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有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智力的刻苦,那“刻苦”二字可不只是简单的努力就行了的,其实大家都很努力,没有偷懒,但是智力重在那“苦”字上。当族人们还在在平地上做翻滚时,并不比族人做得更好的智力就开始站在一块二十厘米高的石块上向下翻滚了。
可别看只是增加了二十厘米,的确,二十厘米高的台阶即使是老头老太太也能轻松跨上去,但是站在上面向下扑,双手撑地、头颈贴地翻滚可就大不一样了,这与站在地上的族人们比起来可是一种质的飞跃。
张凡虎原本计划让族人们在平地上联系一天,然后在这种二十厘米高的石块上联系一天,最后是半米高的位置,但是没想到智力居然自己加大了自己的进步——这才是真正的天赋,自己对自己严格要求、努力鞭策的天赋,其余所谓的天赋在这种“压榨”自己潜力的努力面前都是浮云,所以智速在这方面也要略输智力一筹。
张凡虎没有阻止他,他理解。在这种有压力的情况下,智力原本粗大的神经会变细,他身体会自动调节,会逐渐变得灵活。而且智力本就是皮糙肉厚之辈,即使出现意外也不会对他造成什么伤害,而且这样也可以锻炼另一种基础,那就是抗击打能力。
人的抗击打能力到底能有多强?恐怕没有人知道,世界上真的存在着“打不死”的人。如果要说世界上什么搏击运动最让人热血澎湃、最血腥也最残忍,当然要数西方国家的自由摔角了。那些自由摔角高手真的炼有一身铜皮铁骨,打斗可以使用任何方式和任何道具,但大多数选手为了追求观众支持,大多都使用纯粹的蛮力方式,其中的暴力血腥就不言而喻了。
在这种运动中只用发展两种就行了,一就是抗击打能力,把自己练成打不死的小强。摔角界被誉为“硬核之王”的米克,他就以防御力超强在本就以防御力为尊的摔角界而闻名,当初他从五米高的比赛台上被对手击下,落下来砸碎了一张桌子!
这一幕实际很寻常,在几乎每一部动作、武侠片中都会出现,甚至其余多种类型电影、电视剧中都会见到,这对于电视观众来说已经屡见不鲜。但是可千万不要把电影中的那些场面与这位“硬”汉相比,电视电影中的的桌子全是用软木做成的,比如梧桐树。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影片中的桌子椅子全是被锯断之后在用细绳、胶水、透明胶等集结在一起,别说用身体砸了,就是用个苹果也能把它们砸散架,所以才会有影片中那种桌椅碎片纷飞的场面。
这位重达一百三十几公斤的铁人砸碎的可是实实在在的桌子,当医生、裁判及中国观众围上来时,没想到他在短暂的晕眩之后摇摇头,锤着胸膛又上去继续奋战!
摔角中还有重要的一点当然是搏击中少不了的力量或者说攻击力,他们对决中没有用什么技巧可言,就像两头直接对撞的公牛,全是硬碰硬的对攻,是火星撞地球的破坏力。
世界上对“武”这方面下苦功夫的人还有很多,当然还有在攻击力与抗击打能力方面并不输于角斗的铁人。日本的极真空手道是空手道中以强大破坏力著称的空手道的一个分支,它的创始人是大山倍达,他提倡“武道空手”及“技术在力量中”的观点。
从“空手”这两字就可以看出这种搏击的方式,而这位牛人在年轻时可是一位十足的“牛人”,他总与牛过不去,人们都见过西班牙的斗牛士,认为他们是真的勇士,但是他们只是用红布在公牛面前虚晃的方式在这位空手道执牛耳的人物面前可就太渺小了:在他一生中一共徒手扳断了数十头公牛的牛角,其中让绝大多数的公牛直接死亡!
这相当于是“一击毙牛”啊,连最坚硬的牛角都能靠双手扳断,这就可以看出他的力量是多么强大。但是这位牛人一样很重视对抗击打能力的训练,他开创了“百人组手”,即一人轮流对抗一百人,与每人交战一分半钟,战胜超过一半也就是五十人以上才算是挑战成功。
极道空手道从一九六五年开创此考验以来,世界各地数百上千万的弟子只有十八位通过,很简单的道理,与上百人交战,即使是李小龙再世也得挨上几下,数十上百人的轮流攻击,没有超乎常人的抗击打能力怎么可能通过?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但是对武术方面甚至在战争方面的研究就从没有停止过,在武术研究的很多方面远远站在世界前面,比如大山倍达也算是从我国学艺,他从九岁开始学习中国拳法,而开始踏入空手道界;闻名世界的泰拳起源也是我国少林寺,在明朝时我国大量的少林弟子参军,被称为“僧兵”,在当时相当于现在的特种部队,是精英中的精英,于是南征时候就传到了泰国。
在抗击打方面我国也有独到的训练,比如传说中的“金钟罩”、“铁布衫”虽然并不可以刀枪不入,但是经过苦练却也能有惊人的效果。许多国家的特种部队军人都练有硬气功,躺在地上,一吨重的军用吉普车压过腰部、甚至胳膊却安然无恙,这就是硬气功入门的效果。
其实硬气功也没有什么神秘性可言,只要刻苦努力,人人都可以练成,当然因人而异也会有不同的成果。
张凡虎一拳捶在智力的胸口上,那黝黑的肌肉曾浅浅的波浪形快速扩散出去,张凡虎那一拳并不轻,但是对智力机会没有什么影响。提高抗击打的能力主要是增粗肌肉纤维,强化肌腱结构,这单单靠锻炼是不行的,比如健身运动员的健硕肌肉也经不住角斗士的击打,他们的抗击打能力并不强。
日本的国粹相扑其实也起源于我国,我国在宋朝时就有专门工人游玩的“勾栏”,相当于现在戏院或者表演场,在里面就有相扑表演。相扑运动员体重很少有低于一百公斤的,高手甚至达到两百公斤,他们全身的肥肉是他们的标志。脂肪有抗击打能力,两个各重达两百公斤的肉山相撞的力量是何其大,但是经过全身的肥肉的震颤之后却对运动员几乎没有影响。
相扑得到最高的荣誉是“横岗”,这在日本民众中相当于首相、最大牌的明星。能有这样的荣誉,那实力可不是吹出来的。当年有一位叫曙太郎的横岗,他两米高、二百三十多公斤,这样的一堆肉山让老虎看着也要吓得哭啊——它吃不完。
这位横岗在零三年去参加职业搏击,但是却被人家轻松摆平了。这就是隔行如隔山,面对相扑的巨大冲撞的强大的防御力在自由搏击面前却如同儿戏——肥肉不如肌肉。
张凡虎对族人们的肌肉训练已初见成效,人体肌肉在良好的营养、科学又刻苦锻炼下在锻炼,它们体积的增长是相当快的,尤其是在锻炼的前三个月。但是有经验的搏击教官都知道,不能一味地训练肌肉,因为那很容易让它们“死”,死的意思是中看不中用,不能发挥出肌**积相应的力量与技巧的意思。
这很好理解与比较:健美运动员的就是死肌肉,一般的体育运动员如体操、铁人项目等,当然军人的肌肉虽然看上去不是很彪悍,但那绝对是不可小觑的物体,就像不能小觑毒蛇的身体一样。
张凡虎不仅要让族人们的全身协调起来,肌肉灵动起来,还要把肌肉夯实。夯实肌肉,就是靠令人痛苦的各种摔打来起到端丽啊肌肉纤维从而增强抗击打能力与灵活性的训练方式。经常看到的一些军事电影、报道中的画面,一群赤着上身的人像狼一样嚎叫着跃起来,然后用后背着地,或者是趴下,腹背肌肉与并不松软的泥土相互抨击,发出沉闷的声响,这就是夯实。
古代又一种刑罚叫杖刑,也就是用木棍打臀部或者背部,行刑人挥舞着比手臂略细的坚硬木棍用力打下来,一般数十棍就能打死一个壮汉,但一般都只是处罚或者是逼供才使用,并不是最终的处罚,但是这也让人们谈之色变了。
但是如果遇到在武术方面磨砺良久的人的话,这就不好使了,因为他们自己都经常这样对自己。
高手,已经把痛苦当成了一种享受!这是一种自己甘愿甜食黄连之后再感受生活甜美的人,是一种征服自己挑战自己极限之后才会感到的一种舒畅的人,是交流人群理解人很少的人,这或许就是高手寂寞的原因——尽管有很多人羡慕他们的光环,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他们?
但,高手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高手就是这样练成的。
第五十九章:天外飞石
“四十五?”张凡虎清晨的张凡虎躺在吊床上,他右手摸着左手的脉搏喃喃自语了一个数字,然后脸上露出微笑。因为他已经准确地知道,春天来了。
刚才他是在一边数着自己的脉搏一边数着蟋蟀的叫声,这是三只前三个月被张凡虎捉住的蟋蟀,被他关在几个拳头大的蟋蟀笼子里。蟋蟀笼子与蝈蝈笼子是一样的,拳头大小的笼子成四棱锥形,就像埃及金字塔,在上面是个可以旋转开的缝隙,也就是捉放蟋蟀、添加食物的门。
不用说,这个笼子是张凡虎编制的。他年少时期每年都和邻居伙伴、同伴同学在秋天用剖成条的芦苇杆编制蝈蝈笼子。那些芦苇是经过他们精挑细选的,芦苇的上半截由于受到阳光照射为红褐色,下半截被芦苇椰子包裹着为鹅黄色,所以经过他们巧手编制的蝈蝈笼子颜色、样子都很好看。
三月前,当大家都背负着沉重丰收回到聚居地时,已是深秋与初冬的交界处了。俗话说“秋后的蚂蚱——蹦不远”意思是蚂蚱这种昆虫在秋天会大量死亡,活不了多久,蝈蝈等昆虫当然也是一样的。但是蟋蟀却在秋天最为繁盛,它们在秋天求偶繁殖,鸣声有招引雌性的寻偶声;有诱导雌**配的求偶声,还有用以驱去其他雄性的战斗声。
在南非的初冬,虽然很多的昆虫都消声灭迹了,在北方的蟋蟀在这时候数量也不多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