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拆遷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拆遷工- 第4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到这里,张云飞顿时间道:“京城里都有哪些蒙古王公?”
    张二急忙给张云飞解释。
    在京师的蒙古王公为数不少。大多在前朝任职。有清廷御前大臣中的咯尔咯赛音诺颜札萨克亲王那彦图、科尔沁辅国公博迪苏;八旗都统、副都统的科尔沁札萨克亲王阿穆尔灵主、土默特札萨克贝子棍布札布、科尔沁辅国公达费、咯尔咯亲王那彦图之子棋诚武;资政院钦选议员中的咯喇沁札萨克郡王贡桑诺尔布、喀尔咯车臣汗部郡王多尔济帕拉穆;新疆旧土尔扈特部札萨克郡王帕拉塔、科尔沁札萨克宾图郡王棍楚克苏隆、巴林札萨克郡王扎噶尔、奈曼札萨克郡王苏珠克图巴图尔等。
    其中,那彦图是清朝前期平定准噶尔的著名功臣超勇襄亲王策凌的后裔,阿穆尔灵主亲王是近代有名的博多勒噶台忠亲王僧格林沁的曾孙。贡桑诺尔布是以兴业变革而闻名的蒙古王公,帕拉塔是留学日本后入京当差,又兼任陆军贵胄学堂的蒙旗监学,棍楚克苏隆也在本旗兴办民团、学校,并曾以学业第一毕业于陆军贵胄学堂。
    他们真可谓是思想颇为活跃、踌躇满志的人物。但从阶级属性上来看,他们仍然是蒙古封建上层统治阶级的代表,政治上同清廷命运与共。利害关系十分紧密。
    张二的解释很详细,张云飞听取报告后,若有所思。
    当年在蒙古发动政变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没有列席北京,因此眼下这几个蒙古王公提议和亲的事情,应该没有别的意思。
    这些人虽然跟清廷皇室关系密切,但是眼下清廷再无翻身的可能,他们又不可能支持共和,选择张云飞做新主人也是大势所趋。和亲是蒙古传承了几百年的习惯,或许是张云飞多虑了。
    可是,原本历史上几年后独立的外蒙,并非只是巧合。当时还有一大半的蒙古王公反对独立,因为一穷二白的外蒙,独立后谁给他们发响去?可是,最终还是被占据少数的王公发动政变,使得外**立。
    那么,其中一定是有因有果的,仓促之下都能成功,一定是早有预的。
    张云飞寒芒一闪,一旁的张二和张四顿时严肃了起来。
    张二轻声问道:“陛下,难道蒙古有问题?进京的蒙古王公,臣下都严格的调查过了,除了对前清惋惜之外,并无反对帝国的意思!他们的活动一直在监视之下,应该没有问题!”
    张云飞摇头道:“问题不走出在他们身上,而是在没来的人身上?”
    张四眼中精光一闪,问道:“陛下是说,来人只不过是个幌子,打着和亲的旗号,想要瞒天过海,暗渡陈仓?”
    张二急忙说道:“这种解释太可能了!他们既然无心求和。跟我们的谈判自然是假意应付,只提出一个和亲条件,便是他们没有任何准备的证明!”
    张云飞点点头,说道:“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是也有可能是来人当中是真的打算和亲,但是实际上却是被人利用支离开了蒙古!”
    接着张云飞命令道:“立即对蒙古全面介入调查,不得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是!!”
    张二和张四起身立正回答。
第382章 联军瓦解
    门月日。手机轻松阅读:整理日本局势讲※步恶美两国政府为了保住翘…川即;的利益,同时北白”宫能久亲王对英美态度暧昧,大有不认账的意思。
    英美两国对日本有大笔的借款,决计不容抵赖,于是宣布排军队介入日本内战。
    8月5日,英美两国在远东只有加入八国联军,现在呆在胶澳青岛的部队。帝秦军队围困胶澳地区已经好几个月了,如今海军大胜。帝秦政府态度越发强硬。英美两国都跟中国有着紧密的关系,英国是帝秦最大的军事联盟,而美国却是帝秦最大的贸易伙伴。
    反正军事介入中国内战已经十分不划算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
    向帝秦政府示好,于是两国先后宣布退出八国联军,两天舟英美军队在胶州湾登舰前往日本。
    8月?日,英美撤军的同时,帝秦政府外交大臣梁成按照张云飞的命令。照会德国大使冯一海靖,要求德国胶澳总督立即扣押在胶澳地区的俄**队,并解除其武装,履行中立国职责。
    与此同时,外交部还照会法、意、奥等国大使,要求立即将军队撤出胶澳。原本胶澳乃是德国的租借地,其他国家军队在此集结在法理上跟中国无关,但是面对携海战胜利的帝秦政府,其强硬的态度,使的各国顿时摸不清中国的用意。
    原本英美日三国的军队退出青岛。使得八国联军主力只剩下俄国的两万多人,面对封锁胶澳地区的七万帝秦军队,几国早有退却之意。
    如今帝秦政府强硬驱离,难道中国准备对胶澳用兵?
    这倒是件好事!
    对于这些列强来说,原本加入联军入侵中国,本想着浑水摸鱼捞点儿好处的,可是如今却被圈禁在胶澳。一点儿好处没得到不说,每天还要支出军费,更要胆战心惊的生怕帝秦军队下一刻就打进青岛。
    现在如果帝秦军队攻进青岛,那么损失最大的将会是德国。因为胶澳是德国花费巨额资金买来的。对于这些列强国家来说,既然得不到好处,那么就只好祈求其他国家损失更大了,这样他们才能心里平衡。
    于是,在英美军队撤走的第三天,法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军队也纷纷撤离青岛,踏上回国的轮船。
    显然,最后只剩下了德国和俄国。佼澳属于德国的殖民地,自然不会离开。而俄国更不能离开,也不敢离开。
    眼下帝秦海军控制了整个远东太平洋,俄**队只要一离开青岛。那么立玄便会被秦军消灭或者俘虏。因此。俄**队只能赖在青岛不走,但是帝秦政府要求德国缴械俄军的事情,俄国方面显然不答应。
    因此,青岛内,德国和俄国双方军队立刻各自戒严了起来,顿时形成剑xち拔弩张之势。
    德国胶澳总督海军大校托尔拍尔紧急约见俄国驻青岛领事人员,以及联军指挥官,解释事情始末。但是显然俄国人不是那么的信任德国。在这种状态下,德国人随时都会出卖他们。
    为此,德国大使海靖立刻约见中国外交大臣梁成,商讨驻扎胶澳俄军的问题。海靖希望帝秦政府允许俄国暂时驻扎青岛,或者让俄军返回海参葳。
    但是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梁成一口拒绝,恫吓海靖,如果德国方面不采取行动的话,那么在外围的秦军将进入青岛自行解除俄**队的武装。
    海靖很郁闷,虽然胶澳是德国的租借地,但是眼下义和团的问题已经解决,在法理和国际公然上,德国都没有理由再收留俄**队。
    以前还有英美等国的军队在这里,帝秦政府不敢过度刺激他们。
    但是眼下,这些列强们都纷纷想看着德国人的笑话,实在是令德国难做。解除俄**队武装?那真是笑话。两万多俄军可不是软柿子。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的。
    按照德国目前在胶澳的驻军来看,五千要塞守备部队,加上两万工兵部队,完全武装起来的话,倒是可以解除俄军的武装。但是,外面还有虎视眈眈的秦军,一旦胶澳短时间内无法解决问题,那么打得两败俱伤是一定的,关键是看秦军的架势,似乎想要夺回青岛。
    这才是德国人最担心的问题。
    租借九十九年,那是蒋政府答应的,新的帝秦政府到现在都没有作出回应。按照国际惯例,新政府废除旧政府的不平等条约是允许的。因此德国现在生怕发生这样的事情。
    花了那么多钱租借过来,又花了那么多钱来建设青岛,和构筑耍塞。还没有赚回本钱就吐出去,那时非卑令人郁闷和不爽的事情。
    海靖知道,帝秦政府这是在逼着德国作出选择,到底是准备继续趟这趟浑水,还是选择跟中国合作。
    海靖之所以得到这个结论,是因为他知道德国威廉港出发的五万远征军,已经抵达马六甲,即将进入中国海军控制的南海。这支力量来亚洲做什么,德国人知道,中国人也知道,甚至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只不过。德国一直选择沉默,一口咬定是前往青乌防卫和建设大青岛的。
    但是,作为直祜响的中国来说。德国的纹五万精锐军队曰抵过青岛乓于中国来说,是咋,巨大的威胁,甚至比北方的俄国威胁还要大。
    因为中国的军队主力都集中在东北前线对抗俄军,中原兵力微弱。而德国的胶澳离着帝秦心脏北京实在是太近了。五万德军一旦展开攻击阵势,没有人认为秦军能挡得住,毕竟世界第一陆军的金子招牌摆在那呢?
    人怕出名猪怕壮,德国陆军在张云飞心理有着巨大的阴影,两次世界大战的主犯,其强大程度,即使现在的帝秦军队已经十分强大了,张云飞也不敢去冒这个险。
    因此,趁着各国列强退出联军这个机会,利用海军大胜的余威,是时候跟德国人摊牌了。
    德国人到底毒么选择?这不是海靖亦或者胶澳总督海军大校托尔拍尔所能决定的。
    最后,海靖不得不将这里的情况如实的上报给拍林知晓。接到海靖报告的德国首相何伦洛熙伯爵立玄进宫觐见德皇威廉二世。
    “陛下,中国政府态度强硬。坚决要远东德军解除俄军的武装。
    看他们的决心,这次似乎是准备来真的了!”
    德皇威廉二世眉头紧蹙,对于帝秦政府这种强硬态度,显然十分的。
    “海靖这个混蛋简直把帝国的脸丢尽了!还有那个托尔拍尔,他不是有两万帝国精锐吗?难道还守不住区区一个青岛?”
    知道威廉二世一听到不顺心的事情,便会骂人,因此首相何伦洛熙伯爵连忙称是,静静的等待他的下文。
    骂了一顿之后,威廉二世轻轻的抚摸了一下萎缩的胳膊,问道:
    “何伦洛熙伯爵,你有什么意见?”
    何伦洛熙伯爵急忙说道:“启禀陛下,目前远东局势微妙,各国态度暧昧,英美因为大举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