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顺嘴就吧他安排到了督察院,督察院由刘宗周掌舵,我也不必担心阴士勋背后搞小动作,我更希望田荣在他身边能好好锻炼一下,成熟后情报工作就让田荣挑起来,这些太监我不必担心他们会背叛我,不和我一条心。
        阴士勋听皇上在他身边安插了一个太监就知道皇上不信任他,要不是他原先是锦衣卫指挥使,皇上根本就不会召见他,转念一想这样也好,古人常说伴君如伴虎,皇上的变化这么大,和皇上太亲近保不其哪天无意中冲撞皇上,这条命怎么丢的都不知道。
第四十一章 意外的惊喜
        在我和阴士勋交谈接近尾声的时候,京营参将武大有才来,而我询问了他一些问题后不免哑然失笑,王铎说和武大有素有交情,原来他们三个竟然是连串的亲戚,武大有是阴士勋的妻弟,王铎的一个小妾是武大有的表妹,这样的关系要是再没交情,那什么才叫交情呢!
        “朕今日有些累了,尔等都退下吧!武大有,你一会去见见王铎,他应该有话对你说。”我现在已经信任王铎,虽然不想他罗织党羽,但让武大有见他一面也好方便我使用武大有。
        武大有出来不由有些纳闷,皇上风风火火的召自己进宫竟然问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看看身边的姐夫,“皇上是什么意思啊?我怎么有些弄不明白!”
        阴士勋长出了口气,“皇上变啦!你今后要多加小心,我想皇上让你去见王铎必有深意,你敢紧去见见吧,记住,这个时候多做事少说话没有坏处,别说姐夫没提醒你啊!”
        阴士勋前脚刚走候方域随后要见我,说是让我看看印刷出来的金陵旬刊,我非常想看看自己构思出来的杂志,午饭没吃就让候方域进来。
        我前几天已经把杂志的基本构架给候方域讲解了近一个小时,他和陈贞慧等人的领悟能力也比较强,基本能按照我的要求把杂志办出来,可当我看完手里的杂志后颇为失望,看来文人就是文人,这个时代的文人就更迂腐,我的本意虽然是想把杂志分成若干的版面,但在最开始还是以最后的工商版面为主,毕竟我现在要捞的是银子,不多加广告哪来的银子啊!而手里的这本金陵旬刊简直成了权威性的学术杂志,有钱谦益和候方域等人写的文章,有高弘图等人痛斥马士英擅权的评论,当然也有宋应星帮着配发的几个改良农业工具的插图,可我最想看到的广告只有两张,可以说候方域办的很失败,不过我也有一定的责任,我把将来的想法融入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有些操之过急。
        “朝宗,朕看这一期金陵旬刊印这一本就够了,朝宗和钱谦益的文章留下,宋太傅的几页插图也留下,其余的都不用,你给我多加商号的介绍,朕定的银两很合理,每页介绍才一百两银子,他们还没尝到做广告的甜头,这样,你去户部问一下,看看南京哪些商号最有名,从中挑出十家来,强迫他们必须做这个商号的介绍,等效果出来不逼他们他们也会抢着来找你,三天后金陵旬刊一定要印够一千五百本,通过各地的衙门分发出去,富贵之家书香门第都要订阅,每户一年收二十两银子的成本费用。”我原本打算免费的分发出去,可我高估了这代人的觉悟,不用权势逼迫他们恐怕这金陵旬刊的下场必然停刊,就算我不惜银两贴补,分发出去都进了茅房不是更浪费,自己花钱买的东西多少会心疼,大概会下功夫看一遍吧!
        候方域觉得皇上此举有违创办金陵旬刊的初衷,可他发现皇上的脸色不太好看,不敢顶撞皇上,“微臣知晓,这就去户部查阅资料,臣告退。”
        时间进入七月,多变的天气仿佛映衬着时局的动荡变化,先是王保在李自成处给我写了一封信,信很简短,了了数语却看的我心中生出一片清凉,王保到了西安就被李自成软禁起来,可随着战事的变化我写的那封信发生了作用,李自成依照我的提点止住了连续溃败的颓势,在河南陕西交界还打了几个漂亮的反击战收复十数座城池,王保自然也被奉为上宾,信中言语再有月余即可返回南京。
        李自成拖住了多尔衮对我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让我可以在和多尔衮的谈判中争取更多的利益。
        王保的信到了没两天,张开和高杰史可法的书信一齐到来,那位太子朱慈烺也来到了南京,这么多事聚集到一起让我感觉太阳穴疼痛。首先是如何安排太子朱慈烺的事情,我思前想后觉得这件事应该让王铎全权处理,他已经有了应对之策我就没必要再插手,相信他会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看着桌子上的三封信,我迫不及待的打开张开的书信,他的意见对我是很重要的,开头一句话就告诉我关于王妃童氏完全是子虚乌有,当日洛阳城破王妃童氏和其子都被杀害,让我一定要严惩冒充者,随后就谈到了太子朱慈烺的事情,让我意外的是张开并不赞成杀掉朱慈烺,我往下看才知道张开这么做颇有深意,原来他是想借朱慈烺的现身巩固我的地位,让我借机会铲除江南所有羁绊我的势力,铲除那些想借助朱慈烺捞取政治资本的人,这些人将会是我集中权力的障碍,说的我深以为然,赞叹姜还是老的辣,不过最让我兴奋的是张开最后才提及的事情。
        事情还得从弘光朝廷的建立说起,当时在崇祯年间多次办理从海上运送江南漕米到天津松山的沈廷扬给朱由崧写了一道奏章,说他常年办理海运,手中有船一百多艘,都是比较高大完好的海船,每艘可容纳二百余人,所招募的水手都熟知水道,身强体壮,可以充当水师,并说现在海运已停,如果改编的话加以简单的训练,这两万余人足可组成一支战斗力强大的海军,并表示他愿意在长江训练这些人,同时还可以保护江防。
        当时有人提出由海路北伐,可朱由崧哪有这样的眼光,马士英等人也注重偏安江南,对沈廷扬这道奏章视而不见,还让他率船队接济吴三桂。时镇守淮安的刘泽清看好了这批船队,派兵据为己有,给吴三桂运粮的事自然就没实现。张开击杀刘泽清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件事,他到了扬州后才得知并且把船队控制在了他的手中。
第四十二章 战略收缩的臆想
        我把信重重的拍在桌案上,兴奋之情不能自已,百艘大船,两万可充水兵的水手,这是什么概念?就凭这两万水军就可以使我立于不败之地!我先前极其看重郑芝龙就是看重他的水军,看重他的海上贸易,现在我自己有了这样的家底,相信做出的成绩绝对不会比郑芝龙差劲,这如何能不使我兴奋呢!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给张开回了一封信,信中把我眼下的一些想法告诉他,最后郑重的叮嘱他一定要好好训练这支水军,对于富有远见卓识的沈廷扬要重用,可以协助他管理水师。
        我把信封好递给田荣,“找个人把这封信送到扬州,你不必亲自去,朕还有重要的事情让你去办。”
        田荣走后我看看桌子上的另外两封信,拿起了高杰的,俗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的位置比山东要重要。高杰简述了他在河南最近的进展,王保所说的李自成收复失地的汇报在高杰的信上也得到印证,让我略感不安的是河南巡抚越其杰和刘良佐走的很近,高杰信上说他得到秘报,越其杰和刘良佐对朝廷软禁马士英很是不满,准备借助太子朱慈烺的事件有所动作,而且武昌的左良玉也得知太子一事蠢蠢欲动。
        我从刚才的惊喜中镇定下来,看来朱慈烺还活着的消息已经传的天下皆知,或者是有心人给这些封疆大员通风报信,还是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也让我恼怒,通过这一点可以知道江南确有人不满朱由崧继承大统,想要趁此兴风作浪,相信得到消息的这些人马上会有所动作。如何面对内忧外患让我心无良策。
        我随后打开史可法的信,信中提到的唯一一件大事就是前时提到的和满清议和的事情,看完信我不禁对史可法有点失望,山东的事情他没有给我一个详尽的报告,只是说一切安好,时局如此动荡怎么可能一切安好!难道他真的连做一个封疆大员的才干都没有吗?
        同时而至的几封信让我陷入沉思,对未来如何安排让我头脑绷紧,我坐在椅子上看着桌子上的书信,到底该如何决断呢?
        我搜肠刮肚心绪无比纷乱,最后不由把心思落到一位老人家身上,如果**他老人家面对这样的时局会怎么办呢?相信**处理起来会无比轻松,他乃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开天辟地第一人,雄才大略的他要是有像我这样如此高的起点,相信三年就能平定全国。
        我把和他老人家相关联一些事件在记忆中挖掘出来,可惜他老人家是艰苦奋斗得天下,和我现在的情形完全不靠边,唯一得到的启发只有三个字——根据地。
        我命人把明朝的疆域图拿来,综合我现在所有的信息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得到两个不通的势力范围,第一个是比较笼统,名义上的统治疆域,包括河南、山东、南京、湖广、江西、浙江、福建、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可以说是大半个中国。
        第二个是实际的势力范围,包括河南、山东、南京、浙江、江西。第一个版本中的湖广是以左良玉为首的地方军阀割据势力,福建自然是郑芝龙的地盘,两广因为天高皇帝远,朝廷早就鞭长莫及。
        外围的地方李自成现在固守陕西,满清占据着山西和京师等地,张献忠在西南横行无忌,势力基本遥治着云贵川。
        我深知战术上的胜利一两次不足以改变大局,战略上的胜利才是长胜之道,刚才通过回忆**让我产生了战略收缩的想法,只有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根据地才能如臂使指,才能把我心中的想法付诸实施。
        有了战略收缩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