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明天下一根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明天下一根钉-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后,西域诸地也是指日可下。
  整个蒙古、整个西域、整个藏地、整个朝鲜、整个外洋……一个空前绝后、繁盛之极的大帝国的诞生已经指日可待。
  -----
  皇太极尽管心似油烹,恨不得一下子就飞回去,但十万铁骑每天走的路程都绝不会超过六十里。
  对紧紧跟随在他们身后的四五万铁骑,皇太极毫无办法,他根本纠缠不起,而且,即便对方不跟他纠缠,要跟他来场面对面的决战,皇太极也是避之唯恐不及的。
  他们是败兵,气势早丧,而后面的则气势正盛,如果决战,要拼掉对方,最乐观的估计他们至少也得损失六万之众。
  何况,蒙古人一向打胜不打败,这种时候,五万蒙古铁骑能指望上多少,就只有天知道了。
  现在,皇太极唯一的指望就是这十万铁骑归家心切,可以化作一股巨大的力量,一举冲破陈海平的拦阻。
  离开归化的第九天头上,从沈阳来报信的信使就陆续到了。
  一听信使说袁崇焕进攻沈阳,皇太极顿觉胸口一闷,嗓子眼发咸,随即,嘴猛地一张,一大口鲜血就喷了出来。
  所有人都吓坏了。
  虽然早就料到袁崇焕可能有所行动,但也绝没料到袁崇焕会行动的这么早,而这也就意味着陈海平有充足的时间完城所有的布置。
  完了,全完了!
  缓过来之后,皇太极什么也不顾了,告知全军实情,随即就下令全速前进。
  ----
  得知皇太极全速奔驰的消息,陈海平轻轻叹了口气。
  这个时候,皇太极做什么都是徒劳的,所以也就不顾一切了,但,这又能如何?
  没有任何悬念,五万只顾拼命的女真铁骑根本就闯不过四万人布下的铁与火的死亡陷阱。
  五万蒙古铁骑除大部分被杀外,少部分投降,而五万女真铁骑则全部战死,包括皇太极。
  陈海平下令就地厚葬皇太极,至于活捉的范文程、范毓宾等人,陈海平连看一眼都觉得恶心。
  大战结束之后,王佑礼和阎应元到了陈海平面前。
  当即,陈海平命王佑礼和阎应元立刻回转归化,准备西征漠西卫特拉蒙古。
  那一世,清廷评定准格尔叛乱,曾经犯下了一个极其巨大的错误,就是把准格尔灭族。
  把准格尔灭族,一个最大的后果是让伊斯兰教在西疆蔓延,完全取代了喇嘛教。
  陈海平吸取了这个教训,他命令王佑礼和阎应元,对卫特拉联盟的上层能杀就尽量杀,但对普通牧民,则要尽量予以善待,尤其是对信奉喇嘛教的牧民,更要善待。
  王佑礼和阎应元率军折返归化后,陈海平在掩埋了漫山遍野的尸体之后,率军进入了科尔沁草原。
  大军进入科尔沁草原没多久,科尔沁大大小小的酋长、贝勒、台吉,包括布木布泰的父亲寨桑贝勒尽皆在陈海平的马前伏地请罪。
  他们来的这么快,是因为陈海平把那些被俘的蒙古骑兵都放了。
  袁崇焕攻打沈阳,他们自然知道,而那就已经让他们坐卧不安了,及至得知皇太极全军覆没、皇太极本人也战死的消息,更是手脚冰凉。
  对这些酋长、贝勒和台吉,陈海平先是声色俱厉,严加申斥,然后口风一变,对寨桑贝勒之女布木布泰支持袁崇焕的义举大加称赞。
  陈海平这一弄,把这些酋长、贝勒和台吉一会儿摔在地上,一会儿又给扔天上去了。
  随后,陈海平宣布,因为布木布泰的缘故,不仅对科尔沁诸部跟随皇太极攻打归化的事儿既往不咎,更一句话就免除了科尔沁诸部百年的税赋,而且还给予了诸部很多的优惠,比如贸易之类的等等。
  陈海平公布的这些,比之皇太极对他们还要好得多,何况汉人之富足又岂是女真人所可以比的,所以,今后他们的生活必定又会得到大幅的改善。
  早先,对布木布泰执意要嫁给袁崇焕,很多人还很不满意,但现在,偶没头发……
  最后,陈海平单独赏赐布木布泰的父亲贝勒寨桑牛羊各万头、米面各万石、绸缎各千匹、美酒千坛、北京内城的府邸一座、南海子里的庄宅一座,而且,更有甚者,陈海平还给了寨桑贝勒一些股份。
  寨桑都乐懵了,但寨桑这么乐,实际上只是跟前面他明白的东西有关;至于后面的,北京内城的府邸和南海子里的庄宅,这些寨桑心里没什么印象,对那个股份,寨桑就更糊涂了。
  在科尔沁停留了两天后,陈海平继续进兵,向辽东挺进。
  陈海平一走,科尔沁部的大小贝勒台吉一致决定,由寨桑贝勒作为代表,去宁远探望布木布泰。
  没有人傻,陈海平对他们这么好,当然是因为布木布泰,而因为布木布泰,陈海平现在就对他们这么好,那将来不是会更好吗?
Vip卷 大结局
  在锦州,祖大寿麾下的一万铁骑和两万步军也倾巢而出。加入了复仇的大军之中。
  在海州卫,何可刚也已聚集了一万铁骑和两万步军。
  至此,袁崇焕率领着五万铁骑和四万步军几乎辽西全部的军力向沈阳进发。
  一路上,大军畅通无阻。
  一知道袁崇焕尽起辽西大军来攻,全权负责所有事务的大贝勒代善就知道坏了,他即刻命令所有军力都收缩到辽阳和沈阳这两座城高墙厚的大城之中。
  当把辽阳重重围困起来之后,北京的信使到了,说是五十门重炮随后就将运到。
  重炮还没有到,归化大胜的消息先到了。众人在兴奋之余,又都急了起来,他们一定要在陈海平的军队到来之前攻下沈阳城。
  猛攻,猛攻辽阳,但辽阳城高墙厚,不是那么好攻的。
  猛攻辽阳三天之后,北京的重炮到了。
  一看到这些重炮,包括袁崇焕在内,所有人都傻了。
  本来,不少将士心里还有些担心,担心陈海平使坏,万一陈海平把皇太极的大军放回来,那他们可就惨了。
  虽然袁崇焕丝毫不为所动。但这种担心很多将官心里都有。不过,看到这些重炮,所有的怀疑顷刻间都烟消云散。
  这才叫重炮,这炮管比他们威力最大的红衣大炮足足长了一倍不止。而且,人家这重炮还有轱辘,能自己走,八匹大马一拉,走的飞快。
  来了就要用,休息一晚,第二天,北京方面来的人就把五十门重炮全都拉了上去。
  稳固炮基、校正炮位……瞧人家,那才叫专业。
  这东西能有多大威力?所有人都眼睁睁地看着。
  当轰击开始,城上城下的人全都傻了,这还是炮吗?
  这是传说中的开花炮,炮管里射出去的不是大铁蛋,而是炸弹,能炸开的铁疙瘩。
  清醒过来后,城上的人惊骇欲绝,城下的人欣喜欲狂。
  三天,五十门重炮连着轰击三天,终于把西城墙轰塌,lou出了一段三十几丈的大口子。
  铁骑潮涌而入,展开了疯狂的杀戮。
  辽阳攻下,袁崇焕一刻未停,随即挥师继续北上,又把沈阳城团团围住。
  沈阳不比辽阳,在皇太极这么多年的经营之下。早已如铜墙铁壁一般,那城是真高,墙是真厚。
  攻沈阳,五十门重炮更是主力中的主力,依旧和攻辽阳一样,猛攻西城的一段数十丈长的城墙。
  沈阳也有炮,甚至还有上百门红衣大炮,但基本没什么用,因为这五十门重炮不是被放在平地上,而是隐藏在纵横交错的坑道内。
  十五天后,城墙终于被轰塌,但这一次,袁崇焕却没有立刻进兵,而是在这个时候,继续用重炮杀伤守城的士兵。
  沈阳城里还有四万多八旗精锐,如果立刻就攻进去,那在这些人的拼死抵抗之下,伤亡一定会极其惨重,但现在既然有了这些重炮,那不用白不用。
  这个时候,袁崇焕已知道皇太极全军覆没的消息。而且陈海平屯兵在巨流河,不再向沈阳进发。
  袁崇焕明白陈海平的意思,这既是为了让他和很多辽西将士报仇雪恨,更是把巨大的利益全部留给了辽西将士。
  围城一个半月后,代善想要投降,袁崇焕不允;最后,城破,女真人几乎被屠戮一空。
  除了国家府库未动,女真人的财产以及不少汉人的财产都被抢掠一空。
  破城十日之后,陈海平率军到了沈阳。
  对陈海平以及陈海平麾下的军队,每一个辽西将士的心头都再无丝毫疑虑和嫌隙。
  这一是因为人家太够意思,二一个也是被震慑了,被那五十门重炮震慑了,知道他们想要占据整个辽东根本就不现实,所以,即便袁崇焕决定归顺北京,那些有野心的人也都把野心重新换了地方。
  “谢谢!”
  当两双大手握在一起,袁崇焕轻轻说出了这两个字。
  陈海平什么也没说,他只是又紧紧地握了握袁崇焕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领政大人,我们里面谈。”
  “袁大人,请。”
  接风宴后,歇息一日,第二天,袁崇焕亲自来请陈海平。
  到了临时帅府,祖大寿、何克刚等袁崇焕麾下文武众臣一十七人俱都在帅府门外迎候。
  到了大厅,袁崇焕和陈海平分宾主落座,祖大寿等十七位文武众臣也都在两厢陪坐。
  陈海平心中微微有些诧异。
  献茶已毕,袁崇焕道:“领政大人。我毕生的心愿已了,想就此退归林下,只是他们还望领政大人能妥善安置。”
  陈海平心中恍然,不如此,袁崇焕想要说服这些人是不会这么容易的,看来袁崇焕真的是下决心了。
  摇了摇头,陈海平道:“袁大人,您还不能走。”
  微微一愣,袁崇焕问道:“领政大人,您这是何意?”
  忽然,陈海平愉快地笑了,道:“袁大人,要走我们也得一起走。”
  这一次,袁崇焕是真的愣住了。
  稍停片刻,陈海平的神色凝重起来,他郑重地道:“袁大人,您的心愿了了,我的心愿也快了了,只待天下一统,我也要和您一样,退归林下。”
  看着陈海平,半晌,袁崇焕问道:“领政大人。当真?”
  点了点头,陈海平道:“当真!”
  陈海平完全没有必要说这种谎话,袁崇焕默然不语,两厢的文臣武将也都傻到那儿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