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投靠了鞑子,还能怎么样,老百姓有句话说的好,有奶便是娘,不过对那些失节投靠鞑子的汉奸,朕恨不得将其乱刃分之,同样,那些一心向着大明的宁死不屈的臣子,朕深感钦佩,正是有了这些忠臣才使我华夏骨气不灭啊!”听阴士勋说到北京那些投降派,我真的恨的很。
阴士勋微微一笑,“皇上,我倒是有个主意能治治那些软骨头,只是太阴损了些,不过对付那些汉奸,再狠毒也不为过。”他见皇上示意他说下去,阴士勋顿了顿,“皇上可以编写两册史书,分别是《奸佞录》和《忠义集》,分别收录在北京的汉奸和忠义的朝臣,对忠义的朝臣自然是百般的颂扬,他们的后代也应该加以抚恤,甚至可以不惜金银为他们塑造金身,使他们流芳千古;那些软骨头嘛!皇上可以详述他们的过失,那些奸佞软骨头的祖籍大多都是南方人,皇上可以让他们的族人把他们逐出户籍,用黑铁塑造罪像供人唾骂,使他们为天下人所不齿等等,如此一来,还能厚着脸皮活着的人,恐怕不多。”
我琢磨了一下,觉得阴士勋这个提议不错,连秦桧的后人都惭愧自己姓秦,可见古人对名节是多么的看重,对,就从这方面入手,“很好,你的提议甚合朕意,那就马上去办吧!最好十天之内给朕拿出一个雏形范本来待朕审度。”
时间过的很快,在清军和明军短暂的备战中,阴士勋搜集整理的《奸佞录》和《忠义集》总算有了一个草稿。
要说大明皇朝自穆宗以来虽然没几个有治国之才的能臣,但有骨气的臣子也不少,当然有骨气不代表有能耐,否则大明江山也不会被李自成推dao了。崇祯自尽后,有一批大臣追随先帝崇祯而去,最为著名的就是大学士范景文,户部尚书倪元潞,左都御史李邦华,兵部侍郎王家彦,刑部侍郎孟兆祥等等,这些人或自刎,或自经,或投井身亡,有点甚至全家自杀以谢皇恩,事迹很是让人钦佩。
说到奸佞的小人,那可真是一箩筐都装不完,像那成国公朱纯臣,大学士魏藻德,陈演等人,在李自成打进北京后就摇身一变成了李自成的歌颂者,等到满清入关后,这些人又倒向异族,其中的代表多了去了,像那洪承畴,金之俊,徐一范,孙之獬等等,尤其是孙之獬,后来多尔衮下令剃发易服,多半就是他使的坏,这些人不好好收拾哪能起到警示作用。
我看过阴士勋呈递上来的草稿后,提笔把吴三桂,尚可喜,祖大寿等武将的名字一一勾去,甚至左梦庚的名字都勾掉了,我觉得这个时候不宜把矛头对准吴三桂等人,吴三桂还是我钦封的辽王呢!我一旦把矛头对准这些武将岂不是使他们更给满清卖力嘛!“我看《奸佞录》和《忠义集》全部收录文臣就可以了,武将只知道打仗,有点人字都认不了几个,哪里晓得文人的那一套,即使投降也是迫不得已,你马上把这个稿子派人送回南京让王铎和钱谦益润色一下,最好让钱谦益执笔写一个为变节武将开脱的文章,马上去办吧!
通过阴士勋的一趟北京之行让我对满清内部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尤其是多尔衮和豪格乃至顺治之间的矛盾,满清八旗和投靠汉臣之间的矛盾,这些都是我可以利用的地方,孙子兵法说的好,上兵伐谋,阴谋诡计有时候比多少万大军都管用,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话一点不假,但通过阴士勋的讲述让我知道多尔衮可不是一个省油灯,玩阴谋诡计几个我绑一块都不是他的对手,这个枭雄在历史上可是zhan有一席之地呀!
第一六四章 由此引发的奇想
手中拿着王铎和钱谦益润色过后的书籍范本,我不由钦佩这些骂人不带脏字的文人,真是阴损的可怕,但钱谦益非常聪明,他不光编写了明朝的汉奸和忠义之臣,对有史以来的忠奸人士来了个大排查,工作量非常的大,让我对这个钱谦益有了一丝好感,看来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是不容置疑的,协助的“编写委员会”成员还包括了冯梦龙等江南文学大家,给这两本书增加了不少分量。而给吴三桂等武将的开脱却是分门别类,做到了入情入理,让看过的人挑不出毛病来,让我心服口服外带佩服。
除了两本范本外还有王铎给我写的一道秘奏,交代了后方的一些进展情况,尤其是金融改革的情况,他有信心在五个月后把银元推广流通,并对敬妃娘娘白静大加赞扬,说白静帮助解决了银子的问题,不过具体的解决办法王铎却没写;另外王铎对我编辑《奸佞录》和《忠义集》表示赞同,但却对我区别对待文臣和武将表示了隐隐的不赞成,王铎认为现在已经和鞑子对立了,那么最好是离间吴三桂尚可喜等人和鞑子的关系,使满清内部增加不可调和的矛盾,我看得出王铎对区别对待这一点是持反对态度的,看来他们这些文人对吴三桂之流非常鄙视。
我大略看了一下范本后马上让人送回南京开始印刷,王铎的意见我也赞同了,但对武将不能一棍子都打死,还是那句话,区别对待,离间拉拢。初版准备印它一万本,由阴士勋负责把其中的三千本散发到满清控制的地区,而剩下的则在我的辖区内大加宣传,让凡是识字的人都加入到鄙视汉奸的行列中来,就是不识字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也要组织专人去宣传,我就是要达到一个全民族都唾骂汉奸和投降派的效果,让那些汉奸投降派不敢出门,让他们成为过街老鼠。
编辑书本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军事上的进展当然不能像编辑书本那么快,经过一个多月的备战,战备物资基本都筹集完毕,从徐州和南京等地运来的大炮就多达三百门,足够组成一个炮兵部队了,我经过深思熟虑后免除了高狄前锋大帅的职务,由他出任炮兵部队的首脑,并且在全军召集参加过炮兵学院培训的学员,由这些人组成一支善战的炮兵部队,不过从阴士勋给我的情报来看,满清方面的炮兵部队也不弱,都是明朝时善于用大炮的人来指挥,诸如祖大寿,耿仲明,尚可喜等人,当然还有那李成栋,这些人的炮战经验非常多,会是非常难以应付的一支汉奸部队,我倒是希望他们看到那两本书后能在心里有所触动。
几百门大炮攻打商丘那还不是像玩似的,尤其是商丘根本就没有多少清军驻守,用不到一天拿下商丘后,山东方面同时送来折报,在艾能奇的指挥下将攻打济宁的鳌拜击退了,鳌拜卓布泰为首的清军转而进击曲阜,并且一路向东,因为满清都是骑兵,艾能奇无法追击,所以这股清军在山东境内俨然成了流寇,非常具有威胁性。
我看过折报后马上给候方域和艾能奇写了封信,让他们时刻注意鳌拜等人的动向,并且要组织地方武装拖住清军,我相信候方域能做到这一点。
在进驻商丘后,田雄给我送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已经列在战死名单上的宋志勇竟然还活着,不过受了重伤已经无法参加作战,被田雄送回南京调养去了。对宋志勇敢于冒死采取自杀式袭击打败八旗正白旗的事迹我很钦佩,听到他死的时候我还掉过眼泪,没想到他还活着,我马上下旨给南京,让他们一定要好好治疗这位战斗英雄,并且官升两级,让他伤好之后出任水师提督兼军机处首席参谋。
阴士勋把刚搜集到的情报递送给弘光帝,“皇上,看来鞑子已经完成了备战,有消息表明多铎已经开始集结人马向杞县进发,兵力大约为八万人,其中骑兵六万多人,火炮二百余门,另外,屯驻武城和临清的阿济格和吴三桂已经发兵南下,估计是想和鳌拜夹击济南谋取山东,不过他们的进军方向却是聊城,我总觉得阿济格想要和多铎夹击商丘。”
我看着阴士勋搜集的情报微微叹气,“这确实不好判断,多铎已经进兵杞县,阿济格如果在夺下聊城,那我军必然腹背受敌全无胜算,可一旦我调集艾能奇阻击阿济格,那么鳌拜很可能杀个回马枪夺取济南府,那样一来山东危矣!”
“皇上所断甚是,但我认为必须要调集艾能奇回防聊城,阿济格一旦夺取聊城兵进郓城,就和多铎形成了犄角之势,我军在这样的形势下很难首尾兼顾,微臣愚见还请皇上定夺。”阴士勋觉得皇上的猜测都有可能发生,可轻重缓急都赶在这一起,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我权衡利弊后采纳了阴士勋的意见,命艾能奇回师济南出兵阻击阿济格,要是被阿济格下来进驻商丘侧方,我的十多万人马肯定没得好,我下达了旨意后脑中忽然一亮,既然多铎能让我有首尾不能兼顾的计策,我也可以给他们来这么一手,想到这我马上下旨命令朱由榔率领海军沿海岸北上,威逼天津和北京,如果有可能还可以从辽东半岛登陆威胁满清的盛京沈阳,这样一来我看你多尔衮着急不。不过这个时间差可能打不开了,等我和多铎交战的时候,朱由榔能否到达渤海内海还是个未知数。同样,因为时间的关系,那两本宣传书籍能发挥作用恐怕也是战后或者临近结束河南战争的时候了,这样的结果还真是让人高兴不起来。
清军进驻杞县后就和明军形成了近距离的对垒。“王爷,您让英王迂回出兵,难道不想让英王和吴三桂南下与我们夹击弘光吗?”苏克萨哈接到最新的军报有些疑惑。
多铎摇摇头,“那只是为了救活鳌拜和卓布泰的一步棋,明军在山东的兵力不少,各地的地方武装也很难对付,不把他们弄的疲惫了阿济格就不会有机会夺下济南,本王想弘光帝肯定不敢发兵回援山东,即使他看出本王的策略也晚了,他肯定想不到图赖的人马会出现在青州,看来摄政王信任那个夷人是对的,弘光帝绝对想不到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组建了一支水师,等我们击溃商丘明军的同时,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