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唐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流唐帝国-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李俨命人把他抬进行宫的时候。澹台郎已经昏过去了。
    等他醒来,李俨问他。既然知道前来领罚可能会被降罪,为什么不偷偷逃跑。现在兵荒马乱的,随便往哪儿一躲,自己也找不到他。
    谁知道澹台郎却说道,自己既然擅做主张,那就应该领罚。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有担当。应该有孟子说的“虽千万人吾往矣”地气概。怎么能因为害怕惩罚而逃跑,不忠于国事呢?
    李俨不由得为古代人的这种精神暗自感慨。要知道,在现代,还想找这样地人,可真是不好找了。于是决定奖励澹台郎。
    澹台郎却拒绝了。说自己擅自做主,的确是犯了军规。所以必须受到惩罚。
    李俨告诉他,他的举动虽然违反了军规,却拯救了整个行朝。是一大功。即使功过相抵,也应该受赏而不应该受罚。
    澹台郎说道,违反了军规而受奖励是不应该的。无论自己的这种行为有什么良好的后果,毕竟是一种违反军规的行为。如果自己地这种行为可以受嘉奖,那么日后那些违反军规的人,就可以找出各种理由来逃脱惩罚。这是对军规的执行不利的。即使是李俨这个皇帝,也不应该破例。
    李俨顿时心中称许,又问他,如果军规是错误的呢?为了纠正错误,可不可以违反军规?
    澹台郎回答,军规就是军规,既然规定出来了就应该严格执行,而不能够去分辨那究竟是正确的军规还是错误的军规。毕竟,军规制定正确与否,那是制定军规者的事情。如果军规有错误。那是军规制定者本身地罪过。只要军规一日没有修改过来。那么就不应该以军规错误为理由去肆意触犯他。
    李俨顿时肃然起敬。后来还是给了澹台郎降低职务、关禁闭一天的惩罚。(李俨为了提高军队的凝聚力,已经在自己控制的军中废除了体罚内的刑法。改为关禁闭。这种刑罚表面上虽然轻描淡写,但只有亲身体会过的人才会明白其中地可怕。)
    虽然后来还是惩罚了澹台郎,但是澹台郎这个人的忠心和气度,已经在李俨心中深深的留下了印象。更妙的是,这个人还有文化。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或许能够严格遵守规矩,但有文化的人往往意志上不如没有文化的人坚定。这就更加难得了。
    李俨早就有心大力提拔他。只是军中的提拔怎么说还是要将一定的程序和规矩的。澹台郎刚刚受过惩罚,重新提拔还要等一段时间。也只有不在军中,才能够破格提拔。这一次地“凤凰涅磐”计划,李俨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他。
    此人对自己忠心耿耿,对规矩不拘一格,用在“凤凰涅磐”计划上,刚好能够以身作则,为自己带来一批刚正不阿的良吏。同时还可以用他来监视可能忠诚度不够地韩轶,岂非正好两全其美?
    想到这里,李俨立刻召见这两人进宫。
    他第一个召见的是韩轶。
    韩轶虽然被软禁,但其实在自由上也没有太大的限制,只是出入都有人看着罢了。
    而他的生活条件也相当好,不但吃好睡好,而且还有书读。当然那些书,很多都是李俨特意选择的。还有基本李俨亲自写作的用来教育自己收养孤儿中那些政治人才的教材。其中有李俨的许多思想体系和施政纲领,弥足珍贵,等闲的人休想看上一眼。李俨放在这里,就是希望能够对韩轶潜移默化,改变他的思想。
    说起来,可能韩轶的生活比起李俨这个皇帝还要更好。他可不像李俨那样,管理一个国家,东也要操心西也要操心。
    所以,李俨根据韩轶的情况,判断这一次在见到韩轶,韩轶一定会比从前胖许多。
    果不其然,韩轶比起从前胖了不少。体重少说也重了十斤。
    一见韩轶,李俨就哈哈大笑道:“韩郎许久不见,养尊处优乎?”
    韩轶也是风趣,回答道:“养倒是养了,只是臣不知道是养的什么。难道是养猪?不然怎么会这么白白胖胖?”
    韩轶这一番自嘲,顿时惹得李俨哈哈大笑起来。韩轶自己也呵呵跟着笑了,一点都没有感觉难堪。
    这么一番打趣,气氛顿时融洽了。
    李俨走上前来,拉着韩轶的手道:“韩郎,现在决定为朕效力了吗?”
    韩轶对他一拜道:“臣从前糊涂,跟随李昌言那等人反对陛下,还满以为自己是一位忠心为主之人。直到看了陛下大作,这才明白,臣的忠心,并不是真正的忠心。臣越忠心,其实对百姓造成的伤害越大。真正的忠心,必须为国为民。”
    李俨笑道:“韩郎总算明白了。”
    韩轶感叹道:“是啊,明白了。为国为民,忠之大者。陛下这句话实在是精辟无比。所以臣决定为陛下效力,为结束当前这个乱世出一份自己的力量。这几天,就算陛下不诏臣来,臣也打算求见陛下了。”
    李俨心中暗自得意。
    “为国为民,忠之大者”这句话,这可是后世著名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句话改编过来的。这句话再加上自己写的那许多石破天惊的东西,岂有不把你这种心中还算是有百姓疾苦的人忽悠到手的道理?不然就枉费了后世那位武侠大师的心力了。
    韩轶也不拖泥带水,径直问道:“陛下召臣来,想让臣为陛下做什么?”
第四卷 决战黄巢 第十一章 韩轶动情
    李俨长叹一声:“近日见到韩郎,才知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WwW。朕给韩郎准备的事情,只适合于从前的韩郎,却不适合于现在的韩郎。如果就这样安排了,实在可惜了韩郎的大才了!”
    韩轶朗笑道:“陛下好吃好喝的养了韩轶这么多天。现在的韩轶,浑身都是精神,就是没地方发泄出去,闲得骨头都痒了,早就想找事请作了。管他什么事情,只要有事情做,别让臣整天闲得骨头痒就行!”
    这时候澹台师也已经来应召而来,见韩轶与李俨说话,规规矩矩的站在一边,等待着李俨的问话。
    (注:由于输入的错误,澹台师的名字在上一章被输入成了澹台师,这里特此更正一下。此人的名字叫做澹台师,澹台郎是别人对他的称呼。)
    李俨叹息一声:“罢了,韩郎就先做这件事情吧!我想以韩郎的大才,这点事情必然能够完成的妥妥当当。到时候再给韩郎找新的事情做。”
    然后李俨扭头对澹台师说道:“澹台郎,这一次朕找你来,是有事情要你去做,你愿意做这件事情还是继续在军中效力?朕不勉强你,就看你的意见。”
    得当今的至尊亲自询问你要干什么事情,这是多大的面子?澹台师虽然刚直却也并不是没有头脑,当下跪禀道:“陛下但有驱使。臣无不唯命是从!”
    李俨扶起他来,笑道:“澹台郎,不要着急回答,等听完朕要你去做什么事情再作考虑。”然后回头在御书房中的锦凳上坐下,对韩轶二人道:“来来来,坐下听朕慢慢说。”
    二人没想到李俨如此平易近人,都深受感动。尤其是韩轶,更是在心中暗自发誓。一定要誓死效忠笔下。
    他两人却也都不推辞。
    韩轶是本身就很洒脱,一旦对某人决定效忠,小节就不在乎了。所以李俨让他坐下,他就坐下,也不推辞。
    正是因为他地这种性格,才造成了李昌言虽然对他很是器重,却未必乐意见他。一切都是为了大局才勉强忍受。他也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问题。不过他相信自己真正的明主一定能够体谅自己的这些东西。如果不是遇到李俨,估计前途够呛。怪不得他在后世历史上根本没有留下名号,皆因还没有名动天下,就被看他不顺眼的人干掉了。
    至于澹台师却是另外的情况。他本人十分遵守规矩。按理说是每个上位者都喜欢的。偏偏他又太过石板,也不去具体分析上位者定地规矩什么时候应该执行,什么时候不应该执行,往往会弄得上位者尴尬不已。所以听以前在凤翔军中也是地位不高。直到入了白虎军团,遇到了李俨这样的明君。这才有出头之日。
    而以他地性子,对李俨的命令自然言听计从。李俨让他坐下,他自然也就坐下。皆因服从命令之故。毕竟,哪有服从命令的时候还对发号施令的人推辞的道理?
    这两人毫不推辞坐下来的原因各有不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要换了别地皇帝,只怕即使表面上不说。心中也会有芥蒂。
    偏偏李俨这个人来自后世,习惯了平等交流。韩轶二人这样洒脱的坐下来,反而更让李俨心中欢喜,仿佛又回到了在后世时与朋友交流师的情景,心中对二人更加亲近了一层。
    等二人坐下,李俨就详详细细的把自己的“凤凰涅磐”计划和盘托出。
    澹台师还没什么。他本来就是十分遵守规矩的人。上头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呗,还用瞎想那么多干啥?
    韩轶就不同了。
    他本有大才,自然相当明白李俨的这个计划背后包含的东西。心中对李俨能够拿出这样地东西来也是相当佩服的。
    毕竟虽然当前的官员往往不准朝廷号令,却也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勇气承认,更不是每个皇帝都有魄力重新培养一批官员出来的。
    而韩轶还不知道李俨对世家准备的东西。这个计划得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为了对付世家。要是他知道了。不知道他是要认为李俨精神错乱了还是更加心悦诚服。说到底世家的力量太大。要动他们还得先练好胆量才行。
    这样地一个计划,毫无疑问。对李俨相当重要。李俨能把这样一个重要的计划交给自己执行,即使身边有澹台师在旁边——以韩轶的水平,哪有不知道李俨把澹台师放在自己身边的用意?——也足见李俨对自己的信任了。
    他倒没有对李俨把澹台师放在自己身边有所怨言。权力的制衡这是一个合格的上位者都应该考虑到的东西。如果李俨没有在他身边放澹台师这样一个人,估计他还要要求李俨这样做呢。
    韩轶也的确才识过人。
    听李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