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我佐刘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演义之我佐刘备-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人家稍等,我这便前去禀报。”言罢,吩咐其余军士守门,自己便往里面禀报去了。
    厅堂之上,刘备心情正高兴,自从那个活字印刷推行以后,自己的名声立马上了个台阶,经常有各种士人前来拜见,虽说愿意留下效命的并不多,可好赖比自己以前的情况好多了。而现在厅堂之上的这个人物,不仅有名而且还是故交,乃是陈群陈长文。两人谈的愈来愈投机,而陈群也透漏出自己愿意在刘备麾下效命的念头,而简雍孙乾关羽张飞亦是在一旁作陪。此时,忽有军士来报:“禀大人,府衙门外南阳黄忠前来求见。”刘备与陈群言谈正欢,闻得此言,微微一愣,随即便想起来半年前杨雷所献药方之事,不由环顾诸人,笑道:“吾今日又得一员大将。诸君可随我相迎,一观杨宇霆所称当世廉颇的将军。”“哦?”陈群微微有些奇怪,碍于初来乍到,却是不曾相问。那边关二爷微微睁开丹凤眼,不置一词。张飞性急,却是哈哈大笑道:“吾听杨宇霆言黄汉升武艺超群,箭术无双,待会儿却要到校场上一较高低。”刘备闻言,脸色一沉,道:“三弟不得无礼。”心中却转起千般念头,徐州这一年来的发展都有杨雷杨宇霆的影子,你是上天派来帮我匡扶汉室的么?
    府衙门口,黄忠正在等待,心中亦是焦灼,自己是为了答谢刘备赠方救子之恩,待儿子病体初愈,便赶来徐州拜见,不过自己身无所长,唯一的报恩机会便是在徐州效命吧。虽说刘备仁义之名满天下,然其两个义弟亦是天下闻名的勇将,自己这已近天命之年的老人,刘备能看的上么?心中甚是忐忑。又看看身边的独子黄叙,再看看自己的结发妻子,沧桑的脸上闪过一丝温柔,为了妻子儿女,自己便再搏一把吧。此时,但听人声响,府衙之中已经走出一群人来,那守门军士一看,急忙对黄忠道:“使君大人亲自来迎接你了。”黄忠一愣,第一个想法是怎么可能,自己虽说颇为自信自己的勇力,然也不信自己的名声会大到让刘备亲自迎接。第二个想法就是自己的儿子的病是刘备派人千里送方才医好的,想必人家早已经把自己放在心中了。这个念头一起来,黄忠便要拜倒下去,刘备哪里会给他这个机会,虽然第一印象,额,有些惨。没办法,黄忠本身就是寒门,加之儿子多病,自己就是在荆州军中有些军饷也花光了,要不是刘磐给他盘缠上路,还不知道怎么来徐州呢。虽说刘磐对自己的这位老哥哥要投奔刘备有所不满,但也没办法,人家要报恩总不能让人家不去吧,再说,自己这位老哥哥在荆州也确实不受人重视,便是他刘磐自己,身为刘表从子,亦不过是个偏将而已。
    且说刘备见黄忠要拜,急忙搀扶住:“将军不须如此。备盼将军久矣,不知令郎身体如何?”黄忠见刘备如此说,急忙回道:“使君大人。忠在此拜谢使君赠方,救我儿性命。忠愿从此追随主公,永不相弃。”转身道:“叙儿,还不来拜见主公。”那年轻人急忙上前拜道:“黄叙拜谢主公活命之恩。”那妇人亦是跟着一拜。刘备急忙请二人起来,便把黄忠一家三口请了进去。此时,那守门的几个军士一脑门子汗,窃窃私语道:“幸好刚才咱们弟兄态度够好,不然……。”众人皆点头称是。
    徐州城外军营,校场之中。正有两员武将在场中厮杀,一刀一矛,二马盘旋,直打得个不亦乐乎。刘备在台上看的高兴,转向身边的关羽道:“二弟,黄汉升能和三弟斗个旗鼓相当,果然武艺超群,宇霆称此人为当世廉颇。所言非虚啊。”关羽微微睁开丹凤眼,回道:“大哥。黄汉升与三弟固然武艺相当,然如此相争下去,恐有一失。不若待吾将他二人分开如何?”刘备一听,便笑道:“二弟是见猎心喜了吧。不过,汉升此后亦在帐下,二弟可不必急在一时啊。”关羽颔首道:“大哥所言甚是。”刘备见状,笑道:“二弟,你与三弟乃是与我一体,如同手足,与诸人不可同日而语。”关羽这才展颜。刘备见状,便吩咐军士们鸣金,场中二人闻得,各自收了兵器。张飞看着黄忠便道:“老将军好身手。闻得将军箭术无双,不知能否相示。”黄忠微微一笑,手略胡须道:“三将军既言,忠安敢不从,不过主公已经鸣金,不若以待他日。如何?”张飞看看那边的点将台,点点头道:“甚好。”二人共归。
    厅堂之中,刘备正盛赞黄忠之勇,忽有军士来报:“大人。杨校尉有书信到。”“哦,快呈上来。”厅中诸人俱是看向刘备手中那封薄薄的书信。刘备展开观看,其上曰:主公,雷自去年练兵九里山,迄今已有一年。现大寨已立,军已成,还望主公选一大将来此镇守。今雷书已成,欲与云龙山办一书院,号云龙书院。主公应为山长,雷自荐为教习。主公可将诸君之子送与书院之中学习,另可将有功之士子送入书院学习。主公亦可请士人入院学习。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故雷以为士人入院学习者可出入随意,然诸君之子与有功将士入院学习者,非合格者不能出师。具体如何,待雷将各种院规制定出来,再请主公斟酌。雷拜上。刘备看过书信,沉吟片刻,便命人宣读,在座诸人听完之后俱都沉思。良久,陈群说道:“主公。杨宇霆所写之书在何处?不知群可否一观?”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刘备摇头道:“书尚在九里山宇霆手中,尚未在此。然吾以为兴书院,开民智乃是有利于国计民生之大事。且有功将士之子女妥善安置,更可激发吾军士气。故吾以为其策甚善。只是诸君之子女,吾以为当与士人同列,可自由出入学习。诸君以为如何?”“主公此言甚是。”众人纷纷答道。毕竟,谁也不知道杨雷搞的什么鬼,若是弄出的规矩让自己的子女出不了师,那岂不是丢大人了。
    “主公,宇霆一力筹办云龙书院,无暇分身,那九里山大寨由何人驻守?”糜竺问道。此言一出,众人忍不住想翻白眼,那可是杨雷经营了一年多的大寨,别说下面的校尉了,恐怕三将军和关将军都在盯着这个位置呢,你那意思难道是让你那个弟弟糜芳糜子方去驻守啊。糜竺一说完话,自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了,心里一下反应过来了,暗骂自己一句,一关心自己老弟就头脑发热了,便忐忑不安地看着刘备。刘备看看诸人,见都是眼巴巴地,遂道:“二弟还要坐镇徐州,不可轻离。三弟脾气太爆,甚爱美酒,独自镇守亦是不可。唔,汉升,吾命你为都尉,统领九里山大寨,扼守徐州西北。如何?”黄忠正在旁听,不料刘备忽然点了他的名字,稍稍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当即拜倒:“忠定不负主公所托。”言语之中,竟有些许凝噎。没办法,在荆州受了那么久的气,一来到这没多久就成了手握一方重兵的将领,任谁也会有这种感觉吧。更何况,眼前的主公是自己儿子的救命恩人。
    九里山大寨,杨雷迎来了他的继任人黄忠还有陪同镇场子的张飞。见礼完毕,来至作战室。黄忠看着眼前的沙盘,又看了看眼前这个年轻的将领,有些无语。张飞见状,哈哈笑道:“汉升不必如此。宇霆一向谨慎,你来看看。九里山扼守徐州西北,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此大寨一可抵挡曹操,二可看住吕布,三可驰援徐州城。故大哥将此要地交予你,而不是俺老张,为的就是怕俺喝酒误事。”黄忠看看那详实的沙盘,不禁叹道:“有此物在手,忠可保无恙矣。”张飞笑道:“那当然,宇霆做出的东西还有不好的么?”言下甚是得意。杨雷亦是哈哈一笑道:“黄都尉,如此,九里山大寨就拜托了。”黄忠正色道:“为主公分忧,乃是分内之事。杨校尉但请放心。”杨雷一笑。待到交接完毕,杨雷便随张飞回徐州了,自此,开始正式步入刘备军中枢。
第一第十六章 杨雷办学
    杨雷跟着张飞来到徐州城时,天就要黑了,城门刚好也要关闭了,当然,有张飞这张面孔在就什么事都OK了,杨雷也顺顺当当地进了徐州城。进城的第一件事,自然而然是要去拜见刘备了,这是张飞的大哥,也是自己的主公,还是坐镇徐州的一方诸侯。到了刺史府前,只见关平正在等候,见到张飞杨雷,急忙上来道:“三叔,宇霆,你们可算到了。大伯和父亲还有糜子仲他们都在厅堂之中等着呢。”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带二人进去。杨雷心中一愣,莫非刘备真是在等待自己?不动声色地跟着关平张飞向前走去,至于他所写的那十本书,有军士在后面帮他拿着,倒是省的他费手脚。
    来到厅堂之前,却见刘备带着一群人已经恭候在那里,糜竺孙乾陈登简雍还有关羽都在,其中还有一些人,自己却不认识。杨雷正要拜见,刘备却上前一步,拉住杨雷双手道:“宇霆终年镇守九里山,练兵立寨,实在是辛苦了,备在这里多谢宇霆了。”说着,就要躬身行礼,此举把杨雷吓了一跳,这徐州城谁敢受你一拜啊,就是想受也得考虑下关二爷手中的刀还有张三爷手中的矛吧。杨雷急忙双臂托住,自己单膝跪了下去,朗声道:“雷之所为,皆是分内之事。且为人属下,当为主公分忧。主公如此厚爱,倒是折杀雷了。”“宇霆快快请起。”刘备见状,也顾不得自己要拜谢杨雷了,实在是杨雷手劲不小,紧紧托住,他也拜不下去。杨雷闻言,又觉着刘备手臂上的力道确实是在往上拉自己,松了口气,借了这股劲也就起来了。此时简雍道:“主公。厅堂之中宴席已经准备好了,三将军与宇霆一路劳顿,还是请快点入席吧。”“对对对,来,宇霆。”刘备不由分说,扯着杨雷的手臂,进了厅堂。杨雷不敢挣脱,只好以微笑向诸人示意,随着刘备进了厅堂。来到厅堂之中,宴席早已经摆好。文武分列两旁,武将以关羽为首,依次是张飞、杨雷、关平、曹豹、许耽、糜芳;文官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