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结束了,陈奏庭说:“总司令,我们还是应该训练原来与敌人野战的方法。”
李岩实际不知道以前的战法。
红娘子说:“以前的野战方法,要与敌人反复进攻野战后,看没有胜利的希望,骑兵才撤退,露出后面的步兵,以撑在地上的长枪对付敌人的马匹,刺杀敌人的骑兵。在敌人受到了损失后,跑到后面我们的骑兵杀出来,扩大我们的胜利果实。在以前我们与敌人武器一样的时候,采取后面事先埋伏步兵,用长枪刺杀正在冲锋的敌人骑兵,效果是很好的。因为敌人来不及撤退,必然要受到损失。现在,在野战的时候,我们的野战武器,明显比敌人强,就要用火器大量地杀伤敌人,减少我方的人员损失。”
陈奏庭说:“兄弟妹、红将军,看不出来,你在军事理论上还是一套套的!”
第三十九章 平原战斗
八月一日下午,李岩指示各部队包装好炸药包,特别要多包装白炮弹。null3z中文
晚上,李岩就想起,现在山西北部的收复失地的战斗结束了需要把收复山西的胜利消息,写成捷报,报告后方军民,报告朝廷。这还是敌占区进行宣传的材料。
捷报
我大顺北上抗请部队五万大军,七月十二日,北出石岭关,先后收复了忻州、代州、应州、朔州、蔚州大同府等州县,还调来了陈永福将军参加收复大同的战斗,守卫山西长城。我军一共消灭清军三万九千人,其中消灭女真部队六千人。为鼓舞全**民的抗战热情,特向全**民报喜。
此致
大顺北方前线抗请军民总司令:李岩
甲申年八月一日
李岩想起上次向朝廷报捷,还获得了银子的奖励,又改写了“向大顺朝廷报捷”一句,作为向朝廷报捷的“捷报”。
八月二日上午,从繁峙灵丘抽调来的部队上来了,李岩与他们见了一面,介绍了守军的将军,命令守军接受驻地防务。又拿出两份“捷报”,委托他们送到代州印刷“向全**民报捷”的捷报。另外将对朝廷报捷的捷报直接报送朝廷。
随后;李岩就命令部队向平原上开进。
他们向平原上前进,走的是青石板铺就的官道。但是在太行山里行军,速度是提不高的。李岩也没有办法,只得耐着信子,行走在蜿蜒的山道上。
走了大半天,李岩看天色也不早了,就问到了易县境内没有,李岩身边一个知道这一带路程的战士告诉李岩说:“总司令,我们现在还在广昌境内呢!不过已经在广昌县的边缘了。”
李岩知道山区县,本来就地广人稀,加之道路崎岖,就越发认为很远了。李岩只得命令先头部队,选择宿营地准备宿营。
八月三日,部队进入易县境内。现在的地形,是西高东低,走下坡路,速度又比在广昌县境内又快一些。直到了半下午,到了易县县城。按原来一路的打法,都是在早上去打,现在天色还早。李岩咬了咬牙,命令部队快速包围易县城。
包围了城池,就开始喊话:“清军兄弟们,我们是大顺李岩将军的北上抗请军队。我们在固关消灭叶臣的部队二万八千人,在收复山西北部的战斗中,我们共消灭清军三万九千人。不要做无谓的抵抗,放下武器,我们优待俘虏!放下武器,我们优待俘虏!”
四面城墙外都喊起了呼吁投降的喊话声。
城内的清军,是原来的明朝军队,后来投降了大顺军队,再后来投降了清军。现在李岩派一些搞侦查宣传的战士,几个人一个组。到处张贴《告汉族同胞书》、《告汉军八旗书》、固关的《捷报》。有的清军士兵拿了这些宣传品到部队让大家看。接着这些小组又到易县靠近军营的城墙外用布壳话筒喊话。这些汉族的将军、士兵,已经把女真人看做了自己的敌人。大家做了这个准备,被李岩的军队包围了就投降。反正投降过两次,再投降一次也不要紧。
城楼上驻军将军站在城楼上,听了城外的大顺喊话,知道被包围了,不投降就只有打仗了。他就亲自喊:“我们原来也是大顺的军队,我们通过学习李岩将军的《告汉族同胞书》、《告汉军八旗书》、《捷报》,我们愿意参加打击清军的部队,我们愿意投降!”
李岩知道,事先派出的宣传部队起了作用。他也亲自接过战士的话筒喊话:“我是李岩,你们要投降,请打开城门,放下武器,出城集合!打开城门,放下武器,出城集合,我们优待俘虏!”
城里的将军一听李岩总司令亲自喊话,就命令部下:“快!打开城门,传令大家放下武器,到李岩总司令这边集合投降。”
城门打开了士兵们三三两两出城集合投降!
李岩见士兵已经出来完,就叫原来驻军的将军集合部队。又派出一千人,进入城里,守卫城门,派官员接受库房。
士兵刚集合完毕,城里的知县也出来投降。李岩问了一下,也是原来大顺安排的知县。也就将就,反正现在没有现成的官员可以派出。也就填了一张任命书,盖上“大顺北方抗请前线总司令”的大印,亲笔签上李岩的大名。
问了一下粮食库存,粮仓还有一半的库存。估计够李岩的部队吃几个月了。
接着就是改编部队,城里有驻军二千人。李岩给陶智勇派了五百人,凑齐六千人。给红娘子派了五百人,给李开调来一千人,调出五百人作为易县驻军。驻军将军由李开的部队调出。原来的将军降一级继续使用。
李岩已经准备逐渐扩大各部队的规模,先扩大五百,再到六千。
李岩看地图,紧挨着易县有好几个县城,距离也不远。
李岩把陈奏庭找来,指着地图说:“老表啊,你看这里有涞水、涿县、新城、定兴四个县城,我们集中兵力,一个一个地打,又浪费时间。我的意见,我们兵分两路,我去打涞水、涿县。你带一半的兵力,去打定兴、新城。”李岩指着易县向定兴再向新城画了一个路线。
陈奏庭说:“总司令的意思是我带一支部队从易县出发,先打定兴,再打新城?”
李岩说:“正是这样。因为我们到了北京附近,离清军的兵力中心很近,如果发现了敌人的大部队,就是我们消灭不了的敌人。我遇到了,就向你那一边撤退。你遇到了敌人的大部队,就向我这一边撤退。部队集中了,即使遇见了敌人集中兵力向我们进攻,我们也敢于与敌人战斗了。”
八月四日,李岩的大顺军队兵分两路,陈奏庭带领李怀祯、李开、李栋、李怀琛的部队向定兴出发。
李岩带领红娘子、陶智勇、李怀仁、李怀理等部队向涞水前进。参谋部还在李岩的部队一边,李岩派李怀仁暂时担任参谋长。涞县离易县大约五六十里远,并不远。还不到吃中午饭的时间,李岩的部队就赶到涞水城下。据先头部队报告,敌人见了李岩的部队,慌忙之间关了城门。
李岩先用望远镜看涞水城有没有红衣大炮。看几面都没有红衣大炮的影子,就放心了。马上命令开始喊话。
话筒高声地喊:“我们是李岩将军指挥的大顺部队,清军兄弟们,你们被包围了。我们在固关消灭了叶臣的部队二万八千人,在山西北部消灭清军三万九千人。不要做无谓的抵抗,,放下武器,回归大顺,我们优待俘虏。”
城楼上还不等城外的大顺军队喊话完毕,就有人在那里骂起来。“老子大清部队,从来还没有投降汉族猪的,你们快快投降我们大清,我们优待俘虏!”
李岩感到奇怪,涞水原来报告的是汉军八旗部队,怎么有女真军队呢?
李岩命令起飞一个热气球,对准刚才骂“汉族猪”的地方轰炸。现代有宰首行动,我们也来一个宰首行动。
热气球起飞了,飞到刚才女真人在城墙上骂“汉族猪”的地方,热气球的驾驶员是看到了的。飞到空中,到了刚才骂人的上空,那些人还在,有一沱人,就点燃炸药包丢下去,丢了一个,还不解恨,又丢了几个下去。
轰轰轰几声爆炸,刚才喊“汉族猪”的人大多数在那里躺下了。
等了一会,一个满脸还流着鲜血的人,喊话:“我们是汉族人,刚才喊话的是女真人,是来调兵的,我们愿意投降!我们愿意投降!”
清军进关的部队,占领广大的汉族地区。各个城镇都需要驻军,结果到处一驻军,他们的军队严重不足。阿济格与吴三桂调兵三万出大同长城,过蒙古,渡黄河,去进攻李自成,实行“围魏救赵”的计谋。吴三桂感到兵力实在薄弱,就与阿济格商量调姜瓖二万多人和宣府的部队一起出征,凑足八万人。叶臣进攻山西,调了二万多人,感到兵力不足,又从山东调来五千人。山东战场是豪格带领的女真部队和一部分汉军八旗,初期还有一些汉族部队投降。现在由于李岩的《告汉族同胞书》一宣传。打不赢的汉族守军,守不住的时候,宁肯撤退,也不投降。告《汉军八旗书》到处宣传,汉军八旗也军心不稳。汉军八旗打仗初期十分卖力,现在也是出工不出力,仗就更难打了。
多尔衮也考虑过,他们清军现在分布在各地,遇到李岩的部队到处进攻,迟早要被李岩一口一口地吃掉。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各地守军抽出一支机动部队。只要有部队正面与李岩打仗,李岩就没有力量与清军各地守军打仗,这样才能守住各地方。只有打败李岩,改变其他汉族军队的抵抗思想,才可以迫使汉族军队投降,才能改变清军的被动局面,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
他们就向各地派出人员,催各地方抽出军队;来组织一支野战军。
李岩见城内的汉族军队要投降,就叫旁边的战士用话筒喊话,叫他们放下武器在城外集合投降。
话筒开始喊话了:“我们欢迎你们投降,请放下武器,打开城门,到西门外集合投降!我们欢迎你们投降,请放下武器,打开城门,到西门外集合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