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岩-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主动帮助我大顺汉族军队打击女真军队。只要回归大顺军队,可以既往不咎以前投敌的汉奸罪行。在战场上帮助大顺军队进攻女真军队,我们还要记功。
    路就在脚下,请将军自己选择!
    此致
    大顺北方抗请前线军民总司令李岩
    甲申年七月
    写完这一封信,李岩又写了一道命令。
    命令:
    各州府:
    为了打好对清军的战斗,各州、府的驻军将军,请速将你地的军队人数,在接到命令后,报告北方抗请前线军民总司令部。以方便总司令部调兵遣将。
    此令!
    大顺北方抗清前线军民总司令李岩
    甲申年七月九日
    写完后,就叫传令兵将第一封信送李怀祯印刷,派各地的宣传人员射向敌人。
    《命令》通过驿站送达州府。
    七月十日李岩就命令部队准备向北进军。留李大亮的部队五千人和原来娘子关的四千人守固关。
    七月十日部队就把需要的武器、火药、炸药包领齐。
    七月十一日,部队除了李大亮的固关守卫部队外,全部向西前进,在天色还早的时候,部队到达寿阳。今天是白天行军,比上次晚上行军,速度快了不少。阳泉李大亮的部队买了一些粮食存放在当地驻军的库房,李岩考虑阳泉离固关近,粮食还是留在那里。部队就在寿阳军用库房每个人各领一个月的的粮食。
    部队把粮食领下去分配完,时间就比较晚了。
    农历的七月,已经立秋。天气已经没有六月炎热,到了夜晚,凉风吹散了白天的热气,部队就在寿阳城外驻扎。当地的驻军和地方官府都到军营来拜见李岩。
    李岩特别向寿阳的地方官员询问了地方的问题,主要是地方上对《通告》的反映。
    寿阳县令告诉李岩,上次榆次、太谷、定襄地主武装攻打县城,杀死地方官员。寿阳县的地主武装也蠢蠢欲动,在大顺军队来平叛,把地主武装的主力消灭了,一些地主武装撤退到山里。自从总司令的《告汉族同胞书》、《通告》大量张贴以来,地主武装已经不进攻大顺地方官府,也不进攻大顺军队了。
    地主见《通告》里已经没有分地主土地的均田政策,反映也好多了。只是荒地只准无地少地的农民开垦,地主有一些不满意。农民反而高兴起来。
    李岩说:“我关心的是,《通告》执行,在你们县阻力大不大?”
    县令说:“据我打听,下面反映把三年免税改为收税,有一些意见。但是总司令已经免除了明朝的三饷,如果负担过重,还要减税。大家都知道,清军来了,收税也是不得已。就是地主,也欢迎新的税收政策。主要就是心里踏实了。知道以后大顺的税收就是这样了。”
    李岩问:“今后收土地税,阻力大不大?”
    县令说:“这比明朝少收了许多税,现在还没有收税,估计是顺利的。”
    李岩又问:“那些工商业户,对新税收政策有没有意见?”
    县令说:“没有意见!没有意见!他们见取消了沿途的收税,麻烦少了,许多人都在准备经商。只是我们不知道怎么收税?”
    李岩说:“你们去试一试,工商户帐记得齐全的,照帐查收。帐记得不齐全的,你们与他们协商,进行估税。”
    县令说:“下官记下了!”
    李岩说:“你们可以派人去告诉上次叛乱的地主武装,从山里回来,既往不咎,原来的土地房屋还是属于他们的。不回来,就暂时分给没有土地房屋的农民了。他们回来还是他们自己的。如果已经死亡了的地主的土地房屋,可以分给没有土地房屋的农民耕种居住。”
    县令说:“下官记住了。”
    七月十二日,部队向西北方向的石岭关前进。
    四万五千人的队伍,加之每人骑两匹战马,队伍浩浩荡荡,“李”字的大旗随风飘扬。李岩骑在战马上,身上穿着明代的铠甲,好不威风。李岩想起自己在现代,找不到工作,几乎就是一个失业青年。来到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也不辜负了自己爱好军事书籍,爱好历史。“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是穿越到古代来显示自己的才华,总觉得心里还是有一些愧疚。那就是生我养我的父母,他们辛辛苦苦送自己读书,还没有享受自己应尽的孝道。
    红娘子骑马跑上前来,与李岩并肩前进。
    “总司令,自从杞县一别,听说总司令也到了起义军,我多想与您一起去打仗啊!总听说总司令打胜仗,我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自己的运气真差劲!”
    “现在真是感觉太幸福了,经常与您在一起。特别是打了胜仗,我们的总司令指挥得真好!”
    李岩说:“是呀!几年不见面,对自己亲爱的人,是太痛苦了!现在我们就可以经常见面,天天见面。俗话说:‘远香近臭’。你总会有一天还会厌烦起来。”
    红娘子说:“取笑了,取笑了!我哪里会对自己的老公厌烦起来?”
    红娘子总是无话找话与李岩说话,不过,这对长途行军,李岩还少了寂寞。面对漂亮的女人,一个将要成为自己的女人的漂亮女人,对穿越过来的李岩,好像是老天的一个赏赐。
    前面有士兵来报告,“石岭关到了!”
    李岩说:“传令先头部队,在石岭关稍事休息,穿过石岭关后,在石岭关前面二十里扎营!”
    “是!”士兵马上传达命令去了。
    李岩到了石岭关,李怀仁前来迎接。
    李怀仁说:“总司令,我们得到情报,占领了忻州的清军,现在已经运来了红衣大炮,可能不久就要来打石岭关。”
    李岩说:“据说你们这里库房里也有红衣大炮,现在布置起来没有?”
    李怀仁说:“我已经布置了。就是没有会**的人。”
    李岩问身旁的李怀祯:“我们好像有**的人吧?”
    李怀祯说:“我们有,但是也不多!”
    李岩说:“这样,我们的打红衣大炮的人,留下来教石岭关**,他们可以多教一些战士。教会后还是归队。还可以对刚教出来的战士,调一些到我们主力部队。以后战场上可能用红衣大炮。”
    李怀祯说:“是我马上去安排!”
    李怀仁说:“四叔,我们这一支部队还没有打过清军,特别没有打过女真人,是不是调我们这一支部队上前线去打仗!”
    李岩说:“我们到石岭关前面去打仗,石岭关的压力就小了。你们马上集合,现在暂时做后卫,立即出发!防务交给原来的部队!”
    李怀仁说:“是!我现在就去集合部队!”
    李岩说:“你留下一个熟悉石岭关的战士,与我介绍石岭关。”
    李怀仁说:“小朱,你留下,给总司令介绍石岭关!”
    说完,留下一个年轻人,自己急忙去集合部队。
    李岩说:“小朱,给我介绍吧!”
    小朱是一个年轻人,样子很机灵。说:“总司令我们在前面的小山包上去看吧!”
    李岩点点头,他们就到前面的小山包。
    小朱说:“总司令,您看,石岭关东靠小五台山,西连官帽山。北面山势险峻,连绵几百里。是南北必经之地,也是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关隘狭窄,据说以前修的土城,在明万历年间修建了石头城。现在修建了三个关门,分内、中、外三道关门,每道门相距五十丈。门洞长三丈多,宽一丈多,高二丈半,十分坚固。”
    “这里关洞细窄阴暗,引道坡陡湾急。只要关上的将士御敌坚决抵抗,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很不容易打下石岭关的。”
    李岩说:“你说得不错!这个关是好关,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键是守关的将士要坚决抵抗。比如北宋,敌人来了,守关的一箭不发,投降敌人,再坚固的关也守不住。”
第三十章 攻打忻州
    李岩站在高处看了石岭关的地形,东西走向两边连绵不绝的山峰悬崖,形成了石岭关的战略位置。人工设置的关卡,巧妙的设计,更造就了石岭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石岭关固关娘子关是山西首府太原的两道大门。只要守关的将士有拼命必胜的勇气,就能守住这两道大门。
    李怀祯来报告,红衣大炮的教官已经派出了。
    守石岭关的将军前来见李岩总司令。看来,这个将军也是身材高达粗壮有力,在冷兵器时代,是一员敢冲敢杀的猛将。
    他见了李岩,单腿下跪,双手抱拳,敬了军礼说:“小将孔虎,拜见总司令!”
    李岩做了一个扶孔虎起来的动作,说:“孔将军,请起吧!”
    孔将军站起来,说:“小将请总司令对我们守关将士做指示!”
    李岩说:“我们这次出兵石岭关,将减轻石岭关守卫的压力。但是,守关的将士,不能放松守关的警惕性;要防止敌人偷关。女真军队以前他们野战厉害。我们汉族军队有火炮可以守城。现在,他们也有了红衣大炮,他们攻城也厉害起来。我们原来的红衣大炮,就要操练起来。他们有红衣大炮,我们也有红衣大炮。我们守关的将士占据着地利,就比清军强。我们的教红衣大炮教官已经派来了,你们要多派聪明伶俐的战士学习红衣大炮。如果可能,你们全部将士都可以学习红衣大炮的使用。你当将军的一定要学习,以后指挥战斗,就知道在战场上恰当使用红衣大炮。”
    孔将军说:“是,小将遵命!”
    李岩点点头,说:“好好!”接着李岩就命令部队出发。
    从内关进石岭关的道路,关道狭窄,只能一人骑一匹马,牵一匹马,行军速度慢多了。敌人即使攻进了关,在关道里,两边高大的关墙,只要守关的将士,正常发挥,在关里的人也只有死路一条。
    出了石岭关,李岩向后看石岭关的地势,其地势比在关上看,山势更高大,两边山更绵长,地势更陡峭,更显得雄伟壮丽,显得石岭关难于攻破。
    出了石岭关,战马走得起来更快了。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