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并未把R-77改进成可以接受指令制导的模式,只能以机载雷达为导弹照射。姜中校他们只要依靠“天眼通”就可以得到目标信息,发出指令控制导弹。能逃脱导弹夹击的米格机并不多,虽然米格机也能飞“眼镜蛇”动作。我军摆脱那些失控的R-77后,第2轮就全歼了这些残余的米格机。在3千米高空护航的4架米格机也全部被报销了。我军损失了1架歼-11H,是在激战中被“泰米尔纳德”号发射的防空导弹击中的。不过马上由JH-8给他报了仇。
当歼-11H出击时,后面还有8架JH-8、2架歼-17A跟随出击。第一轮超视距导弹攻击过后,印军的米格机就只顾逃命了。2架JH-8从低空升起,在40公里处向卡-31发射了2枚反辐射导弹,迫使卡-31关机,作机动飞行。另外6架JH-8则依然在超低空飞行逼近3艘重伤的印军战舰,在50公里处发射了6枚C802B反舰导弹,不过都是高爆型的战斗部。它们再次摧毁了战舰刚修复的部分,3舰又冒起了烟火。他们继续向失去防护能力的3艘巨舰高速逼近,高度保持在30米的超低空,他们当然不是为了对付这些古纳特的累赘,而是借助它们舰体的掩护迅速逼近“泰米尔纳德”号以及2艘导弹护卫艇。直到快抵达3舰时才拉起机头跃升到150米低空向护卫舰发射了4枚C802B反舰导弹,同时向护卫艇发射了C702轻型反舰导弹。当时这些印军舰艇离维特兰特仅15公里,受航母和驱逐舰对雷达波的散射的影响,直到这些贴近海面导弹逼近到6公里时才响起警报,防空导弹和近防炮在自动方式下,紧张地工作,可惜成效不佳,1枚穿甲型、1枚高爆型的中国“飞鱼”将“泰米尔纳德”号送入了海底,2艘护卫艇也经不起C-702B的攻击,起火后沉入了海底。
中印海战后,国际军火市场上防空能力不佳的轻型护卫舰的身价一落千丈,实战证明它们很难在高强度的海战中生存下来。只能用来吓唬渔民,可是那又不如价格更低廉的大型巡逻艇了。
再说,歼-17A全速从14000米高空飞到印特混舰队上空,那4架卡-31、卡-27和“海鹰”已经开始向北方逃窜,不过它们难逃歼-17的打击。收拾了这些直升机后,直接从高空向苏门答腊岛躲避逼近的米格机群。不过海峡口抢救跳伞飞行员的Z-17更惊险,准备了4架只用1架救起了自己的飞行员,另3架去抓了3个印军跳伞飞行员,立即借助峡口岛礁的掩护从超低空返航了。
印军无奈地放弃了对这些小飞机的分散兵力又不会有结果的追击,全体直扑海峡口的我军混合机群。他们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是认为我军在上一轮的空战中已经消耗了燃油和弹药。尤其是得到信息中国的攻击机是“海鹞”,就将它们列入“可以不计”的行列。古纳特并未搞清楚,上次明明米格机飞行员报告奇袭中国“海鹞”得手,可是最终却悉数被歼,究竟是什么原因?他的参谋长怀疑是中国人在海峡北口埋伏了苏-33机群。仗着数量优势,4架米格机升空到15000米,既可警戒隐形飞机,又可以作为空中预警指挥力量。4架降到2千米低空追击落在最后的8架“海鹞”,其余16架在8千米上空追那些苏-33。
当然印军带队的拉亚佩吉中校也知道自己满载的米格-29是无法追及那些轻装的苏-33的,无非是想赶走它们,可以保证歼灭那些“海鹞”。前面的“海鹞”逃到接近喀拉喀托火山时,米格机已经追到40公里处,印军当然不想浪费导弹。于是启动了“陷阱”按钮,一束罪恶的编码电波射向了我军的JH-8。果然那些战机左旋着从3千米高处掉向海面林立的礁石,那些印军大喜过望。不过他们不想把功劳记在美国人的账上,于是又关闭了按钮。全速追杀过去。一看那些战机狼狈地改平又拉起了高度,于是又发射了电波,让海鹞又陷入了危境。不过那些中国海鹞两下一来,却转到火山的背面去了。于是三个层次的米格机都追过了喀拉喀托火山,进入了撰他海峡。
战况发生了突变,那4架“耍弄”JH-8的米格机最先遭殃,他们已经降到了2千米。对林立的礁石中正在发射防空导弹的潜艇,看得最清楚。他们绝望地惊呼:“防空潜艇!”
不过已经无能逃脱被击落的命运,他们想攻击潜艇,却根本没有挂载反舰导弹。中空的16架米格机虽然被提醒了,但也被连续升空的防空导弹打得手忙脚乱。甚至15000米高空的米格机也受到了防空导弹的照顾,也只得使尽浑身解数来摆脱导弹的攻击。想一想,这个场景也够有趣的,最怕战机攻击的潜艇居然堂而皇之地浮上海面,打得米格机群东躲西藏的。拉亚佩吉中校的脑海中一片空白,没有一位老师或上级教过他应该如何应付这种局面。不过他已经没有时间想了。第一轮导弹齐射已经干掉了11架米格机。
要命的是前方80公里处的苏-33已经齐刷刷地以“眼镜蛇”动作,完成了180度的转向。他们大开加力追杀过来了。中校不再恋战了,命令掉头返航,他们可不敢搞“眼镜蛇”动作,在减速再加速之际,那些防空导弹不把他们干掉才怪呢?只好在高速中大半径地转向。他们大概也受到启发,一起降到低空借助峡口林立的岛礁来掩护他们逃命。可是他们大错特错了,喀拉喀托火山顶上的“冷眼”被动雷达锁定了他们的踪迹。他们刚在600米低空转过火山,对面齐刷刷排列的8架中国海鹞迎面就是16枚格斗导弹,接着在对进中毫不犹豫地以30毫米机炮发起了攻击。中校为首的印军在全力躲避导弹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再次按下了“陷阱”按钮。可是他们已经没有时间观看结果了,因为上空的苏-33又发起了导弹攻击。幸存的6架米格机上又响起了导弹报警声。
原来印军在低空又是绕山飞行是不可能超音速飞行的,而我军的歼-11H的发动机采用钨基高温合金后,可较长时间的以2。2马赫的高速飞行。3分钟后即赶了上来,发起了攻击。没有放过一架米格机。
孟买印西部海军司令部10月3日17:00
印西部海军区司令官甘古利·纳亚尔中将看着大战前忙着作最后准备的参谋人员,心中感慨万分。刚才萨赖达斯上将亲自与他通话,请他以不朽的战绩为陷于危难之中的印度海军恢复士气。
海军司令部的通报让他瞠目结舌,古纳特不仅丢了整个维特兰特集群,竟然一下子又丢失了32架米格-29K和一批直升机。更糟的是在战区丢失制空权的一小段时间内,从海峡中涌出不少电动直升机把跳伞的飞行员统统抓去了。现在,总算在补充了米格机,并突破了中国“狼群”潜艇的拦截后,夺回了海峡口的制空权。不过海军已经没有几架米格-29K了。
尽管印度封锁了消息,但中国却一反常态,大肆宣扬这次胜利,还在卫星电视节目中播放十几名被俘印军飞行员的录像。在印度朝野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反对党人民党准备联合其他在野党弹劾总理,并要求索拉雅内阁引咎辞职。还提出立即停止与中国的海上冲突。幸亏索拉雅总理采取断然行动,宣布全国总动员,暂停议会活动一周。军方总算松了口气,现在停战的话,海军也将背上“中国人手下败将”的恶名。
对即将展开的“兰鲸”行动,纳亚尔中将充满了信心。中国的两栖舰队战斗力十分强劲:2艘法制BIP19型两栖舰有190米长,19000吨排水量。具有通长的飞行甲板,有“海鹞”战斗机﹑直升机﹑气垫登陆艇和两栖攻击车的部署能力,还装备作战和指挥系统,指挥官可实施全面的空中指挥。2艘英制LPD两栖舰,标准排水量14600吨,可载6辆主战坦克和36辆运输车,内部坞井可容纳4艘新型登陆艇;吊艇架上可放置4艘登陆艇。没有机库,后部飞行甲板可供2架中型直升机同时起降。有先进的作战管理系统。经过在坦噶基地的改装,它们的速度都提升到22节。现在搭载了14架中国海鹞和数目不详的隐形小飞机,后者可以在BIP19型上起降。1艘海卫级、2艘江卫III级护卫舰,4艘反潜护卫艇和1艘8千吨级的供应舰,舰队约有8架舰载电动直升机。已经离开恰赫巴哈尔港基地南下1200公里,到达了孟买基地西南1300公里的海域。
舰队受到岸基战机的保护,先后有歼-8、苏-27、电子战机EQ-6到舰队上空护卫,现在就有8架苏-27在舰队上空,在舰队的西北150公里处还定点了1架电动型的A-50U担负空中预警指挥任务。舰队仍在以22节的高速向南方推进,显然试图去夹击特混舰队。
中将对自己的西部舰队非常不满,主力都被特混舰队抽空了。只有1艘英制LPD两栖舰,并无通长甲板,只能垂直起飞轻载的海鹞。1艘德里级、1艘卡辛级导驱,1艘阿格拉级导弹护卫舰、2艘科拉级轻护卫舰,4艘塔图尔级导弹护卫艇。当然也有8架长航时的苏-27在上空护卫,而且还有2架图-142反潜巡逻机担负中程反潜护卫。如果仅以舰队“单挑”,西部舰队必败无疑。但是它们可以得到印度西岸各空军基地的岸基战机的支持,而且离岸才500多公里。中国两栖舰队不但距唯一的恰赫巴哈尔港基地已有1200公里,而且这个基地是中国刚夺取的,经抢修才铺设了2条跑道,机库仅能停放约50架重型战机。这才是制胜的关键。
“兰鲸”行动十分简捷:
——出动4架新引进的能超音速巡航的米格-31M高空截击机,突击敌预警机;
——从孟买西北500公里的贾姆纳格尔市郊的野战基地有24架苏-27升空拦截中国的增援机群;
——孟买基地升空1架A-50U担负预警指挥任务;
——出动24架苏-27组成第二道拦截线;
——舰队上空的8架苏-27得到基地的24架LCA的增援后,以压倒优势攻击那8架护航的中国苏-27;
——24架苏-30、24架超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