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秦帝国第五部铁血文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大秦帝国第五部铁血文明-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十万……凡此等等,无论项燕如何怒不可遏地屡屡发作,各部将军与军务司马
  们都不做任何辩解,挨一顿霹雳斥责之后,又是一如既往地磨蹭着蠕动着。项梁
  几次拿起令箭要行军法,每每最后的那一刹那,令箭都软塌塌掉进了帅案的箭壶。楚国,这就是楚国,楚王尚且乏力,你项燕又能如何?
  便说最要害的大军调集。依照目下军制,楚国军力主要是三方:
  其一,散布各个关塞城防的守军。战国之世,齐国七十余城。楚国地广,大
  约将近两百座城邑,设防城池大约五六十座,合计军兵大约三十万上下。除了几
  处由国府大司马直辖的要害关城,此等城防守军的辎重粮草衣甲器械等,素来由
  国府与城池所在封地共担。所在地封主乐此不疲,常常给予城防军将士种种额外
  补偿。久而久之,邦国城防军大多成为实际上的封主私兵,极难调出本地。
  其二,王室国府直属的大军,合计大约四十余万。除去水军舟师几近十万,
  陆地马步军差强三十余万。这是楚国唯一可随时开出的主力军。依照楚国后期大
  势,这三十余万大军的经常性驻地是四个大本营:一军驻守淮北重镇陈城郊野,
  应对中原;一军驻守郢寿北部之汝阴要塞,一军驻守郢寿背后之淮南,前后拱卫
  都城;一军驻守江东吴中之地,应对频繁多发的吴越之乱。四大驻军,多则八九
  万,少则三五万,因时因战而流动。
  其三,直接隶属于王室与各方官署的军兵,大体在十余万。主要有:隶属于
  柱国将军的都城护卫军,隶属于郎尹、郎中两将军的王室护卫军,隶属于司败(
  掌刑罚)署的捕盗及监狱守军,隶属于关吏的盘查关防的军兵等等。除非国破之
  战,此等军兵几乎永远不可能用于战场。
  如此三方大军,项燕能够以王命兵符调集者,实际只有第二种,即国府直属
  大军。自调兵急令发出之后,项燕立即从郢寿赶到了汝阴,建立了幕府。汝阴地
  处汝水下游之南,是濒临淮水北岸的寿春(郢寿)北上的最重要咽喉,且有汝水
  一道天然屏障,是狙击秦军南下的要害关塞。项燕是一位清醒实际的将领,对楚
  国大势有着清醒的评判。若是楚国军力能如臂使指,最佳的防御战略自然是以更
  北面的陈城为根基,大军既可有效抵御,更可在时机有利时伺机反击秦军。然则
  ,目下的楚国已经是支离破碎,统属之难无以言说。更有一点,楚国南迁郢寿时
  ,几乎将丰饶富庶的陈城搬空,人口流失,商旅锐减,粮草辎重全然没有了根基。若再度以陈城为根基,只怕粮草辎重输送的数百里长线会立即成为秦军最好的
  施展所在。粮道一旦被遮绝,楚军只怕也会成为第二个长平大战的赵军,项燕也
  必是第二个赵括无疑。当此之时,项燕只能收缩防线,聚集有可能聚集的最大军
  力,扼守咽喉与秦军一战,舍此奈何?然则,那些不谙军情不知兵法却又闭塞昏
  聩的老世族大臣们,心下却只恪守着“抗秦必以淮北陈城重镇为根基”的传统方
  略,对他的苦心运筹种种指责多方质疑,甚或以迟滞大军迟滞粮草相要挟,远离
  庙堂的项燕真有些百口莫辩了。
  迄今为止,除了原驻汝阴的三万步军,抵达汝阴大营的只有陈城八万步骑混
  编大军。陈城军之所以能如期南下,还在于项燕的嫡长子项梁是陈城军主将。而
  淮南的八万精锐步军距离汝阴只有三百余里,走了十个月竟还迟迟黏在半道。江
  东的十余万步骑,也在北上抵达淮水南岸的淮阴要塞后莫名其妙地开始停滞不前
  了。也就是说,项燕能调的四支军马,目下只到了两支十一万,两支主力大军则
  做了泥牛入海。
  “江东大军如此迟滞,岂有此理!”
  愤然之下,项燕派出项梁——国家艰危之时竟然只有自己的儿子可以信任,
  这也是项燕的莫名悲哀——星夜赶赴淮阴查勘实情,若果真是不得已,他便要亲
  赴郢寿诉诸楚王了。旬日后,项梁风尘仆仆赶回,诉说了江东军的迟滞原因。而
  这一切,还都是时任江东军裨将的项燕的次子项伯秘密探察清楚,又秘密告知项
  梁的:江东军主将景焯接到大司马叔父景柽的密件,说昭氏一族有人密告项氏在
  江东聚结私兵,图谋与越人部族作乱自立,楚王正在派员秘密查勘;大军或可能
  再度南下平乱,项燕能否领军亦未可知,江东军当以粮草未齐为由,原地等待王
  命。
  “狗彘不食!!”
  项燕愤怒了,飞骑马队连夜赶赴都城请见楚王。晨曦初露,素来稳健谦和的
  项燕脸色铁青地带着一队精锐剑士直闯王城。慌得楚王负刍王冠也没戴,散发赤
  脚披着大袍便匆匆出来了。项燕一反常态地强横,声言要立地与昭氏告密者对质
  ,若查无实据,楚王须立即斩首诬告者,否则项氏反出楚国!负刍大惊失色,二
  话不说下令王城郎尹捉来了昭氏那个告密者,对质不消半个时辰,亲自一剑刺穿
  了告密者的咽喉。楚王负刍说,此人告密属实,王室派人查勘却是虚妄,果然疑
  忌项氏,岂能不先解项燕兵权?江东军迟滞不前,本王亦有难言之隐也!天亮之
  后,楚王负刍立即召来已经还都的几位世族大臣,当殿申明项氏绝无聚结私兵谋
  乱之举,后若再告,立地治罪。项燕冷面肃杀,当殿森森然宣告:“项氏若图谋
  作乱,秦军南下便是时机!何须抗秦自伤?若有人定逼项氏反楚,则项氏未必不
  反!项氏反楚,第一刀便杀逼我反者!国难当头,王族大族不顾楚国,项氏何计
  楚国?!”
  这番肃杀凛冽的宣言,使楚国庙堂对项氏的种种不实流言销声匿迹了。项燕
  至此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世族林立竟相蚕食的楚国,一味地效忠国家非但于事无
  补,且有杀身灭族之祸,若得自立报国,便得有适时适度的强横霸道,否则一事
  无成。然则,回到汝阴幕府几个月,淮南军与江东军还是迟迟不能抵达,理由多
  得令项燕哭笑不得。无奈之下,项燕只有做最不济的谋划了。其中最要紧的一着
  ,便是以特急将令单调出江东军的次子项伯,教项伯持项燕密令返回江东,将项
  氏封地的八千子弟兵全数带来汝阴,再编入由陈城军精心遴选出的八千壮勇,以
  项梁项伯为主将副将,编成了一支缓急可用的精锐中坚。
  列位看官留意,封地子弟兵,是中原战国所无而楚国独具特色的物事,故此
  不得不予以交代。盖楚国在上述三方合乎法度的军力之外,还有一种中原战国已
  经不存在的潜在军力,这便是各世族封主的所谓壮勇子弟兵。究其实,这等子弟
  兵是各封主以自家财力建立起来的私家军队,多则万余,少则数千,兵器精良,
  衣甲粮草丰裕,实际战力甚或强于邦国军旅。楚国之所以始终不能真正废止私兵
  ,其根本原因在于两处:一则,楚国源于相对封闭的山地部族立国,其所秉承的
  传统封地制,也始终相对完整地保留着,私家成军的根基始终存在;再则,楚国
  山川广袤险峻,部族众多,星散于险山恶水,习俗差异极大,故变乱多生,而一
  旦变乱蔓延,国府大军往往鞭长莫及,世族私兵则事实上成为保护封地并最终剿
  灭变乱的主要力量。楚顷襄王时期,曾发生了一场震惊天下的“庄跻暴郢”之乱
  ,若非遍布楚国的世族私兵,楚国很可能便在这场举国动荡中灭亡了。
  这个庄跻,原本是南楚洞庭郡的将军。其时,庄氏部族出了一个名士庄辛,
  奔走合纵抗秦,一时成为楚国名臣。后来,因楚国老世族排斥而遭顷襄王疑忌,
  庄辛被迫逃亡赵国。再后来,楚国对秦战争大败,楚国欲联结中原重起合纵,顷
  襄王才不得不再度召回庄辛。庄辛归来,以“螳螂捕蝉,不知黄雀在后”为比喻
  说动楚王,遂再度领政奔走合纵。谁知顷襄王受老世族掣肘,又再度罢黜庄辛,
  并大大削减了庄氏封地。虽然,谁也说不清楚期间究竟生出了何等谋划,更说不
  清楚庄辛与这件事有没有关联,总归是庄氏部族的将军庄跻,率领着数千兵士与
  族人起事了。庄跻起事的第一个举动,是率领乔装成庶民的士兵们混入郢都,汹
  汹然大举攻占官署,劫掠杀戮老世族府邸,并包围了王城。整个郢都骤然陷入一
  片混乱,楚国朝野大为震惊。此所谓“庄跻暴郢”也。后来,在渐渐聚拢的王师
  围攻下,庄跻率众被迫退出郢都,却又飓风般杀向江东,再席卷南楚,占据了湘
  水地带。后来,庄跻部又驰驱千里,南越五岭,占据了滇地,遂称王号,并自立
  为邦国。立国后大约财货不足,庄跻又率兵北上,再度席卷了湘水江东。楚国庙
  堂深为震恐,曾数度发兵追击围攻,皆因大军无法在高山峻岭与江河湖海中捕捉
  剽悍灵动的庄跻军,每次都是劳师无功。当此之时,各世族为了自家封地不受劫
  掠杀戮,遂纷纷自发地以私家子弟兵围追堵截,前后历时十余年,庄跻暴动及其
  余波方告平息。
  庄跻举兵,对楚国与当时天下造成的震撼极大,以至当时的名士大著几乎都
  有评说。《苟子·议兵篇》云:“……庄跻起,楚分而为三四。”并进而将庄跻
  用兵与齐国田单、秦国商鞅等同并论,以为“是皆世俗之所谓善用兵者也”。《
  韩非子·喻老》云:“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吕氏春
  秋·介立》,更将庄跻之乱对楚国的影响,与长平大战对赵国之影响并论。后世
  《史记·礼书》亦云:“庄跻起,楚分而为四参。”《论衡·命义篇》则云:“
  庄跻横行天下,聚党数千,攻夺人物,断斩人身。”凡此等等,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