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重重的赏赐了这些河南来的报功之人,然后让张开讲述了一下现在天下的形势,“诸位爱卿,你们看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其实我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现在就是想看看他们这些名声在外的人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会不会连我这个刚开始学习的人都不如。
姜日广踏前一步,“皇上,臣以为皇上应该马上致信满洲人,和他们商议联合剿灭闯贼李自成,张献忠,借满洲人之手除掉这心腹大患,乃是当今须急行之策。”姜日广此言一出,附和之人不在少数。
我听罢不由想笑,就因为这些人都沉浸在联虏平寇或者借虏平寇的美梦中,才对未来的形势估计的不到位,使南明没有成为历史上的东晋和南宋,不知道他们在看见多尔衮率领满洲八旗南下的时候想的是什么,会不会为现在这个想法感到后悔呢!
“张开!你替朕拟一道圣旨,命令驻军淮泗的高杰率领本部人马即刻开赴河南归德府,朕加封他为兴平侯,总督河南全省军务,有不听从他指挥调遣者,可先斩后奏,随军粮饷可在当地自行解决。”我知道在四镇之中只有高杰听从朝廷调遣,现在河南成了三不管的地带,急需派驻兵力进去稳定局面,高杰成了我的最佳人选,以至于我给予他封疆大吏的权力,可以说是让他当上了土皇帝,希望他能给我多争取一些时间。
我如果不再这个空挡把河南山东控制在手中,过不了一个月他们可都是满清的领土了,河南有了高杰,山东让谁去呢?去的人不但要对我忠心,还得有一定的军事才干和实力,我马上把这个人物锁定在史可法身上,现在知道了他的才干虽然不怎么样,但他的忠心程度旁人无法比拟,对,就让史可法去山东,听张开说那里推出了一个叫朱帅的济王,已经几本收复了山东,就让史可法去那里督师好了。
我随即又让张开给史可法拟了一道圣旨,让史可法即刻率兵北上山东济南府,总督山东军务,当然没忘了加封他的官职,我还让他给朱帅稍去一道圣旨,对他稳定山东的局势给予肯定,并且用朝廷的名义把他那个济王的封号转正,也算是对他的报答吧!至于那些有实权的人物,诸如拥推朱帅的赵继鼎,谢陛等人,也大有封赏。
对于得到山东和河南,是我所没想到的意外之喜,在我的印象中一直认为河南和山东此时都已经陷落在满清之手,这样算下来,满清占领的领土不过是黄河以北的地区而已,此时他们又被李自成的大顺军缠住,根本不可能有力量南下控制山东和河南,我如果能稳定住山东和河南的局势,那未来可就不知道是什么样了,还有李自成,按照历史他和我死在一个月份里,而他现在也确实节节败退,能不能让他败亡的晚一点呢!那样我的压力就会减少很多,这个应该想想办法,至于张献忠,暂时让他在西南折腾吧!我实在没有精力安排他,只希望他别再来找我的麻烦,我现在已经忙不开手脚了。
现在四镇之中刘泽清的人马被我接收,高杰进军河南,黄得功我暂时还不用担心他会尾大不掉,剩下的只有临淮的刘良佐和世镇武昌的左良玉,这两个人我想什么办法能搞定他们呢?我要是不搞定他们,他们肯定得给我小鞋穿啊!
第二十三章 外柔内刚柳如是
退朝后,我和张开回到内宫,对于我刚才拟的两道圣旨张开觉得非常明智,这样一来摆出的高姿态必然会鼓舞人心,让天下人知道我不会偏安江南,而是意图收复河北的大好河山。
“皇上,老奴以为皇上应该双管齐下,可以派一个使团赴北和满清谈判,这样一来满清必然会考虑和谈,那样我们在短时间内就不用担心来自满清的压力,专心的把内部的基础打好。”张开觉得这样比较好,毕竟李自成现在有逃窜的迹象,一旦流寇向江南逃窜,加上满清在南下,那可就是两线作战了。
我听了张开的话觉得不太对,其中的常识我是知道的,江南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加上河南这个大粮仓,满清是不会放弃的,因为北方的物资大部分要靠南方供给,尤其是漕粮,没有南方的供给北方的经济会陷入混乱,加上满清之中有不少大员都是南方的汉人,他们的家乡感情让他们注定了不会让多尔衮答应和谈,“这个事情交给史可法办理吧!谁让朕不抱任何希望,但能争取一个月是一个月,也有利于我们在河南和山东的局面,对了,总管,史可法北上后,淮扬那里,朕只能指望你了,那里的钱粮赋税是江南之冠,让别人去朕放心不下,总管到了那里后一定要密切主注意刘良佐的动向,另外还要抓紧时间招募新兵,军饷可以优厚一些,朕会施行一系列的减税政策,只要提前缴纳了今年的赋税,明年的赋税就全部免除,朕要在短时间内筹集一笔银子,现在用银子的地方太多了。”
张开心中早就想到这点,就是皇上不说他也要自请出镇淮扬,淮扬是南京的门户,位置委实重要,“老奴记下了!请皇上放心,不过关于招募新兵的粮饷问题,老奴觉得皇上的粮饷太高了,其实如果把士兵的粮饷按时足额发放就可以,以往那些粮饷都被军队的将领私吞,根本到不了兵卒手里,只要落实好这个渠道,相信不会花费太多的银子就能招募到新兵。”
我一愣,自己思考问题毕竟太表面化了,没想到问题的症结在这里,“总管说的是,朕招募新兵的时候会想到这一点的,不过现在的这些士兵的饷银还是要按朕说的办,毕竟他们是朕的第一支军队,待遇自然要凸显出他们的地位来。”
我和张开说话之间已经到了御书房,前面一个人影扑通跪到我面前,吓了我一跳。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王保过来跪倒把头磕在皇上面前,他早就知道了皇上把马士英等人拘禁起来的消息,吓的魂不附体,他一向都是以马士英的心腹自居,这下自然知道自己要坏菜了!
我看着跪倒在地的王保,“起来吧!朕不会把你怎么样,朕有事情要你去办。”
王保一听皇上有事要自己去办,那就是说皇上不会砍他的脑袋了,“奴才今后一定为皇上尽忠,奴才……!”
我摆手打断他,“王保,你对宫里的事情比较熟悉,你把那些后宫的宾妃侍女都集中起来,让他们有家人的可以回家,不愿意留在宫里的人也可以离开,每人发给她们一百五十两银子,就当是朕给她们准备嫁人的妆奁吧!”
王保啊了一声,站在那显得有些痴呆,一向好色如命的皇上居然要遣散皇宫中的女人,这怎么可能呢!王保见皇上不像说着玩的,打了个冷颤,“奴才马上去办!”
我让田荣跟着他去,虽然知道这个时候王保不敢耍花样,但监督一下总没有错,看着王保对田荣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我不由想起一个词,趋炎附势!
我和张开在商量一些具体的细节的时候,李香君为我们端来了香茶,我不经意的看了她一眼,发现她的眼睛发红,肯定是哭过了,难道她在思念候方域吗?
我喝了一口茶,“香君!你哭了?是想侯公子了吧!朕已经告诉了张总管,让他到了扬州后就通知候方域回来,这下你该高兴了吧!”虽然我心中很爱慕李香君的姿色和才艺,但人家早就名花有主,我又何必做那王老虎抢亲的勾当呢!
李香君一愣,随即脸如芙蓉花开,款款一礼,“多谢皇上!皇上!香君并不是为了思念侯郎才掉眼泪,而是为如是姐姐感到难过。”
如是?难道是柳如是!她不是钱谦益的小老婆吗,我刚才把钱谦益也关起来了,难道是李香君得到消息告诉了柳如是,所以二人才为钱谦益的安危担心吗?“柳如是怎么了?朕能知道吗?”
李香君娓娓道来,原来,钱谦益升官后,柳如是非常替他高兴,认为自己的老爷终于可以一展抱负,尽扫以往怀才不遇的阴霾,还特意替钱谦益摆了几桌祝贺呢!可是当柳如是知道钱谦益的升迁是由东林党人的鲜血造就的时候,不禁易抑郁非常,认为钱谦益有违做人的根本,实在对不起奉他为领袖的东林党人,愧怒之下居然投水自尽,因为抢救及时才没有死。
这件事发生在两天前,李香君也是在昨天在知道的,因此才伤心的落泪,当她把经过讲完后,飘飘跪倒,“皇上!如是姐姐表面上温柔可人,骨子里乃是刚烈无比,香君自愧不如!”
我点点头,觉得柳如是确实比那见风使舵的钱谦益好上许多倍,“朕要是早来南京几年该多好!那时候秦淮八艳还没有名花有主吧!看见你,朕就知道秦淮八艳都很出色!”
李香君一愣,随即想到皇上话中的意思,不由面色微红,这个皇上还真是有趣,早来南京几年,难道他还会学宋徽宗打地道去见李师师吗!
第二十四章 这章比较烂
“皇上,奴才已经把事情办妥当了!”王保办完皇上交待的事情后回来复命,“后宫总计有宾妃侍女九百七十一人,四十岁以上者三十八人,其中有宾妃一百二十七人,奴才已经把皇上的话跟众位娘娘说了,除了不愿意离开皇宫的二十七位宾妃和将近一百位侍女外,余者奴才已经安排妥当。”
我看看王保,没想到他除了会阿谀奉承外还有点办事的能力,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后宫给我打理好了,看来此人好好教化一番还能有点用处,听了他的汇报,我猜想走的人有可能是朱由崧强行抢来的人,都各自回家了吧!留下的除了贪图皇宫中不愁吃穿的奢华生活外,就可能是真的没有地方去,刚才张开还提醒我说把皇宫中的宾妃放出去有失体统,毕竟他们是皇家的人了,可张开哪能知晓我此时的心情呢!我和这些女人一点关系都没有,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