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岩-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己等的机会来了,机会就是北京消灭了清军的主力,自己就不会因为出动军队在京师和山东南面对清军的战斗,赶走了清军。出现大量女真人的部队逃出山海关,出现战略上的错误。
    打仗,有的时候,打了败仗,还是有利的。有的时候,打了胜仗,还是错误的。这就需要从战略上来观察。我们这个败仗,这个胜仗,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战略态势。
    我们的目的,就是利用女真人的主力部队进入山海关,在山海关内消灭清军的主力。利用我们汉族军队在汉族生活的土地上形成的地利,以利于我军战斗,让我们在山海关内享受着地利人和,也享受着天时。如果把敌人赶回了他们的老家,他们适应那里的气候,熟悉那里的地形,有他们的老百姓支持,天时地利人和他们占完了,我们还怎么去打仗?
    现在李岩在北京消灭了那里清军的主力,我们在南面打,消灭了豪格的主力当然很好。消灭不了豪格,把豪格赶到了北方,李岩在那里等着呢,他们迟早要被消灭。
    李大亮就马上召开了将军会议。
    李大亮说:“各位将军,我把你们从各地召集起来,我们又进行了训练,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与清军打仗,消灭清军。现在,机会来了。请大家先听一个大好消息!”
    将军们都望着李大亮,看他宣布什么“大好消息”。李大亮这个时候,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李岩的来信,朗朗地给这些将军念了。
    将军们被这个好消息惊呆了。
    原来石岭关的将军孔虎说:“李司令,请在把这一封信读一遍,我们还需要嚼一嚼这个好消息。”
    其他的将军都说:“李司令再读一下,太鼓舞人了。”
    李大亮又把李岩的来信再读了一遍。
    将军们议论起来,很显然,李岩总司令的部队先对一些敌人州县进行了打击。消灭了清军二万八千人。这样就引来了敌人调动的大部队向我们总司令部队进攻。结果,在固安双方进行了一场决战,清军六万人的部队也被消灭了。
    李岩总司令下一步要向哪里进攻呢?
    有将军说:“我们这一次捞不到仗打了。李岩总司令消灭了清军的北京主力,就会调过头来打豪格。
    李大亮说:“这是一个好的分析题,李岩总司令曾经说过,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清军消灭在关内,把女真兵的主力消灭在关内。李岩总司令一定会向北,进攻北京,不会让女真人逃出关内。他一定要收复山海关内的广大土地。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
    “李岩总司令的信也给了我们一个任务,就是集中兵力,加强训练,消灭豪格,收复被清军占领的大片土地。当然由于我们没有给他写信,总司令不知道我们已经事先在集中兵力和训练了。”
    李大亮说:“我们不久前开展的,侦查宣传人员向清军各地将军劝降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京师,除了李岩总司令在北京附近已经收复的大片土地外。在京师南部的广大区域,绝大多数的清军汉族将军,接受了我们劝降的信件。即使有一些人还在动摇之中,从表面上他们都写来了投降书。要写出文字依据是要下很大的决心的。只有豪格军队附近的一些州县,一些汉族将军不敢写投降书,还是有将军写来了投降书。原来我们担心我们的战士可能会有几个被敌人的将军杀害,这样的事情也没有发生。即使不写投降书,都口头说愿意归顺汉族军队,愿意归顺大顺。”
    “这个工作的成功,也是李岩总司令指挥部队打得好的结果。如果清军打得好,他们会向我们写投降书吗?”
    “现在是各位将军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我根据李岩将军的指示,决定带领大家去进攻豪格。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十几个将军一齐回答。
    李大亮讲了向东南进军的战斗安排,就命令大家回部队去准备。
    八月十八日,李大亮命令自己在固关新组建的部队出发。李大亮的十二个部队,他将每一支部队叫“师”,为了便于称呼就从一师编到十二师。前面的一至八师,都是将各地来的部队原来的将领任命的。后来,一些地方来到人数不多,九到十二师的四个的部队,就将自己部队管千人的头领任命到那些师当了师长。
    一师的师长是石岭关的将军孔虎、二师的师长是固关的将军庞龙、三师的师长是太原的将军赵青云、四师的师长是忻州的将领钱世文、五师的师长是孙有富、六师的师长是周文强、七师的师长吴存训、八师师长郑成兵、九师师长王要仁、十师师长冯思义、十一师师长陈国臣、十二师长蒋中军。
    编了师的番号就方便调配。还可以避免一将军的名称代替师的番号。
    现在,又一支机动兵力出现了。实际来说,他是李岩总司令的又一支部队,如果以后需要与李自成争夺皇位,李岩手里的实力更强大了。现在这一支部队要去消灭女真人的精锐部队。虽然李大亮还没有多少把握,根据以前自己的部队来看,固关出发的部队,一支部队,完全可以相当原来三支部队。
    固关部队出发首先遇到的就是井陉。叶臣打了败仗后,清军紧急调集了三千人守井陉。李大亮的招降书先就投向了井陉。井陉的汉族将军,接到招降书,马上就写了投降书。
    中午,李大亮的部队到了井陉。李大亮命令部队按一至十二的顺序从西北东南四个方向包围了井陉。
    井陉的清军部队看见李大亮的部队包围了井陉,并不封闭城门,也不吊起吊桥。清军的将军见李大亮的部队包围了井陉,就带领下面军队的军官,还有城里的官府知县出城迎接。他们向李大亮表示,坚决归顺汉族的大顺朝廷。
    井陉现在又成了固关的门户。
    李大亮对城里的将军说:“本后方司令部司令代表李岩总司令欢迎你们回归汉族军队,欢迎你们不当汉奸的正义选择。”
    “现在,本司令宣布,城内知县等文官继续任职。回归我们的军队。请你们部队带好武器、被盖、带上粮食骑上战马,与我们一起行军。去打清军的豪格部队。”
    “城里的防务,有本司令另行委派部队。”
    城里的部队既然同意投降大顺,也只得马上去带好粮食、武器、被盖衣物。骑上战马,参加到李大亮的部队中。李大亮就派了一个小部队五百人守井陉。
    各部队就在井陉城下煮午饭。吃了饭继续前进。
    到了下午,就到了花鹿。花鹿是紧邻井陉的一个县,驻有一千清军。见大顺军队到来还是没有抵抗就投降了。
    李大亮就命令原来的部队归到自己部队,又在自己的部队调了五百人守花鹿城。
    解决了花鹿,部队又继续前进了三十里才宿营。
    第二天早上,部队又赶了几十里路,来到真定。李大亮命令一二师一万人守滹沱河的西岸。其他各分五个师,兵分两路,从滹沱河南北两面渡河,包围真定。
    来到真定,真定城紧急关闭了城门。
    李大亮在城北的部队里,他命令战士前出喊话:“真定的清军听着,我们是大顺抗清后方司令李大亮的部队,李大亮司令请城里的将军回话,为什么关闭了城门,抵抗我大顺军队?”
    一会就有一个将军出现在真定的城墙上。真定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真定的城墙很高大厚实,护城河也很宽。城里的士兵看见几支部队骑马包围了真定,马上就收起吊桥,关好城门。当他们听到喊话,才知道是李大亮将军带领部队来了。
    看来除了李岩总司令在山西北部收复了那里的土地。李大亮将军也带兵出了固关,打出来了。真定的将军事先就向李大亮写了投降书,现在确实没有抵抗的必要。
    城里的将军喊:“城外是李大亮司令吗?”
    城外的士兵回答:“城外正是大顺抗清后方司令李大亮将军的部队!”
    “对不起!我们的战士不知道是李司令的部队,害怕是清军知道我们投降了大顺,来包围我们的。现在,我们马上打开城门,全部集合到城外投降!”
    一会,四面的城墙都打开了。放下了吊桥,城内的部队集合出城,对大顺部队正式投降。
    真定城里有汉军八旗军队四千人,出城集合投降了。李大亮就派出一千人去守真定。真定的知州、知县都出城投降了。李大亮还是委任他们继续留任。同时给他们发了李岩总司令的《通告》《指示》作为他们行政的政策法规。
    现在打下了三个城市,收集了投降部队八千人,派出了二千人。李大亮就在城外分了这六千人,十二支部队,各分五百人。现在,各部队有五千五百人了。清军投降的官员,各降一级任职。
    中午,李大亮分配了清军投降的部队,分配结束,就召开各部队的将军来开了了一个临时会议。
    李大亮说:“我们出固关一天多来,三次包围城池,其实这仅仅相当于几次演习,我们也没有打仗。现在,我们的后方山西和固关,兵力空虚。我们占领了进入固关道路上的三个城市,就等于我们在前进固关建立了三道防线。这也为我们解除了敌人借我们离开山西后,偷袭我们后方的风险。”
    “现在,我们就没有必要到各地去占领各个城池。兵法上说,兵贵神速。我们的目标就是攻击进攻山东的豪格。据事先侦查,他们有两万人,其中有一万女真部队,有一万吴三桂的汉军八旗部队。这两支部队都是身经百战的部队。我们有接近七万人的部队,如果与豪格的部队比,我们是三比一的比例,消灭豪格的部队是有把握的。”
    “我们现在开始,就开始急行军,不再光顾其他清军的部队。因为他们已经向我们表示了投降。我们现在的主攻目标是女真人。”
    开完会,过了河的部队,全部又越过滹沱河,返回了河西,向东南前进。部队在下午走了七十里路的样子,越过了栾城县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