓。”
等刨土的军士撤回来之后,程远刚不可一世地挥舞着长矛吆喝着。
鼓声渐起,进而如雷鸣般咚咚震动着军士薄薄的耳膜。木排兵闻声先动,掩护着后面的军士陆续穿过豁口,逐次横向延伸开向大营靠近。
就在木排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