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的嘘嘘声也使侍卫们发现了在旁边的酒楼的房屋上,有一个汉子,手里拿着弓箭,脸用黑布遮着。侍卫们马上就搭上弓箭准备对酒楼上射击。
辇车还在不停地向前行进,酒楼上的刺客又马上射处一支箭,是对准车辇的窗子射进来的。李岩还没有抬起头来。箭就射在左边的木板上。
侍卫们对着酒楼房上的汉子开始射箭。那个汉子还快速地射出了第三支箭,由于手忙脚乱,箭射在辇车右边外面的木板上。
马车还在向前快速赶着。侍卫们除了留下少量的保卫李岩的人,都向酒楼包围过去。道路旁边的大顺士兵也去包围酒楼去了。酒楼房上的汉子明显看见手被射伤了。弯弓丢在了酒楼上。这个汉子却飞檐走壁地逃走了。
李岩抬起头来,红娘子马上看自己的心上人,是不是受伤了?又急切地问李岩:“总司令,你受没有受伤?”
外面陈奏庭也赶了来,忙问:“总司令,圣上,受没有受伤!”
李岩回答到:“没有!没有!没有受伤!告诉大家,现场交给地方去调查,我们继续进宫。”
陈奏庭听到李岩没有受伤,松了一口气。接着对包围酒楼的侍卫大声喊:“总司令命令:我们继续进宫。现场交给地方去调查。”
侍卫们回到了自己的队列。
李岩看了看,在木头上的牢牢钉着的箭,拔了出来。红娘子看了看,说:“总司令,这支箭的箭头上抹上了剧毒,不要挨着了箭头。”
如果是真的李岩也一定认识这种剧毒的箭头上抹的什么毒。现在的李岩哪里知道剧毒。
李岩说:“既然是这样,我们就不要动这些箭,给调查的留下证据。”
没有多久,车辇就停下来了。宋献策在车外喊:“报告候任皇上,皇宫到了,请候任皇上和红将军下车。”
李岩对红娘子说:“红将军,皇宫到了,我们下车了。”
李岩与红娘子出了车辇,他们站在辇车的阶梯上,只见地上已经铺上了红地毯。
宋献策等一帮文武百官,跪在地上。宋献策说:“臣等没有保卫好候任皇上的安全,我们罪该万死!”
李岩说:“谁也不知道有刺客出现,与你们的无关。”
宋献策说:“谢候任皇上宽宏大量。”接着又站起来,对李岩和红娘子说:“臣在前面带路。”
宋献策就在前面走,伸出手来,指向了皇宫。
李岩向皇宫望去,皇宫里已经有宫女太监在两旁的红地毯跪下了。
李岩牵着红娘子的手向皇宫走去。
皇宫门口两边,也开始放起了鞭炮。
李岩一行走进了皇宫,一路上,太监宫女在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岩看这个皇宫,比北京的皇宫差远了。估计是明朝王爷的王宫。不过,其规模也不小了。
进了皇宫,就把李岩引进了他的寝宫。李岩估计不是李自成的寝宫。
红娘子说:“总司令这里太华丽了。”
李岩说:“是呀!想不到要当皇上。你也想不到吧,要当贵妃?”
红娘子说:“臣也想不到啊!只是经常想要嫁给总司令。谁知道要进皇宫?”
李岩见宋献策还侯在那里,就说:“军师,书房在哪里?是不是通知几个人来商量一下;比如,军师你本人,还有刘宗敏、顾君恩,李大亮、陈奏庭。还需要报告一下登基大典的安排。”
宋献策说:“臣马上去办。”
宋献策马上就叫了一个太监与候任皇帝李岩带路到皇帝办公的书房去。接着又派人去通知刘宗敏、顾君恩、李大亮、陈奏庭。另外又通知管典礼的官员。
第八十三章 李岩入宫
刘宗敏、顾君恩、李大亮、陈奏庭都被宋献策派人去通知了来。还有朝廷管登基大典的官员也来了。
他们在外面聚集齐后,一齐进入李岩现在办公的书房。面见皇上,虽然还没有登基,也马上就要登基了,就用三跪九叩的面见皇帝的礼节来见李岩。等他们万岁万岁万万岁喊完。李岩说:“各位卿家,请平身!”
“谢皇上!”
李岩等他们站起来,就说:“各位卿家,请坐!”
管登基大典的官员就是管礼仪的,他说:“在皇帝面前,我们怎么能够平起平坐。”
李岩说:“不是还没有登基吗?”
管礼仪的官员说:“就是候任皇上也不行。”
李岩见他们一定要站着,没有办法,就不说了,让他们站着吧!
宋献策说:“皇上,让管登基大典的官员报告登基的礼仪程序吧?”
李岩说:“好!但是,现在我们接过来的是一个烂摊子。这几年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天灾,战事连绵。有的银子,一个也要当两个用。登基大典,最好不要花钱,就是要用钱,也要少花钱。”
管登基的官员说:“我们许多东西都是现成的,化不了多少钱。”
李岩说:“这就好!”
登基大典时间就定在明天,九月十九日。
李岩想:现代的人希望发。今天就不错,九月十八日。由于是阴历,不是日本在东北发动的九一八事件的九一八。不过九一九,久要久也不错。
等管登基的官员说完,李岩点点头就算通过了。
宋献策等管登基的官员说完,接着说:“皇上,我要报告一个事情。”
李岩说:“请讲吧!”
宋献策说:“我出去,接到京城西安的官员报告。据初步调查。刚才在一家酒店房屋上用箭刺杀皇上的。不是他的手被箭射伤,丢下了一把弓箭吗!刺客见我们的侍卫包围过去,就飞檐走壁地逃跑了。这个弓箭不是一般士兵使用的,装饰得特别地漂亮。在弓箭上发现了一个“过”字。据初步分析可能是李过指使的刺客。”
李岩说:“现在,就是李过指使的,也要特别小心。一是不要搞错了。二是真的是李过指使的,我们也不好处理。李过有可能刺杀我的理由。但是,如果我们现在处理李过就会造成朝廷的动荡。原因就是他是先皇帝的亲侄子,这次也是有当皇帝资格的。”
“我建议,继续侦查这个案件。如果是其他人所为,就要严厉打击。如果是李过所为,就将调查案件的资料保存。告诉李过以后不得这样做。”
宋献策说:“是!我们遵旨!”
李岩又说:“我登基以后,有这几个问题需要立即解决:一是先皇帝的安葬问题。一个是开支,现在我们朝廷也没有收入,不能过分铺张,又要像样子。你们议一议要多少银子合适。二一个就是谁去负责先皇帝的安葬,我准备让李过去负责。另外,李过安排在米脂住,原来米脂的行宫,就作他的王府。大家先议一议先皇帝安葬的花费问题。”
刘宗敏说:“皇上说的是。我们朝廷三年不收税,就没有收入。我建议先拨五十万。按八十万建修完毕。不能超出一百万。设计陵墓按七十万为标准设计计算。”
顾君恩也说:“困难时期,不能过高的标准。这样也可以!设计陵墓就要先把关。”
宋献策也说:“就按这样吧!”
李岩说:“以后安葬的时候,可以在皇宫拿一些东西做陪葬。另外,请军师、刘爱卿、顾爱卿在你们管辖的大臣里面解释一下。还有,我建议,以后的皇帝陵墓,都按先皇帝陵墓的开支标准,就是说,不准超过一百万两银子。遵照这个规矩执行。要制定一条法律。为什么老百姓要造明朝的反,就是加征三饷,朝廷又不救济老百姓造成的。建皇帝的陵墓,从明朝开国到灭亡不知道花了多少银子。如果把银子用到,兵器研究,用到兵员训练,用在救济老百姓,不知道要起多大的作用。说到底,就是朝廷开支过大,银子最后过重压在老百姓的身上造成的。”
“如果我们朝廷开支的时候,就先注意节约,就没有必要在正常的税收之上增加税收。节约了银子,遇到天灾,我们就有能力去救济。老百姓是不会吃饱了,无事来闹事的。”
几个大臣一齐说:“皇上圣明!”
李岩又说:“还有先皇帝的皇后,我准备封为皇太后。请下面的大臣拟一道圣旨。我的家里的陈氏夫人,我准备封为皇后。还有红娘子将军,我准备封为贵妃。请下面的大臣按规制拟圣旨。”
宋献策说:“臣下去就办!”
李岩说:“对于官员的任命。我准备取消宋献策爱卿的军师的名号,任命为首席丞相。顾君恩、李大亮为副丞相。李大亮兼管户部。刘宗敏将军任兵部尚书。陈奏庭将军任兵部侍郎。建立一个内阁,由我们现在这里的几个人,包括我在内。另外增加各部的尚书参加。”
“内阁建立一个衙门,设立对下面朝廷机构的办公室,联系各部各机构,监督下面各机构的工作。”
“你们对设立这样的内阁,宋献策丞相可以找一些人来议一议。这样设立内阁好不好。”
李岩的意思是取消三省的机构,建立内阁管理下面各个机构。上面有一个内阁,下面的机构就可以按照需要增加减少。有点像清朝的军机处。
宋献策说:“臣下去就找人议论。”
李岩问:“大家还有些什么问题?”
陈奏庭说:“牛金星毒杀圣上和忠勇侯应该严办!”
李岩说:“这样,我们李家的兄弟侄子亲戚要避嫌。为了秉公断案,密令刑部捉拿牛金星。按律审理,依法办案,依法处理。你们同意不同意?”
几个人都说:“同意!”
李岩又问:“还有没有急着要办的事情?”
几个都说:“没有了!”
李岩有想起有几个事情需要发布。他说:“我想起几个事情,要组织人写一篇卜告,讲先皇帝不幸为国家为民族捐躯。把时间地点要写清楚。朝廷通过后马上发布下去。二是大臣会议一致通过我继任皇帝的决定。要写出来。要向天下宣布。进入山海关的清军已经被我大顺部队全部消灭。要起草通告。要讲什么部队,在什么地方消灭清军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