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沙泪- 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首相都这么开口了,那么医生想不离开也不行。不过副首相鉴于情况有可能生变,所以仍让人带着医生在剧院的另一个房间内等候,以防首相的病情出现问题。经过刚才的治疗,卡尔·海因茨已经渐渐回过神来。不到十分钟,已经能重新坐起来,用身旁随从递过来的热毛巾擦脸。海因茨虽说脸色还不算好,但兴致仍在,他一边擦脸,一边说:
  “这次的公演我觉得很好,不知你们认为如何?我是公认的叶特琳的忠实歌迷,不过也不得不承认,新女主演的唱腔与叶特琳相比,同样出色啊!”
  “确实如此。”
  旁人因为这一突发事件,差点连魂都吓掉了,哪里还有心思去欣赏歌剧的演出?只有副首相等几人,还保持镇定,应付对方的问话。
  在剧院中,演出结束,观众自然散场。有的人看到中央包厢处已经不见首相等人的踪影,便以为是由于首相府或军方有要事,所以首相才中途离场而去,所以也没什么人起疑心。剧院的演员得知首相的后台的休息室中,也不敢前来打扰,只是由剧院院长以及该歌剧的导演前来问候。这时他们所看到的首相,仍稍虚弱,但比起之前显得好多了,所以也没猜到对方是发病了。在徇例称赞了几句后,首相又向剧院院长表示祝贺,觉得这次的公演可以到达九十分的高分。这自然令院长和此次的导演欣喜非常。在见面不久后,他们也主动离去了,好让首相可以在这儿安心休息。
  在随从纷纷退出休息室的时候,副首相见首相没有别的吩咐,因此也打算到外面守候着。在门即将关上的时候,他似乎听到了房间中传来了首相低沉的声音:
  “诸神末路已近……谁能接下这欲望与冷酷的宝剑,只有真正的英雄!……英雄……不朽的英雄……将火炬投向那华丽虚伪的神之殿堂吧!”
  在休息室外,胜利党常务委员长布鲁诺向副首相耳语,表示自己对首相病情的担忧。在他们看来,首相最近发病越来越频繁,所以他们也必须要要应对之法。在商议中,副首相埃默里·瓦莱里安斩钉截铁地对首相的随从人员说:
  “这阵子,不管有什么公演或是不重要的活动,都尽量避免让首相出席!在这段期间,我们必须要让首相阁下保持健康!”
第七章 不安分的棋子(1)
  由于位于阿斯加尔德大陆西南部的路德尼亚境内,雨季比往年都要漫长,所以奥登尼亚前线方面的会战准备,又再受到阻碍。装甲部队的会合缓慢,这并不是由于坦克或是驾驶员以及基层指挥官搞不清方向,而是道路实在太过烂溶溶,所以迫使连坦克这样的装甲车辆也行进缓慢。
  在“城堡”计划得到首相的首肯后,南方集团军群在其副总司令的调动下,开始朝路军所在的罗亭等地区前进。虽然进攻并不是马上进行,但在进攻之前,他们要太多的方面要准备,丝毫也不能大意。
  在南方集团军群内,虽然施泰因只是副总司令,但他实际上的职权,却已经取代了总司令埃塞尔里德元帅,成为该集团军群的第一指挥官。自从科斯佳洛夫一役惨败后,埃塞尔里德主动请辞虽没被首相接纳,但他终日如坐针毡,还是以身体不适为由从前线回到大后方,进行调理。而南方集团军群,已经归施泰因所有了。
  曾经有的军官觉得奇怪,为什么首相没有责怪埃塞尔里德,可他自己却非得辞职离开前线不可?事实上,这位元帅原先也并不打算辞职或是交出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一职,不过当他听说投降的南第一集团军司令保罗·瓦尔斯特与其他将领一起,都向路德尼亚方面表示忠诚后,便主动向大后方的最高统帅部提出自己的要求,然后毫不留恋地离开了前线。身为军人,他当然心系着自己的部队,又怎会如此绝情?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埃塞尔里德已经明白到,首相对于保罗·瓦尔斯特等叛徒的怒火,终有一天会烧到前线来。到时波及的人数与范围之广,可就不是几十名军官了。那样做,只会使前线这儿的用人更加捉襟见肘,难以应付战事。为了降低首相的怒气,埃塞尔里德元帅思前想后,最后决定牺牲自己,来换取首相对前线军官团的信任。果然,在埃塞尔里德离开前线、将职权交给施泰因后,前线——尤其是南方集团军群内——的人事调动相比起去年要少了很多,大部分将领和基层指挥官也得以留任。所以埃塞尔里德这一着,也真是下对了路。他十分清楚,首相不仅是出于对叛徒的震怒,同时也日益不信任他们这些“外人”继续担任军方的重要位置。既然要被换走,还不如自己先提出,这样反而更好。所以与之前那些被罢免、撤职的陆军传统将领们相比,埃塞尔里德元帅的离去不仅不显得失落,相反还颇得大后方最高统帅部的好评。
  与此同时,路军的动作也从未停止过。他们在罗亭地区布署了大量的兵力,力求保住这个显眼的突出部。当身在前线的中央集团军群第一装甲军司令——即接替加勒特上将之职的——曼弗雷德上将将一份前线的情报与照片送回后方时,又引起一番争议。因为在航拍的照片上,可以清楚地见到路军在阵线上设置了大量的碉堡,阵线工事十分坚固。而且据情报显示,位于东方的路军增援部队,会陆续来到西面前线,准备阻击奥军。看到这些照片,令反对城堡计划的将领更加有了理由不支持该计划,他们向首相提出意见,希望取消此次进攻。
  由于最近接连生病,所以首相有好一段时日没有见军方的人。此时他虽然仍然算是在静养,不过也不能对此事不闻不问。在看到那些照片时,卡尔·海因茨皱起眉头,看向总参谋部部长索罗尔德。
  “敌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竟然就将防线弄得如此稳固?我军的推进速度如何?”
  在谨慎地回答前线部队已经进行有力整合后,总参谋部部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虽然路军最近动作频频,不过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稳固防线的工事,就算有一部分是进行了巩固,但如果说到是全体防线,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相信,这只是路德尼亚人使出来的障眼法!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些虚有其表的工事来吓退我军的进攻。”
  在平常看来,他的看法也有其道理。不过在空中航拍的照片中,那些碉堡和工事的痕迹非常明显,而且分布在各防线的重要地带,乍看之下,不像有假。所以首相听完总参谋部部长的回答,仍然默不作声。
  看到索罗尔德的模样,国防部部长利亚姆暗自好笑。但他表面上还是维持着镇静的神色,向首相建议道:
  “如果敌军真地已经建立起了稳固地防线。那么此时我军地进攻就等于失去了意义。不如再等详细情报出来后。再作定夺?”
  首相地手指在照片上一点一点。似乎是想通过那一叠照片来亲眼见证敌军地防线是否牢固。看到利亚姆竟然不帮自己说话。索罗尔德地脸色涨得通红。但随即又恢复过来。似乎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只是那双在夹鼻眼镜后面地眼睛。不时扫过国防部部长地脸庞。看到他们之间波涛暗涌。一旁地西格蒙德元帅心中冷笑。这在他们看来是一伙地几个奥军最高级别地将领。原来心也未必是一样地。
  与总参谋部部长地恼怒不同。施泰因却是坦然得多。他继续向犹豫不决地首相说:
  “对于我军而言。以往地胜利都是建立在迅速有效地进攻上。这是我军强项。而在敌军方面。虽然貌似建立起了稳固地防线。可是看看他们从进攻到被我军击退再到后撤地时间。不可能这么快就建立起能够抵御住我军进攻地防线。这其中。很有可能都是欺骗外界地障眼法。为地就是希望吓退我军。使得我军放弃原先地进攻计划。而如果我方上当。采取了保守地防御态势。那么他们那边。就可以争取到更加充裕地时间。这才能进一步巩固他们那不完善地防线。路德尼亚人在春季攻势里遭到失败。不可能马上组织起力量进行反攻。所以他们确实想要保住好不容易才夺回地领地。所以建立防线是必然地。只不过。如今他们地防线。肯定不如我们想象中地稳固。”
  国防部部长斜睨了施泰因一眼。“照您这样地说法。这些从前线所拍到地照片。都只是恰好被我军地侦察机拍到而已吗?”
  “路德尼亚人虽然没时间巩固防线。但做做样子还是有时间地。光从照片上看。谁都会认为那是固若金汤地碉堡、密密麻麻地铁蒺藜和绵延数公里之长地带刺铁丝网。但是。我军目前离敌军地防线最近地也有十公里之远。并没有办法亲自确认照片上地地面情况是真是假。而那些。在空中地航拍照片上看来。确实与实物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支持“城堡”计划一方的人,认为那只是敌军的误导之计,其实真正的防线远不如照片上看到的那样毫无破绽。利亚姆打量着施泰因的神色,一时陷入了沉思,反倒忽略了身边索罗尔德那不时扫来的不满眼光。
  这个说法也有道理,一时间室内众人小声地议论起来,有的对施泰因的看法表示赞同,认为路德尼亚人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建起如此完美的防线;而有的则觉得照片所拍的是事实,这证明了路军已经开始了进行有效防御,而我军此时碍于当地的雨季,无法快速前进,所以到时难保不会在前线碰到了大钉子,所以还是应该三思而行。这两种意见交织在一起,虽然由于在首相面前而不敢大声争吵,不过那低沉的嗡嗡声反而让人觉得头晕。西格蒙德其实一开始对总参谋部的城堡计划就觉得有所保留,因为该计划在他看来,依然是靠着奥登尼亚军队在米德加尔德大陆上的那一套快速进攻的经验来制定的。也就是说,奥登尼亚的前线官兵们,必须要在这个计划所规定的短期时间——十到二十天左右——就击垮路军的防线。而根据在路德尼亚这两年的作战经历来看,这种作战方法,是不能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