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岩-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鞠衲歉鲅樱饷排诰腿盟遣倭罚约河秩トタ戳硗獾呐谑褂茫芸於蓟崾褂昧耍团墒褂玫米詈玫娜ゼ觳槠渌呐诘氖褂貌僮鞣椒āJO碌娜司头旁谀抢锟础2倭防哿耍菔毙菹ⅲ妹挥惺褂门诘恼绞可先パ啊
    全部都会使用了,他又在里面挑选使用得比较好的,组织在城墙上正式的炮兵。其余的就在战时搬运炮弹火药。
    接着他又安排了几个使用使用技术全面的作为指挥打红衣大炮的指挥员
    高一功看今天清军围城的没有来进攻,看清军仍然在四下活动,就命令少数战士站岗,其余的都去搬石头,去砸石头。打仗要在空闲的时候准备好需要的东西。安排了战士搬石头,高一功又到四下城墙上去视察一圈,争取找到一些防守的薄弱环节。
    他看红衣大炮的新战士,也像模像样地操作以来。就问旁边刚提拔起来的红衣大炮的队长:“喂!队长,我们这个红衣大炮可以打多远?”
    队长回答说:“高将军,好的红衣大炮,可以打十里路。当然**要看炮的角度,装火药的多少。炮筒望得高,底药装得少,就打得近。
    一般的红衣大炮,打两三里是没有问题的。”
    高一功听了红衣大炮队长的话,看了看城外敌人的驻地,就想起,敌人前天昨天来包围榆林城的时候,都集合了部队,当官的讲了话,才来包围榆林城的。这里有没有战机呢?
    敌人之所以住在榆林城这样近的地方,就是欺侮大顺军队没有使用红衣大炮。他们之所以敢在红衣大炮的射程内集合,也是看的榆林城没有红衣大炮。如果在敌人集合的时候,立即向集合的敌人开火,只要有少量炮弹打在敌人集合的部队里,也会使敌人造成大量伤亡。还会给敌人心里造成很大的压力,使敌人的军心不稳。
    高一功把红衣大炮的队长叫来,说:“队长啊,我想借红衣大炮给敌人一个突然袭击,我不想让敌人知道我们有红衣大炮,又在敌情来到的时候,迅速打击敌人。有什么办法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红衣大炮的队长说:“高将军,我们可以把红衣大炮的炮筒从炮架子上抬下来,放在城墙上的地板上。等要打敌人的时候,多派一些战士与红衣大炮帮忙。还要把火药、炮弹事先搬上城墙上。等一声令下,一起把炮筒尽快放上炮架。我估计可以对敌人造成突然袭击。”
    高一功说:“好,我们现在马上把红衣大炮放到地板上!”
    高一功就命令城墙上的战士帮忙,把红衣大炮的的炮筒放下去。接着命令将火药炮弹抬上城墙,并用雨布遮好,防止下雨。
    经过木匠连续的工作,各部队向吴三桂报告,已经完成了云梯的制造任务。吴三桂又把这个情况向阿济格报告。吴三桂说:“和硕英亲王,我们事先确定的云梯数量已经完成。我们可以进攻榆林了。今天,我们改变四面进攻的办法。改为三面佯攻,一面加强部队攻击,只要有很多人攻上榆林城墙,我们就可以打开城门,冲进很多入城的将士。大顺的军队就是不投降,我们毕竟人多以些。我们也是能够消灭城内的敌人,占领榆林的。”
    第四天,高一功早早地起了床,通知其他的将士也起来做准备。晚上值夜班的战士,高一功则通知他们早一点回去休息。来到的战士,除派一些站岗外,其他的都坐在红衣大炮旁边,等候高一功将军的命令。
    吴三桂也通知各部队早一点起床,好领取新做的云梯。清军吃了早饭,因为昨天大部分将士休息了一天,也是斗志昂扬。带着今天一定要攻下榆林城的气概。
    因为各部队分开住在榆林城下,清军就击鼓为号。击鼓后,大家一齐集合。
    高一功自己就亲自担任了观察哨,站在两面城墙的转角处,看到两面清军都在集合。就通知自己的部队的旗手摇动红旗,几面红旗都摇动起来。这就是装红衣大炮的信号。
    看到红旗摇动,城墙上的大顺军队的各部队的军官,都喊:“快点,把红衣大炮装好!”
    战士们手忙脚乱地把红衣大炮迅速地装好了。
    接着,操作红衣大炮的战士们,忙着装火药,装炮弹,装导火索,调整红衣大炮的角度。
    高一功见自己身旁的红衣大炮已经准备好了。估计全城的城墙四面都准备好了。高一功又命令再摇动红旗。
    于是“点火!”的命令在全城四面城墙上响起来了。
    虽然各部队的炮手都是新手,但是,红衣大炮的队长四下看过了清军驻地集合的地方离城墙的距离,对装多少火药,红衣大炮用多大的角度都给这些新炮手做了规定。
    “点炮!”、“点炮”、“点炮!”、“点炮!”四下一起喊起来。
    炮手马上就点燃导火索,轰轰、轰轰、轰轰!榆林城里的炮声响起来了。
    接着,清军集合的队伍里,轰隆!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不绝于耳。
    炮弹在人群中爆炸,当时的红衣大炮,据说一次可以炸死炸伤一千人。我们可以说这是吹牛!但是在集合的队伍里,一发炮弹的威力肯定是不小的。许多清军飞上了天空,断脚断手也大量飞上天空。
    清军想四下逃跑,自己的云梯又挡住了道路。这又有利于大顺的红衣大炮装第二发炮弹,打二炮、三炮。
    没有死的清军都不要命地逃跑,都恨自己的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阿济格、吴三桂也拼命地跑,才跑出红衣大炮的射击圈。
    阿济格对吴三桂说:“不是说榆林没有红衣大炮吗!老子们可吃了大亏了!”
    清军要感谢的是,这些炮兵都是新手,不知道延伸射击。
    清军要感谢的是,大顺军队在榆林只有十几门红衣大炮,没有多的红衣大炮。
    敌人都跑了,高一功命令停止射击。还要节约炮弹火药,用于以后防卫。
第四十三章 营寨防守
    高一功用红衣大炮,利用清军包围榆林集合的机会,一通**,打得清军四下逃窜
    下面有一个小头目前来建议,就是榆林城的大顺部队全军出城出击清军,扩大战果。
    高一功笑着问这个头目说:“敌人有多少人?估计在八万到十万人。我们消灭了多少敌人?几次加起来,估计只死亡了几千敌人。把伤亡加起来,估计最多也没有一万人。敌人人数是我们的好多倍。一杀出城,敌人停止了逃跑,包围过来,我们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不过我们可以出动一百人,出城去烧敌人的帐篷,一人只准烧一个帐篷,烧完就回来。”
    “传我的将令,各城墙出动二十五个战士,带上火把,带一把大刀。五人一组,一人只需要烧敌人一顶帐篷,烧完就回城。”
    于是,各个城墙,马上就各派出了二十五个武艺好的战士出城。敌人还在向外跑,大顺的战士就用绳子把这一百个战士调下城墙。
    高一功说:上去二十个战士在库房拿一百个箩筐,拴好,等城外的勇士们回来!”
    出了城的战士,都知道时间的重要,脚一着地,就急速地向敌人的帐篷跑去。
    到了敌人的帐篷区,就开始点上火把,把敌人的帐篷点了一个。高一功将军命令只点一个帐篷。谁听这样的命令,都点两个帐篷,临走,又把火把丢到帐篷底下,这就点了三百个帐篷,帐篷连接帐篷,清军的军营一片火光。
    还在向外跑的吴三桂,一见帐篷着火,知道大顺的士兵下了城墙,马上命令战士向军营杀转来。
    大顺的战士,知道高一功将军命令只点敌人一个帐篷,是为了防止清军杀回马枪。点了两个帐篷,又把火把丢了一个帐篷,每个人都点了敌人三个帐篷。丢了火把,都不要命地向榆林城墙跑去。等清军跑回帐篷区,大顺点火的战士,已经回到城墙边上,追击已经没有意义。吴三桂阿济格就命令灭火。
    今天真是不利,集合被大顺红衣大炮轰击。逃跑,又被大顺点了帐篷。
    幸好救火及时,帐篷才烧三分之一。不过烧了帐篷,就有衣服、粮食的损失。
    阿济格说:“以前,我还没有打过这样的窝囊仗,平西王,我们怎样办呢?”
    吴三桂说:“榆林城池高大坚固,里面守城的将军又有计谋。如果我们长期耗在坚城之下,李自成的援军一到,我们反而有被大顺消灭的可能。为今之计,我们只有留下三万战斗力不强的姜瓖的部队,继续包围榆林。通过长期的围困,让榆林由于粮食草料不济,向我们投降。”
    “我们现在不是缺少帐篷粮食吗?我们这四万部队,就转而离开榆林,向佳县、米脂、绥德、清涧、子长、安塞、延安一线进攻。对李自成的京城西安形成威逼的形势。才能迫使李自成调李岩回援陕西,对我们战略上形成有利的态势。”
    “李岩的部队一回援陕西,摄政王就会派兵打下山西,进军河南,对李自成南北夹击。只要消灭了李自成这一股天下比较强的军队,就可以夺取天下。”
    阿济格说:“我们派兵继续包围榆林,主力部队南下。我同意这个打法。只是我们今天吃亏就吃在红衣大炮上,我们进军的这一条战线,还有没有红衣大炮?”
    吴三桂说:“红衣大炮,我在明朝的时候知道,主要布置在辽东对付你们的。长城的几个重要关卡,朝廷为了防治你们可能的进攻,也布置了红衣大炮。现在榆林以南,我估计是没有布置红衣大炮的。”
    阿济格说:“我记得出大同的时候,平西王你安排了二千将士运输红衣大炮,怎么现在还没有消息?我们也一定要用红衣大炮去打高大的城墙。这样就没有我们打不破的城市了。”
    吴三桂说:“红衣大炮太重了。运输也不方便。”
    阿济格说:“我们一定要有红衣大炮,我的意见是,我们再派两千人支援运输红衣大炮的运输部队。用红衣大炮与敌人战斗,我们一定会胜利。”
    吴三桂说:“好嘛!我同意和硕英亲王的意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